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弟方才所言,要废黜经义,此举过于激进,等同于为了追求果实而自断其根,是舍本逐末之举,万万不可取。济安亦不敢苟同。”
他这一番话,说得是滴水不漏,情理兼备。
他先是肯定了司马懿的好意,随即又指出了他的年轻激进,将自己从司马懿的毒计中,干干净净地摘了出来。
他更是用“树根与果实”的比喻,将“经义”与“策论”的关系,阐述得淋漓尽致,浅显易懂。
既维护了儒家经典的神圣地位,给了所有文官一个台阶下,又巧妙地重申了自己改革的初衷。
“好!”
“说得好!”
就在众人还在回味萧济安这番话时,丞相王道抚掌而出。
他走到萧济安身边,对着天武大帝,躬身赞道:
“陛下,定北王殿下此言,顾全大局,思虑周全,既有革故鼎新之锐气,又有尊师重道之谦恭,实乃我大夏宗室之楷模!”
“老臣以为,定北王殿下所提之‘增补’二字,恰如其分!此策,非但不会动摇国本,反而能让我大夏的根基,愈发稳固!老臣,附议!”
翁婿二人,一个搭台,一个唱戏,配合得天衣无缝。
那些原本还怒不可遏的文官们,此刻也都渐渐冷静了下来,咀嚼着他话中的深意。
是啊,定北王没有否定儒家,他只是在儒家的理想之上,添加了实干的注脚。
他的格局,甚至比他们这些自诩为“圣人门徒”的腐儒,还要高远。
就连孔文正,听完这番话,脸上的怒意也消退了许多,此刻看着萧济安的眼神,也变得复杂起来。
司马懿站在大殿中央,看着这一幕,只觉得胸口一阵发闷几乎要吐出血来。
他精心策划的计策,又一次落空了。
而且,他还成了萧济安用来彰显自己“顾全大局、思想成熟”的垫脚石。
他不仅没能将萧济安拖下水,反而还帮他赢得了满朝文武的赞许。
偷鸡不成蚀把米,赔了夫人又折兵!
司马懿快速收敛心神,脸上努力挤出一个心悦诚服的笑容,仿佛刚才的一切,真的只是他的一番“好意”。
“五哥说的是,是小弟考虑不周,险些误了大事。还是五哥高瞻远瞩,小弟佩服!”
他躬身行礼,姿态谦卑到了极点。
【洞察】 【司马懿,忠诚度:-100。】
【内心真实想法:好一个萧济安!好一个王道!竟能将此等死局,盘活至此!是我小看他了。此人行事滴水不漏,心智远超常人,寻常的构陷与算计,怕是再也奈何他不得。看来,必须找到他真正的软肋,再行致命一击……】
萧济安看着系统面板上的文字,脸上却是一副如沐春风的宽慰笑容。
他上前扶起司马懿,亲切地拍了拍他的肩膀。
“六弟不必自责,你我兄弟同心同德,皆是为了我大夏的江山社稷,何来对错之分?”
这兄友弟恭的场面,看得太子朱标眼皮直跳,心中的忌惮愈发浓烈。
就在这时,一个始终沉默的身影,从文官的队列中走了出来。
此人一身紫色官袍,面容清癯,神情严肃,正是翰林院掌院学士,张居正。
他一出列,殿内原本有所缓和的气氛,再次变得凝重。
所有人都知道,这位寒门出身,却深得陛下信任的大学士,为人最是刚正,也最是务实。
他的意见,在很大程度上能左右陛下的决断。
张居正对着御座之上的天武大帝,躬身行礼。
“陛下,老臣有话要说。”
“张爱卿请讲。”
“陛下。”
张居正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方才定北王殿下与孔尚书之辩,老臣皆已听之。老臣以为,双方所言,皆有其理,却也都有失偏颇。”
他先是各打五十大板。
“孔尚书所言,经义乃国之根本,教化之源,此言不虚。我大夏若无圣人经典以为维系,则人心无所归,礼乐崩坏,与蛮夷何异?”
他这话,让孔文正等一众儒臣,面色稍缓,纷纷点头。
“但,”张居正看着殿上群臣,继续说道,
“定北王殿下所忧,亦是切中时弊。若我朝所取之士,皆是些只知空谈,不能实干之辈,长此以往,国库空虚,边防废弛,民生凋敝,则圣人大道,又将依附于何处?”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老臣以为,经义与策论,并非水火不容。体用之争,也非此消彼长。”
他停顿了一下,提出了自己的方案:
“陛下何不……行一折中之策?”
“我等不必急于更改祖宗之法,也不必全盘否定殿下之良策。不如,便以三年为期,于下一科春闱之中,试行此法。”
“即,在传统的经义、诗赋考试之后,增设策论一场,作为附加。策论之成绩,不计入总分,仅作为参考,呈于陛下御览。”
“三年之后,我等再来看,这些‘策论’优异之士,其品行、其才能,究竟如何。届时,再议是否将策论正式纳入科举,或调整其比重,岂不更为稳妥?”
张居正这番话,既维护了传统经义的地位,给了孔文正等保守派一个台阶下;
又让萧济安的改革方案得以“试行”,给了他一个实现抱负的机会;
更是将最终的决定权,重新交回了皇帝的手中。
这才是真正的为臣之道!
御座之上,天武大帝看着下方这精彩至极的攻防转换,那双深邃的眸子里,笑意越来越浓。
他的目光,从脸色有些僵硬的司马懿身上扫过,又落到了那个一脸谦和的萧济安身上。
这个儿子,一次又一次地带给他惊喜。
他清了清嗓子,沉稳的声音,为这场持续了近两个时辰的廷议,画上了句号。
“张爱卿所言,乃是老成谋国之言,甚合朕心。”
天武大帝说完这句,端起御案上的茶杯,轻轻吹了吹热气。
殿下百官,连呼吸都放轻了许多,都在等着他的下文。
他呷了一口茶,才不紧不慢地继续说道:
“定北王所奏,亦不无道理。这样吧,此事暂且搁置。由翰林院牵头,会同六部,将定北王提出的方案,好生议一议,做出一份详尽的可行之策,日后再奏。”
喜欢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开局:系统,你管这叫九子夺嫡?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