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九章 故事有人传
甲三暗渠的入口前,漕工们扛着铁铲、竹筐排成队,老周头站在最前,手里拿着高力士手记的抄本:“按手记说,渠底的碎石得清干净,渠壁的裂缝要补水泥,大家仔细点,别漏了死角 —— 这可是蓁蓁姑娘当年夸过的‘救命道’,不能给弄坏了。”
赵正提着工具走过来,身后跟着赵江月 —— 孩子背着小布包,里面装着老梅教他认密道的图纸,还有一块常嬷嬷做的枣泥糕。“周爷爷,我能帮着捡小碎石吗?老梅爷爷说,娘当年帮高公公检查暗渠时,也捡过碎石。”
老周头笑着点头,给孩子递了个小竹篮:“能!江月跟你娘一样心细,定能捡得干净。”
柳萱站在渠边,手里拿着护渠队的轮值表,正跟张老汉核对:“张老伯,您今日值北段闸门,记得每半个时辰检查一次水位,要是有异常,就按章程吹哨子,漕工会立刻过来。”
张老汉接过轮值表,揣进怀里:“放心吧柳娘子!俺昨晚还跟娃子练了吹哨子,保证不出错。俺们护渠队,定要护好蓁蓁姑娘和高公留下的漕渠。”
众人分工忙碌起来:漕工们下到暗渠清淤,护渠队的百姓在渠边巡逻,赵正和老梅检查渠壁的裂缝。赵江月蹲在暗渠入口,认真地把小碎石捡进竹篮,时不时抬头问老梅:“老梅爷爷,娘当年是不是也在这里捡碎石?她会不会觉得我捡得慢呀?”
老梅坐在青石板上,翻着手记给孩子看:“不会,你娘当年捡得也慢,却捡得最干净。你看这手记里写的‘蓁蓁姑娘细查渠底,碎石无遗’,跟你现在一模一样。”
临近正午,暗渠清淤到了一半,漕工突然喊:“大人!渠壁有处大裂缝,得赶紧补!” 赵正立刻下去查看,裂缝约有手指宽,再扩大就会漏水流进粮库。柳萱闻讯赶来,手里拿着准备好的水泥、砂石:“我早让人备着了,按姐姐当年教的法子,混着糯米浆补,结实得很。”
护渠队的百姓也围过来帮忙,有的和水泥,有的递工具。张老汉挽起袖子,把糯米浆倒进水泥里:“俺们村补墙都用这法子,保准十年不漏!” 大家齐心协力,不到一个时辰就把裂缝补好,渠壁重新变得平整。
萨琳娜带着商队伙计来送麦种时,正好看到这一幕,笑着走过来:“赵大人,柳娘子,范阳百姓护漕的劲头真足!商栈已经开始建了,再过十日就能完工,到时候西域的货就能直接卸在商栈,不用绕路了。”
柳萱接过麦种,递了一把给赵江月:“江月,把这个跟之前的粮种放在一起,等明年春天试种,长出麦子就给你娘和高公公上供。”
孩子小心地接过麦种,放进布包:“我会好好收着的!等麦子熟了,我要第一个告诉娘,咱们漕渠边能种出西域的麦子了。”
夕阳西下时,暗渠清淤终于完工。漕工们抬着最后一筐碎石上来,脸上满是汗水,却笑得爽朗。赵正让亲卫给大家分了常嬷嬷做的馒头,众人坐在渠边吃着,望着通畅的暗渠,心里踏实。
赵江月拉着赵正和柳萱,往望河亭的方向走。他从布包里掏出捡干净的小碎石,放在柳蓁蓁的碑前:“娘,暗渠的碎石清完了,裂缝也补好了,以后粮库再也不怕淹了。我还学会了认密道的编号,老梅爷爷说,我以后能帮着爹爹护漕渠了。”
柳萱蹲下身,帮孩子把碎石摆成小堆:“姐姐听到了,她肯定为你骄傲。以后咱们每年都来告诉她漕渠的事,让她知道,护漕的人一直都在。”
赵正望着碑上的 “柳蓁蓁” 三个字,又看向身边的百姓、漕工,轻声说:“蓁蓁,高公,你们放心,漕渠有人护,故事有人传,日子会越来越好的。”
(第一百四十九章 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雪月大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