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曙光二号”造出来是没错,
可这台神机空有一身力气,手脚却伸展不开。
所有的输入全靠那台慢得像蜗牛的纸带打孔机,
一个指令一个指令地往里敲。
所有输出则指望一台改装的电传打字机,
跟个结巴老头似的,一个字母一个字母往外蹦。
这天,一份弹道风偏修正的紧急计算报告,
就因为打字机卡纸,晚了整整六个小时才出来。
“六个小时!同志们,在战场上,六个小时能发生什么?
敌人早就跑没影!我们所有的心血全都打水漂!”
红星实验院的紧急会议上,林卫国一巴掌拍在桌上,搪瓷茶杯跳起老高。
“必须给‘曙光二号’换上更快的眼睛和嘴巴!”
他走到黑板前,写下“高速打印机”五个大字。
“我要一台打印机。不是一个字一个字地打,
是一行一行地印!速度起码要比现在快一百倍!”
这话一说,会议室里全是抽凉气的声音,专家们的脸都皱成一团。
“林副院长,这……比登天还难啊。”
钱学敏教授扶了扶老花镜,满脸愁容。
“打印机这东西,说是精密机械的王冠也不过分。
它不光是电子,还牵扯材料学、力学、自动控制。
咱们国家在这块连地基都没有,一张白纸。”
一个负责机加工的老工程师也跟着摇头。
“是啊,我看过国外资料,那玩意儿里头上千个精密零件。
一个小小的撞针弹簧,精度要求比手表游丝还高。
咱们厂里最好的车床,连边都摸不着。”
“没样机,没图纸,还没造它的机器,
这不等于闭着眼睛拿泥巴捏航母吗?”
屋里一片唉声叹气,林卫国却很平静。
他心里清楚,这确实是块硬骨头。
后世的打印机是几个工业强国烧了几十亿美金,
几代工程师的心血堆出来。
可再硬的骨头也得啃下来,还得嚼碎了咽下去!
“技术没有,可以摸。设备不行,可以自己造。
不能因为难,就认怂,就停下不干!”
散会后,林卫国回到家,把这难题跟娄晓娥说了。
娄晓娥听完,低头琢磨一会儿,眼睛亮起来。
“卫国,我爹……他之前不是帮咱们弄来计算机吗?
他在国外有些藏得很深的老关系,路子野。
要不,再问问他,看能不能弄台打印机样机回来?”
林卫国心里一动,这确实是个法子,也是眼下唯一的法子。
他不想总麻烦老丈人,这年头风声紧,
从国外弄这些封锁的东西跟走钢丝一样,一不小心就掉下悬崖。
但为了国家,为了“惊雷计划”,个人的情面只能先放一边。
“好,我这就写信,你帮我带给你父亲。”林卫国神色郑重。
“一定跟老人家说清楚,这是国家的事,为了咱们自己的国防。
他不用担风险,所有花费组织上一分不少地出。”
娄晓娥用力点头,第二天就挺着还不算明显的肚子回娘家。
娄振华看完女婿的信,眼睛眯成一条缝,眉头拧成个疙瘩。
“计算机那是国之重器,我豁出老脸求爷爷告奶奶,搭上全部家底也值。
可这打印机……算个什么东西?为它再冒一次掉脑袋的风险,值当吗?”
娄振华是个生意人,凡事都得先算算账。
“爹,”娄晓娥拉着父亲的手,声音放得很轻,
“卫国说了,这东西对‘惊雷计划’至关重要。
有了它,咱们的‘东风’就能算得更快,打得更准。”
“卫国说这就是给导弹安上大脑后,再给它安上一张能把话说清楚的嘴。”
娄晓娥摸了摸自己的肚子,脸上泛起一层柔光。
“再说了,您马上就要当外公。您总不希望您的外孙、外孙女,
将来还活在一个需要看别人脸色的国家吧?”
女儿这番话字字都敲在娄振华心坎里。
是啊,他这辈子钱赚得够多,看的脸色也够多。
他不想自己的后辈再过这种被人卡脖子的日子。
“行!”娄振华一巴掌拍在大腿上,下定决心。
“爹这把老骨头就再为国家,也为我那还没出世的宝贝外孙,折腾一回!”
娄振华把他所有海外关系都动用起来,这次比弄计算机还难。
西方国家已经反应过来,技术出口的篱笆扎得死紧,
严查所有流向东方的“敏感设备”。
娄振华费了九牛二虎之力,花了正常价三倍的钱,还搭进去好几个人情。
最后才通过一个在南美做军火生意的老朋友,
搞到一台当时西德最先进的链式打印机。
为了运回来,他们把打印机拆成上千个零件,
伪装成“纺织机配件”,分装在十几个木箱里。
货轮辗转好几个国家,才最终运抵天津港。
当那十几个贴着“纺奇牌纺织机配件”标签的木箱,
由军车护送至红星实验院,林卫国悬着的心总算落地。
箱子打开,里面全是密密麻麻、用油纸包着的金属零件。
齿轮、弹簧、撞针、字链、电路板……看得人眼花缭乱。
“我的天,这……就是打印机?”
钱学敏教授看着一地零件,感觉头皮发麻。
“这别说造了,光是把它拼起来,都比修一百块瑞士手表还复杂!”
“把它拼起来,就是咱们的地图!拆开它,就是咱们的目标!”
林卫国一声令下,实验院最顶尖的机械师和电子工程师,全都被召集起来。
他们对着那本砖头厚的英文说明书,开始艰苦的逆向工程。
林卫国亲自挂帅。
他把所有零件分类,团队分成机械组、电子组和材料组。
整个项目组像一台高速运转的机器,林卫国就是总设计师。
林卫国脑子里装着后世几十年的技术,
看这些六十年代的设备,跟大学教授看小学奥数题似的。
起初,几个老工程师还想按部就班仿制,
结果忙活半个月,连最基本的字链传动结构都没搞明白。
那玩意儿一转就打滑,根本对不准位置。
就在大家愁得快撞墙时,林卫国走进实验室,
只看了一眼,就拿起粉笔在黑板上画出新结构。
“这个字链的设计太笨,转动惯量太大,速度上不去。
改成更轻的滚筒结构,重量能减一半,速度能提一倍。”
他又画了个东西。
“还有他们的击打锤,用的是电磁铁,响应慢,功耗大,还发热。
咱们试试这个,压电陶瓷驱动,用电脉冲直接驱动撞针,
速度快一个数量级,功耗只有它的十分之一!”
“还有这个控制电路,用了一百多个逻辑门,又复杂又浪费。
我重新设计一下,用一块咱们自己设计的集成电路板,就能全部搞定。”
喜欢四合院:我一级工程师,你还闹?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四合院:我一级工程师,你还闹?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