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黑的木牌还握在掌心,指腹摩挲着那道刚刻下的“安”字。灰烬边缘微微翘起,像是被无形的气息托着,迟迟未落。
玄阳没有抬头,却已知西风有异。
片刻前那缕自西方而来、如蛛丝般缠绕地脉的牵引感并未断绝,反而顺着营地中央九道符种节点悄然蔓延,如同细根钻入泥土,试探每一寸气机流转的节奏。他不动声色,左手轻抬,万灵拂尘尾梢点地,一道虚不可察的波纹自接触处扩散,仿若水底暗流,无声无息地逆向推送一段紊乱的符律——那是他昨夜为仓颉稳神时所用气息的残影,经通天箓微调后,化作诱饵。
他要让对方以为,符道根基正在松动,可趁虚而入。
远处山道上,沙石轻响。
一名年轻道人踏步而来,袈裟金线在日光下泛出柔和光泽,手中莲花含苞未放,香气清淡却不散。他步伐平稳,面容和善,眉宇间透着几分求道者的虔诚。
“奉师命前来拜见符衍真人。”他在营地外停下,双手合十,声音温润,“听闻真人以符载道,教化万民,弟子心向往之。今日特来请教:天地成文,符契何依?”
玄阳缓缓起身,青衫下摆沾着尘土,未拂。
他目光落在那人眼底,看似平静无波,实则神识早已穿透表象,直抵其识海深处。那里藏着一丝极淡的金色印记,形如枝杈交错,隐隐与七宝妙树轮廓相合。不是本体,而是被远程附念的容器,借肉身行走,以言语为刃,意在套取符种运转之秘。
来者不知自己已被看破。
玄阳依旧不语,只是抬起右手,食指在空中缓缓划动。
一笔落下,空气仿佛凝滞了一瞬;第二笔转折,四周孩童诵读之声骤然低沉;第三笔收锋,天地间似有某种规则悄然闭合。
那是一道符,未成光,未显形,甚至连灵气波动都几近于无。但它存在,像一道门,在无人察觉之处轰然关闭。
年轻道人忽然一怔。
他脑中原本清晰的指令——继续追问“符种如何与血脉共鸣”——突然变得模糊,仿佛记忆被人从中剪去一段。他张了口,却说不出预设之言,只觉心头空荡,连自己为何而来都略感茫然。
“弟子……”他迟疑片刻,低头看了看手中的莲花,花瓣竟在此刻尽数凋零,化作飞灰随风而去,“弟子忽感机缘未至,不敢强求,就此告退。”
玄阳点头,目送其转身离去。
那人脚步稳健,背影看不出丝毫异常,但每走一步,体内便有一丝极细微的因果残线断裂,那是准提留在他神魂中的联系纽带,此刻已被彻底斩断,不留痕迹。
待身影消失于林道尽头,玄阳才收回视线。
他左手翻转,掌心浮现一枚半透明符纹,正中央一点金芒闪烁不定,随即缓缓熄灭。这是“归藏符阵”捕捉到的外来神识残痕,方才那一击虽隐于无形,却已被阵法录下全程轨迹。
他将其封入袖中,未毁,亦未启用,仅作留存。
紧接着,眉心微光一闪,通天箓内那枚“观渊”虚符恢复平静,表面再无灼热之感。试探已止,窥探之力全消,连一丝回讯都未能传回西方。
营地恢复如常。
孩童们仍在临摹新学会的“光”“明”“安”等字,纸面泛起淡淡辉色;老者围坐一圈,低声诵读碑文,声音汇成一片温和气场,滋养着九道符种节点。一切井然有序,仿佛刚才的访客从未出现。
但玄阳知道,这不是结束。
他缓步走向营地四角,每至一处,便屈指轻弹,一粒微不可见的符种没入地下。这是他昨夜根据仓颉书写“雷”字时引发天地共鸣的韵律所改写的防护符核,比原有启蒙三符更隐秘,也更坚韧。一旦外力侵扰,便会自动激发反制机制,无需他亲自出手。
做完这些,他回到原地,拂尘归袖,立于竹庐之外。
风从西边吹来,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燥意。
同一时刻,西方净土深处,莲台之上。
准提道人静坐不动,七宝妙树横置膝前,枝叶垂落如雨。他指尖轻抚树干,神情淡然,仿佛刚才什么都没发生。
可就在那一刻,树身忽然轻颤,一道裂痕自第三节枝杈蔓延而下,渗出一滴金血,坠入莲池,激起微澜。
他垂眸看着掌心,那里原本就有一道未愈的细痕,此刻竟又添一道平行伤痕,两道并列,如同被无形之笔划过。
他沉默良久,终于开口,声音低缓:“此人……已能截断分念传讯?”
话音落处,无人回应。
他不再多言,只是将七宝妙树收回袖中,目光望向东土方向,眼中无怒,也无惧,唯有一丝罕见的凝重。
那边,玄阳正站在营地边缘,望着最后一缕西斜的日光沉入山脊。
他忽然蹲下身,拾起一块碎石,在地上轻轻画了一个符号。
不是“安”,也不是“诚”或“信”。
那是一个从未出现在人族文字中的图形,由三笔交错而成,首尾相连,似门非门,似锁非锁。
画完之后,他用鞋底一抹,痕迹顿消。
远处,一只飞鸟掠过天际,翅膀拍打声清晰可闻。
玄阳站起身,拍了拍衣角,转身朝竹庐走去。
喜欢洪荒万符之祖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洪荒万符之祖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