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城的清晨总带着金属的冷意,当第一缕阳光掠过发射架的钢铁骨架时,黄博、李岩已经跟着航天员教官站在了训练馆门口。两人穿着统一的深蓝色训练服,领口别着小小的航天徽章,手里攥着崭新的训练日志,眼神里藏着期待,却在看到馆内那套银灰色的航天服时,悄悄绷紧了脊背——那不是影视剧中轻便的道具服,是真正的舱外航天服复刻版,立在支架上像一尊沉默的金属雕塑,肩甲处的管线和头盔上的面窗,都透着不容小觑的专业感。
“先从穿航天服开始,这是你们今天的第一课。”教官是有着十年在轨经验的老航天员,他拍了拍航天服的胸甲,“这套衣服重120斤,比你们平时穿的戏服重十倍,光穿脱就要40分钟,每一个步骤都不能错——在太空里,任何一个小失误都可能危及生命。”
黄博第一个上前尝试。他先套上贴身的压力服,布料紧绷得像第二层皮肤,然后在教官的帮助下穿上舱外服的躯干部分,金属搭扣“咔嗒”扣合时,他忍不住闷哼了一声——胸甲的压力瞬间传来,像有只手轻轻按着胸口。最费力的是戴手套,特制的航天手套指尖有防滑纹路,却厚得像棉靴,他试着去扣手腕处的搭扣,手指却不听使唤,捏了三次才勉强扣上。“这还没戴头盔呢,就感觉胳膊抬不起来了。”他苦笑着活动肩膀,却在看到镜中自己的模样时,突然愣了愣——银灰色的航天服裹着身体,面窗反射着训练馆的灯光,那一刻,他好像不是演员黄博,而是即将踏上征程的航天员“东方”。
李岩的体验同样充满挑战。当他穿着航天服走进失重模拟舱时,压缩空气突然从舱底喷出,身体瞬间飘了起来,手臂不受控制地晃向两侧。“稳住核心,用腰腹发力调整姿态,不是用手。”教官的声音从对讲机里传来。李岩试着收紧腰腹,可身体还是像断线的风筝,他伸手想去抓旁边的扶手,却差点撞到模拟仪器。“以前在剧组吊威亚,总觉得失重就是‘飘起来’,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失重里,连‘站稳’都要练。”他后来在训练日志里写道,配图是自己在模拟舱里歪歪扭扭抓着扶手的照片,脸上还沾着点模拟舱内的粉尘。
接下来的体能训练,更是对意志的考验。离心机测试室里,黄博坐在旋转舱内,随着机器启动,离心力逐渐增加,他的脸颊被甩得向一侧拉扯,呼吸也变得急促。“到8G了,坚持住!”教官的声音带着鼓励。黄博咬着牙,眼前的视线开始模糊,却突然想起《星尘归途》里的一场戏——“东方”在能量风暴中调整飞船姿态,身体承受着巨大的过载,却依旧冷静地报出参数。“那时候我才明白,‘东方’的从容不是演出来的,是在无数次这样的训练里,刻进肌肉记忆的坚韧。”他在日志里写下这句话时,笔尖都还带着轻微的颤抖,那是离心力过后的生理反应,却让他对角色有了前所未有的共鸣。
幽闭环境适应训练,则让李岩对“孤独”有了新的理解。他被关进一间仅4平方米的模拟舱,舱内只有一盏小灯,没有窗户,只有通风系统的“嗡嗡”声。起初他还能靠背诵台词打发时间,可半小时后,黑暗和寂静像潮水般涌来,他甚至能清晰地听到自己的心跳声。“我突然想到年轻航天员第一次独自驻守观测站的场景,”他后来和黄博聊起,“没有队友,没有信号,只有星星和仪器为伴,那种孤独不是‘无聊’,是要靠信念才能扛过去的。以前演‘孤独’,只会皱眉头,现在才知道,真正的孤独里,藏着对‘归途’的渴望。”
除了体能和实操,航天知识的学习同样不轻松。每天晚上,两人都会跟着航天工程师学习基础物理和航天术语,从“在轨姿态调整”到“能量循环监测”,从“舱体压力控制”到“外星环境探测”,厚厚的教材上画满了批注。黄博总爱缠着工程师问“角色场景”:“如果‘东方’发现外星能量核心失衡,他会先检查哪个参数?”“在没有地面支援的情况下,航天员会优先保证哪个系统的运转?”工程师笑着说:“你不是在学知识,是在给角色‘搭骨架’啊。”
有一次,他们跟着老航天员参观发射控制中心,看到屏幕上滚动的数据流,老航天员突然说:“你们知道航天员出舱时,最先看的是什么吗?不是外星风景,是地球——不管走多远,那片蓝色都是归途的方向。”这句话像一道光,突然照亮了黄博对角色的理解:“‘东方’帮助外星文明,不是为了‘拯救’,是因为他懂‘归途’的意义——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根’,就像我们不管飞多远,都记得地球的样子。”
三周的特训结束时,黄博和李岩的训练日志都写满了,封皮上沾着模拟舱的粉尘、离心机测试时的汗渍,甚至还有幽闭训练时不小心蹭上的墨点。黄博的日志最后一页,画着一个简单的太极符号,旁边写着:“‘东方’的智慧,是在千锤百炼后,依然能保持对‘平衡’的敬畏;他的坚韧,是在孤独征程中,永远记得‘归途’的方向。”李岩则在日志结尾贴了一张自己穿着航天服的照片,配文:“演航天员,不是模仿‘酷’的动作,是理解他们‘把每一次训练都当实战’的专业,是记住他们‘把地球装在心里’的温柔。”
当他们带着训练日志回到云栖文创时,陆砚辞翻看着那些带着温度的文字和草图,笑着说:“这才是最好的‘角色剧本’——不是靠想象,是靠体验;不是靠表演,是靠理解。”而黄博和李岩知道,这场特训不是结束,而是他们为“东方”和年轻航天员注入灵魂的开始——那些在航天城流下的汗、感受到的力、体会到的孤独,终将变成角色身上最真实的“航天员质感”,让观众相信,在遥远的宇宙里,真的有这样一群带着东方智慧的行者,正在寻找归途。
喜欢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文娱:我的十年隐居藏着文娱半壁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