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序:1-4
---
接下来的几天,苏喆便在阿婆家安顿下来。小禾每日悉心照料他的饮食起居,更换伤药。阿婆则偶尔会端来一些气味苦涩的汤药,说是能固本培元,调理气血。虽然对修复经脉效果甚微,但苏喆能感觉到,这些汤药确实让他的身体不再像最初那般虚弱,至少外伤在系统和草药的共同作用下,开始缓慢愈合。
他大部分时间都躺在床上,无法剧烈活动,便将所有精力都投入到了对自身伤势的“研究”和对《基础吐纳诀》的重新审视上。
原主苏哲修炼这吐纳诀已有数年,但进展缓慢,始终停留在入门阶段,凝聚的内力微薄且驳杂。记忆中的修炼方式,无非是按部就班地引导气感沿着固定路线运行周天,枯燥而低效。
苏喆不同。他拥有现代人的思维模式和系统带来的、对自身状态更精确的感知(虽然依旧模糊)。他没有盲目地重复原主的路径,而是开始“解构”这最基础的功法。
“吐纳,呼吸也。纳新吐故,引天地灵气入体,炼化为内力,循经逐脉,滋养周身。” 这是《基础吐纳诀》开篇的总纲。
“天地灵气?”苏喆对此存疑。在这个低武世界,他更倾向于将其理解为一种存在于自然界、能被特定方法吸收利用的“生物能量”或“生命粒子”。而“炼化”,或许可以理解为身体细胞(尤其是经脉相关细胞)对这种能量的吸收、转化和存储过程。
那么,为什么原主效率低下?是吸收(吐纳)方式不对?还是转化(炼化)环节出了问题?亦或是存储(经脉)的容器本身质量太差,且现在更是破损严重?
他将意识集中在呼吸上。不再是机械地一呼一吸,而是仔细体会空气进入鼻腔、肺部扩张、气体交换、再排出的每一个细微过程。他尝试调整呼吸的频率、深度,甚至想象着随着吸气,有无形的能量粒子被吸入,顺着气流沉入丹田。
起初毫无异样。但当他极度专注,几乎进入一种冥想状态时,他隐约感觉到,在吸入某些特别深长、平稳的气息时,丹田处那微弱的气感似乎活跃了一丝丝。这种变化极其细微,若非他心神高度集中,几乎无法察觉。
“是了!呼吸的‘质’和‘节奏’很重要!原主只是机械地完成动作,并未真正‘引导’和‘意守’。”
苏喆仿佛发现新大陆,精神一振。他不再追求运行完整的周天——以他现在的经脉状况,那无异于痴人说梦——而是将全部意念集中在“吸气—能量入丹田—炼化”这个最初始的环节。
他放慢呼吸,让每一次吸气都绵长而均匀,意念紧随其后,仿佛在体内开辟出一条无形的通道,直抵丹田。呼气时,则意念放松,仅排出浊气,将炼化后那一丝微不可查的暖意留在丹田。
这个过程极其耗费心神,比单纯的疼痛更让人疲惫。往往坚持不到一炷香的时间,他就感到头晕眼花,精神难以为继。但他没有放弃,每次精神耗尽,就休息片刻,待恢复一些后再次尝试。
几天下来,进展缓慢得令人绝望。丹田内的气感依旧微弱如风中残烛,似乎并无明显增长。但苏喆却敏锐地察觉到了一些不同。
首先,他对自身内部的感知,似乎清晰了那么一丝。虽然依旧无法“看”清经脉的具体情况,但对几处主要堵塞点的位置和“僵硬度”,有了更明确的感受。
其次,他发现当他高度集中精神进行这种“精细化”吐纳时,那10点愿力消耗的速度似乎……加快了一点点?它们不再是无意识地缓慢滋养,而是仿佛被他的精神意念引导着,更主动地涌向那些他正在尝试“冲击”或“温养”的堵塞点。
这个发现让他心跳加速。愿力,可以主动引导?
他立刻进行尝试。他选择一个相对不那么严重的经脉堵塞点——左臂处的一条细小分支经脉。他集中全部意念,想象着那10点愿力化作温和的暖流,如同最细腻的泉水,缓缓冲刷、浸润着那处淤塞。
效果立竿见影!
一股清晰的、远超之前的暖流从左臂传来,带着轻微的麻痒感。堵塞处仿佛坚冰遇到了暖阳,虽然未能立刻贯通,但那种僵死、凝滞的感觉,明显减弱了一分!
“有效!”苏喆心中狂喜。但他很快冷静下来,因为他注意到,系统界面上的愿力点数,就在刚才那片刻的尝试中,竟然减少了1点!
10点愿力,只够他进行十次这样的主动冲击?而且这还只是一条最细小的分支经脉!
希望与现实的巨大差距,让他瞬间清醒。这条路是对的,但代价极其高昂。他必须更高效地利用这宝贵的愿力。
他停止了主动冲击,转而继续专注于“精细化”吐纳,同时分出极少的一丝意念,如同牧羊人引导羊群一般,引导着那缓慢自然消耗的愿力,优先滋养伤势最重、关乎生死的胸腹主经脉区域。效率虽低,但胜在可持续。
这天下午,小禾端着药碗进来时,看到苏喆正闭目凝神,呼吸悠长而富有某种独特的韵律,不禁好奇地问道:“苏喆,你是在练功吗?你的伤还没好,阿婆说不能乱动气的。”
苏喆缓缓睁开眼,接过药碗,微笑道:“不是练功,只是在调整呼吸,试着感受一下身体内部的情况。”他没有详细解释,说了小禾也未必明白。
小禾似懂非懂地点点头,随即又高兴地说:“你能自己感受了?那是不是快好了?”
“还早得很。”苏喆摇头,将苦涩的药汁一饮而尽,“不过,总算找到了一点方向。”
“有方向就好!”小禾总是这样乐观,“阿婆今天去邻村换盐巴了,回来时说不定能打听到什么有用的消息呢。”
正说着,院外传来了脚步声和阿婆的咳嗽声。小禾连忙迎了出去。
苏喆靠在床头,听着祖孙二人在外间的对话。
“……唉,凌云剑宗这几天好像不太平。”阿婆的声音带着一丝凝重,“我在集市上听人说,他们好像在找什么东西,或者说……找人?有生面孔的弟子在附近几个村子转悠。”
苏喆的心猛地一紧。
找人?是在找他吗?赵峰果然不放心!
小禾也压低了声音:“阿婆,他们会不会是来找苏……”
“嘘——”阿婆制止了她,“小心隔墙有耳。这几天你少出门,也让他尽量不要露面。”
“嗯,我知道了。”
对话声渐低,但苏喆的心情却沉重起来。危机并未远离,反而正在逼近。他必须更快地恢复一定的行动力和自保能力。
他看向窗外,夕阳的余晖给小小的院落镀上一层金色。安宁是暂时的,他必须与时间赛跑。
重新闭上眼睛,苏喆再次沉入对自身和《基础吐纳诀》的探索中。这一次,他不仅仅满足于调整呼吸,开始尝试结合原主记忆中那些粗浅的剑法招式动作。
他无法实际挥剑,只能在脑海中模拟。模拟的同时,配合着调整后的呼吸节奏,想象内力(哪怕只有一丝)该如何随着招式运转,发力点在哪,气息该如何配合。
“刺”,需气息凝聚于一点,瞬间爆发。
“撩”,需气息如浪,绵延而上。
“格”,需气息下沉,稳如磐石……
原主只是死记硬背招式动作,从未深入思考过气息、内力与招式的内在联系。而苏喆,正试图用分析的眼光,去理解每一招每一式背后的“原理”。
他不知道这是否就是“剑心通明”的雏形,但他能感觉到,这种思考方式,让他对自身、对武学的理解,正在发生一种潜移默化的、深刻的改变。
前路依旧艰险,愿力依旧稀缺,追兵可能就在门外。但苏喆的心中,那簇名为希望的火苗,却在这一次次的失败与微小的发现中,燃烧得愈发坚定。
喜欢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快穿之我只想超脱啊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