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卫在前面引路,脚步匆匆。
“大将军,李儒的尸身就在他的书房里。”
刘景大步流星,跟着亲卫穿过回廊,进入一间陈设简单的院落。
与董卓府邸其他地方的金碧辉煌不同,这里只有满屋的书简,散发着淡淡的墨香。
推开房门,一股浓烈的酒气混杂着药味扑面而来。
李儒身穿一身整洁的儒袍,端坐在书案之后,仿佛只是在闭目沉思。
他的面色青黑,嘴角还挂着一丝黑色的血迹。
案上,放着一个倾倒的酒杯,旁边压着一封遗书。
刘景走上前,拿起那张薄薄的帛书。
字迹刚劲有力,入木三分。
“食君之禄,忠君之事。儒无能,致使太师身死,无颜苟活于世,愿随太师共赴黄泉。”
短短数言,再无他话。
刘景放下遗书,心中竟有些感慨。
这李儒,毒计百出,助纣为虐,死不足惜。
可这份至死不渝的忠诚,却又让人忍不住叹息。
他终究是个纯粹的谋士,只是跟错了人。
“主公。”
郭嘉不知何时也跟了进来,目光扫过李儒的尸身和遗书。
“良禽择木而栖,贤臣择主而事。李儒之才,可惜了。”
刘景点了点头,算是认同了郭嘉的评价。
“传令下去。”
他转过身,对门外的亲卫吩咐道。
“给他一口薄棺,好生安葬了吧。”
“喏!”
……
太师府正堂,已经被高顺的陷阵营清理干净。
血迹被冲刷,尸体被拖走,但空气中那股浓重的血腥味,却怎么也挥之不去。
刘景高坐于主位之上,目光冷峻地扫视着下方。
郭嘉与贾诩分立左右。
堂下,司徒王允、太尉杨彪等一众前朝官员,正襟危坐,神情拘谨。
“大将军神威天降,一战而定乾坤,真乃天命所归!”
王允率先起身,对着刘景深深一躬,姿态放得极低。
“我等不过是顺天应人,稍作配合,为大将军的王师扫清了一点微不足道的障碍罢了。”
“是啊是啊!”
杨彪也连忙附和,满脸堆笑。
“董贼伏诛,皆赖大将军洪福。如今关中百姓,无不翘首以盼,望大将军能主持大局,安定天下!”
王允眼中闪烁着精明的光,他向前一步,声音压得更低,却充满了暗示。
“大将军威加海内,天下归心,实乃众望所归!”
“若大将军愿登高一呼……”
他的话还没说完,就再也说不下去了。
因为刘景的眼神,落在了他的身上。
那眼神平静无波,却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压迫感,让王允瞬间口干舌燥,后背渗出冷汗。
整个大堂的气氛,都因为刘景的沉默而变得凝滞。
王允等人这才惊觉,眼前这个年轻人,早已不是那个需要他们提携的后辈。
他是手握十万大军,一言可决生死的靖安侯,刘大将军!
“诛杀国贼,乃天下臣民之本分。”
刘景终于开口,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
“王司徒与杨太尉,能于危难之际,弃暗投明,亦是大功一件。”
他既不接受那份“拥立”的谄媚,也不拒绝他们的功劳,态度模糊,却又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
王允和杨彪对视一眼,都在对方眼中看到了惊疑。
他们完全看不透刘景的想法。
不等他们再次试探,刘景的话锋陡然一转。
“即日起,长安及三辅地区所有军政事务,暂由我大将军府接管。”
他环视众人,语气变得冰冷而果决。
“任何人不得妄动,违令者,以董贼同党论处!”
“诸位大人,可有异议?”
满堂官员心中剧震。
这句话,等同于剥夺了他们手中所有的权力。
这是赤裸裸的夺权!
可看着刘景那双深邃的眼眸,再想想城外那十万虎狼之师,谁敢说一个“不”字?
“大将军英明!”
王允第一个反应过来,再次躬身。
“我等,皆听从大将军号令!”
其他人也如梦初醒,纷纷附和。
“我等遵命!”
刘景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王司徒。”
“臣在。”
“带我去见陛下吧。”
在王允的引领下,刘景穿过杂草丛生的宫道,来到一座偏僻而残破的宫殿。
殿门前,几个面黄肌瘦的小黄门,惊恐地跪伏在地。
刘景推门而入。
殿内光线昏暗,一个瘦弱的少年蜷缩在角落的龙床上,身上盖着一床破旧的被子。
他听到动静,惊恐地抬起头,露出一张满是惶恐和不安的脸。
正是当今天子,汉献帝刘协。
看着眼前这个少年,看着他眼中那与年龄不符的恐惧与麻木,刘景的心中,生出一股难言的怜悯。
这哪里是天子,分明就是一个被吓破了胆的可怜孩子。
跟在后面的几个老臣,见刘景直视天子,竟不行跪拜大礼,脸上都露出不忿之色。
但接触到刘景身后高顺那冰冷的眼神,他们又把话咽了回去。
刘景并未理会那些人的表情。
他缓步上前,在离龙床三步远的地方停下。
他没有下跪,只是以皇侄的身份,深深一揖。
“皇侄刘景,参见陛下。”
他的声音温和而沉稳,带着一股安抚人心的力量。
刘协瑟缩了一下,怯生生地看着他。
“陛下受惊了。”
刘景直起身,脸上露出一抹温和的笑意。
“董贼已死,从今日起,有臣在,无人再敢欺辱陛下。”
他回头对亲卫吩咐。
“去,为陛下准备干净的衣物和热食。”
“喏!”
温暖的话语,干净的食物,这是刘协在董卓的阴影下,许久未曾感受过的善意。
他看着眼前这个高大俊朗的皇侄,鼻头一酸,竟忍不住小声抽泣起来。
刘景没有再多说什么,只是静静地看着他。
安抚了天子,他转身面对王允等人,神情恢复了之前的果决。
“郿坞目前,民生凋敝,非帝王之都。”
他当着所有人的面,宣布了自己的决定。
“准备准备,三日之后,返回长安。”
“待到安抚好关中各事宜,我将护送陛下与百官,还于旧都洛阳,重整朝纲!”
还都洛阳!
这个决定让所有人都吃了一惊。
紧接着,刘景的第二道命令发出。
“传我将令!”
“开嵋坞、长安所有董氏粮仓,在司隶各县设立粥棚,赈济流民!”
“凡我大军所至,必使百姓有饭吃!”
这道命令,如同一阵春风,迅速传遍了整个关中。
短暂的沉寂后,无数在饥饿与死亡线上挣扎的百姓,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刘大将军万岁!”
“苍天有眼啊!”
一时间,刘景的声望,在关中之地,达到了顶峰。
王允等一众官员看着这一切,心中五味杂陈。
他们以为刘景会效仿董卓,挟天子以令诸侯,割据关中。
没想到,他竟要还都洛阳,还将到手的粮食分给百姓。
这人,到底想干什么?
夜色渐深。
刘景站在太师府的最高处,俯瞰着灯火零星的长安城。
郭嘉和贾诩站在他的身后。
“主公,王允那些人,怕是以为主公要当第二个董卓了。”
贾诩轻声说道。
刘景的目光,望向远处那座幽暗的宫殿,嘴角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没有回头,只是淡淡地对身后的两人说了一句话。
那句话,让郭嘉和贾诩同时瞳孔一缩。
“奉孝,文和。”
“主公。”
“这位陛下,当不得天子了。”
喜欢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