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观欧洲这边,由于缺乏对天朝局势的深入了解,特别是缺少能准确解读汉军政策的专家,因此在他们眼中,天朝的种种举动都显得扑朔迷离,难以捉摸。
一旦无法准确判断对方的意图,他们在处理与天朝相关事务时便容易出错,显得手忙脚乱、毫无头绪。
所幸的是,普鲁士此前已与天朝达成了文化交流的协议。
双方约定互派留学生,前往对方国家学习文化知识与先进技术。
普鲁士方面对此高度重视,早在半年前,他就亲自着手挑选一批优秀的年轻人,准备送往天朝进行深造。
此次正巧天朝外长来访,俾斯麦便趁机提出此事,并将拟定的名单交予对方,希望顾维钧能在返程时一并带这些人回国。
在那个时代,远洋航行依旧充满风险,船只失事的概率不低。
考虑到这批青年都是普鲁士的未来栋梁,万一在途中遭遇不测,无疑是普鲁士的重大损失。
因此,他们希望能搭乘天朝的顺风船。
天朝的舰队均为万吨级战舰,航速快、抗风浪能力强,不仅安全系数更高,途中还能让这些年轻人接触天朝海军的先进技术和作战指挥体系。
这对几乎没有海军经验的普鲁士来说,无疑是一次极其宝贵的学习机会。
顾维钧接过名单,粗略扫了一眼,上面密密麻麻地列着三十多个名字。
这些人大多在十六至二十岁之间,姓名中不少都带有“冯”字。
而“冯”是普鲁士贵族姓氏的标志,可见这些人多半出身容克阶层。
“可以,我回去的时候会带他们走,让他们先在汉堡那边待命就行。”
这对他而言不过是举手之劳。
他此行的船队既有战舰也有邮轮,安排这些人搭乘邮轮也不至于造成泄密风险。
“那就多谢了。
顾先生,请进,我想接下来几天我们有不少事要谈。”
俾斯麦微笑着说道。
结盟是件严肃的外交大事,盟约的内容需要双方反复磋商、逐步敲定。
这个过程往往冗长且艰难,双方都要做出妥协与让步,最终才能达成共识,成为真正的盟友。
对于当事人来说,这并非轻松的任务。
“请便,希望我们的谈判能够顺利愉快。”
顾维钧耸耸肩,对这种情况他早有心理准备。
于是,双方就缔结同盟展开了最终的谈判。
经过三天紧张而细致的磋商,两国在一些核心问题上达成一致。
例如,若普鲁士对毛熊宣战,天朝也将随之宣战。
双方分歧最大的,是关于如何应对日不落帝国的问题。
天朝在南亚的扩张,主要对手正是日不落。
天竺是日不落最重要的海外殖民地,一旦将其从日不落手中夺走,其帝国根基将大为动摇,甚至可能走向衰败。
因此,天朝希望在与日不落发生冲突时,普鲁士能在欧洲方面予以配合。
然而,普鲁士对此并不积极。
他们以海军实力不足为由,表示即便对日不落宣战,也无法登陆其本土,更无法远赴南亚与天朝协同作战。
最终,普鲁士拒绝在涉及日不落的问题上与天朝采取联合行动。
“既然如此,那么关于高卢的问题,我想我们也无须承担义务了。
贵国若要对高卢开战,我们也将保持中立。”
此时高卢在远东的殖民地几乎已被汉军攻陷,剩下的据点大多集中在南美和非洲。
非洲方面倒还算容易处理,毕竟天朝在北非拥有一块殖民地,一旦开战,他们也乐于配合普鲁士,对当地的法军采取行动。
然而,普鲁士人对待日不落的态度让顾维钧颇为不满。
权利与义务本应相辅相成,若想获得盟友的支持,就必须履行相应的责任。
原本在对毛熊宣战的问题上,双方利益尚可协调,但一旦涉及高卢与日不落,分歧便显露无疑。
如果普鲁士无法协助汉军对抗日不落人,那么天朝自然也不会轻易出手,去帮他们对付高卢!
顾维钧绝不会签署一份不平等的协议,那种义务远大于权利的条约,是天朝所不能接受的。
俾斯麦沉思片刻,也觉得自己的提议确实有些站不住脚。
汉军可以协助他们对抗高卢,但他们却无法帮助汉军应对日不落。
这倒不是愿不愿意的问题,而是有没有这个能力的问题。
在他们的海军力量未达到或接近日不落的水平之前,根本无法对日不落本土构成威胁。
即便参战,也只能是走走过场,难以发挥实质作用。
相比之下,天朝在封锁高卢方面的意义更为重大。
若没有天朝在南方牵头组织,西葡与意大利恐怕未必愿意出兵。
一旦如此,高卢的南线将毫无压力,他们便能将大量兵力调往东线对抗普鲁士,这正是普鲁士最不愿见到的局面!
有没有什么折中的办法呢?
俾斯麦灵机一动,想到了一个妙招。
“顾外长,我们不再要求贵国随同对高卢宣战,但希望贵国的北非殖民地能参与这场战争。”
“北非殖民地?”
顾维钧微微一怔,北非殖民地不就代表天朝吗?
他们参战和天朝参战有何区别?
难道那里的军队不是汉军吗?
“还是有所不同的。
北非殖民地代表的是其自身,而非贵国正府本身。”
俾斯麦解释道,欧洲的殖民地在早期常拥有独立对外宣战、议和、谈判的权利。
例如早年的东天竺公司,虽为一家商行,却拥有自己的武装力量。
为了谋利,他们敢于冒险开战。
而这类战争有胜有败,若每场战事皆以母国名义发起,影响和代价未免太大。
对大国而言,战败是极为丢脸的事。
但对一家公司而言,扩张失败并不算什么奇耻大辱,大可东山再起。
因此,在对外开战方面,殖民地的灵活性要高得多。
“对高卢用兵,并非贵国正式宣战,而是由北非殖民地代表出面宣战。
我们也不要求贵国军队攻入高卢本土,只希望北非的部队能在当地牵制住高卢的兵力。”
虽是绕了个弯子,但实际出兵的仍是天朝本土部队,只是换了个身份作战罢了。
可这对天朝来说,有什么实际好处呢?
说到底,仍是为普鲁士帮忙,若普鲁士不肯付出一定代价,这种事顾维钧实在提不起兴趣。
“至于报酬嘛,贵国的殖民地此前曾在我们这里借贷了250万英镑,我们可以代为偿还这笔债务,作为贵国派兵北非的酬劳,不知阁下意下如何?”
250万英镑,约合1300万两白银,作为出兵报酬,这笔钱并不算少。
只要高卢在北非驻军不多,凭汉军在当地的军力,单独解决对手也并非难事。
再加上意大利方面表态,这场战争的局势应该会更加明朗,因此这笔收益也可以说是稳稳落袋了。
不过,相比起普鲁士的收获,这1300万两白银的回报似乎略显寒酸。
因此,顾维钧伸出一根手指,提出:“我们倒是可以考虑支持高卢开战,但前提是战后我们至少要拿到两成的战争赔款!”
两成赔款,若按历史上高卢赔付的50亿法郎来计算,就是5亿法郎,约合1.5亿两白银!
这个数目远超普鲁士方面开出的条件。
俾斯麦微微皱眉,两成确实不算低了,毕竟仗是他们打的,一下子让汉军分走两成,心里还是有点不舍。
“那就一成!”
谈判由此展开,双方开始你来我往地讨价还价。
一成换算成银两,也有7500万两,其实也并不少了。
不过顾维钧自然不会轻易接受,于是还了一个数目:
“一成八!”
“一成二!”
“一成五,不能再让了!”
“好吧,合作愉快。”
俾斯麦苦笑着伸出手。
这真是个难缠的对手。
一成五相当于1.12亿两白银,虽然数目不小,但既然是高卢人出钱,普鲁士人也就不那么心疼了。
在关键条款达成共识后,双方正式在条约上签字,普鲁士与天朝的结盟就此敲定。
条约有效期为五年,五年后如双方仍有合作意愿,可续签,否则自动失效。
这样的安排令双方都较为满意。
毕竟普鲁士与天朝的利益并非始终一致,长期绑定并无太大意义,尤其是在天朝未来可能与日不落发生冲突的背景下。
一旦开战,双方继续维持盟约就会变得尴尬。
所以,五年时间足够他们联手搞定高卢,届时这份协议的使命也就完成了。
顾维钧心中也打着同样的算盘。
他们需要推动普鲁士对高卢宣战,趁机搅乱欧洲局势。
让日不落被欧洲战事牵制,无法在南非投入重兵,如此天朝便可悄然在南非站稳脚跟,顺利开采当地的金矿。
一旦天朝掌握足够黄金储备,其货币将可能取代英镑成为国际通行货币。
世界通用货币的地位自不待言,无论是金本位时期,还是未来将货币与中东石油绑定,打造石油货币体系,天朝都能借此向全球各国征收铸币税。
这将是一笔极为可观的财政收入,更不用说还能通过操控汇率,收割各国优质资产。
这种操作,正是后世鹰国最为擅长的手段,不少国家都因此陷入困境。
南美的巴西、阿根廷,东南亚的新加坡、马来西亚、泰国、菲律宾等国,都为此付出过沉重代价。
俾斯麦心情愉悦,最近好事连连——与天朝的盟约敲定,加上奥匈帝国正式成立,对普鲁士而言都是利好消息。
喜欢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清穿:最强舰队!老子才是列强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