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关于“方舟基因”和“净化协议”的情报,像一块沉重的寒冰,坠在林见鹿的心底。索恩的激进与危险远超预期,他们不仅在能量层面疯狂冒险,更将黑手伸向了人类生命最基本的蓝图——基因。这已不再是竞争,而是一场关乎人类物种纯洁性与自主未来的生存之战。
然而,外界的舆论风暴并未因这内部的警报而停歇。在索恩势力持续煽风点火下,关于“灵犀入髓”计划的争议愈演愈烈,甚至开始影响到IFEc框架下的国际合作氛围,一些原本态度积极的参与方也产生了犹豫。被动防御、埋头解释显然已无法破局。
于是,林见鹿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接受全球影响力最大的科技媒体之一,“寰球视野”的邀请,参加一场主题为“人类增强:福音还是噩梦?”的全球直播辩论。他将直面这个时代最尖锐的伦理诘问。
辩论安排在纽约时间晚上八点,正好是东亚的早晨。直播开始前几分钟,“寰球视野”的虚拟演播厅内已是暗流涌动。主持人是位以犀利着称的金牌主播,而林见鹿的对手,除了几位知名的保守派伦理学家和宗教领袖外,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位曾被秦雪提及的、哈桑·阿里的老对头——塞缪尔·克罗恩博士。他通过全息投影接入,影像清晰得仿佛亲临现场,梳着一丝不苟的银发,穿着昂贵的定制西装,眼神中带着一种混合了优越感与狂热的光芒。
直播信号接通,全球数以亿计的观众瞬间涌入。镜头首先给到林见鹿,他穿着一件简单的深色高领毛衣,坐在宁州书院静思堂的镜头前,背景是整面墙的藏书,气氛沉静。与克罗恩的光鲜形成了鲜明对比。
开场,主持人便抛出了最尖锐的问题:“林见鹿先生,很多人将您的‘灵犀入髓’计划视为打开潘多拉魔盒的第一步,认为这将创造出一个无法控制的‘增强人’阶级,最终导致自然人类的终结。您对此如何回应?”
林见鹿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微微前倾身体,目光平静地看向镜头,仿佛在与每一位观众对话:
“首先,我想请大家思考一个更基本的问题:什么是‘自然人类’?”他的声音通过翻译系统,清晰传入不同语言的观众耳中。
“是数十万年前,刚刚学会直立行走、使用石器的智人吗?是数千年前,创造文字、建立城邦的我们的祖先吗?还是几百年前,平均寿命不到四十岁、被小小细菌就能轻易夺去生命的那些人?”
他顿了顿,让这个问题沉淀。
“人类的历史,本身就是一部不断利用工具、知识和技术,突破自身‘自然’局限的历史。农业让我们摆脱狩猎采集的不稳定,医学让我们战胜疾病,工业革命解放了我们的体力,信息技术扩展了我们的认知边界。我们每一次拥抱重大的技术变革,都伴随着恐惧和质疑,但最终,这些技术都服务于一个永恒的主题:人的解放——从自然的桎梏中解放,从无知中解放,从贫困与疾病中解放。”
他的话语逻辑清晰,带着一种历史的纵深感,瞬间将讨论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面。
“而今天,我们站在新的门槛前。”林见鹿继续道,“我们面对的是意识的奥秘,是潜能的深海。‘灵犀入髓’计划,其核心目标,绝非制造所谓的‘超人’或新的阶级。它的目标,是探索如何让我们的思维更自由,创造力更蓬勃,直觉更敏锐——是为了让我们能更好地解决那些悬而未决的终极难题,比如能源危机、疾病治愈、乃至理解我们在宇宙中的位置。”
“这不是在给人性套上科技的枷锁,恰恰相反,我们是在尝试打开一层层束缚着人类智慧的无形枷锁。”
这时,塞缪尔·克罗恩的全息影像发出一声清晰的、带着嘲弄的轻笑。“多么动人的演说,林先生。”他的英语带着一种刻板的牛津腔,“但您忽略了最关键的一点:可控性。您所谓的‘打开枷锁’,如何保证不会释放出连您自己都无法控制的恶魔?意识深潜?您能保证每一次‘深潜’都不会导致认知崩溃、人格分裂,甚至引发我们无法理解的精神污染吗?您的安全措施,在未知的意识维度面前,可能脆弱得像一张纸!”
克罗恩的攻击直指要害,这也是公众最深层的恐惧。
林见鹿没有回避,他迎向克罗恩虚拟的目光,语气沉稳而坚定:“克罗恩博士提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风险与控制。这正是见鹿书院与某些激进路线的根本区别所在。”
他稍微提高了声调,确保每个字都清晰有力:“我们敬畏未知,所以我们选择用最严谨的科学态度、最完备的伦理框架去探索它,而不是无视风险、盲目狂奔。”
“在我们的实验室里,每一次‘深潜’都在多重安全边界和实时监控下进行;我们有帕洛玛·陈女士这样的哲学家带领团队,开发‘心智锚定’术,强化参与者的精神稳定性;我们公开了伦理白皮书,接受全球监督。我们选择了一条艰难但负责任的道路——在探索的同时,牢牢握住安全的缰绳。”
他话锋一转,目光陡然变得锐利,仿佛能穿透虚拟影像,直视克罗恩的灵魂:“相比之下,克罗恩博士,以及您所代表的某些势力,似乎对另一种更激进、也更危险的技术路径情有独钟——比如,直接编辑人类基因蓝图,试图强行创造‘适应者’?这是否才是一种更彻底、更不可逆的、将人类工具化的‘枷锁’?当生命最基本的代码可以被随意改写,‘人’的尊严与独特性又将何在?”
林见鹿这番话,并未直接点出“方舟基因”,却如同一声惊雷,在克罗恩和所有知情者耳边炸响!克罗恩的影像明显僵硬了一下,眼中闪过一丝难以置信的慌乱,他显然没料到林见鹿竟然知晓并敢在公开场合暗示这一点!
“你……你这是毫无根据的指控!”克罗恩试图反驳,但气势已泄。
“这不是指控,这是基于科学伦理底线的叩问。”林见鹿不再看他,转而面向全球观众,他的声音充满了真诚与力量,“诸位,技术的方向,取决于掌握它的人秉持怎样的价值观。是将其视为服务人类、解放潜能的工具,还是将其视为控制、筛选甚至重塑‘合格人类’的权杖?”
“见鹿书院选择的,是前一条路。我们相信,技术的终极使命,是让每一个独立的个体,都能更充分地绽放其独有的智慧与创造力,是让我们这个物种,能以更团结、更智慧的姿态,去迎接未来的任何挑战,无论是来自地球,还是来自星海。”
“我们追求的,不是少数人的‘增强’,而是整个人类文明的‘升维’!”
他的结语,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全球观众心中荡开层层涟漪。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只有饱含理性的共情与坚定明晰的立场。
直播结束后,全球社交媒体和相关论坛的舆论风向开始发生微妙而确切的转变。
“林见鹿说得对,技术本身无善恶,关键看谁用、怎么用!”
“相比那种神秘兮兮的基因改造,我反而觉得见鹿这种公开、透明、有伦理约束的探索更让人安心。”
“他是在为人类争取更大的自由,而不是画地为牢!”
“这才是真正有担当的科学家和企业家的样子!”
虽然质疑声依然存在,但一种更主流的、支持在安全框架下进行谨慎探索的共识,开始占据上风。林见鹿以其清晰的逻辑、坦诚的态度和对人类解放这一普世价值的坚定扞卫,成功地赢得了广泛的理解与认同,甚至吸引了许多原本持观望态度的中间派。
然而,就在宁州书院为这场舆论战的阶段性胜利而稍感振奋时,林见鹿的加密通讯器收到了一条来自秦雪的、语速极快的紧急信息:
“见鹿,克罗恩在辩论结束后三小时,乘坐私人飞机离开了纽约,目的地不是他在瑞士的实验室,而是……格陵兰! 他去了‘芬布尔之冬’基地!而且,我们刚刚破译了‘方舟基因’与基地之间一段新的通讯,提到了‘始祖样本活性异常提升,急需克罗恩现场确认……’。”
“始祖样本”?林见鹿的心猛地一沉。
索恩和克罗恩,不仅在搞基因改造,他们手里……似乎还掌握着某种极其古老、甚至可能非人类的……活体样本?!
喜欢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2004,系统助我人生开挂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