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中旬的羊城,清晨的阳光裹着潮湿的暖意,透过绿色大巴的车窗,落在钟清清膝头的帆布包上。
包角沾着点鹏城工厂的蔗糖渍,里面装着给清璞阁李姐带的荔枝干 ——
是张婶昨天特意去市场挑的,颗粒饱满,还裹着层薄霜。
车窗外,稻田泛着新绿,偶尔掠过几棵挂着气根的榕树,风里飘着羊城特有的、混杂着艇仔粥香和水果甜的气息。
大巴停在清平市场街口时,钟清清一眼就看见清璞阁的黑檀木牌 ——
李姐正站在牌下,穿件浅粉衬衫,袖口挽到小臂,手里攥着块半干的抹布,正反复擦着牌上的 “清璞阁” 三个字,连木纹里的灰都没放过。
听见脚步声,她抬头看见钟清清,眼睛瞬间亮了,手里的抹布都忘了放下:“清清!你可算来了!昨天陈太太还来问,说要给她女儿挑结婚用的翡翠耳环呢!”
走进店里,檀香混着玉石的温润气息扑面而来。
货架上的珠宝摆得整整齐齐:清代翡翠耳环剩三对,明代玉簪用红丝绒托着,珍珠手链绕在玻璃展柜的立柱上,每一件都擦得锃亮。
李姐赶紧从柜台下搬出账本,封面用塑料皮裹着,边角磨得发白,
里面的字迹却工整得像打印的:“你看,上个月翡翠耳环卖了十五对,和田玉镯卖了八只,现在库存都见底了。
刘太太她说下午来,还想再买只玉镯。”
钟清清蹲下身,指尖轻轻碰了碰展柜里的翡翠耳环 —— 玉质还算温润,却少了点灵韵。
她从帆布包里掏出个锦盒,里面是三块从港城收的翡翠原石,表皮还沾着点黄泥:“这是港城的老坑料,
你找王师傅加工,做二十对耳环、十只玉镯,加工费从利润里出,记得让他把裂避开,别糟蹋了好料。”
李姐打开锦盒,指尖小心地碰了碰原石,眼睛都直了:“这水头!比咱们之前收的好太多了!加工出来肯定能卖上价!”
正说着,店门 “吱呀” 一声被推开,穿米白旗袍的陈太太拎着藤编篮走进来,篮子里装着刚买的杨桃:“李姐,我来看看玉镯 —— 上次买的那只,戴出去邻居都问在哪买的!”
“陈太太,您来得正好,” 李姐笑着迎上去,“我们老板来了,正好帮您挑挑。”
陈太太走到柜台前,拿起只和田玉镯,戴在手腕上转了转,玉镯泛着柔和的光:“这只比上次的还润!
钟小姐,这镯子怎么卖?还有没有配套的耳环?”
“镯子给您算一千二,比市价低两百,” 钟清清递过块软布,“您要是一起拿耳环,再送您这块保养布,用它擦玉,越擦越润。”
陈太太笑得合不拢嘴,当场付了钱,还约好下周来取耳环:“我女儿下个月结婚,到时候让她也来挑几样!”
送走陈太太,李姐把刚收到的三千块现金放进铁盒:“刘太太真守信用,刚走没多久。”
钟清清坐在二楼的办公桌前,轻轻地翻开那本厚厚的账本。
她的目光专注而认真,仔细地核对每一笔账目。
阳光透过窗户洒在她的脸上,使得她的肌肤显得格外白皙。
在对账的过程中,钟清清不时地在本子上做些标记,或者用草稿纸计算一下数据。
她的动作熟练而迅速,显然对这项工作非常熟悉。
过了一会儿,钟清清抬起头来,看着站在一旁的李姐,微笑着说:“原料的问题,我已经安排好了。这两天就会有人把原料送过来,你不用担心。”
她的声音清脆而温和,让人感到十分舒适。
中午,钟清清带店里的员工去巷尾的茶餐厅吃饭。
点了羊城的招牌菜:白切鸡皮脆肉嫩,艇仔粥里浮着虾仁和花生,虾饺的皮薄得能看见里面的粉色虾肉。还有干炒牛河,自己想吃的都点上了。
吃了一顿久违的粤餐,钟清清很是满足。
“对了,健力宝分销点的赵哥,昨天还来问你什么时候来,”
李姐边给钟清清夹虾饺边说,“他说最近天热,健力宝卖得疯,好多小卖部都来要货,他那边供不上。”
饭后,钟清清跟着李姐往批发市场走,沿途的小贩吆喝着 “荔枝”“龙眼”。
赵哥的分销点就在市场最里面,门口堆着几箱健力宝,他正忙着给一个穿背心的小卖部老板装货,牛仔夹克的后背都汗湿了:“钟小姐!您可来了!快坐!我给您倒杯凉茶!”
“最近卖得怎么样?” 钟清清走到货架后,看着堆得满满的健力宝易拉罐,罐身的 “健力宝” 三个字在阳光下亮闪闪的,“铺货能覆盖多少小卖部?”
“卖爆了!”
赵哥递过一杯冰镇凉茶,杯壁凝着水珠,“上周进的五百瓶,三天就卖完了,昨天又进了一千瓶,估计这周就没了。
现在也就覆盖了市场周边二十家小卖部,还有十几家来要货,我都没敢答应。”
钟清清喝了口凉茶,凉意驱散了闷热:“我跟鹏城工厂说,以后每月多给你供两千瓶,保证铺货。
对了,我们新研发了一款凉茶,你要不要试试?”
她从帆布包里摸出个小玻璃瓶,里面装着用灵泉水调配的凉茶,浅褐色的液体泛着清透的光。
赵哥接过瓶子,拧开尝了口,眼睛一下子亮了:“这味道绝了!比羊城老字号的凉茶还顺喉,还带点回甘!
夏天卖这个,肯定火!”
“下个月就量产,” 钟清清笑着说,“先给你送五百瓶试饮,你跟常合作的小卖部说说,要是卖得好,咱们就正式铺货。”
赵哥赶紧拿出个小本子,记下班次和地址:“我这就跟他们说!保证试饮当天就送到位!”
下午三点,钟清清和赵哥对着账本对账:这季度共卖出五千瓶健力宝,除去成本净赚五千块,比上季度多了两成。
“以后每月五号咱们对账,” 钟清清在账本上画了个勾,“有什么问题随时打电话,别等攒多了再解决。
比如罐装漏了、货不够了,都要及时说。”
离开分销点时,夕阳已经西斜,把市场的青石板路染成暖黄色。
钟清清走回清璞阁,李姐正忙着把新到的珍珠手链摆上货架,见她回来,递过杯温好的糖水:“累了吧?喝口糖水补补。
我把进货计划列好了,十五块原石,还有五十串珍珠,你看看行不行。”
钟清清接过计划单,上面的数字算得清清楚楚,连料子预计的大小、制作款式都标注好了。
她笑着点头:“就按你说的来,我过几天回京城,这边的事就辛苦你了。”
李姐摆摆手,眼里满是干劲:“你放心!我肯定把店管好,等你下次来,给你报个好业绩!”
当晚,钟清清住在自己久违的小院,虽然不常住,但是她请了个大姐定时打扫,院子也维持的不错。
第二天清晨,钟清清被屋外的鸟叫声吵醒,她伸了个懒腰,从床上爬起来。
洗漱完毕后,她在附近的早茶店悠哉悠哉的吃了粤式早茶后,便开始忙碌起来。
首先,她联系了一家运输公司,让他们上午十一点将自己准备好的原料运到店里。
这些原料其实并非普通的石头,而是她从空间里精心挑选出来的玉石。
为了避免引起过多的关注,她特意没有选择最顶级的原料,而是挑选了一些品质较好但相对不那么引人注目的玉石。
钟清清指挥着工人们将原料装载上车,自己也随车,一起到清璞阁。
到达清璞阁后,钟清清与石师傅进行了一番交流,详细说明了自己对这些玉石的期望和要求。
石师傅仔细观察了这些原料,心中对它们的品质有了大致的了解。
他告诉钟清清,这些玉石的质地都相当不错,只要经过精心的设计和加工,一定能够制作出令人满意的成品。
钟清清对石师傅的专业判断是相当信任的,并与他一起讨论了初步的设计方案。
根据玉石的特点和市场需求,他们决定将一部分玉石制作成玉佩、手镯等传统的饰品,而另一部分则可以雕刻成精美的摆件。
在确定了设计方案后,石师傅和他的徒弟开始忙碌起来。
他们先对玉石进行切割,将其分解成合适的大小和形状。
然后,再根据设计稿进行精细的雕刻和打磨,使每一件作品都展现出玉石的独特魅力。
钟清清在一旁静静地看着石师傅们的工作,心中充满了期待。
这些都是她空间滋养过的,肯定能做出不错的玉饰。
喜欢重生70,我带着糙汉变首富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重生70,我带着糙汉变首富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