联合星球理事会的环形议事厅内,空气仿佛凝结成了实体。埃拉·温斯特站在全息星图前,星图上三个异常区域如同溃烂的伤口般刺眼。她双手撑在控制台边缘,指节因用力而泛白。
“七天。”她的声音在寂静中格外清晰,“从第一个异常信号出现,到现在仅仅七天。而在座的诸位,仍然在争论是否应该启动‘烛龙’系统。”
安全理事会主席马库斯·索恩摇了摇头,他厚重的身躯在座椅中微微前倾:“埃拉,你清楚‘烛龙’的设计初衷。它是战争预警系统,建造于战云密布的年代。启动它意味着向整个星系宣布我们处于危机之中。”
“我们确实处于危机之中。”阿瑟琳·沃克的影像通过量子通讯投射在议事厅中央,她身后是指挥中心忙碌的场景,“这些信号不是自然现象,其复杂程度远超我们的理解。当你的房子已经冒烟,难道还要等看到火焰才拉响警报吗?”
马库斯身后的政治顾问低声交谈着,忧虑的目光在星图和埃拉之间游移。
“让我用更精确的语言来描述现状。”阿瑟琳调出一系列数据流,“信号源不是‘某个位置’,而是空间结构本身的谐振。‘哲牛’星的轨道偏移已达到0.0017,而且加速度每时每刻都在增加。远古遗迹发出的频率与深空信号精确一致,这种一致性在自然条件下出现的概率小于十亿分之一。”
她停顿了一下,让数据在每位与会者面前闪烁。
“我们面对的不是外部威胁,而是我们所在宇宙的基本法则正在发生变化。就像鱼突然发现水有了自己的意志。”
在月球背面的陨石坑深处,陈荣站在观测站的穹顶下。地球悬挂在漆黑的天空,如同一颗蓝白相间的宝石。他刚刚结束了与理事会的连线,心中涌动着难以平息的激动。
“他们还在争论,”他对身边的工程师说,“而我们脚下的宇宙正在苏醒。”
工程师递给他一份数据板:“‘烛龙’系统的初步诊断完成了。系统休眠了二十年,但核心模块仍然完好。”
陈荣接过数据板,指尖在屏幕上滑动。烛龙系统——人类在战火中锻造的利剑,设计用于探测数光年外的舰队跃迁信号。如今,他们要把它改造成聆听宇宙心跳的听诊器。
“修改探测参数,”陈荣指示,“把灵敏度提高到原设计的五倍。我们需要捕捉的不是飞船引擎,而是时空本身的细微颤动。”
“风险很高,”工程师警告,“这种灵敏度下,背景量子涨落都可能触发误报。”
陈荣望向穹顶外的星空,那些恒星仿佛是一只巨大眼睛中的光点。
“也许没有误报,”他轻声说,“也许我们终于学会了聆听。”
莉莉安·科尔的挖掘团队在xylos遗迹中有了突破性发现。在刻满警告文字的密室下方,他们找到了一间装满奇异设备的房间。墙壁上覆盖着发光的水晶面板,上面流动的数据模式与星际网络接收到的异常信号惊人地相似。
“这些不是简单的警告,”莉莉安通过量子通讯向理事会报告,她的声音因激动而微微发抖,“它们是...使用手册。”
埃拉在议事厅中站直身体:“使用手册?”
“教导我们如何与这个苏醒中的存在沟通,或者说,如何与宇宙本身沟通。”莉莉安调整摄像角度,对准一面流动着光纹的水晶板,“远古文明没有消亡,他们进化了,与星系融为一体。而现在,他们——或者说‘它’——正在尝试与我们建立联系。”
马库斯·索恩皱起眉头:“你是说,这些信号是某种...问候?”
“更像是唤醒呼叫。”莉莉安的声音严肃起来,“根据这里的记录,这种周期性的‘苏醒’在宇宙历史中已经发生了多次。而每次都有文明...无法适应变化。”
议事厅中一片寂静。
“无法适应的后果是什么?”埃拉问道。
莉莉安的身影在水晶面板的光芒中显得格外渺小:“记录没有明确说明。只有一个反复出现的符号——星辰熄灭的图案。”
四十八小时后,理事会以微弱优势通过了启动“烛龙”系统的决议。
陈荣在月球基地见证了系统的唤醒。随着能量流入古老的超导线圈,巨大的传感器阵列在月尘中缓缓展开,如同金属花朵绽放。第一批数据流入时,基地内响起了难以置信的惊呼。
“不只是三个信号源,”陈荣向地球报告,声音因震惊而颤抖,“烛龙探测到了数百个谐振点,遍布整个太阳系,甚至包括我们自己的行星内部。”
埃拉凝视着星图上突然爆发的光点:“地球也有?”
“地核振荡模式发生了变化,与深空信号完全同步。”陈荣调出数据模型,“马库斯主席,您担心启动烛龙会引起恐慌。但根据这些数据,恐慌已经不可避免——当我们向公众解释地壳下方正在发生什么的时候。”
马库斯·索恩沉默良久,最终点了点头:“启动应急协议。我们需要建立更全面的监测网络。”
与盟友文明的会谈在木星轨道上的中立空间站进行。来自六个文明的使者聚集在一起,全息投影中展示着各自星域接收到的异常数据。
维塔利安族的使者发出低沉的声音,翻译器将他们的语言转化为人类能理解的概念:“我们称之为‘巨潮’。我们的祖先传说中提到过这种现象——现实之海的涨落。当潮水退去时,隐藏的海底会显露出来。”
“隐藏的海底?”埃拉问道。
“其他层面的存在,其他形式的意识。它们通常与我们隔绝,但在潮汐变化时,边界会变得...模糊。”
来自西格玛星团的代表接话:“我们的监测网络已经运行了三个周期。信号强度正在以指数级增长,峰值将在十一天后到来。”
埃拉与马库斯交换了一个眼神。人类在宇宙舞台上还是新手,而其他文明似乎对这些现象更为熟悉。
“我们提议建立联合深空侦察网络,”埃拉展示出人类的设计方案,“共享数据,共同分析。”
维塔利安使者发出赞同的嗡鸣:“单靠一个文明无法应对这种变化。就像浅水鱼无法独自应对退潮。”
新的观测基地选址在月球最古老的陨石坑——南极-艾特肯盆地。这里远离地球的无线电干扰,永恒的黑夜为观测提供了理想条件。陈荣负责监督基地的建设,他看着自动工程机械在月尘中打下地基,心中涌起一股奇异的感觉。
“我们像是在为未知的洪水建造方舟。”他对通讯那头的阿瑟琳说。
阿瑟琳在地球指挥中心分析着最新数据:“根据莉莉安翻译的远古记录,上一次‘巨潮’发生时,有文明幸存了下来。他们不是通过抵抗,而是通过适应。”
“适应什么?”
“现实的规则发生了变化。物理常数发生了微小但关键的偏移,意识与物质之间的边界变得模糊。”阿瑟琳停顿了一下,“记录中提到,有些文明成功‘骑上了波浪’。”
陈荣仰望星空,那些熟悉的星座如今看起来陌生而充满威胁。
“你认为我们能做到吗?骑上这股波浪?”
阿瑟琳的声音带着一丝若有若无的笑意:“我们很快就会知道。烛龙系统刚刚探测到新一轮信号——比之前任何一次都强。无论那是什么,它正在靠近。”
埃拉站在重新启动的烛龙系统主控室中,巨大的显示屏上流动着来自整个太阳系的数据。马库斯·索恩站在她身边,两人之间的分歧在共同的危机面前暂时消融。
“我错了,”马库斯轻声承认,“等待确实比行动更危险。”
埃拉点点头:“中国有句古话,‘未雨绸缪’。不是在雨中才修补屋顶,而是在雨尚未到来时就开始准备。”
“现在我们准备好了吗?”
显示屏上,来自月球新基地、盟友文明网络和xylos遗迹的数据汇聚成一条闪烁的河流。信号强度持续攀升,如同不断逼近的脚步声。
“无论如何,”埃拉凝视着屏幕,“我们不再闭目塞听。宇宙在低语,而我们终于开始聆听。”
在遥远的深空中,某种浩瀚无边的存在似乎感知到了这种变化。新一轮信号以更加复杂的模式传播开来,如同教师看到学生终于拿起笔,开始书写更加深奥的课程。
星辰之间,低语渐响。
喜欢超感应用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超感应用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