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那日初通《青霄引剑诀》,已过去半月有余。
听竹小苑的日子简单而规律。每日清晨,刘来便盘坐于石台之上,依照法诀引动体内那丝微弱的气流——如今他已知道,这便是“灵气”,沿着特定经脉运行周天。起初晦涩艰难,如今虽仍显缓慢,却已能勉强完成完整的循环。
每一次周天运转,膝上的“尘光”残剑便会发出细微的共鸣,剑身那点微光似乎也凝实了少许。他与剑之间那种模糊的意念联系,也日渐清晰。那并非具体的言语,而是一种情绪的传递,一种如同初生雏鸟般的依赖与孺慕。
云疏每日会来一次,检查他的进度,解答他修炼中遇到的疑难。她的指点依旧言简意赅,往往寥寥数语,却能直指关键,让刘来茅塞顿开。除此之外,她便不再多言,更不提刘家旧事,仿佛那只是一个无关紧要的插曲。
这日,林风来到听竹小苑。
“刘师弟,修炼进展如何?”林风笑容温和,态度比初见面时亲近了不少。这半月来,他时常送来一些基础的丹药和宗门典籍,对刘来这个凭空出现的“师弟”颇为照顾。
“多谢林师兄关心,已能勉强运转周天。”刘来起身行礼。他对这位沉稳的执事弟子颇有好感。
“很好。”林风点头,“引气入体是根基,急不得。今日我来,是带你去一处地方——剑碑林。”
“剑碑林?”
“嗯,那是我流云剑宗历代先贤留下剑意烙印、或是感悟心得之地。虽大多残缺不全,高深莫测,但对于初入剑道的弟子而言,即便只是感受其残留的意境,亦是大有裨益。尤其你已初步沟通‘尘光’,或能从中有所得。”
刘来心中一动。感受先贤剑意?这对他这个刚刚摸到门槛的初学者来说,无疑是极具吸引力的。
剑碑林位于主峰后山一处幽静的山谷之中。尚未进入,便能感觉到一股森然凛冽的气息弥漫在空气中,隐隐有金铁交鸣之声在灵魂深处回响。
踏入谷中,眼前是一片开阔之地,林立着无数或完整、或残破的石碑。石碑材质各异,大小不一,有的光滑如镜,有的粗糙嶙峋,上面刻满了各种剑痕、符文或是古朴的文字。有的石碑剑气冲霄,令人不敢逼视;有的则古朴无华,仿佛与周围山石融为一体;更有甚者,碑身缠绕着氤氲雾气,或闪烁着奇异的光泽。
不少身着青白道袍的剑宗弟子分散在各处石碑前,或静坐感悟,或比划剑招,神情专注。
林风低声道:“剑碑有灵,择人而显。你无需强求,随意行走,若有哪座石碑与你或与‘尘光’产生共鸣,便是你的机缘。”
刘来点头,深吸一口气,握了握怀中的“尘光”,开始在这片碑林中缓缓行走。
他走过一座剑气凌厉、仿佛能斩断虚空的石碑,毫无反应;又路过一座刻画着繁复星辰轨迹的石碑,依旧平静。周围的弟子们看到他这个生面孔,尤其是感受到他怀中那柄残剑散发出的独特晦涩气息,都不禁投来好奇的目光,但都沉浸在各自的感悟中,并未打扰。
刘来心中不免有些气馁。这些石碑蕴含的意境太过高深,他如同盲人摸象,根本无从感知。
就在他走到一处偏僻角落,准备放弃时,怀中一直安静的“尘光”突然轻轻一震!
不是之前遇到“蚀云魇”时的警示锐鸣,而是一种带着探寻意味的、温和的颤动。
刘来脚步一顿,循着感应的方向望去。只见角落里矗立着一座半人高的残碑,碑身布满苔藓,边缘破损严重,上面只有寥寥几道看似杂乱无章的刻痕,像是顽童的随手涂鸦,与周围那些气象万千的石碑相比,显得格外不起眼。
然而,“尘光”的震颤却清晰指向这里。
刘来犹豫了一下,走到这座残碑前,学着其他弟子的样子,盘膝坐下,将“尘光”横于膝上,凝神静气,尝试去感受。
初时,依旧是一片空白,只有山风吹过苔藓的微凉。
但他没有放弃,运转起《青霄引剑诀》,将心神缓缓沉入与“尘光”的那丝联系中。
渐渐地,他仿佛“听”到了一种声音。不是耳朵听到的,而是直接响在意识深处——那是风,穿过万千孔窍,发出高低起伏、疏密有致的呜咽。这风声初听杂乱,细品之下,却仿佛蕴含着某种独特的韵律,像是在模拟剑锋破空的轨迹,又像是在阐述气流变化的至理。
他膝上的“尘光”残剑,也开始随着这无形的风声韵律,发出极其轻微的和鸣,剑身的微光如同呼吸般明灭。
刘来福至心灵,不再试图去“理解”那刻痕的含义,而是完全放空自己,用“心”去倾听那风声,去感受“尘光”的共鸣。
不知过了多久,那风声的韵律渐渐在他脑海中凝聚、简化,最终化作了三个模糊却带着独特意蕴的古字——《听风式》。
没有具体的招式图谱,没有运劲法门,只有一种对“风”的感知与引动的意境。仿佛只要掌握了这种意境,剑出便能如风无相,轨迹难寻。
当他隐约抓住这丝意境时,那座残碑上的几道刻痕,似乎微微亮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原本的斑驳古朴。
刘来猛地睁开眼睛,长长吐出一口浊气,眼中充满了惊奇与收获的喜悦。他虽然还无法施展出任何具体的“听风式”,但那种对气流、对轨迹的感知,仿佛为他打开了一扇新的窗户。
“看来你有所得。”林风的声音在一旁响起,他不知何时来到了附近,脸上带着欣慰的笑容,“这座‘听风碑’沉寂已久,其上刻痕并非固定剑招,而是一种引动风势的意境,对身法与出剑的灵动颇有裨益。你能引动其共鸣,甚好。”
刘来起身,恭敬道:“多谢林师兄带我来此。”
林风摆摆手,目光扫过周围一些被刚才残碑微光惊动、正望过来的弟子,低声道:“感悟需消化,今日便到此为止吧。回去好生体悟,勿要贪多。”
回到听竹小苑,刘来依旧沉浸在《听风式》那玄妙的意境之中。他尝试着挥动手臂,模仿那风声的韵律,虽然笨拙,却隐约感觉与周围空气的流动多了一丝微妙的联系。
云疏傍晚来时,听闻他在剑碑林的经历,清冷的眸光在听到“听风碑”时微微闪动了一下。
“《听风式》重意不重形,于你目前而言,是很好的补充。”她评价道,随即话锋一转,“然,剑道根基,仍在《青霄引剑诀》。莫要本末倒置。”
“是,云师叔。”刘来凛然应下。
夜幕降临,刘来独自坐在院中,望着天际流转的云气和若隐若现的星辰。手中“尘光”在月光下泛着微光,与他心意相通。
养父的嘶喊、云疏的清冷、林风的温和、剑碑的玄奥……这一切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他全新的人生图卷。前路依旧迷雾重重,但他手中握着的剑,心中燃起的道,正一点点为他照亮前行的方向。
他轻轻抚过残剑的锈迹,低声道:“尘光,我们一起走下去。”
剑身微颤,传来一丝坚定而亲昵的回应。
喜欢云游流莱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云游流莱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