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和四年四月,京城的春色正浓,御书房内却气氛凝重。谏言司递上的一封举报信,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打破了景和年间的安稳氛围。举报信中字迹铿锵,直指荣郡王之子、辅国将军萧承煜,利用宗室身份垄断京城茶叶贸易,强行低价收购中小茶商的货源,再高价抛售,更纵容家仆殴打拒绝配合的茶商,致使京城茶价暴涨三成,民怨四起。
“宗室经商本是朕特许,意在让他们自食其力、体恤民生,而非仗势欺人、扰乱市场!”萧玦将举报信重重拍在案上,眼底满是怒火。荣郡王萧景曾是镇守北疆的功臣,景和初年更是牵头整顿马政,为大靖骑兵提供了充足良马,功绩卓着。但萧玦深知,法不容情,宗室子弟若借身份特权横行,不仅会损害百姓利益,更会动摇朝廷根基。他当即下令:“命御史台即刻彻查,务必查清真相,不得因荣郡王有功而徇私偏袒!”
御史台领旨后,迅速组建查案专班。为避免消息泄露,御史们乔装打扮,走访京城各大茶铺、茶市,暗访中小茶商与百姓。在城南茶市,茶商王老板含泪控诉:“萧将军的人上个月找上门,说京城茶叶只能由他们家收购,每斤压价半两银子,我们要是不卖,就不准我们在京城摆摊。我弟弟不服,还被他们家仆打断了腿!”城北的茶铺老板李掌柜也出示了被迫签订的“供货契约”:“以前一斤上好的龙井能卖三两银子,现在被他们压到二两,还要按时按量送货,稍有延迟就扣钱,我们实在没法活了!”
与此同时,御史们还查到,萧承煜利用荣郡王的人脉,打通了江南茶叶产地的运输渠道,禁止茶商将茶叶卖给除他之外的商户,形成了从产地到销售的全链条垄断。短短三个月,萧承煜便从中牟利十万两白银,而中小茶商们纷纷倒闭,百姓则因茶价暴涨而怨声载道。
半个月后,御史台将查案结果上报御书房,证据确凿,桩桩件件都指向萧承煜的垄断行径。荣郡王得知消息后,心急如焚,亲自入宫请罪,跪在御座前叩首:“陛下,犬子顽劣,犯下大错,老臣管教无方,愿代子受罚!”
萧玦扶起荣郡王,语气沉重却坚定:“王叔有功于国,朕记在心里,但功过不能相抵。宗室子弟身份特殊,一言一行都关乎朝廷颜面,若不严惩,何以服众?何以安民心?”
次日朝会,萧玦当着百官的面,宣布了对萧承煜的处置决定:
? 削去萧承煜“辅国将军”爵位,贬为庶人,以示惩戒;
? 罚银五万两充入国库,弥补因茶价暴涨给百姓带来的损失;
? 责令三日内归还垄断的茶叶贸易渠道,释放被控制的货源,允许中小茶商自由经营;
? 荣郡王教子无方,罚俸一年,闭门思过。
处置令一出,百官哗然,随即纷纷叩首称赞:“陛下公正无私,赏罚分明,实乃万民之福!”此前不少官员担心荣郡王有功,朝廷会从轻发落,如今见萧玦毫不徇私,心中无不敬畏。
紧接着,萧玦又下令户部、礼部、刑部联合制定《宗室经商规范》,明确宗室经商的边界与准则:
? 宗室可凭自身能力合法经商,经营范围与普通商人一致,不得涉足盐、铁、铸币等国家专营领域;
? 严禁利用宗室身份垄断市场、强买强卖、欺压商户,不得借助特权谋取不正当利益;
? 宗室经商需与普通商人同等注册、同等缴税,不得偷税漏税,户部定期核查账目;
? 设立“宗室经商监察署”,由谏言司与御史台共同管理,受理相关举报,一经查实,从严惩处。
“朕并非禁止宗室经商,而是要让他们守规矩、明底线。”萧玦看着百官,语气铿锵,“宗室是朝廷的颜面,若能以身作则,合法经营,既能自食其力,又能为百姓树立榜样;若仗势欺人,扰乱秩序,朕绝不姑息!”
荣郡王回到王府后,痛斥萧承煜:“你可知陛下为何如此严惩?并非不念旧情,而是为了宗室的长远!今日你仗势垄断,明日其他宗室子弟便会纷纷效仿,届时民怨沸腾,朝廷必当大力整顿,宗室恐遭灭顶之灾!”萧承煜此时早已没了往日的嚣张,悔恨不已,乖乖缴纳罚金,归还了贸易渠道。
《宗室经商规范》颁布后,宗室子弟们纷纷收敛行径。不少此前借着身份特权经商的宗室,主动调整经营模式,注销了垄断性生意,转而涉足餐饮、布庄等普通行业,依法缴税、公平竞争。京城的茶叶市场也迅速恢复秩序,中小茶商们重操旧业,茶价回落至正常水平,百姓们拍手称快。
茶商王老板重新开张后,特意制作了一块“公正廉明”的牌匾,送到御史台:“多亏陛下公正处置,我们这些小商户才能活下去!”李掌柜也联合其他茶商,向朝廷上书致谢:“景和年间,陛下依法治国,不徇私情,让市场回归公平,让百姓安居乐业,我等愿为陛下效犬马之劳!”
此次事件不仅整顿了宗室经商乱象,更稳定了市场秩序,赢得了百姓的广泛赞誉。萧玦深知,仅靠严惩不够,还需引导宗室子弟树立正确的经商观念。他随后下令,在宗人府开设“经商讲习班”,邀请户部官员、资深商人授课,讲解经商之道、法律法规,引导宗室子弟合法经营、诚信为本。
荣郡王闭门思过期间,认真研读了《宗室经商规范》,还主动参与讲习班的授课,以自家儿子的教训为例,告诫其他宗室子弟:“经商如做人,需守规矩、讲诚信,仗势欺人只能得意一时,唯有公平竞争才能长久。陛下严管宗室,实则是在保护我们,让我们避免犯下更大的错误。”
在严管与引导并重的政策下,宗室经商逐渐走向规范。不少宗室子弟凭借自身能力,经营的生意有声有色,既没有借助特权,也没有扰乱市场,反而为地方经济发展做出了贡献。比如宁王府的世子萧子瑜,在江南开设了书局,刊印蒙学教材、农理书籍,价格公道、质量上乘,深受百姓喜爱;安郡王的女儿萧明玥,在京城开设了绣坊,雇佣贫苦女子做工,绣品销往西域,既赚取了利润,又帮扶了百姓。
景和四年年末,户部统计显示,宗室合法经商缴纳的赋税达三万两白银,较上年增长一成,而市场投诉率较上年下降九成。御史台在巡查中发现,宗室经商乱象已基本杜绝,市场秩序井然,中小商户的经营信心显着提升。
御书房内,萧玦看着宗室经商的统计报告,对苏清鸢说道:“严管不是目的,规范才是根本。宗室子弟若能守规矩、明事理,既能自食其力,又能为国家做贡献,这才是朕想要看到的结果。”
苏清鸢点头赞同:“陛下赏罚分明,既维护了法律的尊严,又顾及了宗室的颜面,更安抚了百姓的心。《宗室经商规范》的颁布,不仅整顿了当下的乱象,更为后世立下了规矩,可谓一举多得。”
夕阳透过窗棂,洒在御书房的案上,《宗室经商规范》的书稿泛着温润的光泽。此次宗室经商违规案的处置,彰显了萧玦依法治国、不徇私情的决心,也体现了他“严管与引导并重”的治理智慧。在景和盛世的画卷中,这一事件如同一块磨刀石,让朝廷的法度更加严明,让市场的秩序更加稳定,让百姓的生活更加安心,为大靖的长治久安,筑牢了更加坚实的根基。而宗室子弟们也在这次整顿中学会了敬畏规则、诚信经营,以全新的姿态融入了景和年间的繁荣盛世,共同书写着国泰民安的美好篇章。
喜欢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锦绣空间:农门医女携宝闯古代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