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州的冬雪刚化,燕云王府的早朝便迎来了一桩意外的军情。探玄营的暗线快马送来一封密信,信封上的火漆印是陈家独有的标识,拆开一看,竟是祝朝奉托陈希真转交的求援信。
陈希真展开信纸,眉头渐渐蹙起,朗声道:“王爷,祝家庄祝朝奉来信求援。他言梁山势大,近日欲扩张地盘,他本想先发制人,却被梁山水军大败,仓皇逃回祝家庄。如今宋江已率梁山大军围困祝家庄,扬言要踏平庄园,祝朝奉恳请燕云出兵相助,还提及许诺一万石粮食,愿尽数奉上,只求我军解围。
范正鸿坐在主位,指尖轻点案几,沉吟道:“祝家庄地处济州,与燕云相隔千里,本是朝廷辖地。只是祝朝奉早年与燕云有过商贸往来,鸿盈坊在济州的分号也多得他照拂,这一万石粮食,对春耕的军需也是补充。”
他目光扫过阶下众将,最终落在岳飞、刘锜、杨再兴三人身上,眼中闪过一丝笑意:“信之、毅之、鹏举,你们三人刚历练归来,正好借此机会再去见识一番。我给你们两千轻骑,不必真刀真枪硬拼,去祝家庄外围打个酱油,震慑一下梁山即可。首要任务是把一万石粮食安全带回,至于祝家庄与梁山的恩怨,点到为止便好。”
刘锜躬身领命:“末将遵令!定不辜负王爷所托,既护得粮食周全,也不让梁山小觑我燕云军威。”
杨再兴握着龙胆枪,眼中闪过一丝兴奋:“终于能会会梁山那些所谓的好汉了!倒要看看他们是不是真如传闻中那般厉害。”
岳飞虽年少,却沉稳道:“师傅放心,弟子三人定会谨慎行事,不贸然扩大战事,确保任务完成。”
范正鸿点点头,叮嘱道:“梁山好汉多有能人异士,尤其是水军,祝朝奉已吃过大亏,你们务必小心。两千人虽少,但皆是燕云精锐,足够应对场面。记住,我们不是来帮祝朝奉灭梁山的,只是履约取粮,威慑即可,切莫陷入持久战。”
陈希真补充道:“祝家庄地形复杂,有盘陀路为屏障,梁山一时半会儿难以攻破。你们抵达后,可先派人联络祝朝奉,让他知晓援军已到,稳定人心。梁山若见燕云军介入,大概率会知难而退。”
次日清晨,岳飞、刘锜、杨再兴率领两千轻骑,身着玄甲,背负弓矢,牵着驮运物资的马匹,浩浩荡荡地朝着济州方向疾驰而去。两千人的队伍虽不算庞大,却因燕云铁骑的严明军纪与精良装备,透着一股锐不可当的气势。
一路晓行夜宿,十余日后便抵达济州地界。远远望去,祝家庄外尘土飞扬,隐约可见梁山军的营寨连绵数里,旗帜上“宋”字赫然醒目,营中鼓声阵阵,杀气腾腾。
“没想到梁山真有这般声势。”刘锜勒马观望,沉声道,“看这阵仗,怕是有上万兵力。”
杨再兴不屑地冷哼:“人多有何用?不过是乌合之众!末将愿率五百骑兵,直闯梁山营寨,杀他们个措手不及!”
“不可鲁莽。”岳飞连忙阻拦,“师傅叮嘱过,只可威慑,不可硬拼。我们先派人去祝家庄送信,让祝朝奉准备粮食,再在梁山营寨外围列阵,让他们知晓燕云军已到便可。”
刘锜赞同道:“鹏举所言极是。传我令,全军在祝家庄西侧的高坡列阵,竖起燕云大旗;再派两名斥候,乔装成祝家庄的人,潜入庄内联络祝朝奉。”
军令一下,两千轻骑迅速在高坡上列成整齐的阵形,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长枪如林,弓上弦、刀出鞘,气势凛然。“燕云王”的玄色大旗高高竖起,在风中猎猎作响,远远便能望见。
梁山营寨内,宋江正与吴用、杨志商议攻城之策,突然有探马来报:“启禀哥哥,祝家庄西侧高坡出现一支骑兵,约有两千人,竖起了燕云的大旗!”
“燕云军?”宋江眉头一皱,眼中闪过一丝惊讶,“他们怎么会来这里?”
吴用捻着胡须,沉声道:“祝朝奉早年与燕云有商贸往来,想必是他求援去了。燕云铁骑的威名,咱们早有耳闻,西辽都被他们横扫,绝非我等能抗衡的。”
杨志也点头道:“燕云军来者不善,虽是两千人,却皆是精锐。我们若与他们冲突,怕是讨不到好处,反而会损兵折将。”
宋江沉吟片刻,咬牙道:“难道就这么撤兵?煮熟的鸭子可不能飞了!”
吴用摇头道:“哥哥,祝家庄易守难攻,我们一时半会儿难以攻破。如今燕云军介入,若再坚持,只会腹背受敌。不如卖燕云一个面子,撤兵离去,日后再做打算。”
就在这时,祝家庄内的祝朝奉接到了燕云军的消息,心中大喜过望,连忙下令准备粮食。他深知燕云军的实力,只要燕云军在,梁山必不敢再放肆。不多时,一万石粮食便已装上车,只待燕云军来取。
高坡上,岳飞三人见梁山营寨内毫无动静,杨再兴按捺不住:“梁山贼寇怕是怕了!末将愿率部冲下去,给他们一个教训!”
刘锜摆手道:“不必。我们的任务是取粮,如今梁山已被震慑,不敢轻举妄动,便无需再节外生枝。派人与祝朝奉对接,让他派庄客将粮食运到阵前,我们清点完毕后,即刻返程。”
很快,祝家庄的庄客赶着数百辆粮车,浩浩荡荡地来到高坡下。岳飞三人亲自清点粮食,确认无误后,便下令让骑兵护送粮车先行。
梁山营寨内,宋江看着燕云军开始押运粮食,知道再无机会,只得下令:“撤兵!”
随着宋江一声令下,梁山军的营寨渐渐拆除,大军朝着梁山方向撤退。沿途的梁山好汉们,望着高坡上严阵以待的燕云铁骑,眼中满是忌惮,无人敢上前挑衅。
杨再兴见梁山军撤兵,有些不甘心:“就这么让他们走了?太便宜他们了!”
岳飞笑道:“杨兄,师傅让我们打个酱油即可。如今粮食已到手,梁山也已撤兵,任务已经完成,何必再徒增伤亡?”
刘锜也道:“鹏举说得对。我们没必要与梁山死磕,早日将粮食带回燕云,才是正事。”
当下,三人率领两千轻骑,护送着一万石粮食,朝着幽州方向返程。祝朝奉亲自送出庄外,对着燕云军的背影连连道谢,心中暗自庆幸自己早与燕云结下善缘。
返程途中,杨再兴仍有些意犹未尽:“梁山好汉也不过如此,见了我们燕云铁骑,还不是吓得落荒而逃?”
岳飞摇头道:“梁山并非弱旅,只是不愿与我们为敌罢了。他们能在济州立足,必有过人之处,日后若有交集,还需谨慎应对。”
刘锜赞同道:“鹏举所言极是。此次之行,我们既完成了取粮的任务,又震慑了梁山,让他们知晓燕云的实力,也算一举两得。”
两千轻骑护送着粮车,一路畅通无阻。沿途的州县官员,见是燕云军的旗号,纷纷避让,不敢阻拦。十余日后,大军顺利返回幽州,将一万石粮食安全交付给赵鼎。
梁山军撤退的队伍刚行至三十里外的独龙冈,宋江便勒住战马,脸色阴沉得能滴出水来。身后的将士们士气低落,沿途不断有人低声抱怨,这让他心中的不甘愈发强烈。
“军师,”宋江调转马头,对着吴用沉声道,“我咽不下这口气!祝家庄不过是个乡野庄园,燕云军也只是来了两千人,我们便这般灰溜溜地撤了,日后传出去,江湖上谁还会服我宋江?”
吴用连忙劝道:“哥哥息怒!燕云铁骑威名远播,西辽都被他们踏平,我们若强行冲突,只会损兵折将。今日退让,只是权宜之计,并非怕了他们。”
“权宜之计?”宋江冷哼一声,眼中闪过一丝狠厉,“我看是你太过谨慎了!燕云军虽强,却远在幽州,不可能长期驻守祝家庄。他们此次前来,不过是为了那一万石粮食,如今粮食已运走,他们定然不会再管祝家庄的死活。”
杨志也上前劝道:“哥哥,军师所言极是。祝家庄地形复杂,盘陀路更是易守难攻,我们第一次进攻已吃了亏,若不摸清情况,贸然再攻,怕是难以成功。”
“摸清情况?”宋江眼中一亮,猛地一拍大腿,“杨制使说得对!我们第一次失利,便是因为不熟悉祝家庄的地形与燕云军的动向。此次撤兵,正好给了我们探查情报的机会!”
他转头看向身后的杨雄与石秀,沉声道:“杨雄、石秀!你二人精明干练,又熟悉江湖门道,可乔装成货郎,潜入祝家庄与周边村镇,探听清楚三件事:一是祝家庄的布防虚实,盘陀路的破解之法;二是燕云军是否真的已经撤离,有无留下兵力;三是祝家庄的粮草储备与内部矛盾。若能摸清这些,我们二打祝家庄,定能一举成功!”
杨雄躬身领命:“哥哥放心!我与石秀兄弟定不辱使命,把祝家庄的情况打探得一清二楚!”
石秀也高声道:“哥哥静候佳音!不出十日,我们必带情报归来,助哥哥踏平祝家庄!”
吴用见宋江主意已定,且所言并非没有道理,便不再劝阻,补充道:“你二人务必小心谨慎,祝家庄经此一战,定会加强防备,切不可暴露身份。若遇危险,保全自身为上,切勿恋战。”
“军师放心!”二人齐声应道,随即换上粗布衣衫,一个背着捆柴火,一个提着几个打更的东西。
宋江看着二人远去的背影,眼中闪过一丝期待:“军师,杨制使,我们就在这独龙冈扎营休整,等候杨雄、石秀的情报。待情报到手,我们便集中兵力,二打祝家庄,不仅要夺回颜面,还要将祝家庄的粮草、财物尽数掳来,扩充我梁山实力!”
“哥哥英明!”众将齐声响应,心中的低落一扫而空,纷纷摩拳擦掌,准备再次征战。
次日黄昏,杨雄换上打更人的破旧衣衫,腰间挂着铜锣与梆子,脸上抹了些尘土,装作落魄汉子,朝着祝家庄外的村落走去;石秀则挑着一担干柴,穿着粗布短褂,脚踩草鞋,一副常年劳作的卖柴翁模样,跟在杨雄身后不远,两人装作互不相识,分头行动。
祝家庄经上次梁山进攻与燕云军驰援,防备愈发森严,庄外十里便设有暗哨,盘查过往行人。石秀挑着柴担,神色从容,遇到暗哨盘问,便操着一口地道的济州方言,笑道:“官爷,小的是附近村落的,上山砍了些柴,想卖点钱补贴家用,绝无歹意。”说着,递上几文铜钱。暗哨见他衣着朴素,言语诚恳,又得了好处,便放他通行。
杨雄则提着铜锣,一路“咚——咚——锵”地打更,脚步不急不缓。他本就不善伪装,心中有些发紧,打更的节奏忽快忽慢,引起了一名暗哨的怀疑:“你这打更的,看着面生得很,是哪个村落的?”
杨雄心头一慌,强作镇定道:“小的是隔壁村的,原先是李老爹打更,他病了,让小的来替几天。”
“哦?”暗哨上下打量着他,“李老爹打更三十年,节奏从没乱过,你这忽快忽慢的,莫不是梁山派来的奸细?”
杨雄脸色一变,转身便想跑。暗哨见状,大喝一声:“拿下!”周围几名埋伏的庄客立刻围了上来,手持棍棒,将杨雄死死按住。杨雄虽有武艺,却架不住人多势众,又怕暴露身份不敢下死手,很快便被捆了个结实,押往祝家庄内。
石秀在不远处的树林中看得真切,心中暗急,却不敢贸然施救——他知道,一旦暴露,不仅救不出杨雄,连打探情报的任务也会功亏一篑。他强压下焦虑,挑着柴担,继续朝着祝家庄走去,心中盘算着如何营救杨雄,同时完成探听情报的任务。
进入祝家庄外围的村落,石秀挑着柴担沿街叫卖。村民们多因战事闭门不出,偶尔有开门买柴的,他也趁机搭话,打探庄内情况。可村民们对祝家庄的布防讳莫如深,只知盘陀路凶险,却不肯细说走法。
夜幕降临,石秀挑着剩余的柴担,来到祝家庄外的一处酒馆歇脚。酒馆内灯火昏暗,几名庄客正喝着酒,谈论着庄内的事。石秀心中一动,找了个角落坐下,点了一壶劣酒、一碟花生米,竖着耳朵听他们交谈。
“听说了吗?刚才抓了个奸细,说是梁山派来的,正关在庄内的地牢里,明天就要审问。”一名庄客说道。
“何止啊!庄主说了,燕云军走了,梁山肯定还会来,让我们加强戒备,尤其是盘陀路,每盏灯笼的位置都不能动,那可是辨路的关键!”另一名庄客接话道。
石秀心中一喜,连忙凑上前,装作好奇地问道:“几位大哥,这盘陀路到底是啥样?为啥说它凶险啊?”
一名庄客醉醺醺地说道:“你个卖柴的懂啥!盘陀路九曲十八弯,岔路多如牛毛,走错一步就会陷入埋伏。只有跟着灯笼走,左拐右拐,才能进庄。具体咋走,我也说不清楚,只知道‘白杨树转弯,红灯笼直行’。”
“还有庄内的布防,栾廷玉教头带着祝龙、祝虎、祝彪三位公子守着四门,粮草都存放在庄北的粮仓,有重兵看守。”另一名庄客补充道,“那梁山贼寇上次被我们水军打得大败,这次再来,定让他们有来无回!”
石秀将这些情报一一记在心中,又旁敲侧击地问清了位置,心中已有了计较。他付了酒钱,挑着柴担,趁着夜色,悄悄的出了寨
《水浒,猎国之武正》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水浒,猎国之武正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水浒,猎国之武正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