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老五的烟杆“啪嗒”一声掉在泥地上,他猛地抓住陆鸣的胳膊,枯瘦的手指因用力而颤抖:“鸣儿!你疯了!这话要是让旁人听去,我们爷俩今晚就得吊死在村头树上!”
他惊恐地四下张望,压低声音:“前年邻村张老汉家为啥一夜之间没了?就是因为他儿子说了句‘租子太重’,第二天全家都没了踪影!刘老爷养着那么多打手,县衙里还有关系,咱们这些泥腿子拿什么跟人家斗?”
陆鸣看着父亲惊恐而沧桑的脸,心中那股刚刚燃起的火苗仿佛被泼了盆冷水。是啊,他凭什么认为这些被压迫了祖祖辈辈的农民,会因为他几句话就豁出性命去反抗?
这时,眼前的弹幕也炸开了锅:
【看吧,现实就是这么残酷,老百姓早被吓破胆了】
【封建社会统治基础就是暴力威慑,哪有那么容易造反】
【主播太天真了,以为自己是龙傲天吗?】
【建议主播先自保吧,别把老爹也害死了】
然而,在一片嘲讽和悲观中,那条与众不同的金色弹幕再次缓缓飘过:
【系统性分析:恐惧源于无力感,而无力感源于组织缺乏。建议宿主进行社会调查,了解本村具体状况:各户负债情况、亲属网络、与地主矛盾焦点、潜在可争取对象。革命不是凭空煽动,而是基于具体社会矛盾的组织化行动。】
紧接着,另一条弹幕补充道:
【没错!当初我党搞农民运动,第一步就是深入社会调查!毛泽东的《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就是这么来的!】
陆鸣深吸一口气,压下心中的挫败感。他弯腰捡起父亲的烟杆,轻声说:“爹,我不是要现在就去拼命。我只是...想知道,咱们村到底有多少人家像咱们一样活不下去了。您知道,赵伯家欠了多少租吗?李叔家呢?”
陆老五疑惑地看着儿子,见他眼神清明,不像是发热说胡话,这才稍稍放松,叹气道:“赵老三家?他爹去年冬天病死了,没钱下葬,借了刘老爷三两银子,利滚利现在怕是十两都不止了。李老四家更惨,两个女儿都被抵债押到刘府当丫鬟了,去年小女儿投井了...”
随着父亲的讲述,一幅残酷的图景在陆鸣面前展开。这个不到三十户人家的小村庄,几乎每家每户都欠着刘家的债,有的卖儿卖女,有的被迫为奴,最轻的也是整年劳作却食不果腹。
弹幕开始变得密集:
【卧槽!这比历史书上写的还黑暗!】
【地主果然不是好东西!】
【难怪最后都要造反,这要不反天理难容啊】
【但现实是大部分时候造反都失败了...】
那条金色弹幕再次出现:
【数据记录:根据宿主收集信息,本村佃户负债率100%,人口贩卖率23%,年死亡率约12%,均远高于正常水平。阶级矛盾极度尖锐,革命条件客观存在,缺乏的是主观组织和领导力量。】
陆鸣心中震撼。他原本只是模糊地感受到这个时代的残酷,但当具体的数据和案例摆在面前时,那种冲击力远超想象。
“爹,难道大家就没想过...”陆鸣斟酌着用词,“一起想想办法?”
陆老五苦笑:“想什么办法?去年收成差,几户人家一起去求刘老爷减租,结果带头的王老七被活活打死在村口,其他人每家罚了三个月工钱。从那以后,谁还敢出声?”
夜幕完全降临,小村庄陷入一片死寂,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犬吠和婴儿啼哭。陆鸣望着黑暗中零星闪烁的灯火,心中沉甸甸的。
金色弹幕再次飘过:
【建议策略:从最受压迫、最无退路的人开始联络。寻找那些已经被逼到绝境,除了反抗别无选择的人。革命首先需要先锋队。】
陆鸣忽然想起什么:“爹,王老七的家人现在怎么样了?”
陆老五摇头叹息:“惨啊。媳妇被逼改嫁,老母亲眼睛哭瞎了,现在靠村里人偶尔接济一点剩饭过活。刘老爷放了话,谁要是敢帮他家,就是跟他作对。”
陆鸣沉默良久,突然站起身。
“鸣儿,你去哪?”陆老五紧张地问。
“我去看看王奶奶。”陆鸣语气平静,“咱们家虽然穷,但今晚的野菜汤还能分出一碗。”
陆老五张嘴想阻止,但看着儿子坚定的眼神,最终只是叹了口气:“小心点,别让人看见了。”
陆鸣端着半碗野菜汤,悄无声息地穿过黑暗的村中小道。弹幕在他眼前滚动:
【主播这步棋走得对!从最受压迫的人开始】
【但风险很大啊,被发现了怎么办?】
【革命哪有不风险的?畏首畏尾干不成事】
【建议注意方式方法,先获取信任】
来到村西头最破败的茅屋前,陆鸣轻轻敲了敲门。许久,一个颤巍巍的声音传来:“谁啊?”
“王奶奶,我是陆鸣,给您送点吃的。”陆鸣低声说。
门吱呀一声开了一条缝,一双浑浊的眼睛在黑暗中打量着他,充满警惕。
陆鸣将碗递过去:“我家多煮了点汤,您趁热喝。”
老妇人犹豫片刻,最终还是接过了碗。借着微弱的月光,陆鸣看到她干瘦如柴的手腕和深陷的眼窝。
“谢谢你了,孩子。”老妇人声音沙哑,“自从我家老七走了后,没人敢来看我了。”
陆鸣心中一酸:“王奶奶,我记得王叔是个好人。”
老妇人突然哽咽:“他是个傻人啊!以为人多就能说理...那些地主老爷,哪会跟我们讲理啊...”她突然压低声音,“孩子,你快回去吧,让人看见你在我这儿,会连累你的。”
陆鸣点点头,转身欲走,却又停住脚步,轻声道:“王奶奶,王叔没做错,错的是这个世道。”
老妇人愣住了,浑浊的眼中闪过一丝光芒,随即又黯淡下去:“世道如此,能怎么办呢...”
离开王家,陆鸣心情沉重。走在黑暗中,他的眼神却越发坚定。
金色弹幕缓缓飘过:
【初步接触成功。革命火种需要耐心培育,建议宿主继续类似工作,逐步建立信任网络。下一步可寻找其他受压迫最深的对象。】
回到家中,陆老五还在等他,见状松了口气:“没被人看见吧?”
陆鸣摇头,突然问:“爹,村里像王奶奶这样被逼到绝境的,还有几家?”
陆老五数着手指:“除了王家,还有孙寡妇家,男人修水渠时被砸死,刘老爷说不算工伤,反而说她男人耽误工程,要赔钱;周老拐家,因为交不起租,十岁的儿子被拉去抵债...”
这一夜,陆鸣听着父亲的讲述,将村里的情况一一记在心中。而眼前的弹幕也在不断提供着建议:
【可以组织一个秘密的互助会,先从最基础的互相帮助开始】
【经济斗争可以先于政治斗争,比如集体要求减租】
【要建立安全沟通渠道,防止叛徒出现】
当东方天际泛起鱼肚白时,陆鸣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计划。他看着眼前飘过的一条弹幕:
【记住:革命不是请客吃饭,而是一个阶级推翻另一个阶级的暴力行动。但在此之前,需要充分的准备和组织工作。】
新的一天开始了,刘老爷家的锣声照常响起,催促佃户们下地干活。但陆鸣知道,有些东西已经开始改变。
在田间劳作时,他不再只是埋头干活,而是有意识地接近那些被父亲列为“最受压迫”的人。他不再空谈反抗,而是从最实际的互助开始:
“孙嫂子,您孩子病好点了吗?我昨天挖野菜时看到些草药,不知道对不对,您看看能不能用?”
“周叔,您腿脚不便,这块地我帮您耕吧。”
这些小小的善意起初被谨慎接受,但随着时间推移,一些人开始放下戒备。
弹幕中有人点评:
【群众工作就是要从小事做起】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古人诚不欺我】
【但进度还是太慢了,照这个速度,什么时候才能革命成功啊】
金色弹幕再次出现:
【历史提醒:中国农民革命历经数十年前赴后继才取得成功。耐心和持久战是必要心态。】
一个月后的一天深夜,当陆鸣再次来到王奶奶家,发现屋里不止他一人。孙寡妇和周老拐也在,三人正低声说着什么,见他进来,顿时停住了话头,眼神中带着警惕。
陆鸣心中一动,坦然道:“王奶奶,孙嫂子,周叔,我不是偶然来的。我知道大家日子都过不下去了,我想...我们应该互相帮助,不然这个冬天,不知道还要死多少人。”
屋内一片寂静,只有油灯噼啪作响。
终于,周老拐嘶哑着开口:“小鸣啊,你知道你在说什么吗?王老七的下场你没看见?”
“我看见了。”陆鸣语气坚定,“但我也看见了这个冬天村里又死了三个孩子。如果我们继续这样下去,明年还会死更多。刘老爷的粮仓堆满了粮食,我们的孩子却在饿死。”
孙寡妇突然抽泣起来:“我的小丫就是去年冬天没的...要是有一口粥...”
王奶奶浑浊的眼中老泪纵横:“我家老七死得冤啊...”
陆鸣深吸一口气,知道关键时刻到了:“如果我们几家联合起来,互相帮衬着度过难关,至少...至少能让孩子们活下来。”
长久的沉默后,周老拐重重叹了口气:“你说吧,怎么个帮衬法?”
这一刻,陆鸣眼前的弹幕突然爆发:
【成功了!初步组织形成了!】
【历史性的一刻!第一个农民互助小组诞生了!】
【建议立即制定简单的互助规则】
【注意保密和安全!】
陆鸣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平静地说:“从明天开始,我们几家挖的野菜,打的柴火,都分给最需要的人家。谁家有人生病,大家一起帮忙照顾。最重要的是——如果刘老爷要欺负我们中的任何一家,我们不再单独面对。”
油灯下,三张饱经风霜的脸上,第一次露出了不是绝望和恐惧的神情。
那一夜,当陆鸣走出王奶奶家时,抬头看见满天繁星。金色弹幕最后飘过一句话:
【革命火种已点燃,第一阶段任务完成。系统奖励:初级组织能力提升。下一阶段:扩大组织规模,准备集体行动。】
陆鸣知道,漫长的斗争才刚刚开始。但至少,在这个黑暗的时代,已经有了一点点微光。
喜欢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穿越封建社会弹幕教我怎么革命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