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白山下有个靠山屯,屯子里最年长的老孙头已经一百零二岁了。夏夜里,屯子里老老少少都喜欢聚在老槐树下,听老孙头讲古。这晚月明星稀,山风习习,老孙头磕了磕烟袋锅,神秘兮兮地开口:
“你们可知盘古开天辟地前,这天啊地啊是啥模样?”
孩子们叽叽喳喳地猜着,有的说是一片黑暗,有的说是汪洋大海。老孙头摇摇头,烟袋锅在空中划了个圈:“都不对。那会儿啊,天和地还黏糊在一块儿,跟一锅糊涂粥似的,灰蒙蒙混沌一片。咱们这故事,就从这个‘混沌世界’说起...”
【一】
话说在那混沌未开之时,天地不分,阴阳未判,万物混沌一团。这混沌世界中却有无数精灵鬼怪,吸食混沌之气修炼成形。当中最厉害的有五位:住在东面青气中的青龙、西面白气中的白虎、南面红气中的朱雀、北面黑气中的玄武,还有居中调和四方的黄龙。
这五位老祖宗各占一方,本来相安无事。可不知何时起,混沌之气日渐稀薄,五位大仙都想多占些地盘,渐渐就有了摩擦。
这一日,青龙与白虎为争一处灵气充沛的混沌漩涡,竟大打出手。龙吟虎啸震得混沌翻滚,可怜那些修行尚浅的小精小怪,被震得魂飞魄散的不计其数。
正当二圣斗得难分难解时,忽然一阵清脆笑声自混沌深处传来:“二位兄长且住手,听小妹一言。”
但见一位身着五彩霞衣的女子踏云而来,她身后跟着七位侍女,个个手提花篮,篮中盛满星辰光点。这女子不是别人,正是后来世人所说的“女娲娘娘”,不过在那个时候,大家都唤她“娲皇”。
青龙白虎见是她来,都暂时收了神通。这娲皇虽年轻,却最是慈悲,平日里常调解各方争端,众精怪都敬她三分。
娲皇道:“如今混沌之气日益衰减,你我争斗只会加速消亡。不如想个长远之计。”
白虎哼了一声:“说得轻巧,这混沌世界就这般大,不想办法多占些地盘,日后如何修行?”
正当几位争执不下时,忽然整个混沌世界剧烈震动起来,远处传来一声震天巨响...
【二】
混沌众灵惊慌失措,纷纷朝那响声处望去。但见一团巨大无比的混沌之气正在缓缓旋转,越转越快,中心处隐约可见一个身影。
那身影越来越大,渐渐显出一个巨人的轮廓。这巨人生得青面獠牙,头生双角,手持一柄开山巨斧,正是后来开天辟地的盘古大神。不过在那时,众精怪只当他是混沌中新生的怪物,个个吓得魂不附体。
盘古巨人似乎极为痛苦,在混沌中翻滚挣扎,手中巨斧胡乱挥舞。每一斧劈下,就有一道凌厉之气破开混沌,清浊始分。一些躲闪不及的精怪被这凌厉之气击中,顿时形神俱灭。
五位大圣见状,连忙各展神通护住自家徒子徒孙。青龙喷出青气结成屏障,白虎啸出金风抵挡斧锋,朱雀振翅生出烈焰,玄武吐出水幕,黄龙则居中调和四方之力。
唯有娲皇不避不退,反而朝那巨人飞去。众精怪都惊呼:“娲皇小心!”
娲皇飞到巨人面前,柔声道:“大神何故如此痛苦?”
盘古巨人艰难开口,声如雷霆:“我生于混沌,长于混沌,而今觉得这混沌太过憋闷,欲破之而出,却不知从何下手!”
娲皇闻言心中一动,道:“大神若信得过我,我有一计,或可解大神之困,亦解我等之忧。”
【三】
原来娲皇早已推演天机,知这混沌世界终将有一劫。她观察到盘古巨人身上的气息与混沌格格不入,似是应运而生的开天之人,于是心生一计。
娲皇请来五位大圣,说道:“这位盘古大神乃应运而生,注定要开辟新天。然开天之事非同小可,需借五位兄长之力。”
五位大圣面面相觑,白虎最先不满:“他要开天便开天,为何要我们相助?开天之后,我等又如何自处?”
娲皇道:“兄长有所不知。据我推演,开天之后,清浊分离,阳气上升为天,阴气下沉为地。届时天地广阔,灵气反而较现在浓郁数倍。五位兄长可各镇一方,受万物供奉,岂不胜过如今在这混沌中争抢?”
五位大圣听得心动,但仍犹豫不决。这时盘古巨人又发出一声痛苦咆哮,震得混沌翻腾。
玄武最先表态:“老夫活了这许多年,早看腻了这灰蒙蒙的景象。若真能开天辟地,见识新气象,老夫愿助一臂之力。”
接着黄龙、朱雀也纷纷表示愿意相助。青龙白虎见多数同意,也只好答应。
于是娲皇安排:五圣各镇一方,以自身神力稳定地水火风;她自己则带领手下众仙子,准备在天地开辟后造化万物;盘古巨人专心开天,以巨斧劈开混沌。
【四】
开天时刻将至,混沌世界中却暗流涌动。原来有一部分精怪恐惧变化,不愿开天,暗中组成了“守旧盟”,誓要阻止盘古。
守旧盟的领头的是混沌中一道浊气所化的“混元老祖”。这老祖修行万年,最是顽固守旧,生怕开天之后自己的地位不保。
混元老祖暗中联络了五位大圣手下一些同样守旧的门徒,计划在开天关键时刻发难,扰乱五行平衡,让开天失败。
这一日,盘古巨人举起开天斧,凝聚全身力气,就要劈下那开天第一斧。五圣各就各位,运转神力稳定四方。
就在这关键时刻,东方青龙麾下一条青蛟突然反叛,张口咬向青龙逆鳞!西方白虎手下的一只金猊也突然发难,扑向白虎。南方北方也各有叛乱发生。
五圣遭此突袭,一时阵脚大乱。五行失衡,混沌剧烈震荡,盘古那一斧劈到半途,竟被混乱的混沌之气阻滞!
混元老祖现身哈哈大笑:“盘古小儿,还是乖乖留在混沌中吧!”
眼看开天就要失败,娲皇临危不乱,取出早已准备好的五彩神石,口中念咒,将神石撒向四方。这神石乃她采集混沌精华炼制而成,能暂时稳定地水火风。
同时,她向盘古喊道:“大神莫管其他,专心开天!这里有我!”
盘古闻言,再次凝聚力量,开天斧轰然劈下!
【五】
且说那一斧劈落,如破竹般划开混沌。清浊二气始分,阳气上升,阴气下沉,中间现出一线光明。
混元老祖见状大怒,腾身而起,化作一团黑气直扑盘古。五圣被叛徒缠住,一时无法脱身相救。
危急关头,娲皇纵身跃起,以自身法力结成一堵光墙,硬生生挡住混元老祖去路。两强相撞,爆出震天巨响。
混元老祖厉声道:“娲皇,你为何非要帮着外人改变混沌?”
娲皇答:“天道循环,新旧更替,此乃定数。老祖修行万年,怎还参不透这道理?”
二人言语不合,又斗在一处。那边厢盘古已劈出第二斧、第三斧,天地分得越来越开。
混元老祖见大势已去,恨声道:“便是开天成功,老夫也要让这新天地不得安宁!”说罢突然自爆元神,一股浊气猛地扑向尚未完全分开的天地交接处。
娲皇急忙阻止,却已来不及。那股浊气渗入新开的天地之间,成了后来世间的浊气之源。
便在这时,盘古劈下最后一斧,天地豁然开朗!但见他头顶天,脚踏地,每日长高一丈,天便高一丈,地便厚一丈。
五圣此时已平定叛乱,各归其位,稳定四方。青龙镇东,白虎守西,朱雀护南,玄武卫北,黄龙居中调和。天地渐渐稳定下来。
【六】
天地既开,盘古却因耗尽神力,轰然倒地。他呼出的气息成了风云,声音成了雷霆,左眼为日,右眼为月,四肢五体为四极五岳,血液为江河,筋脉为地理,肌肉为田土,发髭为星辰,皮毛为草木,齿骨为金石,精髓为珠玉,汗流为雨泽。
娲皇见新天地虽开,却空旷寂寥,于是按先前计划,开始造化万物。她取五色土掺和混沌灵泉,捏土造人;又取盘古毛发所化草木之精,创造百兽;取星辰之光点化水族。
五圣各司其职,助娲皇稳定世界。后来世人建庙供奉,称他们为“五方天帝”,又称“五老”。而那混元老祖自爆元神留下的浊气,偶尔会化作妖魔鬼怪祸乱人间,这便是后话了。
再说那守旧盟的叛徒,开天后被五圣镇压。青龙将叛变的青蛟镇在东海眼,白虎将金猊锁在西昆仑山下,朱雀将叛变的火鸦封在南离火山中,玄武将反叛的玄龟压在北海深渊。唯有黄仁厚,未出叛徒。
这些被镇压的精怪,历经万年修炼,有些竟渐渐挣脱部分封印,成为后世所说的“妖王魔头”,不时为祸人间。而五圣及其门下弟子则时常下界降妖除魔,这便是另一个漫长的故事了。
【尾声】
老孙头讲到此处,烟袋锅里的烟早已熄了。他重新点上烟,悠悠吸了一口。
个小孩子迫不及待地问:“孙爷爷,那娲皇后来呢?五圣后来呢?”
老孙头笑道:“娲皇造人后,见人类弱小,便传下修行之法,又设立婚姻制度,使人类能自强不息。至于五圣,便是后来咱们说的五路神仙啊。东方青龙孟章神君、西方白虎监兵神君、南方朱雀陵光神君、北方玄武执明神君,加上中央黄龙,合称五老上帝。咱们东北保家仙中的胡黄白柳灰,据说也是得了五圣点化的呢。”
“那混沌世界就完全没了吗?”又一个孩子问。
老孙头眯眼望着星空:“据说啊,在极北之地还有一小块混沌未开之处,那里时间混乱,空间重叠,偶尔会有混沌时期的精怪跑出来呢。不过这都是传说喽...”
正说着,忽然屯子里的狗一齐狂吠起来,山风陡然转烈,吹得老槐树哗哗作响。远处深山里,似乎传来一声从未听过的怪啸。
老孙头突然站起身,脸色罕见地严肃:“今晚就讲到这儿吧,大家赶紧回家,关好门窗!”
孩子们一哄而散。只有最机灵的小柱子看见,老孙头回家时,从门后请出了一柄锈迹斑斑的古剑横在门前,又焚香三柱,朝深山方向拜了三拜。
那夜,靠山屯无人安眠。深山里的怪啸响了一夜,时而似虎啸,时而似龙吟,中间还夹杂着一种从未听过的、仿佛能撕裂天地的斧劈之声...
直到东方既白,一切才复归平静。
第二天,胆大的年轻人组队进山查看,发现深山一处从未见过的山谷中,树木尽折,山石崩裂,似乎经过一场恶斗,却不见任何足迹血迹。
只有老孙头看着那方向,喃喃自语:“莫非是混沌遗种现世了?看来又要不太平喽...”
从此,靠山屯多了一条规矩:入夜后,绝不进山。
喜欢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民间故事集第二季之东北仙家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