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亚的热风卷着黄沙,掠过阿姆河沿岸的绿洲,却吹不散耶律大石心头的焦躁。这位西辽菊儿汗刚率领三万精锐攻破寻思干城,正欲挥师南下,彻底征服中亚诸国,一道来自西域的急报如惊雷般炸响——虎思斡耳朵失守,弟弟耶律剌哥被俘,燕云军已席卷西域,断了他的后路。
“竖子敢尔!”耶律大石猛地将手中的西域地图砸在案上,鎏金铠甲碰撞声刺耳。他猩红着眼,死死攥着拳头,指节发白,“范正鸿!我都西来至此,你却仍不肯放过我!赶尽杀绝!”
帐内诸将皆屏息不语。他们深知耶律大石的雄才大略,自率二百铁骑西走可敦城以来,横扫西域,收服数十部落,如今却被燕云军端了老巢。西域是西辽的根基,粮草、子民皆在彼处,若不回防,这支远征军迟早会变成无根之木。
“传我将令!”耶律大石猛地抬头,眼中闪过决绝的狠厉,“放弃南下,全军东返,驰援西域!沿途收拢各部落援军,务必在楚河古道截住燕云军,夺回虎思斡耳朵,活剐范正鸿!”
军令一下,三万西辽精锐即刻拔营。耶律大石将大军分为三部:前部由大将耶律里剌率领五千骑兵,逢山开路,遇水搭桥,侦察前路动向;中军由他亲率两万主力,携带粮草军械,稳步东进;后部由萧查率领五千骑兵,防备后方追兵。大军日夜兼程,朝着西域方向疾驰,沿途的西辽附属部落纷纷派兵响应,抵达楚河古道时,兵力已增至四万余。
楚河古道,是中亚东返西域的必经之路。古道两侧是陡峭的山峦,中间是狭窄的河谷,最窄处仅容三骑并行,地势极为险要。此时,范正鸿正率领中军主力,连同王进赶来的前军精锐,埋伏在古道两侧的山峦之上。
“王爷,探马回报,耶律大石已率四万大军抵达古道西口,不日便将进入埋伏圈。”马灵躬身禀报,眼中闪过一丝兴奋,“他沿途收拢了不少部落援军,兵力较之前增加了一万,但这些部落兵战力参差不齐,正是我军破敌的良机。”
范正鸿立于山巅,手中凤翅镏金镋直指古道,玄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身旁,周侗、王进、孙安、石宝等将领分列两侧,神色凝重却难掩战意。“耶律大石急于回防,必然轻装急进,防备心定然松懈。”范正鸿沉声道,“今日,便在此处设下天罗地网,让他有来无回!”
他抬手布局,语气沉稳如铁:“王进、石宝,你二人率两万甲士,埋伏在古道东口,待敌军主力进入古道,便封锁出口,断其退路;呼延灼、孙安,你二人率两万甲士,埋伏在古道北侧山峦,待敌军前部过半,便滚落巨石、点燃火箭,扰乱其阵形;卞祥、关胜,你二人率两万甲士,埋伏在古道南侧山峦,待敌军阵形大乱,便率军冲锋,分割包围;我率剩余兵力坐镇中军高地,统筹全局,待敌军陷入绝境,便发起总攻!”
“遵命!”众将齐声领命,各自率军赶赴埋伏地点。将士们在山峦上铺满干草、碎石,备好火箭、滚石、轰天雷,玄甲骑兵隐蔽在山脊之后,连战马的马蹄都裹上了厚布,整个古道静悄悄的,只听得见风吹过草木的沙沙声。
三日后,晨曦微露。耶律斡里剌率领的前部五千骑兵,小心翼翼地进入楚河古道。他勒马观望,两侧山峦陡峭,草木丛生,心中隐隐有些不安。“传令下去,全军戒备,派出斥候探查两侧山峦,谨防埋伏!”
斥候骑马攀上附近的小山丘,却未发现任何异常——燕云军早已将身形隐蔽在茂密的树林与岩石之后,连旗帜都收得严严实实。斥候回报无异常,耶律里剌心中的不安稍减,催马继续前进:“加速通过古道,与大汗汇合!”
五千骑兵沿着河谷缓缓前行,马蹄踏在碎石上,发出清脆的声响。当他们全部进入古道,卞祥在北侧山峦上举起令旗,高声喝道:“动手!”
刹那间,北侧山峦上的燕云军将士齐齐发力,无数巨石、滚石顺着山坡滚落,砸向古道中的西辽骑兵。“轰隆!轰隆!”巨石撞击地面的声响震耳欲聋,西辽骑兵纷纷被砸落马下,惨叫声此起彼伏。紧接着,火箭如雨般射下,点燃了山坡上的干草,浓烟滚滚,呛得西辽骑兵难以呼吸。
“不好!有埋伏!”耶律里剌大惊失色,连忙下令反击。但古道狭窄,骑兵难以展开阵形,只能被动挨打。滚石不断落下,火箭持续喷射,西辽骑兵死伤惨重,阵形瞬间大乱。
就在此时,南侧山峦上的卞祥、关胜率领两万甲士,顺着山坡俯冲而下,如猛虎下山般冲入西辽骑兵阵中。卞祥手中长戟舞动,如出水蛟龙,西辽骑兵纷纷被挑落马下;关胜手持青龙偃月刀,刀光过处,人头落地,无人能挡。西辽骑兵本就阵形大乱,面对燕云铁骑的冲锋,更是毫无还手之力,纷纷溃散逃窜。
耶律里剌挥舞长剑,想要组织抵抗,却被关胜一刀劈中战马,摔落在地。他刚要起身,便被燕云士兵死死按住,生擒活捉。不到一个时辰,五千西辽前部骑兵便被歼灭殆尽。
古道西口,耶律大石率领中军主力正准备进入古道,突然听到前方传来震天的喊杀声与爆炸声,心中大惊。“不好!前部遇袭!”他当即下令,“全军停止前进,派探马火速探查!”
探马还未返回,古道中溃散的西辽士兵便纷纷逃出,哭喊道:“大汗!不好了!古道中有埋伏,耶律将军被俘,前部全军覆没!”
耶律大石脸色瞬间惨白,眼中闪过一丝慌乱。他万万没想到,范正鸿竟会如此精准地预判他的路线,在楚河古道设下埋伏。“燕云军有多少兵力?”
“不清楚!两侧山峦上全是他们的人,至少有五六万!”逃兵颤抖着回答。
耶律大石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此时若退,燕云军定会趁势追击,自己将陷入被动;若进,古道狭窄,易守难攻,只能白白送死。“萧查!”
“末将在!”萧查应声出列。
“你率后部五千骑兵,从古道南侧的小路迂回,绕至燕云军埋伏的山峦后方,发起突袭,扰乱其部署!”耶律大石沉声道,“我率主力从正面进攻,牵制燕云军,待你得手,我们内外夹击,定能破敌!”
“遵命!”萧查领命,率领五千骑兵,朝着南侧小路疾驰而去。
耶律大石则率领三万主力,朝着古道发起冲锋。他手持铁骨朵,身先士卒,想要强行突破古道,与萧查汇合。
山巅之上,范正鸿通过望远镜(鸿盈坊仿制的简易望远镜)看到耶律大石的部署,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想迂回包抄?太小看我燕云军了!”他当即下令,“鲁智深、武松,你二人率一万铁骑,前往南侧小路,截击萧查剌的部队,务必将其歼灭!”
“遵命!”鲁智深手持禅杖,武松挥舞双戒刀,率领一万铁骑,朝着南侧小路疾驰而去。
古道之中,耶律大石率领主力发起猛攻。西辽士兵虽然士气低落,但在耶律大石的亲自督战下,依旧奋勇向前。呼延灼、孙安率领的燕云军则凭借地势优势,不断滚落巨石、发射火箭,死死阻拦西辽军的前进。双方激战半日,古道中尸横遍野,血流成河,西辽军虽付出惨重代价,却依旧未能突破燕云军的防线。
南侧小路之上,萧查率领五千骑兵正快速迂回,却不料鲁智深、武松率领的一万铁骑早已在此等候。“辽狗!哪里走!”鲁智深高声喝道,禅杖横扫,将几名西辽骑兵砸落马下。
萧查大惊失色,连忙下令反击。但他的部队只有五千人,且长途奔袭,早已疲惫不堪,面对一万燕云精锐铁骑,根本不堪一击。武松双戒刀舞动,如两道白光,西辽骑兵纷纷倒地,惨叫声不绝于耳。
萧查挥舞长剑,想要突围,却被鲁智深一禅杖击中肩头,鲜血喷涌而出。武松趁机上前,双戒刀架在他的脖子上,将其生擒活捉。五千西辽后部骑兵,很快便被歼灭殆尽。
古道之中,耶律大石得知萧查被俘,后部全军覆没的消息,心中彻底绝望。他知道,自己已经陷入了燕云军的重围,再无胜算。“范正鸿!你有种便出来与我决一死战!”耶律大石高声喊道,声音中带着不甘与愤怒。
范正鸿骑着黑山君玄风,从山巅缓缓走下,立于古道入口处,手中凤翅镏金镋直指耶律大石:“耶律大石,你忘恩负义,兴兵东进,屠我云内州百姓,今日便是你的死期!”
“死期?”耶律大石怒极反笑,“我西辽铁骑纵横西域,岂会惧你这中原逆贼!将士们,随我杀出去,与燕云军拼了!”说罢,他挥舞铁骨朵,率领剩余的西辽军,朝着范正鸿发起最后的冲锋。
“不知死活!”范正鸿冷哼一声,下令道,“总攻!”
山巅之上,令旗挥舞。王进、石宝率领的两万甲士从东口涌入古道,卞祥、关胜率领的两万甲士从南侧山峦俯冲而下,呼延灼、孙安率领的两万甲士从北侧山峦杀来,三路大军如潮水般涌向耶律大石的部队,形成合围之势。
燕云铁骑的冲锋势不可挡,西辽军纷纷倒在刀枪之下。耶律大石挥舞铁骨朵,拼死抵抗,接连斩杀数名燕云士兵,却终究寡不敌众。呼延灼手中双鞭,从侧面袭来,一鞭正中他的左臂;孙安手持镔铁双剑,紧接着发起攻击,双剑如流星赶月,刺向他的胸膛。
耶律大石奋力格挡,却被孙安一剑划伤肩头。石宝趁机上前,关刀横扫,将他的铁骨朵劈飞。耶律大石失去武器,踉跄后退,被燕云士兵死死按住,生擒活捉。
随着耶律大石的被俘,剩余的西辽军彻底失去了抵抗的勇气,纷纷扔下武器,跪地投降。楚河古道的激战,终于落下帷幕。
夕阳西下,金色的余晖洒在古道之上,照亮了尸横遍野的战场,透着一股惨烈与悲壮。燕云军的将士们站在战场上,脸上带着疲惫却坚毅的笑容。这场埋伏战,燕云军大获全胜,歼灭西辽军三万余人,生擒耶律大石、耶律里剌、萧查等将领数十人,缴获战马两万余匹,粮草、军械无数。
范正鸿走到耶律大石面前,居高临下地看着他:“耶律大石,你曾是一代枭雄,却因野心勃勃,兴兵作乱,残害百姓,如今兵败被俘,还有何话可说?”
耶律大石昂首挺胸,眼中闪过一丝不甘,却也带着一丝释然:“我输了,输得心服口服。范正鸿,你确实比我强。但我西辽子民,绝不愿臣服于你,你若敢虐待他们,定会遭到反噬!”
范正鸿点了点头:“我燕云举仁义之师,西征西辽,只为收复疆土,为死难百姓报仇,绝非贪图西域一寸土地,更不会虐待西辽子民。只要他们安分守己,我会尊重他们的风俗习惯,保护他们的生命财产安全。”
说罢,范正鸿下令,将耶律大石就地正法,派专人看守;同时,命将士们打扫战场,救治伤员,清点物资;对于投降的西辽士兵,愿意归顺者,编入燕云军,不愿归顺者,发放路费,让他们返乡。
三日后,范正鸿率领大军,押着俘虏,朝着虎思斡耳朵疾驰而去。沿途的西域部落得知耶律大石被杀,西辽军全军覆没的消息,纷纷派使者前来,表示愿意归顺燕云,接受燕云的统治。
十余日后,范正鸿率领大军抵达虎思斡耳朵。城中百姓夹道相迎,脸上带着喜悦的笑容。范正鸿进入城中,即刻下令,推行燕云的治理政策,在西域设立行政机构,任命官员,征收赋税,组建军队;同时,开放边境互市,促进西域与中原的贸易往来;尊重西域各部落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赢得了西域百姓的广泛支持。
楚河古道的埋伏战,彻底终结了西辽的崛起之路。
喜欢水浒,猎国之武正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水浒,猎国之武正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