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的锦川,气温渐升,“轻折柳”体验店的亲子课刚结束,凰慕就接到了市农委朋友的电话——邻县木棉村的三千亩木棉花正值盛花期,原本和花店签订的收购合同突然作废,大量鲜花滞留田间,村民们急得团团转,想问问工作室能不能帮忙想想办法。
“木棉花能做什么?”樊赟拿着刚收到的木棉花照片,和倾喃、凰慕围在桌前讨论。照片里,漫山遍野的木棉花像一团团火焰,红得耀眼。倾喃突然想起之前查过的非遗手艺:“木棉花晒干后能做干花,还能用来染布!咱们可以收村民的木棉花,做成干花缠花、木棉染汉服,既帮村民解决难题,又能给工作室添新元素。”
三人当天就驱车赶往木棉村。车子刚进村口,就看到路边的田里堆着一袋袋木棉花,村民们坐在田埂上,脸上满是愁容。村支书老周握着樊赟的手,声音发颤:“这些花再卖不出去,就要烂在地里了,一年的收成全指望这个了。”樊赟蹲下来,拿起一朵木棉花,花瓣厚实有韧性,确实是做干花和染色的好材料:“周书记,我们工作室想收您村里的木棉花,用来做非遗手作和汉服,您看可以吗?”老周一听,眼里瞬间亮了,连忙召集村民,商量收购价格。
接下来的一周,工作室的学徒和志愿者都去了木棉村,帮村民采摘、晾晒木棉花。樊赟则带着团队在村里搭起临时工坊,教村民做简单的干花处理——把木棉花掰开,去除花蕊,平铺在竹筛上晒干,保留花瓣的完整性。“这些晒干的木棉花,咱们一部分用来做缠花,一部分用来染布,”樊赟给村民们演示,“缠花时把干花瓣夹在丝线里,染布时把花瓣煮出红色的染料,都能做成好看的东西。”
村民们学得很认真,有的跟着学徒学挑拣干花,有的帮着搬运晾晒好的花瓣。有位大婶边晒花边说:“以前只知道木棉花能当风景看,没想到还能做手作,要是早知道,咱们也能自己做了卖。”樊赟笑着说:“等这次忙完,我们教大家做干花缠花,以后你们可以自己开网店,把木棉花手作卖往全国各地。”
半个月后,第一批处理好的木棉花运到了工作室。倾喃带着学徒做干花缠花,把红色的木棉花瓣夹在金色丝线里,绕出牡丹、玫瑰的形状,别在汉服上,像缀了一朵永不凋谢的花;樊赟则用木棉花煮出的染料染布,浅红色的棉布透着自然的光泽,用来做汉服的衬里,既柔软又有春日的气息。当第一件木棉染汉服做好时,大家都忍不住赞叹:“这颜色太好看了,比化学染料染的更柔和,还带着木棉花的清香。”
木棉染汉服和干花缠花做好后,凰慕提议开一场直播,既能推广新品,又能让更多人知道木棉村的故事,帮村民打开销路。“咱们的直播不只是卖货,还要教大家做简单的木棉手作,讲木棉花背后的故事,”凰慕拿着直播策划案,“可以让老周书记也出镜,跟大家说说木棉村的情况,这样更真实。”
直播定在周六晚上七点,工作室的一楼被布置成直播场地——背景墙上挂着木棉染汉服,展示架上摆着干花缠花和木棉花标本,桌上放着用来做手作的木棉花瓣和丝线。樊赟负责讲解汉服设计,倾喃教大家做简易干花书签,凰慕则在镜头前和网友互动,老周书记坐在旁边,时不时给大家看木棉村的照片。
直播刚开始,就有不少网友进入直播间。樊赟拿着木棉染汉服,对着镜头说:“这件汉服的衬里是用木棉花染的,染料是用新鲜木棉花煮的,没有添加任何化学物质,大家可以看看这个颜色,特别自然。”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这个颜色好好看!”“木棉花还能染布?太神奇了!”
倾喃教做干花书签时,直播间的互动更热闹了。她把晒干的木棉花瓣夹在透明书签里,再用丝带系上蝴蝶结:“大家家里有干花的话,也可以这样做,简单又好看,还能当伴手礼。”有网友问:“木棉花在哪里能买到?想自己试试。”凰慕趁机把木棉村的助农链接放在直播间:“大家可以点击链接购买木棉花,既能做手作,又能帮村民解决难题。”
老周书记出镜时,不少网友被他朴实的话语打动。他拿着手机,给大家看木棉村的田间景象:“这些木棉花都是村民们一棵一棵种的,之前没人收,大家都快急哭了,多亏了‘轻折柳’的老师们,帮我们把花变成了宝贝。”评论区里满是鼓励的话:“支持助农!”“已经下单了,希望村民们能有好收成。”
直播两个小时,木棉染汉服卖出去了五十件,干花缠花卖了两百多件,木棉花的助农链接也有三百多个订单。直播结束后,老周书记给樊赟发来消息,说村民们都在村里的小卖部围着看直播,看到订单量时,都激动得鼓掌。“太谢谢你们了,”老周在消息里说,“现在村里的木棉花不愁卖了,大家还想跟着你们学做手作,以后自己当老板。”
直播的成功,让三人看到了“非遗+助农+直播”的新可能。她们和老周书记商量,在木棉村建一个“木棉非遗工坊”,派学徒长期驻村,教村民做干花缠花、木棉染手作,再通过直播和网店销售,让村民实现“家门口就业”。
六月初,“木棉非遗工坊”正式挂牌。工坊就设在村里的老小学里,三间教室分别改成手作区、晾晒区和直播区。樊赟带着两位学徒驻村,先给村民做培训——教大家挑选木棉花、处理干花、做简单的缠花和染布。村民们学习热情很高,每天早早地就到工坊报到,有的记笔记,有的拍视频,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
大婶张秀莲学得最快,她以前在村里做过针线活,很快就掌握了缠花的基本技法,还自己设计了木棉花形状的缠花发簪。“我做的发簪,能不能放在直播间卖?”张秀莲拿着自己的作品,小声问樊赟。樊赟笑着点头:“当然可以,下次直播就让你出镜,教大家做木棉花缠花。”
七月中旬,木棉村的第一场直播在工坊的直播区开播。张秀莲坐在镜头前,手里拿着木棉花瓣和丝线,教网友做缠花发簪。虽然一开始有些紧张,但慢慢就放松下来,还跟网友分享自己做缠花的心得:“木棉花瓣要选厚实的,这样做出来的缠花更挺括,丝线要绕紧,不然容易松。”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点赞:“大婶手真巧!”“已经下单了,等着收货!”
这场直播,张秀莲做的五十支木棉花缠花发簪全部卖完,她拿着赚来的钱,激动得眼圈泛红:“没想到我在家门口做手作,也能赚钱,太谢谢你们了。”越来越多的村民看到了希望,纷纷加入工坊,有的做缠花,有的染布,有的负责包装发货,工坊每天都热闹非凡。
与此同时,工作室的直播也形成了固定栏目——每周三晚上教大家做非遗手作,每周六晚上推广非遗汉服和助农产品。直播团队还增加了“非遗匠人专访”环节,邀请阿依、李师傅、老陈师傅等联盟成员出镜,跟网友讲他们的手艺故事,教大家做简单的苗绣、蜀绣、竹编。
八月的柳岸里,蝉鸣依旧,“轻折柳”的直播镜头前,樊赟正拿着一件新做的木棉染汉服,给网友介绍:“这件汉服的外层用了蜀绣的木棉花纹,衬里是木棉染的,配饰是木棉村大婶做的缠花,每一个细节都藏着非遗的温度和助农的心意。”镜头外,倾喃正在准备下周的手作材料,凰慕则在和木棉村的工坊对接订单。
喜欢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轻折柳汉服妆造工作室!三女主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