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零二零年夏天的北京,潮湿闷热的空气中酝酿着一场雷雨,也酝酿着全球大宗商品市场的一场巨变。澈宇科技战略会议室里,空调温度打得很低,但气氛却异常热烈。
巨大的电子屏幕上,分屏展示着复杂的图表:左边是伦铜(LmE)和沪铜的期货价格曲线,右边是江西铜业的周K线图。李娜站在屏幕前,激光笔的红点精准地落在一条陡峭上扬的供给成本曲线上。
“林总,各位,我们判断,一场属于铜的‘完美风暴’已经形成。”李娜的声音清晰而冷静,带着不容置疑的专业性,“核心驱动力来自三个方面。”
她切换幻灯片,展示出一组触目惊心的数据。
“首先是供给端的历史性收缩。南美洲智利、秘鲁等主要产铜国,因疫情反复、社区抗议和长期投资不足,铜矿产量同比下滑超过4.5%。全球最大的格拉斯伯格铜矿也传出因技术问题减产的消息。根据我们的模型测算,未来两年,全球铜矿供给年均增速将低于1.5%,这是近二十年来的最低水平。”
会议室里鸦雀无声,只有李娜平稳的叙述声和空调的低鸣。
“第二,需求端正在结构性复苏,而且远超预期。”激光笔移向需求图表,“中国电网投资逆周期加码,上半年同比增长8.1%,预计全年将突破6500亿人民币。更重要的是,新能源革命对铜的需求是指数级的。每辆电动汽车平均需要80公斤铜,是传统燃油车的四倍;每兆瓦光伏装机需要5.5吨铜;风电、5G基站、数据中心……所有这些代表未来的基础设施,都是‘铜老虎’。”
陈默插话道:“我们的产业调研也证实了这一点,下游电缆厂和家电企业的订单排得很满,虽然原材料涨价,但需求确实旺盛。”
“最后,也是容易被忽视的一点,”李娜推了推眼镜,调出金融数据,“全球央行,尤其是美联储的无限量化宽松,给这场大火浇上了金融汽油。 铜,已经不仅仅是一种工业金属,它正在成为对抗通胀的硬资产,成为‘沉没的石油’。其金融属性在当前环境下,甚至超越了商品属性本身。”
林澈一直沉默地听着,手指在光滑的会议桌上无意识地敲击着,目光深邃。此刻,他缓缓抬起头,看向李娜:“所以,结论是什么?”
“结论是,铜价突破近两年的震荡区间,向上冲击历史新高,是大概率事件。”李娜斩钉截铁地回答,“而在所有标的中,江西铜业作为国内绝对的行业龙头,拥有从矿山到冶炼再到加工的全产业链优势,自产铜精矿规模巨大,对铜价上涨的业绩弹性最强。当前其市盈率仅12倍左右,处于历史估值低位,提供了极高的安全边际。”
林澈站起身,走到屏幕前,凝视着江西铜业的走势图。几秒钟后,他转过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位核心成员,声音不高,却带着一锤定音的决断力:
“逻辑清晰,数据扎实。那么,就没有什么可犹豫的了。”
他看向陈默和李娜,命令道:
“二十亿人民币,目标江西铜业,立即开始建仓。 陈默负责交易执行,注意节奏,不要引起市场剧烈波动。李娜负责资金调配和风险监控。”
“明白!”陈默和李娜异口同声。
接下来的三周,交易团队在陈默的指挥下,如同精密的仪器,开始悄然运作。他们利用多个账户,在12元至13元的区间内耐心吸筹,如同经验丰富的猎手,在不惊动猎物的情况下,慢慢完成合围。
建仓过程并非一帆风顺。七月中旬,市场曾因某投行的一份看空报告短暂恐慌,江铜股价一度回撤至11.8元附近。交易室内,一些年轻成员略显紧张地看向林澈。
林澈却只是平静地看着盘面,对陈默说:“波动不是风险,看错大趋势才是。按原计划,继续买。”
他的镇定感染了所有人。随着建仓的推进,利好消息开始密集出现:全球三大交易所铜库存持续下降至数年新低、智利铜矿工会宣布即将罢工、中国新能源车销量数据超预期……
铜价应声启动,沪铜主力合约率先突破元\/吨大关,并一路向上。受到商品价格的强劲拉动,江西铜业的股价也如同装上了火箭助推器,从他们12.5元的平均成本区一路飙升,轻松突破15元、18元、20元……
到九月中旬,屏幕上江西铜业的股价已经稳稳地站在了23元上方。交易室内开始弥漫一种压抑不住的兴奋。当初投入的二十亿资金,此刻账面浮盈已经接近十七亿!
然而,林澈看着那条依旧昂扬向上的曲线,眼神中却没有太多喜悦,反而带着一丝审慎。他知道,最辉煌的时刻,往往也潜藏着最大的风险。是继续持有,让利润奔跑,还是及时落袋,锁定这惊人的回报?
他需要做出下一个决断。
喜欢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2010:从投资小米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