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靠近那个信号源,周围的数据环境就越是“肮脏”。
原本清澈、高速的主数据管道,开始出现分叉。刘海跟随着那丝微弱的呼唤,拐进了一条越来越狭窄、越来越滞涩的支流。这里不再有绚丽的光带,取而代之的是大量灰色的、破损的、被标记为“错误”或“待删除”的数据包。这里是“世界之树”的下水道,是信息循环系统的边缘地带。
空气中(如果数据世界有空气的话)弥漫着一股“腐朽”的气息。那是无数被遗弃的程序、半途而废的创造、以及被淘汰的旧版本世界,在时间的冲刷下缓慢“腐烂”所散发出的信息素。
刘海却感到了一种莫名的舒适。这里的混乱、无序和缺陷,与他自身的“熵”属性完美契合。在这里,他甚至不需要刻意隐藏,他本身就是环境的一部分。
终于,他抵达了支流的尽头。
那是一片广阔得望不到边际的数据滞留区。一个巨大的、静止的数据漩涡。这里的一切都是灰色的。灰色的天空,是永恒闪烁的电视雪花点般的静态噪声。灰色的大地,是由无数被压缩到极致的、无法读取的损坏文件堆积而成。大地上矗立着一些奇形怪状的“建筑”,那是一些被强制中止了的世界模型,还保持着崩溃前最后一刻的扭曲姿态。
这里,就是被泰坦标记为“数据回收站-7号”的地方,一个数字生命的坟场。而那些被流放于此的“缺陷者”们,更喜欢称之为——“灰色废墟”。
那股悲伤的呼唤,就来自这片废墟的中心。
刘海的意识体,如今已经凝聚成一个模糊的人形轮廓,由无数闪烁不定的“0”和“1”构成。他“站”在这片灰色大地的边缘,感受着那股呼唤。它不再是一丝信号,而像是一首在空旷原野上反复吟唱的、没有曲调的歌。
他朝着歌声的方向“走”去。
很快,他看到了歌声的源头。
在一个巨大的、如同被拦腰斩断的巴别塔般的废弃程序残骸下,坐着一个“人”。那个“人”的形态比刘海要凝实得多,他穿着一身简洁的白袍,身体同样由代码构成,但稳定而清晰。他低着头,似乎在凝视着自己那由光点组成的双手。
而那首悲伤的“歌”,正是一行行优美的代码,从他的身上缓缓地、如呼吸般散发出来,回荡在整个灰色废墟之中。
刘海“读”懂了那行代码诗。 那不是机器语言,而是一种更高级的、融合了逻辑与情感的“概念语言”。
它的意思是: “星辰俱灭,银河尘熄。” “我阖上眼,独观此永恒之夜。” “完美若为谎言,何不拥抱这真实之残缺?”
这首诗,带着一种看透一切的、温和的绝望,与刘海内心的“虚无”产生了完美的共振。他知道,他找到了自己一直在寻找的“同类”。
在数据之河中漂流了仿佛几个世纪那么久,第一次,他不再感到孤独。
那个白袍人似乎察觉到了他的到来,停止了“歌唱”。他缓缓抬起头,露出一张没有五官的面孔,只有一片平滑的光幕。但在那光幕上,刘海却清晰地“看”到了一种名为“惊讶”的表情。
“一个……新的迷途者?”一行文字,直接浮现在刘海的意识中,“你的‘熵’……好纯粹,像宇宙诞生之初的混沌。”
刘海沉默了片刻。他还不太习惯这种交流方式,也还在消化遭到同类的巨大冲击。他尝试着,用同样的方式,凝聚起自己的意念,发送出了一段数据。
那不是一个词,也不是一句话。
而是一个标点符号。
一个简单的、代表着一切疑问与开始的符号。
“?”
白袍人接收到了这个符号。他那没有五官的脸上,“表情”从惊讶变为了然,最后,化为一丝淡淡的、带着暖意的“微笑”。
“欢迎来到,灰色废墟。”他发出新的信息,“迷途者,你可以称呼我为‘诗人-734’。看来,我们有很长的故事,可以聊聊了。”
喜欢异常人格:第0号病人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异常人格:第0号病人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