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城外的训练场,晨雾尚未散尽,复国军士兵们的操练声已刺破宁静。与休整前的疲惫不同,此刻他们的动作虽依旧沉稳,却多了几分凝聚后的力量,步枪齐射的枪声整齐划一,刺刀冲锋的呐喊低沉有力,迫击炮校准的动作熟练精准。经过一个月的休养生息,士兵们的体力已基本恢复,新补充的三千余名新兵也完成了基础训练,融入了战斗序列,只是眉宇间少了初期北伐时的狂热锐气,多了几分历经战火后的沉静。
赵罗站在高台上,看着下方操练的部队,脸色已恢复红润。他身后,李锐、陈璘、张铁等将领肃立,目光落在前方的军事地图上,地图上,“徐州”二字被红笔圈出,旁边标注着清军的布防、兵力和补给线。
“徐州,古称彭城,乃南北要冲,兵家必争之地。” 赵罗的声音沉稳有力,“拿下徐州,不仅能切断清军南北联系,更能提振天下民心,这是咱们北伐以来,收复的第一座具有战略象征意义的重镇。”
经过兖州惨胜,复国军已无力发起长距离奔袭,徐州作为山东与江淮的衔接点,既在兵力辐射范围内,又能依托运河和黄河的后勤补给,成为休整后最理想的进攻目标。更重要的是,情报显示,驻守徐州的清军是兖州战败后收拢的残部,加上本地驻防的绿营,总计两万余人,士气低落,装备也远不如之前的八旗精锐。
“大都督,情报已确认,徐州清军守将是镶黄旗将领图尔格,此人虽勇猛,却刚愎自用,且与鳌拜素有嫌隙,援军迟迟未到。” 周岳递上最新的情报,“更关键的是,咱们前期安插在徐州城内的地下工作者,已联络到城内的抗清义民,约有三百余人,随时可以配合咱们行动。”
赵罗点点头,目光扫过将领们:“李锐,你率陆军主力两万五千人,从兖州出发,沿运河西岸推进,构建包围圈;陈璘,你率水师沿运河而上,封锁徐州水路,切断清军补给;张铁,你的第三旅作为先锋,负责突破徐州外围防线;周岳,协调地下工作者,等待总攻信号,里应外合。”
“遵命!” 将领们齐声应道,眼神中透着坚定。
战前动员简洁而有力。赵罗没有再提“速胜”,也没有过多渲染仇恨,只是对着全军说道:“弟兄们,徐州是咱们北伐路上的重要一步。这一战,会很艰苦,但清军已如惊弓之鸟。记住‘忍耐、纪律、协同’,拿下徐州,咱们就能站稳脚跟,一步步逼近中原腹地。”
士兵们齐声呐喊,声音不似往日震耳欲聋,却带着一种沉稳的决绝。王小六站在队列中,握着新配发的改良型“复兴三式”步枪,枪身更轻,射程更远,他的后背和手臂的伤疤隐隐作痛,那是兖州之战留下的印记,也是他成长的见证。身边的新兵们眼神中带着紧张,他拍了拍身边一名新兵的肩膀:“别怕,跟着队伍,听指挥,咱们能赢。”
次日清晨,复国军兵分三路,向着徐州进发。陆军主力沿着运河西岸的平原推进,工兵营提前开路,修复被清军破坏的道路,挖掘简易堑壕;水师的蒸汽明轮船舰队在运河上巡航,炮口对准两岸的清军据点,掩护陆军推进;张铁率领的第三旅作为先锋,轻装疾进,直扑徐州外围的第一道防线——九里山堡垒群。
运河两岸,复国军的队伍如长龙般蜿蜒,旗帜飘扬,步伐坚定。徐州城内,图尔格站在城墙上,看着远方渐渐逼近的复国军阵地,脸色凝重。他知道,徐州已是孤城,援军无望,只能拼死抵抗。“传我命令,加固城防,关闭城门,所有士兵登上城墙,准备迎战!”
一场酝酿已久的攻坚战,即将在徐州城外打响。复国军带着沉静的斗志,向着这座战略重镇,一步步逼近。
《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明末:从铁匠世家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