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白圣旨。
这四个字,像一道天雷,劈在了紫宸殿所有人的天灵盖上。
费祎的魂,飞了。
他双腿一软,再也支撑不住,整个人瘫坐在冰冷的金砖上,指着凌毅,嘴唇哆嗦,却一个字都说不出来。
谋逆!
这是赤裸裸的,毫不掩饰的谋逆!
自古以来,何曾有过臣子,敢向君王,讨要一道空白的圣旨?这与直接索要传国玉玺,有何分别!
殿内,死寂。
就连夏侯霸等一众刚刚还沉浸在狂喜中的武将,此刻也是面面相觑,脸上的血色,褪得一干二净。
他们可以跟着凌毅去打仗,去拼命。
可这种事……
已经超出了他们能够理解的范畴。
黄皓跪在地上,身体筛糠般抖动,他甚至不敢抬头去看,只觉得一股前所未有的恐惧,攥住了他的心脏。
疯子。
这个兴农侯,是个彻头彻尾的疯子!
刘禅坐在龙椅上,他也没有动。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下方那个,捧着空白绢帛,神色平静得,仿佛只是在讨要一卷普通竹简的青年。
许久。
刘禅开口了。
“凌卿。”
他的声音,很稳。
“朕,信你。”
“但,文武百官,需要一个解释。”
此话一出,费祎那几乎要停跳的心,才算缓过来一点。他挣扎着,想要爬起来,继续劝谏。
凌毅却先一步转身,走到了他的面前。
“费公,不必惊慌。”
凌毅的声音,有着一种安定人心的力量。
“这道圣旨,不是给臣的。”
费祎一愣。
“也不是,给大汉任何一位臣子的。”
凌毅抬起那卷空白的绢帛,对着众人。
“这道圣旨,是臣,要替魏国天子,写给武威太守,王经的。”
什么?
殿内所有人,都以为自己听错了。
替魏国天子,写圣旨?
这是何等荒唐,何等匪夷所思的言论!
“兴农侯!”费祎急道,“你……你莫不是在说笑?王经乃魏国忠良,为人刻板,岂会信你这……”
“正因为他刻板,所以他才一定会信。”凌毅打断了他。
凌毅走到舆图之前,手指,重重点在了“武威”二字之上。
“王经此人,迂腐方正,一生所认,唯‘规矩’二字。而在他心中,天下最大的规矩,莫过于君臣之礼,君王之命。”
“我们强攻武威,他会死守。因为守城,是他的规矩。”
“我们劝降,他会痛骂。因为不降,也是他的规矩。”
“这种人,油盐不进,水火不侵。唯一的弱点,就是他自己信奉的规矩。”
凌毅的视线,扫过殿内每一个,仍在震惊中的臣子。
“所以,我们,就给他一道,他无法拒绝的‘规矩’。”
“一道,盖着大魏玉玺的,让他开城投降的‘圣旨’!”
“这……这怎么可能!”费祎失声喊道,“我们哪来的大魏玉玺?”
“我们不需要。”凌毅笑了,“夜枭在洛阳的暗桩,早就弄到了魏国宫中圣旨的拓本。从纸张,到墨迹,再到行文格式,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
“至于玉玺……王经远在武威,他如何能辨真假?他看到的,只会是一道,符合所有‘规矩’的,来自洛阳的,最高命令。”
“可……可他为何要信?”费祎还是无法理解,“投降之事,何其荒谬!”
“不荒谬。”凌毅摇头。
“圣旨上会告诉他,司马昭新立,朝局不稳,命他假意投降,是为了诱我大汉主力深入凉州,好一举围歼。这,合情合理。”
“同时,我会让投石车,将我们已经拿下的,凉州各郡守将的‘亲笔劝降信’,一同射入城中。让他知道,投降,是大势所趋,是所有人的选择。”
“最后,”凌毅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夜枭会去联络城中那些,早就对司马氏不满的豪强。告诉他们,谁开城,谁就是下一任武威太守。他的家族,将得到大汉的册封,世袭罔替。”
“外部,有‘君命’与‘大势’压迫。”
“内部,有‘利益’与‘野心’驱动。”
“费公,你告诉我,那个刻板的王经,还能守得住几天?”
三步连环。
招招诛心。
紫宸殿内,落针可闻。
费祎呆呆地看着凌毅,张着嘴,脑子里一片空白。
他终于明白,凌毅要的不是一道空白圣旨。
他要的,是一柄,可以撬动人心,可以扭转乾坤的,钥匙!
刘禅,笑了。
他缓缓从龙椅上站起,一步步,走下御阶。
他没有再多问一句。
他走到凌毅面前,从宦官手中,接过那个,沉甸甸的,象征着大汉最高权力的,传国玉玺。
然后,在百官,那如同见证神迹般的注视下。
这位大汉的天子,亲手,在那卷空白的绢帛之上,重重地,盖下了那个,赤色的印记!
“朕,陪你,再赌一局国运。”
……
七日后。
武威城下。
肃杀之气,笼罩着整片戈壁。
姜维站在高高的望楼之上,看着远处那座,如同洪荒巨兽般,盘踞在大地上的坚城。
城墙之上,魏军的旗帜,依旧招展。
但姜维知道,这座城,已经从根上,开始烂了。
“大将军。”
一名亲卫,捧着一卷刚刚写好的绢帛,走了上来。
“兴农侯的‘圣旨’,已经按您的意思,写好了。”
姜维接过。
展开。
那熟悉的,凌毅的笔迹,此刻却模仿着魏国官方的文书风格,字字句句,都透着一股,令人不寒而栗的,冰冷与威严。
“以魏帝之名,令王经降汉……”
姜维喃喃自语,只觉得一股荒谬感,直冲头顶。
用敌国皇帝的命令,让敌将投降。
这种计策,纵观史书,闻所未闻。
“传令!”
姜维压下心中的震撼。
“投石机准备!”
“目标,武威城!”
片刻之后。
数十台巨大的投石机,发出了令人牙酸的绞盘声。
这一次,被投向天空的,不是磨盘大的巨石。
而是一根根,被布匹包裹得严严实实的,竹筒。
竹筒划破长空,如同蝗虫过境,越过高高的城墙,散落进武威城的,大街小巷。
城内,瞬间大乱。
无数百姓,和底层的魏军士卒,惊恐地躲避着。
但很快,他们就发现,这些东西,并无杀伤力。
好奇的民众,捡起了竹筒。
打开。
一张张写满了字的绢帛,散落出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
“王太守亲启,弟张掖郡守李简,已归顺大汉……”
“羌人部落首领,愿为大汉先驱……”
各种各样的信件,真真假假,瞬间在城内,引爆了一场巨大的风暴。
太守府。
王经看着亲兵们,从城内各处,收集来的,堆积如山的竹筒和信件。
他的手,在微微颤抖。
尤其是当他展开那份,制作精良,行文规整,甚至连墨迹都与他熟悉的洛阳公文,别无二致的“圣旨”时。
他的信念,第一次,动摇了。
就在此时。
城中,一处隐蔽的豪宅之内。
一名伪装成商贾的夜枭校尉,将一杯温热的茶,推到了对面,几位衣着华贵的,中年男人的面前。
“诸位家主,兴农侯的条件,我已经说了。”
“武威城破之后,张家,为武威太守。李家,掌都尉之职。赵家,总领凉州商路。”
“是继续跟着那艘,快要沉了的曹魏破船,一起淹死。还是,登上我大汉的,万吨巨轮,开创百年基业。”
“三日之内,侯爷,要一个答复。”
夜,深了。
武威城内,暗流汹涌。
第三日的黄昏。
姜维依旧站在望楼之上,他的心,已经提到了嗓子眼。
并州狼骑,最多数日,便可抵达。
若武威不破,他们,将腹背受敌。
凌毅的计策,是他唯一的希望。
突然。
城墙之上,一处不起眼的角落里,一束火光,按照约定的方式,闪烁了三下。
姜维的心,狂跳起来!
成了!
他正要下令,准备接管城池。
异变,陡生!
那束火光,刚刚熄灭。
“轰隆——”
一声巨响,从武威城西门的方向传来!
紧接着,是冲天的火光,和无数人的,惨叫与呐喊!
姜维一怔。
内应,提前动手了?
可信号,不对!
就在他惊疑不定之际。
武威城的正南门,那扇紧闭了数十日,重达万斤的巨大铁闸门。
在令人牙酸的,“嘎吱”声中。
缓缓地,向上吊起!
一道缝隙,出现在了黑暗的城门洞下。
喜欢阿斗,我来扶你振兴汉室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阿斗,我来扶你振兴汉室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