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这时,
老爷子看见那人张开双臂,
高声喊道:
“皇爷爷……我带你们见识……蜉蝣道人的天地一梦!”
“大明六百年!”
轰!
一刹那,老爷子眼前一片白芒。
等他再度睁眼,
发现自己仍在大殿之中,
端坐于宝座之上。
下方,文武群臣肃立——
太子朱彪、
秦王朱樉、
晋王朱棢、
燕王朱棣、
皇孙朱允炆、朱允熥、
詹徽、傅友德、蓝玉……
齐泰、黄子澄……
皆在队列之中!
“这……这是怎么回事?”
“我们在哪儿?”
“皇爷,这究竟是什么?”
“保护父皇!”
“皇爷爷……这是何处……”
一声声惊慌不安的呼喊此起彼伏。
众人仿佛踏入了一个令人不安的异界,
心中充满忧虑。
秦王、晋王与燕王迅速站到大哥朱彪身旁,护在老爷子身前。
然而,
老爷子却毫无惧色,缓缓起身,
眼中燃烧着炽热的渴望!
“哈哈哈……”
“这是梦吗!”
“大孙!是你吗?”
朱彪对此似乎已习以为常,
但其他几人却面露惊愕,朱棣一脸茫然与不解。
朱允炆更是神色骇然!
大孙!
能让皇爷爷如此称呼的,只有一人!
至于群臣,
则个个如同见鬼一般!
“什么大孙!”
“莫非是撞鬼了?”
此时皇爷又道:“咱连皇后都寻回来了,自然也能找到你!”
燕王朱棣猛地转身,惊骇地望向老爷子。
朱允炆彻底愣住。
群臣仍茫然不解——
他们还不知皇后尚在人世!
老爷子原本还打算,寻个合适时机昭告天下!
可这气氛太过诡异,
群臣正欲发问——
就在此时,
一道清朗的嗓音缓缓响起:
“蜉蝣道人,大梦天地六百年!”
“第一梦!”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话音落下,
更令所有人震惊的是——
半空中竟缓缓浮现出一幅画面!
而那画面之中,
正是东宫景象!
朱彪觉得无比熟悉。
第一眼就认出来了!
“是我的寝宫!父亲!是我病重昏迷的那晚。”
老爷子猛然一惊!
这才想起。
那一天,恰是他悲痛欲绝的日子。
而那一天,
同样是我们命运转折的开始!
可这一次的梦境中,
东宫之内,
“陛下!”
众御医跪伏在地,
“陛下!”
“臣等无能,未能救回太子殿下!”
“陛下!”
“臣等实在无能啊!”
病榻前,
一位老人紧紧抱着自己的儿子,
放声大哭,
悲痛欲绝:
“标儿,你给我醒来!!!”
同一时刻,
钟山脚下,
马皇后刚送走今日来“认字”的孩童,
忽然一阵困意袭来。
正好无事,
她便走进屋内,
准备稍作歇息。
不料未过多久,
两行清泪悄然滑落,
她心如刀绞,
轻声低唤:
“重八!”
在马皇后的梦中,
她看见自己卧于病榻,说着最后的言语。
而老爷子紧抱着她,
不许身后任何人靠近,
即便是朱彪也不行!
他无声痛哭,
一夜白头。
看到这一幕,马皇后愈发心痛,
早知如此,
昨日便不该与他生气……
思绪未落,
洪武十五年之后的画面接连闪现,
马皇后这才亲眼得见,
十年之间,大明竟已历经诸多变迁。
而就在此时,
画面忽转——
马皇后赫然看见,
老爷子竟迎来第二次撕心裂肺之痛!
洪武二十五年,四月二十五日,
太子朱彪……
薨逝!
洪武帝朱元璋,
再度陷入人生至暗之时。
而马皇后,
恍惚之间,
陷入难以言喻的震惊:
标儿……
怎么会……
钟山行宫,
大殿一片寂静,
众人心中却早已波澜翻涌。
“这……”
“这怎么可能?”
“咱……咱的标儿没了!”
“标儿没了!”
老爷子再难安坐,
他心知这是一场梦,
一场由“蜉蝣道人”所织的天地之梦,
可他们竟在此梦中得见——
在道人所梦的大明里,
长子朱彪竟已离世?
不!
他绝不能接受!
一念及此,心如刀割。
此时,群臣亦震惊难言。
他们怔怔望着虚空画面:
朱元璋紧抱儿子,泪如雨下。
他已年过花甲,
此次派朱彪巡视陕州,
一为迁都之计,
二为禅位之备。
却万万不曾料到,
儿子竟一病不起,
就这样离他而去……
“你们这些无用的臣子!”
“救不回咱的儿子,你们统统陪葬!”
暴怒的吼声震彻宫宇。
洪武帝坠入天地倾覆般的绝望深渊。
他既为爱子的逝去痛彻心扉,
又对着万里江山不知所措!
愤懑、悲痛、绝望!
重重情绪缠绕着这位老人。
他朝着东宫宫墙发出凄厉长啸,
最终却只能化作无声泪水。
那一刻,
仿佛连心跳都随之碎裂!
…………
而此时目睹这一切的朱彪,
早已惊骇失色。
他第一个念头便是否认——
这绝无可能!
自己怎会早逝?
难道在后世六百年间的记载里,
他朱彪竟亡于洪武二十五年?
望着父皇肝肠寸断的模样,
他不由潸然泪下。
“怎会如此?”
“怎会如此!”
朱彪喃喃自语间忽然惊醒:
若非当日父皇求得灵药,
自己恐怕当真难逃此劫!
念及此处,
他阵阵后怕涌上心头。
他非惧自身生死,
唯恐父皇承受白发人送黑发人之痛。
朱彪拭去泪痕,
先是望向悲恸的父皇,
随即急切扫视群臣。
只见满朝文武皆面无人色,
无人敢信东宫竟就此倾覆!
众人转念间暗自庆幸——
万幸!
万幸当日灵药现世!
皇子队列中,
秦王紧握双拳目眦欲裂,
再度被悔恨吞噬。
自秦地赴京途中,
这般场景已在他脑中重现数十次,
每次皆如凌心剖肝。
可他万万不曾料到,
今日竟亲眼得见这般景象——
若当初大哥真因替他求情而心力交瘁致死,
他此生难赎其罪!
沉溺在自责中的朱樉未曾察觉,
身后三弟阴冷的目光正悄然注视。
朱允熥默默垂泪时,
朱允炆虽面露悲戚,
眼底却翻涌着狂喜与盘算:
既然父亲早逝,
依《皇明祖训》立嫡立长——
这储君之位岂非……
藩王队列里,
燕王朱棣眸光幽深难测。
此刻朝堂众生相毕露无遗,
虽身处幻境,
却比现实更令人心惊。
种种心绪纤毫毕现,
竟无半分杂念侵扰。
“此乃何等妖邪之术?”
“安敢呈现此等大逆不道之景?”
群臣中黄子澄等人厉声呵斥。
恰在此时——
半空景象骤变!
洪武二十五年......
八月!
朱彪安葬完毕!
九月……
洪武帝白发苍苍,神情冰冷决绝,仿佛已褪去所有情感,独自立于大殿之上。
在他身侧,
原本属于太子朱彪的位置,
此刻却坐着一位让百官既感陌生、又无比熟悉的人——
皇孙朱允炆!
侍者正宣读洪武帝亲笔所写的“御旨”:
“皇孙朱允炆,品行端正、聪慧好学、至诚至孝……”
“太子已逝……国不可一日无储君!”
“朕特封皇孙朱允炆为皇太孙!”
阶下百官齐齐跪拜,
恭声领旨,无一例外,仿佛早有预料。
殿内不少官员面露喜色,
黄子澄与齐泰更是一跃成为众人瞩目的焦点。
……
而此刻,正在观看这一幕的臣子们,却神色大变!
詹徽、傅友德、蓝玉,
三人面面相觑,眼中尽是惊疑——
朱允炆竟是未来的储君?
那我们……
蓝玉心下一沉,顿觉不妙。
若陛下真立朱允炆为储,
论情论理,他们心中自难服气。
毕竟,
无论依循礼法,还是血脉传承,
最应继承大统的,
都应是皇孙朱允熥,
而非朱允炆!
一念及此,蓝玉心头凉了半截,仿佛已看见自己的结局……
咚咚、咚咚——
同一时刻,
朱允炆心跳如鼓,喜不自胜。
自己……竟真是未来的储君!
若非此刻父皇与皇祖父在上,群臣在侧,
他几乎要雀跃而起、纵情大笑!
他恨不得立刻回宫,
将这消息告诉母后:
娘,我便是大明未来的皇帝!
另一边,
作为朱允炆的老师,
黄子澄与齐泰对视一眼,皆掩不住眼中狂喜。
自此之后,他们必将因二皇孙朱允炆而平步青云!
果然,
二皇孙,就是未来的大明帝王!
……
此刻,
太子朱彪心绪起伏;
朱允熥仍一脸茫然,似未醒悟;
燕王朱棣眼中异光闪烁,若有所思;
而洪武帝越看越是心惊,
却也越发谨慎。
他意识到——
若历史真如此发展,
那么眼前所见,
必将成为现实。
毕竟,他已年老,
标儿虽逝,大明却仍需延续……
依他早年所立规矩,
再加上朱允炆多年来的聪颖好学,
而朱允熥常年居于深院、少现人前——
若由他来选择下一任储君,
确会定为二皇孙,朱允炆!
然而下一刻,
洪武帝脸色骤变!
因为……
倘若大明的局势当真如此危急。
那么当年。
为太子朱彪所扶植的力量,
比如蓝玉、常茂等淮西勋贵,
在他心里,
便已被烙上了“必除”的印记!
为避免武将专权、祸乱朝纲,
蓝玉……
非死不可!
喜欢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明:陈圆圆跪地求饶!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