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永明在看到这个方案的初稿时,脸色沉了下来。他直接打电话给江渊:“江渊同志,新区建设是大事,涉及全局和长远,是不是先在省委常委会上充分酝酿,征求一下各地市和省人大、政协的意见再说?”
江渊在电话那头语气轻松:“罗书记,时间不等人啊!现在各地都在抢机遇、抢项目,我们按部就班,黄花菜都凉了,这个新区是拉动全省经济增长的引擎,必须快速决策、快速启动。细节问题,可以在推进中逐步完善嘛。”
“这不是细节问题!”罗永明语气加重,“这是重大战略决策!关系到百万群众的切身利益,关系到全省发展格局的稳定!不能搞长官意志,不能拍脑袋决策!我认为,这件事必须慎重,需要组织专家深入论证,需要经过省委常委会集体研究决定!”
这是罗永明第一次对江渊表现出如此明确和强硬的态度,电话两头出现了短暂的沉默,气氛骤然紧张。
“好吧,罗书记,既然您坚持,那就按程序来。”江渊最终妥协,但语气中带着明显的不快,“不过,算力中心那个项目,竞争非常激烈,机会稍纵即逝,我希望省委能支持政府这边全力以赴去争取。”
“符合程序、有利于我省发展的项目,省委当然支持。”罗永明的声音恢复了平和,但底线清晰,“但前提是,必须符合国家政策,必须经过科学论证,必须集体决策。”
挂了电话,罗永明靠在椅背上,揉了揉眉心,他意识到,江渊的到来,恐怕真的要打破中原省维持多年的“和气”局面了,这位年轻气盛的省长,背景硬、胆子大、路子野,做事几乎毫无顾忌,长此以往,不仅班子团结会出问题,更可能给省里的发展带来难以预料的风险。
他沉吟片刻,拿起电话,接通了省政协主席,又让秘书请来了两位在省内德高望重的老同志,他需要提前沟通,统一思想,确保在重大问题上,省委能够把握好方向。
另一方面,江渊在办公室里也是心绪难平,他觉得罗永明过于保守,甚至有些迂腐,严重阻碍了他施展拳脚。“什么充分酝酿、集体决策?不就是怕担责任、怕触动利益吗?”他对自己的心腹、从S省跟来的秘书抱怨道,“在S省,哪有这么婆婆妈妈?看准了就要干!郑开叶在d省能成功,不就是靠敢闯敢试吗?”
他下定决心,算力中心项目志在必得,即便有些程序可以“后续补票”,也要先拿下再说,至于新区规划,他准备绕过省委,先在政府层面强力推动前期准备工作,造成既成事实,逼省委就范。
江渊的强势和越界行为,通过不同渠道,很快传到了正在d省主持工作的郑开叶耳中。
“省长,中原那边,江省长和罗书记之间,似乎摩擦不小。”周启在汇报完日常工作后,看似随意地提了一句,“听说为了一个什么新区规划和重大项目,闹得不太愉快。”
郑开叶放下手中的笔,目光深邃,他对江渊的作风有所了解,对罗永明的为官之道也略有耳闻,这两人搭班子,出现矛盾是迟早的事。
“江渊能力是有的,就是太急了。”郑开叶缓缓道,“中原省情况特殊,罗永明书记讲究平衡,自有他的道理,强龙不压地头蛇,更何况罗书记在中原根基深厚,江渊这样搞,短期内或许能推动一些事情,但从长远看,恐怕会埋下隐患。”
他并不担心中原省短期内会超越d省,但他警惕的是,江渊这种不按常理出牌的风格,可能会打乱区域竞争的既有节奏,甚至引发不必要的恶性竞争,而且,江渊背后有江家支持,若其在中原省真的搞出一些“突破性”的政策洼地,对d省吸引高端要素资源也可能构成挑战。
“我们要以静制动,以我为主。”郑开叶对周启,也是对自己说,“继续扎扎实实深化‘强基固本’,把d省的内生动力和营商环境做得更实、更优,同时,密切关注中原省的动向,特别是江渊重点推动的那些大项目,看看有没有我们可以借鉴或者需要应对的地方。”
他指示省政府政策研究室,加强对中原、庆市等兄弟省市最新政策动向的跟踪研究,形成定期分析报告。
就在中原省暗流涌动之际,江渊力推的“国家级新一代人工智能算力中心”项目争夺战,进入了白热化阶段,凭借江家的影响力以及中原省给出的“超常规”优惠条件,该项目初步倾向于落户中原省会。
消息传来,江渊大喜过望,立即指示省政府办公厅筹备盛大的签约仪式,并计划邀请国家部委领导和业界巨头参加,大肆宣传,以此作为他上任后的“首秀”和重要政绩。
然而,就在签约仪式筹备紧锣密鼓进行时,一份关于中原省在项目引进过程中“涉嫌违反土地、环保相关政策,承诺过度补贴可能引发不公平竞争”的匿名材料,被分别送到了相关部委和上级相关领导同志的案头。
材料内容详实,直指江渊为争取项目,绕开正常程序,在土地预审、环评尚未完全到位的情况下就承诺开工时间,并且承诺的财政补贴额度远超国家规定标准和地方财政承受能力,
这封举报信如同一声惊雷,顿时让原本倾向中原的部委犹豫起来,如此重大的项目,如果存在明显的程序瑕疵和风险,谁也不敢轻易拍板。
罗永明也第一时间得知了举报信的存在以及部委态度的变化,他立刻召集了一个小范围的紧急会议,参加者有省长江渊、省纪委书记、省委秘书长和组织部长。
喜欢重生最强大脑登上权力巅峰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最强大脑登上权力巅峰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