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幕战共有十六场比赛,其中八场在主馆,八场在副馆同时进行。
我们城西中学对阵师范学院的比赛被安排在了主馆的第二场。
在这么多观众面前,在这样专业的场馆打球,对我们大多数人来说可能是这辈子唯一的机会,每个人都憋着一股劲,特别想赢下这场比赛。
在我们之前,主馆还要进行另一场比赛。
但我们全队都没心思观看,在李教练的带领下,我们来到外场的跑道进行热身。
我能明显感觉到队伍里的紧张情绪。
张祺瑞,裴泽等人不停地搓着手,来回踱步,投篮动作都比平时僵硬。
只有我、鲍雨龙和卓益还算镇定。
毕竟我们都经历过更凶险的场面,街头砍人、拆迁冲突、地下拳赛,相比之下,一场篮球赛的压力反而算不了什么。
李教练宣布了首发阵容:控球后卫凯米尔丁,得分后卫我,小前锋张敦海,大前锋由李教练亲自担任,中锋则是鲍雨龙。
李教练虽然已经三十多岁,但毕竟是省队退役的,这些年一直保持着训练。有他坐镇,大家心里都踏实了不少。
我们也见识过李教练的实力,训练间隙连中十几个三分都是家常便饭。
女篮队长李菁担任我们的场下指导,负责记录数据和临时调整。
比赛前十五分钟,我们列队走进主馆。
踏入场地的那一刻,四周看台上黑压压的观众让我有些喘不过气来。
天花板高得惊人,照明灯将木地板照得发亮。我一眼就看到了城西中学的拉拉队,伊琳和博伦坐在一起混在拉拉队里。
简宁也在不远处,让我意外的是,我的父母不知什么时候也来了,就坐在简宁旁边。
我愣了下,茫然地朝他们挥了挥手,张了张嘴,没说话。
一种奇异的感觉在胸口涌动,激动、紧张,还有种说不清的使命感,我一定要打好这场球,一定!
师范学院队随后入场。
他们的平均身高明显比我们高出一截,控卫一米八几,中锋接近两米,比我们的鲍雨龙高了整整十公分。
不过我们的替补中锋高源也有193公分,倒也不至于太过吃亏。
比赛开始前,大家勾肩搭背围成一个圈,鲍雨龙低沉地说:“兄弟们,一生可能就这一次机会。上场就是拼,别留遗憾。”
他的话简单,却让每个人的眼神都变得坚定起来。
今天见面后,我和鲍雨龙默契地没提风华中学那档子事,所有注意力都集中在这场比赛中。
裁判哨响,比赛正式开始。
师范跳到了球,他们的控卫缓缓运球过半场,用手比了个手势,一看就是在叫战术。
凯米尔丁贴防上去,想要给对方制造一点压力,对方控卫微微侧身,跟凯米尔丁对抗了一下,随即眼中闪过一丝惊讶。
他显然也没想到凯米尔丁作为一个高中生,身体居然这么壮。
于是对方控卫毫不犹豫地将球传到了侧翼,马建翔接球,他曾经是我的情敌,也是师范学院篮球队的队长。
他肯定也认出了我,但到目前为止他一直都是无视我的状态。
马建翔接到控卫传球后,毫不犹豫地将球甩向低位,没有一点拖泥带水。
对方低位接球的内线球员身体巨壮,狠狠地撞了一下鲍雨龙,但鲍雨龙闷哼一声,只是晃了几下,却没有后退。
对方内线眼看顶不动鲍雨龙,直接一个击地传球,给到了另一个切入的内线,内传内!
对方中锋切入后直接上空篮得分,2:0。
李海闻教练赶紧摆了摆手:“我的错,我的错。”
李教练确实不年轻了,脚步跟不上这帮大学生球员,被直接甩开了。
接下来,师范学院果然利用身高优势主攻内线,他们的侧翼和后卫坚决把球吊入内线,虽然鲍雨龙和李海闻教练在身体对抗方面不吃亏,但对方坚决高举高打,我们没有太多应对策略。
对方的中锋在篮下连续得分,我们很快就以5:12落后。
我们这边手感冰凉,只有李教练命中一记三分,鲍雨龙强打内线得到两分。
我尝试了两次突破,但师范学院的联防密不透风。他们上线的两个后卫都是一米八几的身高,长臂不断干扰,让我很难找到突破空间。
张敦海也是几乎隐身,他的速度不算快,身高也只有178,被对方完全防死了,两次出手都偏的离谱。
师范的核心球员马建翔是三分射手,有点像加强版的峻阁。
在一次对位中,他绕过无球掩护,迎着我的防守投进一记三分,进球后还冲我喷垃圾话:“就这水平?”
我火气一下就上来了。下一个回合,我直接硬突他,在侧翼一个试探步,他以为我要向右突,重心动了一下,我坚决地从左侧突破,顶着他迈出三步上篮。
“哔!”裁判一声哨响。
我强行起跳造成了马建翔的犯规,随即我狠狠瞪了他一眼。
站在罚球线上时,全场的目光都聚焦在我身上。我能感觉到自己的手心在出汗,心跳快得厉害。
第一罚,球在篮筐上弹了一下,还是滚了进去。
第二罚,我深吸一口气,调整了下姿势,球空心入网。
“好球!”李菁在场边喊道,“就这么打!坚决一点!”
师范学院继续主打内线,他们的中锋试图单打鲍雨龙,但这次鲍雨龙牢牢卡住位置,迫使对方勉强出手。
李教练抢下篮板,迅速传给凯米尔丁发动快攻。
凯米尔丁带球推进,我从中路快速插上。他一个击地传球,我接球后直接起步上篮。
对方后卫紧紧跟防,我在空中稍微调整姿势,打板得分。
“回防!”李教练大声指挥着。
师范学院进攻,他们的控卫想要吊球给内线,但张敦海突然杀出,将球断下。
我们立刻发动反击,三线快攻。
张敦海把球传给我,我吸引防守后分给底角的李教练。李教练毫不犹豫,再次出手三分。
球应声入网。12:12,我们追平了比分。城西中学的拉拉队发出了巨大的欢呼声。
师范学院叫了暂停。走下场时,鲍雨龙用力拍了拍我的后背:“好球!”
李教练在暂停期间快速布置战术:“他们内线优势明显,但我们更灵活。防守时多用包夹,进攻端多打挡拆。任戟,你继续突破分球,找到空位的队友。”
《篮球与江湖:十八岁那年的城西》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篮球与江湖:十八岁那年的城西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篮球与江湖:十八岁那年的城西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