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日光阴如流水般逝去,在长乐这位东道主的悉心陪伴下,苏宇一行人几乎踏遍了大唐的每一处胜景。
临别之际,他们终于接受了唐皇李世民与长孙皇后的盛情邀请,将赴一场真正的宫廷御宴。
苏宇对此自是欣然应允——毕竟自己此番可是将人家视若珍宝的嫡长女“拐”进了自家门庭,
于情于理,都该给这位人间帝王一个正式的交代。
得知苏宇应约,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喜出望外,立刻以最高规格筹备。
不仅动用了宫中所有的顶尖御厨,更是特旨将长安城内几位最有名的民间烹饪大师请入宫中协同操办,
务求在膳食上做到尽善尽美,让苏宇一家宾至如归。
与此同时,李世民还下旨,命所有心腹重臣、诸位皇子公主以及核心皇亲国戚悉数出席作陪。
一时间,受邀名单上可谓是群星璀璨:长孙无忌、程咬金、尉迟恭、秦琼、李靖、房玄龄、杜如晦、
魏征等凌烟阁功臣赫然在列,他们家中适龄的子弟也获准随行,以期能有机会一睹逍遥王风采。
赴宴当日,苏宇一家在一位面容清癯、眼神锐利的老太监引领下,缓步走向皇宫深处。
此人正是李世民最为信赖的内侍,常年隐于帝侧的大内高手张阿难。
苏宇目光微动,便察觉到这位看似不起眼的老太监,竟有着武神初期的深厚修为,
由此也可见大唐对此次宴会的重视程度,已到了动用底蕴的地步。
在张阿难沉默而恭敬的引领下,一行人穿过重重宫门,所过之处,所有侍卫、宫人皆屏息垂首,畅通无阻。
巍峨的宫殿在夕阳下泛着金光,预示着这场非同寻常的夜宴即将拉开序幕。
穿过最后一道宫门,眼前豁然开朗,灯火辉煌的太极殿已然在望。
步入大殿,但见唐皇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早已端坐于主位之上,显然是为了表示对苏宇一家的极大尊重,特意提前在此等候。
内侍引着苏宇一家来到御座左下方特意安排的首席位置。
李世民见状,竟站起身,面带歉意地对苏宇说道:“委屈贤婿坐于此位,实在是于礼不合,还望见谅。”
他言辞恳切,显然是考虑到苏宇身为综武世界至强者的超然地位,理应与他平起平坐,甚至更高。
苏宇闻言,连忙微笑着摆手,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岳父大人言重了。
今日此间只有家宴,不论外界身份。
小婿坐在此处,正是合情合理,您与岳母万万不必介怀。”
听到苏宇这番体贴的话语,自称“小婿”,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对视一眼,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地,脸上露出了宽慰而欣喜的笑容。
这份谦和,更显苏宇的气度,也让他们为女儿能找到如此归宿而感到无比安心。
待众人重新落座,气氛愈发融洽。
李世民心情大好,亲自为苏宇一一介绍在座的心腹重臣与皇亲国戚。
“贤婿,这位是赵国公长孙无忌……”
“这位是卢国公,程知节……”
“鄂国公尉迟敬德……”
“卫国公李药师……”
“梁国公房玄龄……”
“郑国公魏徵……”
随着李世民的声音,一位位青史留名的文武巨擘纷纷起身,向苏宇一家恭敬行礼。
苏宇也皆以平和的姿态回应,并无丝毫倨傲。
长孙皇后则在一旁,轻声细语地为黄蓉、长乐等女眷介绍着在场的诸位王妃、公主与世家命妇。
大殿之内,灯火璀璨,气氛在庄重与和谐中缓缓流淌,
一场融合了家宴温情与最高规格礼遇的夜宴,正式开启。
酒过三巡,宴席间的气氛愈发活络起来。
程咬金与尉迟恭这两位性情豪爽的武将,几杯御酒下肚,
更是放开了心怀,竟端着酒杯来到苏宇面前,亲热地拍着他的肩膀称兄道弟。
“苏兄弟,往后可要常来我们大唐走动!”
程咬金满面红光,声若洪钟,“老程我别的不敢说,这长安城里的好酒好肉,保管让你吃个痛快!”
尉迟恭也举杯附和:“正是!下次来,定要让你见识见识我们大唐儿郎的豪迈!”
苏宇见这两位名将如此真性情,也不由莞尔,从容举杯与他们共饮,气氛热烈非常。
然而在这片融洽之中,却也藏着几分微妙。
长孙无忌坐在席间,面上虽保持着得体的微笑,心中却因长乐公主之事颇为复杂。
他原本属意自家儿子长孙冲能与皇室联姻,如今愿望落空,难免有些失落与不甘。
但他终究是历经风雨的朝堂重臣,心思深沉。
他清楚地知道,眼前这位看似温和的年轻人,可是真正的在世仙人。
自从综武世界进阶后,后面的修行之路早已公之于众——武仙、地仙、天仙、玄仙、真仙、金仙……每一个境界都如同天堑。
苏宇的实力深不可测,若真有人不知死活去触怒他,莫说是他长孙家,便是整个大唐,恐怕也承受不住仙人之怒。
到那时,即便是身为皇后的亲妹妹,也保不住他们长孙一族。
而坐在他身侧的长孙冲,到底年轻气盛,城府远不及乃父。
他望着与长乐公主并肩而坐、言笑晏晏的苏宇,眼中几乎要喷出火来。
他自幼倾慕这位表妹,本以为凭借家族势力与皇后姑母的偏爱,终能得偿所愿,却不料半路杀出个苏宇,将他多年的期盼击得粉碎。
他紧握着酒杯的手指因用力而发白,却终究不敢在御前造次,只能将这份不满深深埋藏。
这场看似宾主尽欢的盛宴,在璀璨灯火与醇香美酒之下,悄然涌动着人心百态。
宴席的气氛原本热烈而融洽,李世民正与几位心腹重臣满面春风地和女婿苏宇畅谈,
对这位超凡脱俗又谦和有礼的女婿越看越满意。
长孙皇后那边也与女儿长乐、黄蓉等苏宇的家眷言笑晏晏,相处得极为融洽。
然而,就在这一片和谐之中,一个略显突兀且带着几分醉意的声音响了起来:
“今日…今日如此盛宴,岂能无诗?在下…在下不才,愿抛砖引玉,作诗一首,以…以助酒兴!”
说话之人,正是多喝了几杯、又在房遗爱等几个平日厮混的狐朋狗友怂恿吹捧下,有些忘乎所以的长孙冲。
此言一出,偌大的太极殿内,喧闹之声戛然而止,瞬间变得落针可闻。
所有人的目光,都带着难以置信的震惊,齐刷刷地聚焦在摇摇晃晃站起身的长孙冲身上。
在逍遥王苏宇面前提议作诗?这不就是在给逍遥王拆台吗?
长孙无忌更是瞬间脸色煞白,手中的酒杯差点脱手掉落,后背惊出了一层冷汗。
他猛地看向自己这个不成器的儿子,眼中充满了惊怒与恐慌。
原本面带笑意的李世民,脸色也骤然沉了下来。
他没有立刻斥责长孙冲,而是先缓缓转过头,
目光如冰冷的刀锋般扫向一旁的长孙无忌,眼神中的意味不言而喻:这就是你教出来的好儿子?
正在与长乐和黄蓉等女说着体己话的长孙皇后,听到自己侄儿这不知轻重的话,笑容顿时僵在脸上,
眉头微蹙,眼中也流露出明显的不悦。长乐更是紧张地抓住了身旁黄蓉的衣袖。
被这突如其来的寂静和无数道或惊愕、或嘲讽、或冰冷的目光笼罩,
长孙冲那被酒精冲昏的头脑瞬间清醒了大半,冷汗涔涔而下,腿肚子都有些发软。
他身旁刚才还起哄的房遗爱等人,也吓得魂不附体,慌忙跟着站了起来,低着头,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方才还暖意融融的太极殿,此刻仿佛骤然降至冰点。
就在这满场寂静、气氛几乎凝固的尴尬时刻,苏宇却淡然一笑,仿佛并未将长孙冲的失礼放在心上。
他从容举杯,略一沉吟,便朗声吟诵道: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
一首源自诗仙李白、气势磅礴的《将进酒》自他口中流淌而出,其豪情与意境瞬间震撼了在场所有文臣武将。
此诗虽借用了此世李白之名,但其酣畅淋漓、睥睨天下的气魄,经由苏宇之口吟出,更添几分仙逸超脱之感,
彻底镇住了场子,也轻描淡写地将长孙冲引发的不快化解于无形。
经此一事,宴席也接近尾声。
待大臣与皇亲国戚们皆恭敬退去后,殿内只剩下李世民夫妇与苏宇一家。
临别之际,苏宇示意长乐,将一份早已备好的礼物呈给她的父皇母后。
其中是两份与赠予明皇朱元璋同等数量的珍贵丹药,足以保大唐国运绵长,帝后安康。
此外,还单独为长孙皇后准备了十壶功效神奇的“仙女醉”,以及一封苏宇的亲笔信函。
李世民与长孙皇后接过这份厚礼,虽未直言,但心中皆是一震,明白这些物品的非凡价值,更感念苏宇的周到与情谊。
长孙皇后拉着女儿的手,细细叮嘱:“质儿,既入苏家,便要谨守本分,好生侍奉夫君,与诸位姐姐和睦相处。
若有闲暇……记得常回来看望父皇和母后。” 言语中既有不舍,更有深深的祝福。
长乐眼中含泪,郑重颔首:“母后放心,女儿记下了。”
告别的话别终究要说尽,苏宇一家登上了那艘流光溢彩的飞梭舟。
在李世民与长孙皇后已然见怪不怪的注视下,飞梭舟化作一道青虹,悄无声息地破开云层,
朝着此次九州之行的最后一站——大秦帝国的方向,疾驰而去。
喜欢综武之休闲山庄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综武之休闲山庄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