傻柱一看到他,脸立刻沉了下来。
他没好气地问:“吃什么?”
李进阳也不在意,随便点了两个菜,要了三个馒头,笑着说:“傻柱,恭喜。”
“又回到你熟悉的地方了,怎么样,还拿得动菜刀吗?”
“少啰嗦,赶紧走,后面还有人等着呢。”
李进阳笑了笑,拿着饭盒走了。
他就喜欢看傻柱那副气急败坏的样子。
前阵子,孙师傅已经跟着杨厂长出去做过饭,服务的是原剧中那位讲究吃喝的大领导。
听说评价很高,还约好下周再去。
现在傻柱回来也没用了,机会早就被别人拿走了。
所以李进阳根本不在乎他回不回食堂。
有些机会,一旦错过,就再也不会有了。
李进阳有时候忍不住想,要是有一天傻柱知道,自己曾经有机会认识一位大人物,
结果却被他搅黄了,会不会气得发疯。
当然,他也只是想想,这种事一辈子都不能说出口。
吃过午饭,晃晃悠悠就到了下午。
李进阳处理了几个在附近闲晃的盲流,在会议室小睡了一会儿。
……
下午休息的时候,易忠海来二食堂找了傻柱。
“一大爷,您这时候过来,不会又出什么事了吧?是不是李进阳又在搞什么名堂?”
傻柱紧张地问。
他生活刚有点起色,实在怕再被折腾。
前段日子的苦日子,回想起来都忍不住打寒颤。
真的再也经不起一次了。
易忠海摆摆手,脸上难得露出喜色,“不是,我入选攻关小组了,高兴,特意来告诉你一声。”
“真的?”
傻柱一听,果然兴奋起来。
“是,本来我少根手指,是进不去的。可三车间的老李突然得了急性肠炎,得住院好几天。”
“临时顶替,就把我调进来了。”
说这话时,易忠海满心欢喜。能加入攻关小组,实在大有可为。别的先不说,只要掌握了新机器的操作方法,将来这机器不给他们用,还能给谁用?
生产效率能提升一大截,以后的先进、标兵和各种福利,还能少得了吗?
再往深了想,以后要是再来新机器,估计不会再分给轧钢厂了,多半会拨给规模差不多的第三厂。到那时候,说不定他们小组的人还能去讲课,多风光?
易忠海相信,有了这些荣誉加持,挽回自己在院里和街道的名声,简直易如反掌。
一时间,他只觉得前路一片光明。
傻柱也怀着同样的心情。
“嘿嘿,还是现在的日子舒坦。想起前阵子和李进阳较劲的时候,真是头皮发麻。”
“一大爷,您暂时可别去惹他,专心做好攻关小组的工作才是正经。”
易忠海欣慰地笑了笑:“行傻柱,这话我本来还想提醒你呢,倒让你先说了。”
“咱们是该安稳一阵子,等我站稳脚跟,等那小畜生露出败相的时候,再狠狠收拾他。”
“成。”
……
李进阳睡醒后,也快到下班时间了。他骑着自行车买了点菜,割了块肉,径直回了家。
院里住户的日子照旧,整天还是东家长西家短地闲聊。
随着日子渐渐平静,贾张氏又有了闲心,天天和老太太一起唠嗑做鞋。
如今秦淮如不上班,家务活自然落在她身上。贾张氏每天不用看孩子也不用做饭,过得还挺惬意。
傻柱回到食堂,重新找回了人生的意义。加上聋老太太平时的教导,他对贾家也不像从前那么苛刻了。
或许是为了让棒梗将来给他养老。
傻柱现在和一大爷处境相似,都得考虑养老的人选。
消息一传开,95号四合院差点就出了名——一个院里竟有三户绝户,实在稀奇。
见李进阳回来,老太太笑呵呵地跟他打招呼,贾张氏却赶紧把脸扭到一边。她是真怕李进阳,只要他走到三米内,她就忍不住打哆嗦。
李进阳也懒得理她。眼下工作最要紧,等忙过这阵子,再陪院里那些“禽兽”慢慢玩。
不过,李进阳也有自己的烦心事。刚到家门口,还没进门,就见一个身影小跑着凑过来。
“进阳哥,你要做饭吗?我帮你做吧?衣服要不要洗?”
“进阳哥,我也想吃肉,晚上能跟你一块儿吃吗?”
秦京如眼巴巴地望着他,像只可怜的小狗。
上次举报傻柱之后,她和秦淮如彻底闹翻了,哭着跑来找李进阳,说自己没地方去、快饿死了、太可怜了。其实她本可以回村里,却一心想留在城里,守在李进阳身边——最好能嫁给他。
李进阳难得发了回善心,觉得毕竟是自己让她去举报,才害她落到这步田地。于是安排她暂住在易忠海家,又帮她在街道接了点糊火柴盒的零活,让她在城里勉强立足。这就算是给她的报酬了。
当然,他也郑重声明:自己不是好人,傻柱没骗她,骗她的人是他李进阳。还强调绝不会娶一个农村女人,要她趁早死心,更不准纠缠,否则立马让她走人。
秦京如当时答应得好好的。
可这些天来,她变着法地接近李进阳,显然想打持久战,慢慢把他感动。
但李进阳,是那种会被感动的人吗?
他停好自行车,冷冷瞥了她一眼。
“滚。”
简单,干脆。
秦京如撇着嘴,悻悻走开了。
李进阳绝不可能跟她纠缠不清。
进屋准备饭菜,没多久肉香便飘满了整个院子。
香气引来不少羡慕的目光,李进阳美滋滋地饱餐了一顿。
没人过来打扰他。
更不可能有人厚着脸皮端着碗来“借肉”。
在其他故事里屡屡做出类似举动的秦淮如,这次彻底被李进阳吓破了胆。
她连靠近李家都不敢。
她的宝贝儿子也一样,一见到李进阳就贴着墙发抖。
棒梗童年最大的噩梦,就是李进阳。
他甚至不敢踏进后院一步。
从这一点来看,李进阳前期的“驯禽”工作已初见成效。
他帮不少人改掉了坏毛病。
易忠海不再整天把道德挂在嘴边。
秦淮如也没法再装清纯无辜。
贾张氏终于体会到生活不易。
傻柱也明白了偷拿公家财物是不对的。
连棒梗都懂得了要做个好孩子。
至于聋老太,
她也意识到自己不是院里的老祖宗,不过是个裹小脚的旧时姨太太。
成效显着。
悠闲的一天过去,李进阳上床休息。
养足精神,明天争取抱上大腿,后天一飞冲天。
次日,李进阳提前两小时到了轧钢厂。
他把所有岗哨位置都检查了一遍,看到站姿不标准的就严厉纠正。
要求所有在岗人员必须打起精神,展现出工厂的良好风貌。
今天谁敢出岔子……
李进阳保证让他明天就去外面打零工、扛麻袋。
在本职工作上,李进阳绝不容许任何失误。
万一有人形象邋遢、态度散漫,
别说被大领导批评,就是皱下眉头也不行。
李进阳在保卫科算是干到头了,眼看要被调去养猪。
见队长如此重视,原本觉得领导视察与己无关的队员们,也纷纷收起散漫,个个挺直腰板站出标准军姿,铆足劲瞪大双眼。
先不论实战能力如何,单是这股精气神就足够唬人。
约莫两小时后,厂领导们齐聚大门口准备迎接上级。
杨厂长、李副厂长、妇联主任、生产科科长、商业科科长、保卫科副科长、宣传科科长、后勤科科长、清洁科科长……但凡有头有脸的人物悉数到场。
有些本不够格的干部也绞尽脑汁挤进迎接队伍,只为在领导面前混个脸熟——毕竟谁不盼着那一眼之缘改变命运?
这世上从不缺李进阳这样的聪明人。
“进阳,过来。”
李副厂长瞥见门卫处的动静,笑着朝队伍末尾招手。
身为保卫科小队长,李进阳原本没资格站前排。
听闻召唤,在场干部纷纷侧目,只见一个眉眼清俊、神采奕奕的青年快步上前。不少人暗自点头:且不论能力,单是这蓬勃朝气就足够体面。
“副厂长。”李进阳从容应答。有正职在场时,他从不省略“副”字。
李副厂长指着门卫笑道:“提前打过招呼?今天个个精神头十足!其他岗哨也这样?”
“副厂长放心!”李进阳咧嘴露出白牙,“今天保卫科别说人,连养的两条狗我都让它们支棱起来注意形象!”
人群中顿时爆出几声憋不住的笑。
“他是保卫科的?之前怎么没印象?”
“是新上任的一大队队长,883的,讲话挺风趣。”
厂领导们纷纷笑了起来。
杨厂长也不由得转过头,多看了李进阳几眼。
陈猛站在一旁,一脸无奈。
李副厂长对他的回答很满意,越看李进阳越觉得顺眼。
这样有干劲的年轻人,实在难得。
今天他岳父来厂视察,方方面面都要做到最好,交出一份令人满意的答卷。
只有这样,将来才会给他更重的担子。
李副厂长转身对后面的干部们训话:“都听到了吗?这才叫工作态度!方方面面都要做到最好、最细,做到别人想不到的程度!”
“只有这样才能出成绩,才能被人记住!”
“杨厂长,我觉得李进阳今天的表现很有宣传价值,可以展现我们厂的工作作风。”
杨厂长点头赞同:“宣传科的同志记一下,李进阳同志这种工作精神值得大家学习。”
好了。
就这么几句话,李进阳今年的先进称号基本稳了。
毕竟领导发话不能白说。
两位厂长都表扬了,要是评先进不给李进阳,那负责评审的人就等于对厂长的话阳奉阴违,不落实工作。
时间渐渐临近。
等候迎接的人群有些紧张,都不再说话。
李进阳被李副厂长留在身边陪同。
在一群最低十七级的干部中,混进了一个二十级的——
九点整。
层层护卫的车队停在了轧钢厂大门口。
李进阳悄悄观察,发现大领导样子很和蔼,清瘦,戴着一副黑框眼镜。
和工业部那位领导的风格很像。
在大领导身边,还有一位大约五十多岁、看起来很斯文的人,姓周。
他是工业大学的教授。
“领导,感谢您抽空来到我们轧钢厂视察工作,请。”
“好,那我们先看看,你们安排一下,等会儿去车间,请周教授指导工人们把机器启动起来。”
“买回来却不会用,那可就闹笑话了。”
“您放心,已经安排妥当了。”
在厂领导的陪同下,大领导很快完成了视察工作。
其实没走多远,随行的宣传人员咔嚓咔嚓拍了几张照片。
领导表扬了工人几句,提了几点不痛不痒的要求。
就算结束了。
毕竟今天来是有正事要办。
没过多久,一行人来到了一车间。
生产科长上前带路,把大家领到了之前安置在角落里的那台“先进机器”前。
其实它还只是一堆零件。
怎么运来的,就怎么放着。
生产科长为难地说:“领导,机器就在这儿,但我们实在搞不懂怎么安装,更别说怎么运行了。”
“说明书上的字,厂里没一个人看得明白。”
“呵呵,我们今天来,就是来解决问题的。”
大领导请周教授上前,看看他是否能看懂说明书上的英文。
专业设备的说明书和日常使用的英语差别很大,里面有很多专业术语。
周教授仔细翻阅了一遍,放下心来,笑着说:“幸好之前在毛熊的时候,我对工业设备挺感兴趣,研究过一段时间。”
“不然,这回可能还真看不明白。”
“现在看来,问题应该不大。”
大领导非常高兴。周教授是他特意请来的专家,为此还暂停了一个相当重要的项目。
付出这么大代价,总算能解决这台先进机床的问题了。
他为了这个女婿,投入了不少资源,又是找机器,又是请专家。
可以说是全力栽培。
“好,好!那咱们就别耽搁时间了,赶紧把它组装起来。”
“看看咱们的设备,和国外的到底有多大差距。”
领导一声令下,易忠海和其他九位八级技工,连同技术部的专业人员,都依照周教授的指示,一步步装配零件。
易忠海今天格外卖力,力求每个环节都做到完美,希望能彻底掌握这台先进设备的操作方法,早日功成名就,实现扳倒李进阳的最终目标。
“嗯,这里的电线接得不错,但这边的线路得留出空间,不然加工材料时容易出问题……”
“好,这一步也没错,装上这个部分,就完成一大半了。”
“等等,那位同志请稍等,这里不对……”
“这里也不行,动力滑台的位置没放对。”
在周教授细致入微的指挥下,技术人员和工人齐心协力,很快将第一台机床组装了**成。
周围的人都面露喜色。
看样子,只要机器能顺利运转,这台先进机床很快就能投入生产。
只是,站在说明书旁的周教授,额头上不知何时渗出了汗珠。
刚才安装得快,是因为那些都是他熟悉的部分。
没错,他懂的部分已经装完了。
剩下的,说明书上应该写明了安装方法,但那些文字,周教授却读不懂。
场面一时有些尴尬。
渐渐地,周教授说话越来越慢,组装进度也明显迟缓下来。
甚至出现了一个零件反复拆装的情况。
给人的感觉……不像是在看说明书指导,更像是在凭猜测尝试。
……
又等了好一阵,别说其他人,连大领导都有些站不住了。
喜欢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公审秦淮如搞破鞋,游街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