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章:时光织就的传承:一场让奋斗基因融入血脉的家族之约
立冬后的林家村,第一场寒流刚过,村口老槐树的叶子就落得差不多了,只剩下光秃秃的枝桠伸向天空,却挡不住家家户户烟囱里冒出的暖烟——那是村民们在准备过冬的腌菜,坛坛罐罐的酸菜、辣白菜在院子里摆得整整齐齐,空气中飘着股酸酸甜甜的香气。而林悦家的院子里,更是热闹非凡,苏晓舟正带着儿子苏明、孙女林晓星,把一筐筐刚收的有机大米搬进仓库,仓库门上贴着苏乐乐写的春联底稿,虽然离春节还有两个多月,却已经透着股喜庆劲儿。
“太奶奶,您看这大米,今年亩产又比去年高了五十斤!”林晓星抱着一袋大米,快步走到屋檐下,给坐在藤椅上的林悦看。袋子上印着苏乐乐设计的包装,画着稻田、扎染、竹编的图案,还印着一行小字:“林家村有机米,传承四十年的味道”。
林悦眯着眼睛,伸手摸了摸袋子上的图案,嘴角露出笑容:“好,好啊。当年我在空间里种下第一批水稻种子的时候,还担心能不能种活,现在倒好,不仅种活了,还成了咱们村的招牌。”她顿了顿,目光落在仓库角落里的一个旧木柜上,“晓星,你去把那个木柜打开,里面有我给你们留的东西。”
林晓星好奇地跑过去,打开了那个落着点灰尘的木柜。柜子里铺着块蓝色的粗布,上面放着几样老物件:一本泛黄的账本、一个生锈的铁皮饭盒、一枚铜制的徽章,还有一张黑白照片。“太奶奶,这是您当年办工厂时用的账本吗?”林晓星拿起账本,小心翼翼地翻开,里面记着1985年工厂的收支情况,字迹娟秀,每一笔都记得清清楚楚。
“是啊。”林悦点点头,声音里满是回忆,“这账本是我当年亲手记的,第一次进原料花了多少钱,第一次卖辣椒酱赚了多少钱,都在上面。那个铁皮饭盒,是苏然当年下乡时用的,他第一次帮我去邻县买设备,就是用这个饭盒带的干粮。那枚徽章,是1990年县里给工厂发的‘先进企业’奖,当时我和苏然特意去县城领的奖,回来的时候还请全厂的人吃了饺子。”
苏晓舟放下手里的大米,走过来拿起那张黑白照片:“妈,这张照片是1986年拍的吧?当时工厂刚扩大规模,您和爸站在工厂门口,身后是咱们村第一批工人。现在照片里的人,有的已经不在了,有的还在村里帮忙,比如王大爷,现在还在生态农场指导年轻人种水稻。”
林悦接过照片,轻轻拂去上面的灰尘,照片里的苏然穿着蓝色的工装服,笑容灿烂,她自己则穿着一件碎花衬衫,手里拿着一个账本,眼神坚定。“时间过得真快啊,一转眼,都四十多年了。”林悦轻声说,“当年办工厂的时候,我从来没想过,咱们家能把这份事业传承到第四代,更没想过,林家村能有今天的样子。”
正在这时,院门外传来了汽车喇叭声。林晓星跑出去一看,是苏明的儿子苏乐乐回来了,还带着一个陌生人。“爸,乐乐哥回来了!还带了个叔叔!”林晓星喊道。
苏明和苏晓舟连忙迎出去,只见苏乐乐身边站着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穿着西装,手里拿着个公文包,脸上带着笑容。“爷爷,叔爷,这是我在省城认识的李总,他是做农产品电商的,想来咱们村考察,看看能不能合作把咱们的有机米卖到全国去。”苏乐乐介绍道。
李总连忙伸出手,和苏明、苏晓舟握手:“您好,我是李哲,早就听说林家村的有机农产品品质好,今天特意来拜访,希望能有合作的机会。”
苏明笑着说:“欢迎欢迎,快请进,正好林悦奶奶也在,她可是咱们村农业发展的老功臣。”
众人走进院子,李哲看到坐在藤椅上的林悦,连忙上前问好:“林奶奶您好,我是李哲,久仰您的大名。我听乐乐说,您当年带着村民们办工厂、种有机作物,把一个贫困山村变成了现在的示范村,真是太了不起了。”
林悦笑着摆摆手:“都是大家一起努力的结果,我只是做了我该做的。你们想合作卖有机米,是好事啊,既能让更多人吃到咱们村的好米,也能让村民们多赚点钱。晓星,你把咱们的有机米检测报告给李总看看,还有咱们的溯源系统,也让他了解一下。”
林晓星连忙跑进屋里,拿出检测报告和平板电脑,给李哲展示有机米的检测结果和溯源系统。“李总您看,咱们的有机米没有农药残留,重金属含量也远低于国家标准。这个溯源系统,扫码就能看到水稻的种植、收割、加工全过程,保证每一粒米都是安全的。”林晓星介绍道,语气里满是自豪。
李哲认真地看着检测报告,又扫了扫包装上的溯源码,脸上露出了满意的笑容:“不错,品质确实好,溯源系统也很完善。我们平台正好在找优质的有机农产品,要是能和你们合作,肯定能卖得很好。我初步设想,咱们可以先推出‘林家村奋斗礼盒’,把有机米和扎染、竹编文创产品搭配在一起,包装上印上林家村的奋斗故事,肯定能吸引消费者。”
林晓星眼睛一亮:“这个想法好!乐乐哥设计的文创产品正好可以用上,周阿婆他们做的扎染手帕、张叔编的竹篮,都能放进礼盒里。这样不仅能卖米,还能推广咱们村的非遗文化,一举两得!”
苏乐乐也附和道:“我可以再设计一套新的包装,把太奶奶当年的老照片、工厂的老招牌都印在礼盒上,让消费者在买产品的同时,也能了解林家村的奋斗历史。”
李哲点点头:“那就这么定了,我回去后就安排团队做方案,争取下个月就能推出产品。对了,我还想邀请林奶奶和晓星去咱们平台做场直播,给网友们讲讲林家村的故事,相信肯定能带动销量。”
林悦笑着说:“好啊,只要能为村里做事,我这点老骨头还能再发挥点余热。不过直播的事,主要还是靠晓星他们年轻人,他们懂互联网,知道怎么和网友互动。”
当天下午,李哲和林家村签订了合作意向书,还参观了生态稻田、非遗作坊和奋斗精神纪念馆。在纪念馆里,李哲看着墙上挂着的老照片、展柜里的老物件,感慨地说:“林家村的故事太感人了,从贫困到富裕,从传统农业到生态农业,每一步都离不开奋斗。我相信,这样的故事肯定能打动消费者,咱们的合作一定能成功。”
晚上,林悦家举办了家宴,邀请了李哲、周阿婆、张叔等村里的老人和实践队的年轻人。饭桌上,大家聊起了林家村的过去和未来,气氛格外热烈。周阿婆端着酒杯,对林悦说:“林悦啊,当年你办工厂的时候,我还怀疑你能不能成,现在看来,是我眼光短浅了。你不仅让咱们村富了起来,还让咱们的老手艺传了下去,我敬你一杯!”
张叔也跟着说:“是啊,我编竹编编了一辈子,以前总担心这手艺没人学,现在好了,乐乐他们年轻人不仅学,还把竹编做成了文创产品,卖到了全国各地。我现在每天都在作坊里教孩子们编竹编,心里比吃了蜜还甜。”
林悦举起酒杯,和大家碰了碰:“大家不用谢我,咱们林家村能有今天,是所有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当年办工厂,没有大家的支持,我一个人也办不起来;现在发展生态农业、非遗文化,没有晓星他们年轻人的创新,也走不到今天。我希望,咱们林家村的奋斗精神,能一代一代传下去,让咱们的日子越过越好。”
家宴结束后,林晓星陪着林悦坐在院子里,看着天上的星星。“太奶奶,您说咱们和李总的合作能成功吗?”林晓星轻声问,语气里带着点担忧。
林悦摸了摸晓星的头,笑着说:“肯定能成功。当年我办工厂的时候,比现在难多了,没有设备,没有资金,还有人造谣,可咱们还是挺过来了。现在咱们有好产品,有好团队,还有这么多人支持,没有理由不成功。记住,不管遇到什么困难,只要咱们坚持下去,就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
林晓星点点头,心里的担忧渐渐消散了。她想起太奶奶常说的话:“奋斗不是一句空话,是遇到困难时不放弃,是面对质疑时不退缩,是一代又一代人的坚持和传承。”
接下来的一个月里,林家村和李哲的团队紧锣密鼓地筹备着“林家村奋斗礼盒”。苏乐乐设计了新的包装,把林悦当年的老照片、工厂的老招牌、生态稻田的美景都印在了礼盒上;周阿婆和张叔带着手艺人,赶制了一批扎染手帕和竹编小篮;林晓星则和实践队的年轻人,整理了林家村的奋斗故事,制作成短视频,准备在直播时播放。
直播那天,林悦穿着一件藏青色的外套,坐在镜头前,和林晓星一起,给网友们讲起了林家村的故事。“四十年前,我刚到林家村的时候,这里还是个‘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身泥’的贫困山村,村民们靠着几亩薄田过日子,连吃顿白面馒头都要等过年。后来,我发现了一个神秘空间,里面有高产的种子和先进的农具,我就想着,要带着大家一起种庄稼、办工厂,让大家过上好日子。”林悦的声音虽然有些沙哑,却充满了力量,“办工厂的时候,遇到了很多困难,找不到设备,没人愿意合作,甚至还有人造谣中伤,但我们从来没有放弃过。因为我们知道,只要团结一心,就没有跨不过去的坎。”
网友们纷纷在评论区留言:“林奶奶太了不起了!”“林家村的故事太感人了,我一定要买一盒奋斗礼盒,支持林家村!”“从贫困到富裕,林家村的奋斗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直播结束后,“林家村奋斗礼盒”的订单量一下子突破了五千单,很多网友还在评论区询问林家村的旅游攻略,想亲自去看看这个充满奋斗故事的村庄。
看着订单量不断上涨,林晓星和实践队的年轻人都兴奋不已。林悦坐在轮椅上,看着孩子们忙碌的身影,嘴角露出了幸福的笑容。她知道,林家村的故事还在继续,奋斗精神还在传承,而这一切,都将融入林家村每个人的血脉,成为一代又一代人的精神财富。
冬至那天,林家村下起了今年的第一场雪。雪花纷纷扬扬地落在地上,给村庄披上了一层白色的外衣。林悦家的院子里,一家人围在一起,吃着热腾腾的饺子,聊着“林家村奋斗礼盒”的销售情况。苏明笑着说:“妈,现在咱们的礼盒不仅在网上卖得好,还有很多实体店主动联系咱们,想进货呢。明年咱们可以扩大生产规模,让更多人吃到咱们村的有机米,了解咱们村的故事。”
林悦点点头,目光望向窗外的雪景。雪地里,几个孩子正在堆雪人,笑声像银铃一样清脆。她想起1982年那个冬天,自己一个人坐在土坯房里,看着窗外的大雪,心里满是迷茫;而现在,她身边有家人,有朋友,有一群充满活力的年轻人,还有一个越来越好的家乡。
“是啊,明年会更好。”林悦轻声说,声音里满是期待,“咱们林家村的奋斗故事,还会继续书写下去;咱们的奋斗精神,会像这雪花一样,落在每一个人的心里,生根发芽,长成参天大树,支撑起林家村更加美好的未来。”
夜色渐浓,雪还在下,林家村的灯光在雪地里显得格外温暖。林晓星和苏乐乐坐在电脑前,整理着网友们的留言,规划着明年的发展计划。他们知道,这场传承还在继续,而他们,将带着林家村的奋斗基因,走向更远的未来。
《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到八零年代小山村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