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华清剑影
骊山北麓,华清宫阙在冬日薄雾中若隐若现,温泉氤氲的热气与朝堂暗涌的寒流在此交汇。
赵五手持通行符牌,立于百官尾列,目光掠过郑家要员的车驾,深知这温泉宫阙实为无声战场。
而柳蓁蓁轻抚着他袖中誊写的残卷副本,低语:“温泉可涤尘,难涤人心。此行如履薄冰。”
天未破晓,骊山脚下已是车马喧阗。皇帝幸华清宫,虽非正式巡狩,但随行官员、护卫禁军、内侍宫人组成的队伍依旧浩浩荡荡。赵五因柳别驾的举荐和吏部考功司的“叙职”由头,得以随驾文书的身份跻身其中,位置虽在队伍末尾,却已是莫大机遇。
华清宫依山而建,殿宇层叠,飞檐斗拱隐于苍松翠柏之间。温泉池苑蒸腾起的白雾,与晨间山岚融为一体,恍若仙境。然而,赵五无暇欣赏这皇家园林的景致,他敏锐地感受到,这温泉暖流之下,涌动着冰冷的政治暗潮。官员们按照品级安顿下来,看似轻松的温泉沐浴、围猎宴饮,实则处处都是人际交往与信息交换的场合。
安顿下来后,赵五依例先去拜见了主管此行文书往来的中书省一位堂后官,领取了临时职分——协助整理、传递一些非机要的奏抄文书。这差事看似琐碎,却给了他合理行走于宫苑各部衙之间的便利。
(华清宫在唐代是重要的离宫,皇帝常在此处理政务,官员随行期间仍有公务往来,形成特殊的临时权力中心。)
他牢记李泌的提示,格外留意与洛口仓相关的文书。一日,在递送一批关于漕粮冬储的普通奏报时,他偶然听到两位户部郎官在廊下低声交谈,提及“洛口仓今岁‘折耗’尤甚,几近往年三成,恐需另请帑银补窟窿”。其中一人语带不满:“郑主事竟也批了,真是奇哉。”另一人连忙示意噤声。
赵五心中一动,面上却不动声色,恭敬交递文书后便退下。此事看似寻常,但“折耗”比例异常偏高,且郑家人轻易批复,结合残卷所载,更显蹊跷。他意识到,华清宫这个相对封闭的环境,反而可能让一些平日隐藏的勾当,因人员聚集和事务集中而更容易露出马脚。
当晚,一场为随行官员举行的夜宴在温泉旁的暖阁中举行。丝竹悦耳,歌舞升平,酒香与菜香四溢。赵五品级低微,坐在角落,但他沉稳的气度和不卑不亢的举止,还是引起了一些人的注意。果然,宴至中途,那位曾在吏部考功司有过一面之缘、与郑家关系匪浅的郑员外郎,端着酒杯,看似随意地踱步过来。
“赵县尉,别来无恙?”郑员外郎笑容可掬,眼神却锐利如刀,“听闻赵县尉在冯翊推行新法,卓有成效,连圣上都略有耳闻。真是后生可畏啊。”话语似是夸奖,实则暗藏机锋,点出赵五已引起高层注意,言外之意是让他知难而退。
赵五起身,执礼甚恭:“郑大人谬赞。下官在冯翊所为,不过是恪尽职守,略尽绵力,仰赖上官指点同僚协力,方有微末之效,岂敢居功?况漕运之事千头万绪,下官所学尚浅,正需如郑大人这般前辈多多提点。”他巧妙地将功劳归于上级和同僚,自谦之余,也堵住了对方借题发挥的余地。
郑员外郎呵呵一笑,抿了一口酒,忽然话锋一转,声音压低,却足以让邻近几桌听清:“哦?赵县尉过谦了。不过,本官倒是听闻一桩趣事,说有人在秘书省故纸堆里,翻检些陈年旧账,不知欲以何为?莫非赵县尉对故纸堆的兴趣,远胜于眼前漕运实务?”此言一出,附近几位官员顿时侧目,气氛瞬间微妙起来。这是公开的警告与挑衅,直指赵五暗中调查之事。
赵五心中凛然,知对方已察觉秘书省之事,且在此发难。他面色不变,坦然应对:“郑大人说笑了。下官蒙吏部垂询,需陈述漕务本末,故前往兰台查阅前朝旧例,只为以史为鉴,增益见闻,避免重蹈覆辙。此乃士人本分,岂有他意?至于漕运实务,下官时刻不敢忘怀,近日正思量如何将新策与旧制妥善衔接,还望大人不吝赐教。”他避重就轻,将查阅档案之事归于公干所需,合情合理。
郑员外郎见赵五应对得体,一时语塞,只得打个哈哈,又“勉励”几句,便转身离去。这场小小的交锋,虽未分胜负,却让赵五更加确信,郑家已对他高度警惕,且在华清宫亦有眼线。
宴后,赵五借月色在山苑中漫步,整理思绪。行至一处偏僻的温泉池畔,忽见一人独立于水汽氤氲中,背影清癯,正是李泌。李泌似乎早已料到他会来此,并未回头,只是望着池中倒映的残月,悠然吟道:“ 骊山温泉洗凝脂,君臣同乐升平世。奈何池底暗流急,中有蛟龙窥社稷。 赵县尉,可知这华清池水,看似温暖平静,其下深浅几何?”
赵五会意,上前一步,低声道:“李校书,下官明白。暗流汹涌,方显砥柱之力。今日宴上,郑员外郎已出言试探。”
李泌微微颔首:“彼等已动。然动则有隙。近日留意殿中省尚辇局与太府寺左藏署的寻常往来文书,或有所得。”说罢,便飘然离去,消失在雾气中。
李泌的提示总是如此隐晦却又关键。殿中省掌宫廷车马仪仗,太府寺掌库藏钱帛,二者与漕运似乎并无直接关联。但赵五细细思量,猛然想到:洛口仓的粮食,若有异常调动,或需特殊的运输工具(车马)和资金流转(钱帛)作为掩护!郑家若欲转移赃证,或平复账目,很可能利用皇帝出行、人员物资调动频繁的时机,浑水摸鱼!
接下来的两日,赵五利用职务之便,格外留意这两个部门与其他机构,尤其是与户部、漕运司之间的普通文书往来。他表现得如同一个勤恳琐碎的小吏,不厌其烦地核对、抄录、递送,却在无人注意时,快速浏览文书内容,寻找任何与“洛口”、“转运”、“特支”等关键词相关的信息。
功夫不负有心人。就在圣驾即将返銮的前一日,他在整理一叠看似无关紧要的物资申领单时,发现了一份由“洛阳郑记车马行”出具、经殿中省某司备案的大批量马车租赁凭据,声称用于“华清宫修缮木石转运”,目的地却模糊地写着“洛水沿线”。而另一份太府寺的拨款文书副本则显示,有一笔款项以“采办宫廷冬用薪炭”为名,拨付给了扬州一个商号,该商号名称与残卷中提到的“暗股”之一高度相似!
这些单据单独看并无大碍,但结合残卷信息,其时间、关联性却高度可疑!这很可能就是郑家正在利用华清宫之行做掩护,进行资产转移或账目平仓的证据!
赵五强压心中激动,不动声色地将这些单据的编号、关键信息默记于心,并设法寻机告知了柳蓁蓁,通过柳家秘密渠道,火速送往长安,请柳别驾设法核实这些款项和租赁的最终去向。
华清宫之行即将结束。回望这座笼罩在温泉雾气中的华丽宫阙,赵五深知,此行虽未与皇帝直接对话,却收获了一场无声战役的初步捷报。他成功顶住了郑家的当面威慑,更找到了可能扭转乾坤的关键线索。
然而,他也清楚,真正的较量才刚刚开始。将这些零散的线索织成一张能扳倒巨鳄的罪证之网,前方还有更长的路,更险的途。
(第二十二章 完)
喜欢雪月大明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雪月大明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