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八
2023年的春天,江城理工大学的校园里,处处洋溢着生机。人工智能研究院的新大楼拔地而起,玻璃幕墙在阳光下闪闪发光;智慧农业实训基地里,无人机穿梭在田间,监测着作物生长情况;图书馆前的广场上,树立着“国家级重点学科”的纪念碑,每天都有学生在这里拍照留念。
可邓鑫元并没有停下脚步。在一次全国理工高校校长论坛上,他看到了与顶尖高校的差距:清华、哈工大的科研团队,已经在量子通信、自动驾驶等领域取得国际领先成果;他们的校企合作,早已从“技术服务”升级为“联合研发核心技术”。回来的路上,邓鑫元在笔记本上写下:“江理要想真正跻身全国前列,必须在核心技术上实现突破。”
他召开科研工作会议,提出“核心技术攻坚计划”,瞄准人工智能、智慧农业、智能制造三个领域的“卡脖子”技术,组建跨学科攻坚团队,每个团队配备1000万元专项经费,实行“项目制管理”,允许团队自主决定研究方向和人员招聘,学校只负责成果验收。
这个计划,再次引发争议。有人认为风险太大:“核心技术攻坚,动辄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短期内出不了成果,会影响学校的排名。”也有人担心资金浪费:“1000万投进去,万一失败了怎么办?”
邓鑫元却态度坚决:“没有风险,就没有突破。当年李教授的量子算法,也没人敢保证一定成功。我们做教育,不能只看眼前的排名,要为长远发展铺路。”他指着窗外的人工智能研究院,“那栋大楼,不是用来装门面的,是用来攻克核心技术的。”
攻坚团队很快组建起来。张教授带领团队,主攻“量子通信芯片研发”——这是国际前沿技术,目前只有少数几个国家掌握核心技术;林博士的团队,聚焦“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系统”,打破国外企业的技术垄断;智慧农业团队,则针对“农作物基因编辑智能设备”展开研发,提升育种效率。
研发过程充满了挑战。张教授的团队,在芯片封装技术上屡屡碰壁,连续三个月没有进展,有年轻成员打起了退堂鼓:“张教授,要不我们换个容易点的方向吧,这个太难了。”
张教授把情况告诉了邓鑫元,邓鑫元当天就去了实验室。他看着实验台上密密麻麻的失败样品,没有批评任何人,只是拿起一块芯片,对大家说:“当年钱学森先生回国时,我们连原子弹的图纸都没有,不也一样搞出来了?核心技术,从来不是轻轻松松就能拿到的。”他当场决定,从学校的“应急科研基金”中再划拨500万元,支持团队购买先进设备,同时联系中科院的专家,进行远程指导。
在邓鑫元的鼓励下,团队重新振作起来。张教授带着核心成员,连续一个月泡在实验室,每天只睡四个小时。终于,在第五个月,他们成功攻克了芯片封装技术,研发出的量子通信芯片,传输速率比国外同类产品提升了15%,成本降低了30%。
消息传出,国内通信巨头华为立刻找上门来,提出联合成立“量子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共同推进芯片的产业化应用。签约仪式上,华为的技术负责人握着邓鑫元的手说:“邓校长,你们江理,真是藏龙卧虎啊。没想到在江城,能做出这么顶尖的技术。”
林博士的团队也传来好消息。他们研发的工业机器人核心控制系统,通过了国际认证,被国内最大的机器人企业埃斯顿采购,替代了原本依赖进口的控制系统。仅此一项,每年就能为企业节省近亿元成本。埃斯顿还与江理签订了“订单式人才培养协议”,每年从江理招聘50名毕业生,提前一年进入企业参与研发。
智慧农业团队的研发,则给农业领域带来了革命性变化。他们研发的“农作物基因编辑智能设备”,将原本需要半年的育种周期缩短到一个月,准确率提升到98%。在省农业科学院的试验田里,用这套设备培育的水稻新品种,亩产比传统品种提高了20%,还具有抗病虫害的特性。农业农村部的领导视察后,评价道:“这套设备,让中国的育种技术迈出了一大步。”
核心技术的突破,让江理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大幅提升。2025年,江理在全国高校学科评估中,人工智能和智慧农业两个学科获评A+,智能制造学科获评A-,综合排名跃升至全国理工高校第35位,首次进入全国前40名。这个成绩,震惊了教育界——五年前,江理还只是一所排名100开外的地方理工大学。
前来考察学习的高校络绎不绝,省教育厅特意在江理召开“地方高校发展经验交流会”,让邓鑫元分享办学经验。邓鑫元站在台上,没有讲太多华丽的辞藻,只说了三句话:“以学生为中心,让教育回归本质;以科研为驱动,让技术服务社会;以改革为动力,让学校跟上时代。”
2024年9月,教育部传来消息,江理被评为“全国教育系统先进集体”,邓鑫元被授予“全国优秀教育工作者”称号,将赴北京参加表彰大会。消息传到学校,师生们沸腾了。张强带着自己公司的员工,回到母校,在广场上拉起横幅:“祝贺邓校长,祝贺江理!”赵磊也从老家发来视频,视频里,村民们举着“感谢江理,助力乡村振兴”的牌子,向邓鑫元致敬。
表彰大会当天,人民大会堂里灯火辉煌。邓鑫元穿着崭新的中山装,站在领奖台上,接过教育部部长颁发的奖牌和证书。看着台下的领导和同行,他的脑海里闪过一幕幕画面:第一次走进江理时,学生们围着老旧设备的渴望眼神;改革初期,王院长等院系负责人的抵触与后来的支持;张教授、林博士等人才,放弃优厚条件来到江理的信任……
所有的艰难与付出,都在这一刻凝聚成荣耀。
《寻梦男孩》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寻梦男孩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寻梦男孩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