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高加索,里海与黑海交汇之地。
一支汉家军队正艰难跋涉在泥沼遍布的荒野上。
“真是见鬼了!这地方简直寸步难行,全是烂泥路,十天才走了不到两百里,平均一天才二十里。
照这样走下去,啥时候才能打到伏尔加河边去?”
一处低矮山岗上,主将刘永福望着在泥泞中挣扎前行的士卒,眉头紧锁,心头烦躁至极。
这支汉军主力大多来自北非殖民地,那里常年干旱,遍地黄沙,一年到头难得见几场雨水,何曾经历过这般连绵不绝的暴雨。
因此,面对南高加索这湿漉漉、阴沉沉的天气,将士们一时难以适应。
“咱们那边天干地燥,可这儿完全不同。
高加索山上的雪一到六月就开始化,偏偏这时候又赶上雨季,雪水混着雨水往低处流,山路全都泡成了烂泥塘,脚踩下去拔都拔不出来。”
说话的是参谋长,他曾随李绍恩一行出访土鸡,是当年军事考察团的一员。
对东欧这片土地也算有些了解,接着说道:
“其实东欧也差不多,每年开春五月份以后,冰雪消融,再加上持续降雨,整片大平原就跟沼泽地似的,道路全毁,别说车马通行了,人走在上面都得深一脚浅一脚,走得慢不说,还容易陷进去。”
刘永福没去过东欧,对这些情况并不熟悉。
但他知道,历史上拿破仑远征莫思科,还有后来那位元首,都是在这片土地上吃了大亏。
毛熊不仅冬天冷得刺骨,更麻烦的是他们那糟糕透顶的道路系统。
与其说是败给了严寒,不如说是困在了那一望无际的泥泞之中,补给拉不上来,部队寸步难行!
“罢了,别说了,东线的友军现在到哪儿了?”
刘永福听完也没多抱怨。
他知道,牢骚解决不了问题,眼前的困境终究得一步步趟过去。
“左宗棠将军那边,先锋刘锦棠已派人渡过里海,通报说他们将从里海方向发起突袭,直取马哈奇卡拉。”
“拿地图来!”
一听到这个名字,刘永福立刻招呼卫兵取来高加索地区的军用地图。
他低头一看,很快就在北高加索的位置找到了那个目标城市。
距离他们眼下驻地约有八百里之遥。
若是在中原或北非那样的平野上,快马加鞭两三日便可抵达。
可这里是群山叠嶂之地,地形险峻,再遇上这种雨季,道路塌陷、泥浆遍地,行军速度被压到了最低。
这八百里的路程,如今看来竟像遥不可及。
“他说了什么打算?”
刘锦棠他是认识的,同姓同辈,年纪相仿,私交一向不错。
此人骁勇善战,军中送绰号“小吕布”。
但不止是个莽夫,打仗时极有头脑,胆识过人,进退有度,堪称智勇兼备的良将。
所以他对刘锦棠的战略构想格外上心,迫切想听听对方究竟有何妙策。
“刘将军判断,俄军主力眼下都集中在高加索山脉以南,全力防备我军正面推进。
此时北面空虚,正是良机。
他准备率部横渡里海,悄然登陆,突然出现在敌后,趁其不备攻其软肋,打乱敌方部署,动摇其军心,逼他们回师自救。”
“一旦敌军慌忙北撤,南线压力顿减,我军便可顺势而上,不费大力便能拿下第比利斯!”
第比利斯正是挡在刘永福面前的一道硬骨头——毛熊在南高加索最大的城市和战略枢纽。
敌人依托城防死守,妄图借此阻挡汉军北进之路。
按原本估算,要攻下此城,至少得苦战半月,伤亡恐近三千人。
如今刘锦棠献上此计,避实击虚,以巧破力,不仅能减少伤亡,还能迅速打开局面。
这样的策略,刘永福怎能不支持?
“好!这计划可行。
不过北高加索敌情不明,他们打算投入多少兵力执行这次行动?”
毕竟两地相隔太远,短期内无法策应。
这意味着刘锦棠一旦出击,就要独自面对未知风险,在没有援军的情况下坚持作战。
在这种情况下,兵力多寡,直接决定了成败与否。
若他带的人手不足,就算拿下马哈奇卡拉,也难以稳住阵脚!
“他们的运兵船本就不多,一次只能渡两千人过去。
船在里海来回一趟得花上一整天,再加上装兵卸兵的时间,五天顶破天也只能运五千人过湖。”
五千?
这个数字一出,刘永福心头一沉。
虽说不清楚北高加索一带俄军究竟有多少,可光是南边集结的敌军就已超过五万。
哪怕不理会北面之敌,只要南线那支大军回师反扑,刘锦棠他们也撑不住啊!
这仗打得,风险实在太大!
“将军,刘永福那边来电了!”
里海岸边,靠近阿克套城的地方,
刘锦棠正带着手下在滩头巡视。
他的队伍很快就要横渡里海,向对岸发起进攻。
战事未开,准备却不能有半点松懈——这一去,搞不好就是生死难料。
毕竟里海虽叫“海”,其实不过是个内陆咸水湖,远非真正的大洋可比。
因此,这里跑的船只普遍不大,吨位超过两千的寥寥无几,多数都是几百吨的小型船只,其中又以渔船居多。
而这些渔船,正是汉军目前能征用的全部运力。
一艘五六十足重的渔艇,勉强能塞下二十来个士兵,要是再算上枪械弹药、干粮被服这些作战物资,船舱立马就被塞得严严实实,连只猫都挤不下第二只了。
如此一来,兵力投送能力自然受限。
每次能送过去的部队,最多也就两千出头。
在这种情况下,必须精打细算——头一批登岸的,必定得是最能打的精锐,否则等后续部队还没跟上时,前线早就崩了。
这事关全军存亡,刘锦棠不敢假手他人,亲自盯着每一个环节,生怕出半点差池。
但光靠眼前这些小船,运力终究捉襟见肘。
除了昼夜不停地抢运部队,还得尽快联络周边友军,让他们迅速向自己靠拢,这样才能震慑敌人,避免遭到围剿。
眼下离得最近的,便是驻扎在高加索南部的刘永福部。
因此刘锦棠主动发报联络,一是通报作战意图,免得对方贸然出击,白白损耗实力;二是希望对方能即刻北进,与自己协同作战,合力清剿整个高加索区域的敌军。
刘锦棠手中约有一万五千人,刘永福那边则有两万余众。
若各自为战,兵力皆处下风,极可能被俄人各个击破。
可若两军联手,三万五千虎贲齐聚,整个高加索的俄军加起来,也不足为惧!
所以一听刘永福回电,刘锦棠顿时上了心。
“哦?拿来看看!”
亲兵将电文递上,刘锦棠匆匆扫过一眼,眉头立刻锁紧。
“怎么了将军?莫非刘永福不肯配合?”
身旁的参谋见他神色凝重,忍不住开口询问。
“你自个儿瞧瞧。”
刘锦棠把电报送过去,那参谋读完之后,脸色也一下子阴了下来。
“没想到南边山路竟如此难行……照这么说,指望刘永福短期内赶到会合,恐怕是没指望了。”
“可不是嘛!人家十天才推进二百里,现在离咱们还有八百公里。
按这个速度,少说得四十天才能到。”
“呵,四十天?等他们踩着烟尘赶来,咱们早让毛子剁成肉泥喂鱼去了!”
刘锦棠望着码头上那些歪歪斜斜停着的破旧渔船,心中一股怒火直往上涌。
若有上万载重吨的船队归他调遣,刘锦棠便能一口气将一万五千将士尽数运过水域,根本不会陷入如今这般进退维谷的局面!
可现实是,毛熊不过是个家底单薄的农耕之国,工业根基孱弱,即便有些许工坊,也都集中在东欧那几处富庶地带,断然不会在里海这种偏远闭塞之地投入资源。
毛熊仅有的两大造船基地,分别设在波罗的海与黑海沿岸——那两片海域,已是这个北方大国为数不多面向外洋的窗口。
正因如此,他们才得以在那里组建起波罗的海舰队与黑海舰队。
至于里海,四面被陆地围困,毫无出海通道,造了军舰也无处施展,自然没人愿意往这不见天日的地方砸钱。
当地渔民所用船只,多是由沿岸零星的小型船厂拼凑而成,还有不少是从伏尔加河水系驶入的内河船只,吨位小得可怜,根本不堪用于大规模渡运。
反观天朝倒是拥有众多海舟巨舰,但那些船也无法凭空出现在里海之上。
刘锦棠心头沉重,眼下南线援兵迟迟未至,若仍执意按原策推进,风险实在太大。
靠这些简陋小船一拨接一拨地送人过去,无异于自取灭亡——只要敌军击溃首批登陆部队,后继者便只能列队赴死,毫无胜算可言。
他心中焦灼,莫非此次行动真要就此作罢?
与此同时,在天朝中枢,林文已读完俾斯麦传来的密电。
他未曾料到,日不落竟能如此果决,竟从北境组织起如此庞大的兵力,对汉斯展开跨海突袭!
此举乍看大胆冒进,实则打乱了整个战局节奏,效果惊人。
第二帝国的防线顷刻间千疮百孔,连皇帝本人也不得不亲赴前线督战,甚至抽空了东部边境的全部守备力量。
这已不是寻常作战,而是倾国一搏。
“陛下,汉斯方面请求支援,我们该如何回应?”顾维钧低声问道。
要知道,在原本的历史中,尽管第二帝国海军无法与日不落皇家海军抗衡,但其公海舰队仍是当时全球仅次于对手的强大海上力量。
喜欢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