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平三年二月(186年2月),常山郡,郡治元氏县。
自刘景将郡治迁于此,这座小县城便以一种肉眼可见的速度,飞速发展,日渐繁华。
而今天,更是元氏县有史以来,最为热闹的一天。
城外,官道两侧,人山人海,旌旗招展。
黑压压的人群,从城门口一直延伸到远方地平线的尽头,足有十里之长。
有白发苍苍的老者,拄着拐杖,在家人的搀扶下,踮着脚尖,向着北方翘首以盼。
有风华正茂的妇人,抱着怀中的孩童,不断轻声告诉他,今天将要见到的是一位盖世英雄。
更有无数的青壮,他们攥紧了拳头,眼中燃烧着名为崇拜的火焰。
他们都在等一个人。
那个率领他们常山子弟,北上征伐,打得鲜卑胡虏丢盔弃甲,扬我大汉天威的男人!
征北将军,刘景!
城门楼下,贾诩与其它官吏并肩而立。
贾诩一身青衫,看着眼前这万民自发相迎的壮阔场景,那双总是古井无波的眼眸里,也泛起了层层涟漪。
这就是人心。
这就是民意。
时间缓缓流逝,人群没有丝毫的不耐,反而越发期待。
终于。
“来了!来了!”
人群中,不知是谁高喊了一句。
所有人的目光,齐刷刷地投向北方。
只见地平线的尽头,一个黑点缓缓出现,然后迅速扩大。
马蹄声由远及近,如同闷雷滚滚。
一面刘字大纛,在风中猎猎作响,率先映入眼帘。
紧接着,是一队身披精良铠甲,气势肃杀的骑兵。
他们如同一柄出鞘的利剑,锋芒毕露。
而在队伍的最前方,为首一人,身姿挺拔,俊朗非凡。
正是刘景!
“是征北将军!”
“征北将军回来了!”
短暂的寂静过后,人群爆发出山呼海啸般的欢呼。
“征北将军威武!”
喊声汇成一股洪流,直冲云霄,震得天地都为之颤动。
无数百姓激动得热泪盈眶,他们用力挥舞着手臂,嘶声呐喊,用最质朴、最热烈的方式,欢迎着他们的英雄。
贾诩快步迎上。
贾诩上前一步,对着刘景深深一躬,声音里带着难以抑制的激动与感慨。
“恭迎主公凯旋!”
“主公在北疆扬我大汉天威,横扫胡虏,诩在常山,与有荣焉!”
刘景见状,连忙上前,双手将他扶起。
他没有压低声音,反而用一种能让周围所有人都听清的音量,朗声说道:
“文和言重了!”
“我能在外安心征战,全赖先生坐镇后方,调度有方,才让我三军将士无后顾之忧!”
“此战文和功不可没啊!”
此言一出,全场皆惊。
贾诩更是心头剧震,一股暖流瞬间涌遍全身。
他没想到,主公竟会在万民之前,给予他如此之高的评价!
而周围的官吏与百姓,听到刘景这番话,更是心生敬佩。
打了天大的胜仗,却不居功自傲,反而将功劳推给镇守后方的文臣。
如此胸襟,如此气魄!
“将军仁义!”
“将军圣明!”
欢呼声再次响起,比之前更加热烈,更加发自肺腑。
刘景的威望,在这一刻,如同烙印一般,深深地刻在了常山每一个人的心里。
……
征北将军府,书房。
喧嚣散去,这里恢复了往日的肃静。
明亮的烛火下,只有四个人。
刘景,贾诩,高顺,张飞。
刘景换上了一身便服,神色也从白日的温和,转为了不加掩饰的锐利。
他看向贾诩和高顺,开门见山地问道:“我离开的这段时间,常山情况如何?”
贾诩拱手道:
“回主公,一切安好。钱粮入库,新兵操练,皆有条不紊。郡内吏治清明,百姓安居乐业,无甚大事发生。”
刘景满意地点了点头。
他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然后将茶杯重重放下。
“咚”的一声,让贾诩和高顺的心头都跟着一跳。
“我要扩军。”
刘景吐出四个字,简单,直接,却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力量。
贾诩瞳孔微微一缩,似乎早已料到。
而高顺则是眉头一皱,他性格耿直,有什么便说什么。
“大哥,我们常山军如今总兵力已有四万。”
“若是再行扩招,恐怕会引起朝中那些人的注意,招来不必要的麻烦。”
高顺的担忧,不无道理。
在这个时代,手握重兵,就是原罪。
刘景闻言,嘴角却勾起一抹冷冽的弧度。
他站起身,走到窗边,看着窗外漆黑的夜幕。
“麻烦?他们已经把天大的麻烦,变成了我天大的机遇!”
“我如今是何身份?”
刘景转过身,目光灼灼地看着二人。
“征北将军,假节钺,都督冀、并、幽三州军务!”
“这是陛下亲封,是朝廷的旨意!”
“我一个都督三州军务的大将军,手里要是没点兵,说得过去吗?怎么威慑北疆?怎么替陛下镇守国门?”
他这番话,说得理直气壮,甚至带着几分玩味。
贾诩的眼中,闪过一道精芒。
他明白了。
主公这是要拿着鸡毛当令箭,不,是拿着圣旨当令箭!
刘景伸出两根手指。
“我要再征召两万精兵!”
“使我常山郡的总兵力,达到六万之众!”
“六万!”
饶是高顺,听到这个数字,也忍不住倒吸一口凉气。
六万大军!
这已经不是一个太守该有的兵力了,这简直就是一方诸侯的规模!
刘景似乎看穿了高顺的震惊,他话锋一转,语气变得更加森然。
“但这六万人,对外,我们只宣称四万!”
“另外两万,给我藏起来!给我变成影子!”
“并州,云长和文远,我给他们一万精兵。”
“幽州,子龙和奉先,我也给他们一万精兵。”
“这两万人,摆在明面上,是履行我征北将军的职责,是为大汉镇守边疆,谁也说不出半个不字!”
“他们,是我张开的两扇羽翼!”
刘景的声音陡然拔高,充满了霸气与野望。
“而我们的大本营,常山!”
“必须有四万铁军坐镇!”
“这四万大军,就是我的拳头!是随时可以砸出去,砸碎一切敌人的铁拳!”
一明一暗,一虚一实。
贾诩的呼吸都变得有些急促起来,他看着刘景,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狂热。
高顺也听得热血沸腾,他不再有任何疑虑,只觉得胸中豪情万丈。
他重重抱拳,声如雷震。
“大哥放心!末将这就去准备!保证将这四万铁军,给大哥练成天下第一强兵!”
贾诩也躬身一拜,心悦诚服。
“主公深谋远虑,诩,佩服之至!”
就在这时。
书房外传来一阵沉稳的脚步声。
“主公。”
是沮授的声音。
刘景道:“公与,进来吧。”
房门被推开,沮授手持一份竹简,面带一丝凝重地走了进来。
他先是对着刘景行了一礼,然后看了一眼贾诩和高顺。
刘景道:“都是自己人,公与有话但说无妨。”
沮授这才深吸一口气,沉声开口。
“主公,扩军之事,刚刚偶尔听到,授已知晓。”
“扩军需人,更需良才。”
“授虽不才,但想为主公举荐一位奇才。”
说到这里,沮授的脸上,却浮现出一抹罕见的为难之色。
他顿了顿,才继续说道:“只是此人……”
喜欢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三国:耕耘一次,就能获取一百币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