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三章 镇海号
登州港的咸涩海风掠过桅杆,将宝船\"镇海号\"的玄色帆布鼓成满月。赵正负手立于舰首,望着水师将领萨琳娜在甲板上调试新式连发弩炮。三丈长的铁制炮管泛着冷光,二十门弩机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如同蛰伏的巨兽獠牙。
\"大人,这是第三艘'洪武级'战舰的验收报告。\"萨琳娜将鎏金卷轴在舰桥石桌上铺开,海图上朱砂标记的南洋航线蜿蜒如血,\"泉州港的波斯铁匠改进了复合弩臂,射程较前朝增加了四成。\"她指尖划过标注着\"黑礁岛\"的坐标,那里用墨笔重重圈着三个漩涡状符号。
赵正凝视着海图边缘的倭船图样,那是半月前从遇袭商船残骸找到的。船首绘着的赤焰纹让他想起三日前户部呈报的奏折——光是登州城,上月就有十七艘粮船在近海失踪。他忽然转身,腰间玉珏撞在剑鞘上发出脆响:\"让水师换装新弩后立即试射,我要看到箭雨能覆盖整片黑礁湾。\"
正午时分,慕容芷策马冲进港湾,绛红披风在咸风中猎猎作响。她翻身下马时,腰间鱼符撞在鞍鞯上发出闷响:\"禀大人,今晨斥候在庙岛发现倭寇踪迹。他们用改装过的渔船伪装,但船底暗舱里藏着三丈长的钩镰枪。\"她展开羊皮卷,上面用炭笔勾勒的武器图样让赵正瞳孔骤缩——那分明是当年白江口之战时倭军惯用的\"鬼面镰\"。
\"传令下去。\"赵正的声音惊飞了桅杆上的海鸥,\"派'伏波号'带五十精锐夜袭庙岛,务必活捉倭寇头目。柳萱,把新制的止血散和金疮药装满三十船,跟在主力舰队后方。\"他望着港湾里正在降帆的宝船,突然想起昨夜在医馆看到的场景:赵江雪正握着银针,给从黑礁岛救回的渔民缝合伤口,药箱里散落的艾草灰沾在她鹅黄襦裙上。
三日后,当\"伏波号\"的探照灯照亮庙岛嶙峋的礁石时,埋伏在洞穴里的倭寇正将抢来的丝绸装入暗舱。他们没料到,唐军水师竟能在无月之夜精准找到藏身之处——萨琳娜改良的牵星仪此刻正高悬桅顶,二十八宿的铜制星标在月光下流转,将整片海域纳入精密坐标。
\"放箭!\"随着赵正一声令下,改良后的连发弩炮喷出火舌。淬毒箭矢穿透潮湿的岩壁,倭寇的惨叫惊起漫天海鸟。混战中,赵正的佩剑挑飞了倭寇首领的面甲——那张布满刀疤的脸让他心头一震,竟与三年前在范阳遇刺时刺客的面容有八分相似。
捷报传回登州那日,赵江雪正在海军学堂的解剖室研读《海战伤鉴》。当她读到\"倭寇惯用毒箭,中箭者伤口泛青紫\"时,窗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苏琬琬带着满身风尘闯进来,手中密报被海风吹得哗哗作响:\"江雪,速去码头!爹爹要你主持新式医疗船的药材分装。\"
码头上,三十艘白底金纹的医疗船正在卸货。柳萱戴着帷帽站在船头,指挥医女们将成箱的止血草、三七粉搬入底舱。她转身看见赵江雪时,鬓边海棠花簪在咸风中轻颤:\"江雪,你父亲要在南洋建立海上医馆,这些船就是先锋。\"她递过一卷染血的帛书,上面记录着黑礁岛渔民描述的倭寇暴行。
当夜,赵正站在新落成的观星台上,望着海平线上星星点点的灯塔。苏琬琬捧着账册匆匆而来:\"国库拨付的百万两白银已到位,但波斯铁匠要求用十船丝绸换他们的复合弩图纸。\"他摩挲着腰间玉珏,想起柳萱今晨的话:\"怀柔不只是对旧贵,对远邦亦是。\"
子夜时分,赵江月抱着粮草账册撞开书房门:\"爹爹!泉州水师送来急报,说倭寇在九州岛建了三个秘密粮仓。\"他展开羊皮地图,指尖停驻在标注\"壹岐岛\"的位置,那里用朱砂画着三个粮仓的简笔画。窗外忽然掠过闪电,照亮案头摊开的《海国图志》,泛黄的纸页间夹着片染血的倭寇耳甲。
暴雨倾盆而下时,赵正正在校场观看新式弩炮试射。第一支火箭划破雨幕,精准命中三百步外的稻草靶心。萨琳娜抹去脸上的雨水,铠甲上的海水在火光中闪烁:\"大人,这雨幕中的命中率比晴天还高两成。\"她身后的水师们发出雷鸣般的喝彩,震得港口的灯塔都微微晃动。
在这风雨交加的夜晚,赵正望着校场上整齐列队的水师,忽然想起登基那日老臣的谏言:\"陛下欲平四海,当先治水师。\"此刻雨幕中的钢铁洪流,不正是他为大唐开凿的第三条河道么?
第二百一十三章 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雪月大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