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1章:星图解密现危机,噬星族的“苗圃计划”
月球信标传回的星系图谱在指挥中心的大屏幕上缓缓展开,100光年范围内的恒星、星云、黑洞被标注得清清楚楚,3处闪烁红光的区域格外刺眼——那是天蛾标记的噬星族活动区。
“最大的活动区位于‘猎户臂’边缘的‘死寂星云’,距离地球约80光年,”吴昊指着其中一处红区,“天蛾,解析那里的环境数据,看看噬星族在搞什么。”
智能体的量子计算核心高速运转,星图数据与捕获的噬星族信号交叉比对,屏幕上逐渐浮现出一组惊人的画面:死寂星云内,数十颗类地行星被改造得面目全非,大气层被剥离,地表覆盖着灰色的“星尘”纳米集群,无数机械造物在星球表面挖掘、重构,将行星转化为巨大的“工厂”。
“这是‘苗圃计划’,”天蛾的电子音带着冰冷,“噬星族的扩张模式——他们不直接摧毁文明,而是将宜居行星改造成星尘生产基地,用行星内核的能量驱动纳米集群繁殖,为舰队提供‘弹药’。”
更令人心惊的是,图谱显示,距离地球最近的一处“苗圃”正在以每百年0.5光年的速度向太阳系移动,按照这个速度,500年内就会抵达太阳系外围。
“他们不是随机掠夺,而是有计划地蚕食星系,”王鹏的声音发紧,“如果不阻止,地球迟早会变成下一个‘苗圃’。”
解密工作还在继续。那道标记为“警告”的加密信息被天蛾破解,内容是一段来自“卡尔文明”的留言:“噬星族的‘苗圃’由‘母巢舰’控制,每艘母巢舰可同时改造3颗行星,其核心弱点是‘星尘抑制场’——一种能让纳米集群失效的能量波,频率已附在星图数据中。”
“找到克制星尘的方法了!”周明激动地拍手,“我们可以针对性研发武器,直接摧毁他们的苗圃!”
吴昊却盯着星图上母巢舰的标注参数:“母巢舰的防御护盾强度是之前黑色战舰的10倍,常规星核炮无法击穿。而且它们通常有100艘以上的护卫舰队,硬闯等于自杀。”
他调出“鸾鸟”平台和玄女战机的技术参数,指尖在屏幕上勾勒出一个大胆的方案:“我们需要一种‘隐形突击’战术——用‘天鱼’侦察机的潜伏功能渗透苗圃防御圈,定位母巢舰的抑制场发生器;再用‘寒光’通用起降平台搭载暗物质脉冲弹,趁其不备摧毁核心;最后用‘雷云’防空系统的改进型在外围拦截逃窜的护卫舰队。”
方案的关键,是让“天鱼”侦察机突破噬星族的电磁屏蔽。天蛾提出解决方案:“可以用月球信标的金属平台材料改造侦察机外壳,这种材料能吸收90%的电磁信号,配合‘天蛾’战机的反侦测算法,有80%的概率不被发现。”
指挥中心立即启动“苗圃反击计划”:月球基地的工厂开始冶炼金属平台样本,用于改造侦察机;“盘古”号歼星舰的残骸被拆解,其反物质引擎技术被用于升级“寒光”平台的动力系统;暗物质脉冲弹的威力提升至之前的3倍,确保一击摧毁抑制场发生器。
与此同时,陈潇潇负责的公益基金会联合全球科研机构,开始研究星图中标注的资源星球。“即使要打,也得先壮大自己,”她在视频会议中说,“这些星球上的稀有金属能让我们的战舰性能再提升50%,能源矿脉可支撑可控核聚变的长期运转。”
吴昊看着屏幕上忙碌的各部门数据,又望向窗外那片深邃的夜空。月球信标的光柱早已消失,但它带来的星图与警告,却让人类真正看清了宇宙的残酷与机遇。
“天蛾,”他轻声道,“计算一下,按现在的进度,多久能具备摧毁第一个苗圃的能力?”
“最快3年,”智能体回答,“但需要集中全球的工业产能,尤其是反物质和暗物质的提炼速度。”
吴昊握紧拳头:“那就让全世界动起来。500年太久,我们等不起。”
地球的轨道上,“鸾鸟”平台的核聚变反应堆再次亮起蓝光,开始为新的征程积蓄能量。而在遥远的死寂星云,噬星族的母巢舰仍在不知疲倦地改造行星,它们不会想到,一个曾经被视为“猎物”的文明,已经举起了反击的利刃。
这场跨越80光年的对决,从这一刻起,正式进入倒计时。
喜欢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18岁:外星智能体助我逆袭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