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比之下,刘虞作为东海恭王之后,属东汉王爵嫡系,远比刘备这种远支西汉宗亲更具分量,也更容易查证。
然而西汉诸侯王的后裔经过数百年繁衍,枝繁叶茂。加之王莽篡位期间宗谱散佚......如今洛阳宗 ** 的记载早已残缺不全。像刘备这般隔了十几代的远支,纵使真有中山靖王血脉,恐怕也淡若游丝。
以刘虞曾任宗正的身份,怎可能在洛阳见过刘备的籍档?即便见过,又怎会记得?
刘虞话中深意昭然若揭——他分明是要为刘备正名,将其录入京师宗室名册。
这显然是在向刘备抛出橄榄枝。
八百九十一
刘备虽知对方意在拉拢,心中却涌起难以抑制的欣喜。
他恍惚觉得,命运的转机竟在此刻悄然降临。
面对刘虞的询问,刘备将家族渊源细细道来——从世代居住的涿郡,到曾任范县县令的祖父刘雄,但凡能忆起的家族往事,皆娓娓道出。
刘虞始终静默倾听,直到听闻刘雄乃孝廉出身的县令时,抚须展颜道:\"妙极!若果真如此,汝刘玄德这一支必在宗室谱牒留有记录。待老夫遣人赴长安查证,便可为汝正名。\"
\"大司马何以如此笃定?\"刘备难掩疑惑。
刘虞笑道:\"宗室籍贯文书虽浩如烟海,但既知世居之地,又晓汝祖辈孝廉出身,以此为线索,定能寻得汝名。\"
彼时汉室宗亲皆按制群居,朝廷查访登记更为便利。
\"只要在宗室文册找到汝族谱,老夫便亲自为汝作保。\"刘虞执笔在缣帛上挥毫,\"届时以族人礼遇相待,助汝早日建功立业。\"
刘备闻言如闻惊雷,当即深深作揖:\"大司马栽培之恩,备虽肝脑涂地亦难报万一!\"
刘虞笑着递来墨迹未干的缣帛:\"玄德且看。\"
原来这是写给现任宗正刘松的手书。此人乃名臣刘宽之子,按汉律唯有宗亲可任此职。刘虞要其凭刘雄、刘弘的孝廉记录,查证刘备族系——既有朝廷选部的档案为凭,即便宗室文书繁杂,亦非难事。
【宗亲提携】
刘虞与弘农刘氏素有往来,此番亲自请托宗正刘松调阅刘备族谱。此事于刘松不过举手之劳,况乎刘虞情面,他人若求此等便利,刘松断不会多看一眼。
刘备双手微颤接过文书,虽面色如常,颌下短须却泄露了心绪激荡。他深揖及地,刘虞却摆手止住:\"玄德且坐。要谢便谢荆州刘伯瑜,若非他举荐,老夫尚不知幽州军中有此等宗室英才。\"
\"可是刘景升公子?\"刘备讶然。
刘虞颔首:\"正是。此子言道护君盟除刘景升、老夫两家外,更需广召宗室俊杰共赴国难。而首推之人——便是你刘玄德。\"
刘备暗自纳罕:素未谋面之人,何以知我?
此时刘虞肃然道:\"待宗正验明谱系,老夫或认你为昆仲,或为叔侄,届时奏请朝廷授你渔阳都尉之职。\"
此言如惊雷贯耳。护君盟诸公皆当世名流,若能列席其间,足可跻身州郡名士。都尉乃两千石要职,更兼开府治事之权,显见刘虞欲委以幽州兵事。
刘备当即长拜:\"承蒙明公垂青,备愿肝脑涂地。\"
(
\"无需多礼。\"刘虞轻抚长须,温言道:\"你当知晓,刘氏子孙若入盟誓,便当以社稷为先。我等宗亲,紧要关头须舍私情全大义,切莫自毁清誉......你可明白其中深意?\"
刘备心头微动。
他自然懂得这番话的分量。
加入宗亲盟约,就如同戴上一顶无形的冠冕,终生不得卸下。倘若因与公孙瓒的私交而违背盟约,不必刘虞出手,天下士人的唾骂就足以令他万劫不复。
今日若应允,便是与军功集团彻底割席,同昔日同窗各奔前程。
略作思量,刘备肃然拱手:\"备必当谨守臣节,以江山社稷为念。既入宗盟,此生不渝。\"
\"甚好。\"刘虞面露赞许。
......
与此同时,许衡营中也迎来另一位贵客——议郎刘范。
\"侄儿拜见叔父。\"许衡执礼甚恭,\"叔父舟车劳顿,请先入帐歇息,晚间再设宴为您接风。\"
比起文弱的刘瑁,刘范生得虎背熊腰,虽着儒袍却自带凛然之气。只一眼,许衡便知此人绝非池中之物。
史载其曾密谋诛杀李傕,虽事败身亡,却足见胆识。
身为董卓送来的人质,刘范此刻面色阴沉。面对许衡的礼节,他只草草拱手,便大步流星走向军营深处。
看来,这是认命了。
许衡对张任交代道:\"对这位益州长公子要以礼相待,不要限制他的行动自由。他想去哪里就让他去,记住不要明着派人跟踪监视......至少不能让他察觉有人监视。\"
张任不解地问:\"为何?他不是人质吗?难道任由他在军营里随意走动?\"
许衡淡淡一笑:\"他确实是人质,但我们不能让他有这种感觉。要给他适当的自由,让他放松警惕,甚至让他误以为自己可以为所欲为,这样最好。\"
\"伯瑜!伯瑜!\"
帅帐外突然传来张允急促的喊声。
许衡正在帐内做俯卧撑锻炼核心肌群。
张允进帐后看到这个姿势,不由得愣住了。
这是什么姿势?
杜嫣才离开几天,伯瑜就憋成这样了?
怎么都开始对着地面发狠了?
张允望着许衡的姿势,陷入深深的思索......
他在想要不要在回荆州的路上,再给许衡物色一个贴身侍女。
许衡跃身而起,问道:\"兄长有何要事?\"
张允回过神来,连忙道:\"伯瑜,典韦来信说,蔡中郎的几十车典籍马上就要运到了!\"
许衡顿时精神一振:\"何时能到?\"
张允笑道:\"不出意外的话,今天就能到......伯瑜!万事俱备,我们可以回襄阳了。\"
\"襄阳......\"
许衡轻声呢喃:\"都快忘了襄阳是什么样子了。很好,兄长你立即传令各部,让将士们今日就收拾行装。等蔡邕的典籍送到,我们明日就动身南下,直奔南郡。\"
\"诺!\"
......
申时初,典韦率领人马押着五十辆大车来到军营。
\"典韦拜见少君。属下幸不辱命,将蔡中郎的两万四千卷典籍全部运回,一卷未失,请公子查验!\"
许衡仔细打量着典韦,只见那张凶悍的脸上竟显出几分沧桑疲惫之色。
很显然,这些日子典韦为确保典籍安全运抵营地,同样未能好好歇息。
许衡上前轻拍典韦臂膀,温言道:\"将军连日操劳,功不可没,此番定要记你头功,改日必有重谢!\"
典韦听罢,嘴角扬起憨厚笑容。
许衡踱步于八十余辆载书牛车间,目光扫过车上整齐排列的樟木箱,不禁既惊讶又钦佩。
两万四千余卷藏书,数量竟与京都兰台相当。蔡家父女究竟耗费多少心血,才攒下这般丰厚典籍?
这比囤积同等重量黄金更显难得......即便来自后世的许衡,望着绵延不绝的简牍车队,心头仍涌起难抑的激动。
\"取一箱来。\"许衡对随行侍卫吩咐道。
两名侍卫立即从车上卸下书箱。
正当许衡俯身欲启箱盖时,不远处传来清越嗓音:\"望许公子遵守约定,莫要开箱。\"
许衡动作微滞,循声望去:\"何人?\"
\"蔡琰见过公子。\"伴着环佩轻响,一道倩影自车架旁缓步而出。
抬眼望去,但见新月般的黛眉下,嵌着双秋水明眸。
女子手持青竹伞,从容行至许衡面前,纤指轻提曳地裙裾,盈盈施礼。举手投足间,自有一番超然气度。
许衡略显诧异:\"姑娘方才说......蔡琰?\"
蔡琰莞尔一笑:\"家父蔡中郎遣琰护送族中两万四千七百八十一卷藏书赴约,随公子同往荆州,助许氏父子誊抄典籍,办学兴教。\"
许衡恍然:\"蔡中郎曾说会遣人随行监管藏书,并担任学宫五业从事,莫非就是......蔡大家?\"
蔡琰略显窘迫:\"公子折煞了,'大家'之称,琰愧不敢当。\"
许衡望着蔡琰羞赧中透着从容的神态,含笑道:\"姑娘年岁尚轻,寻常自不敢称大家二字......但此番既入荆楚学宫,与宋仲子、广明二公同领五业从事之职,为南郡学子传道授业,这'蔡大家'的尊称怕是推脱不得了。毕竟令尊大人亲点的五业从事,谁人敢有异议?\"
蔡琰轻抚衣袖,叹道:\"公子明鉴,此番确是家父给许刺史添了麻烦。奈何族中再无合适人选,还望贤父子海涵。\"
许衡目光掠过墙角那摞竹简,眼底闪过一丝热切。他心知这些典籍在事成之前,蔡琰断不会让他染指。
\"这八十箱典籍原是为荆州学子备下的。\"蔡琰顺着他的视线浅笑道,\"只是未面见许使君前,恕难先行借阅,还望公子体谅。\"
许衡暗自苦笑。自蔡邕提出要刘表任命其女为五业从事那刻起,这些典籍便成了吊在眼前的香饵。倒不是书中真有什么惊世之言,实在是这汉末时节,连本像样的闲书都难寻。刘氏家藏的那些简册,早被他翻得起了毛边。
\"公子身为名门之后,\"蔡琰忽然眼波流转,\"总不会为难小女子吧?\"
许衡险些失笑。这姑娘当真好手段,竟懂得拿话挤兑人。原来青史留名的才女非但文采斐然,还是个伶牙俐齿的妙人。
\"蔡大家多虑了。\"他整了整衣袖,\"方才不过想验看典籍真伪。既是中郎将命爱女亲自押送,自然无需再验。\"
蔡琰敛衽一礼:\"公子高义。\"
\"分内之事。\"许衡扬手唤来侍从,\"备好营帐,好生安置蔡大家一行。\"
蔡琰离开后,沉默许久的张允立即向许衡说道:\"伯瑜!蔡邕怎会派这样一位 ** 来送书?\"
许衡轻轻扬起嘴角:\"想必是河南尹与京兆尹局势动荡,蔡邕担忧爱女留在北方会有危险,这才借机让她随我们前往荆州护她周全......但我始终不解,他为何非要家父给蔡大家安排五业从事之职?这老头究竟在打什么算盘?......唉,那些典籍藏书真是令人心痒难耐。\"
张允恨铁不成钢地瞪了许衡一眼。
这小子何时变得这般不分轻重?如此端庄贤淑的佳人就在眼前,你却只惦记那些故纸堆?
莫非忘了先前在帐中双手撑地、狼狈不堪的模样了?
蔡琰与许衡的短暂会面平淡无奇,既未掀起波澜,也未在彼此心中留下深刻印记。
在许衡眼中,蔡琰不过是个美丽聪慧、教养良好的士族之女,仅此而已。
反倒是史书上记载的蔡琰更令他动容——身世飘零,命途多舛,一生悲苦。
想到这些,许衡不禁为这位才女心生怜悯。
既然机缘巧合让蔡邕将女儿与藏书都托付给了荆州,作为穿越者的他,何不顺水推舟,改变这位才女的悲惨命运?
不过是举手之劳。
次日拂晓,许衡率领全军拔营启程,沿顺阳直抵汉水南下。
《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三国:曹营悍将,从马镫破阵开始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