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章 伏兵计划
府赵正用指尖描摹着拓片上的梅花标记,纹路与永丰仓账册残页、骊山温泉宫铁牌上的印记比对,竟能隐隐拼合出半朵完整的梅花 ,花瓣边缘刻着极细的 “渠” 字,被岁月磨得只剩轮廓。
“这标记绝非偶然。” 柳萱递过一本泛黄的《漕渠考》,是她从范阳府库翻出的开元年间旧书,“里面记载高力士监造漕渠时,曾在断水湾设‘暗仓’,用来存放修缮漕渠的物资,后来安史之乱起,暗仓就没了记载。”
赵江月趴在案边,小手点着拓片上一处弯折的线条:“爹爹,这个像我画漕渠图时的‘拐子湾’!上次我跟漕工爷爷去那边,看到渠壁有个小洞口,被杂草挡住了!”
赵正心头一动 ,拐子湾正是断水湾下游的一段渠段,之前修渠时漕工说那里渠壁特别厚,当时没在意。他立刻对慕容芷道:“带影卫去拐子湾探查,注意隐蔽,别惊动可能埋伏的人。”
慕容芷领命离去。柳萱收拾好《漕渠考》和粮价记录:“我去城中心的平价粮点看看,顺便把新到的西域粮调过去,免得百姓再断粮。赵江月跟我一起,帮着清点粮袋,好不好?”
赵江月立刻点头,拿起自己的小账本:“我会数!柳姨姨教过我,一袋粮记一个‘正’字!” 他踮着脚把账本放进柳萱的药箱,还不忘塞进去两颗蜜饯,“给柳姨姨路上吃。”
赵正看着两人离去的背影,又低头看向拓片,指尖在 “暗仓” 二字上停留, 若高力士的暗仓真在拐子湾,里面的物资说不定被史思明盯上了,毕竟他现在缺军械,又和吐蕃勾结,急需补给。
临近午时,慕容芷的影卫匆匆回报:“大人,拐子湾渠壁的洞口后有暗渠,里面有开元年间的木箱,刻着梅花标记,还有史思明残兵的脚印,刚离开没多久!”
赵正立刻带亲卫赶去。拐子湾的渠水刚抽干大半,影卫指着渠壁一处被杂草掩盖的洞口,洞口约一人宽,隐约能看到里面的石阶。他举着火把带头走入,暗渠内弥漫着霉味,两侧石壁上刻着编号,对应《漕渠考》里的物资记录 ,“甲字箱:弩箭百支”“乙字箱:铁料五十斤”,可惜大多木箱已空,只剩几个装着锈蚀兵器的箱子,箱底刻着史思明的私印,显然被他取过物资。
“大人,这里有份清单!” 一名影卫从空箱底摸出一张残纸,上面用墨写着 “吐蕃商队,三月初三,黑风口交货”,日期正是明日 ,和之前西域商人说的吐蕃堡垒情报对应,史思明要拿暗仓的物资去换吐蕃的军械!
“不好,得截住他们!” 赵正转身要走,暗渠外传来脚步声,是史思明的残兵杀回来了,为首的正是之前漏网的校尉,手里拿着弯刀:“赵正!高力士的东西本就是我们的,你别想抢!”
亲卫们立刻结成阵型,与残兵厮杀。赵正挥刀迎上校尉,刀刃碰撞间,发现对方招式带着吐蕃风格,显然和吐蕃有过接触。几个回合后,赵正一脚踹倒校尉,刀架在他脖子上:“史思明在哪?明日和吐蕃交易的地点在哪?”
校尉咬牙不答,却被旁边的俘虏喊了出来:“在黑风口西侧的破庙!史大人说拿到军械就去凉州会吐蕃!”
赵正立刻下令:“慕容芷带影卫去黑风口破庙设伏,我带亲卫押俘虏回府,再联系凉州节度使,让他们防备吐蕃异动。”
回到府衙时,柳萱和赵江月刚从粮点回来,孩子手里拿着个空粮袋,上面写着 “平价粮点”:“爹爹,今天发了五十袋粮,百姓都谢谢我帮着数!柳姨姨还说,漕渠再修十天就能通了,春耕的种子能运进来了。”
柳萱接过赵正递来的交易清单,眉头紧锁:“明日交易,我们得提前去设伏,我让医工准备好伤药,再带些干粮,免得兄弟们饿肚子。”
赵江月拉着赵正的手:“爹爹,我能帮你整理俘虏的供词吗?我会写‘史’字和‘吐’字,柳姨姨教我的!”
赵正笑着点头,把孩子抱到案边,看着他认真地在纸上写供词要点,柳萱在一旁整理伤药和粮袋,窗外的漕渠方向传来漕工们的号子声,隐约能听到 “通渠喽,春耕喽” 的呼喊。
夜色降临时,赵正安排好明日的伏兵计划,慕容芷已带影卫出发。柳萱端来热汤:“明日小心,吐蕃和史思明都狡猾,别中了圈套。” 赵江月也端来自己泡的花茶:“爹爹喝这个,柳姨姨说能明目,打坏人时看得清。”
(第一百三十章 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雪月大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