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夏气质独特,给人一种干净,利落又充满故事感的印象。
伯光对这孩子第一印象极好:“不错,你来说说,桃花源里都有哪些美好的事物?”
柴夏声音不大,却字字清晰:“回王老师,我们村里的水可说是生命之泉,用它煮菜,能尝出一股自然的清甜。”
这一点,王伯光深以为然。在外界,汤肴多靠油盐提味,早已失了本真。
“再有就是每年桃花盛开时,长辈们酿的桃花酒。饮下一口,如春风入怀。”
伯光闻言眼睛一亮——想必就是宴席上所饮之酒了,定要给老二捎些回去。
“这两样我都尝过,确实称得上人间美味。”伯光从衣兜里掏出一颗糖果,轻轻抛过去:“一点心意,你尝尝。”
柴夏伸手接住,有些茫然地看着老师,又望了望四周,这才小心翼翼地剥开糖纸,将糖果送入口中。霎时间,甜香在唇齿间漫开。
柴夏面露惊喜,兴奋地道谢:“多谢老师!”
这开场的一问一答,以及出人意料的奖励,让那些正值舞勺之年的少年们暗暗跺脚——早知有赏,刚才就该积极些才是……
每日的教学仅安排在上午,时长不过两三个小时,灵活而定。
柴夏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伯光望着那瘦小的背影,心念一动,出声唤道:“柴夏。”
少年闻声立即转身,恭敬站定:“老师好。”
在这群孩子里,就数他最知礼守节。伯光心下喜欢,温声问道:“你可愿意担任这个临时班的班长?”
柴夏自记事起,已听过三次天使讲学,自然明白班长的含义。从前见邻家孩子担任此职,他也曾羡慕不已。
“多谢老师美意,只是……”
伯光有些意外:“为何不愿?”
“回老师,我舅舅是村中书记,我如今正跟着他学习做事。”柴夏如实相告。这里的书记,乃是村中博学之士,专司文书记录之职。
伯光轻叹一声,拍了拍少年尚显单薄的肩膀:“可惜了,柴同学。”
伯光是一行人中最晚回到院落的。用冷水净手时,一股清凉顺着掌心漫上心头,顿觉神清气爽。
他刚坐下,张书澈便开口问道:“伯光,今日授课可还顺利?”
坐在一旁的兄弟也不由得竖起了耳朵。
伯光含笑回应:“回老师,一切顺利。我这次课程的主旨是认识家乡之美,发现自我价值,帮助孩子们建立对家乡的认同感和自信心。”
正端菜上桌的长歌听了,高声赞道:“妙啊,老五!”
彦祖也竖起大拇指附和:“确实不错。往年来上课的人,怕这第一堂课多半只是科普常识。”
得到兄弟们的认可,伯光心中欣喜,又道:“老师,我还发现一个叫柴夏的孩子,颇为不凡,卓然不群。”
这个名字悄然留在了院里每个人的脑海中。只是此刻,空气中还多了几分咸味——原来长歌今日做的菜,盐放得重了些……
刘苏负责调解纠纷,但这类事务多在雨天处理,晴天村民都要忙于农事。于是下午他便随老师一同行医,无事在身的伯光也跟了去。
问诊地点设在村里公用的议事大堂。师徒三人抵达时,已有数十人在此等候。
刘苏负责叫号,伯光则在旁记录。
“请进。”
一位老妇在小孙子的搀扶下缓步走入,边走边咳嗽:“老身见过天使大人。”
张书澈点头示意:“请坐。”
待老妇坐定,他温声询问:“老人家是哪里不适?”
老妇嗓音沙哑:“我这嗓子疼得厉害……”
听完症状,张书澈为她诊了脉,细细说明病因。伯光一一记录,随后开具药方。
老妇携幼孙再三道谢,方才离去。
随后进来问诊的是一位中年汉子,他躬身行礼:“见过天使大人。”
张书澈见此人精神萎靡,说话气若游丝,便温声问道:“是哪里不舒服?”
汉子轻咳一声,答道:“回大人,小的总觉得浑身乏力,特别困倦,可躺下又睡不踏实。”
张书澈点了点头:“胃口怎么样?”
汉子回答:“不太觉得饿,吃多了还会呕吐。”
短短十来句对话间,张书澈已察觉他呼吸急促,身体不时微微颤抖:“来,把手放在桌上。”
张书澈为他诊脉,果然脉象紊乱。又伸手轻触其额头,发现有些发烫。
张书澈神色严肃起来:“这种情况持续多久了?”
汉子咳嗽着回答:“断断续续有一个多月了。起初吃了些药,好了十来天,最近又复发了。”
张书澈取过药方,亲自写下医嘱:“你先按这个方子吃药,务必注意保暖。”
汉子双手接过药方:“多谢大人,小的告退。”
当日问诊结束后,师徒几人返回住处,却意外发现连日忙碌的彦祖今天提前回来了。
彦祖起身相迎:“老师,我有要事禀报。”
众人围坐桌前,斟上茶水,彦祖这才开始讲述。
彦祖先将近日来的观察所得,结合村里记载的农事记录,一并呈给老师。
随后开口道:“桃花村土地肥沃,无论是小麦,大豆,油菜还是水稻,种种作物皆不缺乏。”
伯光闻言,心中顿生疑惑:不同作物对降水条件各有要求,一个地方怎会同时适宜多种作物生长?
彦祖接下来的话,便解开了他的疑问:“这桃花村颇为奇特,据我近日观察,此地大致可分为三片区域。其一是村之内外,也就是村民居住的中夏游宜区及其他地带;其二则是村东与村西。”
桃花村外有河流注入湖水,河北一带适宜居住。这片区域又被村庄从中隔开,有趣之处在于:村东降水充沛,村西却降水稀少。
正因如此,百姓生活所需的各类作物,在此地皆能得以良好种植与养育。
彦祖接着说道:“最令人称奇的还属村外的区域。我仅在其边缘探查,便发现了许多民生所需的野生草木。”
于是,他顺势向书澈提出建议:“老师,我想组织一些人手,去密林深处探查一番。”
喜欢虎学:从斑纹到王字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虎学:从斑纹到王字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