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日·铁矿港的启程(1804年1月15日)
1804年1月15日,西北澳的晨光像融化的金子,泼在铁矿港(原黑德兰港)的礁石上。这座因铁矿而临时兴旺的小港湾里,千吨级飞剪船——“破浪号”升起主帆。船头甲板上,牛野攥着西方人的海图,眯眼望向东南方的海岸线:“先沿着西北澳的荒原走,再转东。”
铁矿港的泊位旁,二十名驻守人员里的十名勘探队员正往牛皮袋里塞标本——过去半个月,他们在附近发现了含铁量五成左右的赤铁矿,虽不如传闻中“六成”的富矿,却也足够诱人。十名护卫擦着燧发枪,战马被拴在营地里,嚼着干草发出低鸣。
“起锚!”随着船长的号令,船帆吃满西北季风的余威,破浪号缓缓驶离港湾。身后,铁矿港的木码头渐渐缩小,消失在天地的尽头。
第二至五日·荒原与礁石海岸
接下来的四天,船队沿着澳大利亚西北角的荒原海岸线向东航行。这里的海岸线像被巨斧劈过,陡峭的赭红色悬崖直插海中,浪花拍打在礁石上,炸开雪白的泡沫。
- 1月16日:船队经过罗伯恩角(cape Leveque)以北海域。这片区域是金伯利地区的延伸,海岸线布满红土与桉树灌丛,偶尔能看到原住民的小木舟在近海捕鱼——他们好奇地望着这些挂着三角帆的“大铁鸟”,却不敢靠近。
- 1月17日:风向转为东南,船队贴近海岸线航行。牛野站在桅杆上,看见崖壁上密布的洞穴——那是原住民的居所,洞口还残留着赭石绘制的图腾,画着袋鼠与蜥蜴。
- 1月18日:夜间遭遇弱风暴,浪高两丈,船队不得不暂时收起部分船帆。破浪号的龙骨在浪里颠簸,像一片被揉皱的树叶,但凭借飞剪船的坚固结构,最终有惊无险。
- 1月19日:清晨,船队绕过布鲁姆(broome)以北的珊瑚礁群。这里的海水突然变浅,泛着翡翠般的绿色,水下隐约可见珊瑚的轮廓——后来勘探队记录:“此地或有珍珠贝群,但水深不足,不宜停泊。”
这四天的航程里,海岸线始终是干旱的红土与嶙峋的礁石,不见一丝绿色。护卫队长老陈嘀咕:“这鬼地方,连只海鸟都瘦得皮包骨。”
第六至十日·帝汶海的季风与渔火
1月20日,船队驶入帝汶海北部,风向转为稳定的东南风,船速提升至每日200海里。此时的海面像一块流动的蓝宝石,偶尔有飞鱼跃出水面,在空中划出银色的弧线。
1月21日:傍晚时分,了望手突然喊:“前方有火光!”船队靠近后,发现是几艘原住民的独木舟,船头挂着火把,在近海捕捞乌贼。牛野命人抛下几袋粮食与能够摇动的铜铃作为交换,换来了几筐新鲜的椰子和海胆——这是东行以来第一顿“海鲜大餐”。
1月22日:船队经过帝汶岛(timor Island)以西海域。这座印尼岛屿的山脉在暮色中若隐若现,像一幅水墨画。老舵手陈伯说:“帝汶岛往南就是香料群岛,可惜咱不走那条路。”
1月23日:夜间,船队遭遇一群飞旋的海豚,它们围绕着船舷跳跃,仿佛在为航行护航。勘探队员小林兴奋地记录:“此地水温约28c,或有热带鱼群聚集。”
1月24日:清晨,船队绕过韦塞尔群岛(wessel Islands)最北端。这些小岛是澳大利亚最北端的陆地之一,岛上覆盖着茂密的棕榈林,几只海鸥在桅杆上盘旋,发出清脆的鸣叫。
这五天里,船员们终于见到了生机勃勃的海域——有渔火、有海鸟、有偶尔擦肩而过的原住民船只。但海岸线依旧荒凉,除了几处棕榈掩映的小湾,几乎没有适合登陆的港口。
第十一至十五日·卡奔塔利亚湾的迷雾
1月25日,船队转向东南,进入卡奔塔利亚湾(Gulf of carpentaria)的北部入口。这里的海风突然变得潮湿,空气中弥漫着咸腥与泥土的气息——他们即将靠近澳大利亚最大的热带海湾。
1月26日:清晨,海面升起薄雾,能见度不足百米。破浪号缓缓航行,船钟每隔半小时便敲响一次,以防触礁。牛野站在船头,隐约看见远处的陆地轮廓——那是阿纳姆地(Arnhem Land)的边缘,澳大利亚原住民最古老的聚居地之一。
1月27日:雾气散去,露出红树林密布的海岸线。这里的树木根系裸露在海水中,像无数扭曲的手臂伸向天空。勘探队员采集了土壤样本:“盐碱化严重,不适合耕种,但或许能挖盐。”
1月28日:船队经过诺曼顿湾(Normanby Sound),这里是卡奔塔利亚湾的支湾之一,水深较浅,适合小型船只停泊。老陈建议:“若遇上风暴,此处可暂避。”
1月29日:黄昏时分,船队绕过格鲁特岛(Groote Eylandt)——澳大利亚最大的离岸岛屿之一。岛上的桉树林在夕阳下泛着金红色的光芒,几只海龟慢悠悠地爬上海滩产卵。
这五天里,船队首次进入相对温和的水域,但海岸线仍以红树林与沼泽为主,鲜少有人类定居的痕迹。唯一的“居民”是成群的海鸟与慵懒的海龟。
第十六至二十日·昆士兰海岸的雨林(1月30日-2月3日)
1月30日,船队驶出卡奔塔利亚湾,转向西南,进入昆士兰州的东海岸线。这里的风向变得复杂,时而东南,时而东北,船速放缓至每日150海里,但海岸线的风景彻底变了——热带雨林像绿色的瀑布,从内陆倾泻到海边。
1月31日:船队经过韦帕(weipa)以北海域。这里是澳大利亚最大的铝土矿产区,但1804年尚未开发,海岸线仍保持着原始状态——茂密的红树林与棕榈林覆盖着低矮的丘陵,几只树袋熊挂在枝头打盹。
2月1日:清晨,船队靠近凯恩斯(cairns)以北的珊瑚礁群(大堡礁的北端)。清澈的海水下,珊瑚的轮廓清晰可见,热带鱼群穿梭其间,像流动的宝石。勘探队员小林举着望远镜喊:“水深不足!需绕开暗礁!”船队不得不调整航线,向更外海航行。
2月2日:午后,船队经过汤斯维尔(townsville)以东海域。这里的山峦起伏,森林密布,偶尔能看到原住民的烟柱从丛林中升起——他们或许在焚烧林地,为种植做准备。
2月3日:黄昏时分,船队抵达麦凯(mackay)以南的海岸线。这里的沙滩洁白如雪,椰子树随风摇曳,几只海豚在近海嬉戏。护卫队长老陈感叹:“这地方很好!”
这五天里,船队终于进入了生机勃勃的热带海岸——雨林、珊瑚礁、沙滩与椰林构成了澳大利亚最迷人的风景线。但真正的目的地还在更南边。
第二十一至三十日·东澳平原
2月4日,船队转向正南,沿着昆士兰东海岸向低纬度地区航行。此时的风向转为稳定的东南信风,船速回升至每日180海里,海岸线的植被逐渐从热带雨林过渡到亚热带草原与草原。
2月5日:船队经过布里斯班(brisbane)以北的摩顿湾(moreton bay)。这里是现代澳大利亚的重要港口,但在1804年仍是一片天然海湾,岸边的桉树林与草原延伸至内陆,偶尔能看到牧民的帐篷。陈阿生写下:“我喜欢这里,一百亩地要在这里”,很简单,也很真诚。
- 2月6日:清晨,船队靠近黄金海岸(Gold coast)以南的海岸线。这里的沙滩细腻如粉,海浪温和,是冲浪者的天堂——当然,1804年还没有“冲浪”这个词,只有原住民在浅滩捕鱼的身影。
- 2月7日:午后,船队经过纽卡斯尔(Newcastle)以北的亨特河口(hunter River)。这里是未来澳大利亚重要的煤炭出口港,但在1804年,河口处只有几艘小型渔船,岸边的森林覆盖着起伏的丘陵。李海潮写下:“有河口,有森林,这里适合建设城市”
但一场巨大的风暴终止此次航行,他们,在这里的沿海回水湾躲避风暴,一直到30天过去。
这三十天的东行航程里,他们穿越了澳大利亚最荒凉与最迷人的海岸线:从西北角的红土悬崖与珊瑚礁,到帝汶海的季风渔火;从卡奔塔利亚湾的红树林沼泽,到昆士兰的热带雨林与珊瑚海;最终抵达东澳的亚热带平原。
牛野什么也没说,但是他知道再沿着东海岸向下,他们一定会看见悉尼,只是现在那还是一个4000人的混乱港口,大多数是流放的犯人。
在回程的路上,他写了一首诗,送给此次行程:
《妈祖巡澳》
“铁槎逐日破沧溟,
三十辰光万象更。
赤岸初辞砂似血,
青峦忽转翠如城。
珊瑚暗隐鲛人泪,
雨树频招海鸟鸣。
最是悉尼湾口望,
米旗兰帜共潮生。”
最后这句话,米旗兰帜共潮生,是代表妈祖军要和大英帝国分了整个澳洲。
怎么分?
妈祖七,英格兰三,是不是很公平?
这一边,他在英国人地图上亨特河口,留下了二十人。并把这里起名,“东望城”。
他殖民点落在这里,就是恶心英国佬,这里是围棋的落点封死英国人向上殖民的路。
另外,你要问,牛野在望什么?
牛野说,海对面,还有一个地方,不是吗?下次有时间去看一看。
另一边,李海最终抵达帕斯沿岸,他觉得那里是最合适的定居点留下了二十人,最终起名为“西海城”。
3月15日,众人在铁矿港碰头 ,回返兰芳共和国,3月27日抵达,随即整个兰芳共和国轰动了。
“那是一个无比广阔的土地,那是拥有恐怖铁矿和煤矿资源的土地,移民吧!我们标注了十三个移民地点,可以先移民五万人过去!”,牛野介绍道。
每个家庭,100亩土地!
人民疯狂了,华人,马来人,印尼人全部都在报名,一条条海船从坤甸港出发,向着新的未来。
4月29日,牛野他们带着兰芳炮厂销售大炮48门的两白银回到东澳岛,看到了许久不见得陈老豆他们,众人拥抱。
陈老豆指着第三条1500吨飞剪船告诉他们,他已经在果阿船厂和广州第一造船厂都再次订购了两条飞剪船让他们持续建造,不要停工。
第三条飞剪船被命名为“云帆号”,现在正在安装线膛炮,这一次是免费的,全是西班牙朋友赠送的。
这一次,扣除所有开销,支付完所有工资和奖金,又下单购买了四条1500吨飞剪船的情况下,两支船队依然将财富稳定在了两白银的水平。
百吨级三体船也增加了三条,三体海星号,三体海龟号,三体海豹号。
陈老豆最后告诉他的好消息是,第一造船厂同意他们入股,而第二造船厂也愿意入股小,甚至干脆愿意把船厂搬过来,他建议修在白沥岛。而且两人商量了一下,以后制造的三体船全部把排水量提高到五百吨。
万山岛的小水泥厂也开始运作了,最初的产品一般,但现在已经稳定,已经开始在岛上修建水坝,水泥和钢筋的组合快速封闭高处低洼的山谷,开始建造大型水库。
王铁匠和杜木匠也找了过来,他们想在广州建立一个工坊,用来召集匠人生产蒸汽机。
牛野这段时间都没管他们,开始点了点头就要离去,可猛地一顿,转身问道:“造出来了?”
两人笑嘻嘻的,看上去很贱,很贱的样子,“造出来了,只是有些部件不耐酒,需要铜可能更好些,所以要上广州府”
“带我去看看”,牛野兴奋的两眼冒火花。
五月,广州蒸汽机械厂正式招工!
六月,广州妈祖海员训练学校正式招生,包吃包住,读书写字,学习航海,只招收12岁以上,15岁以下少年郎。学习两年以后,品学兼优的孩子,提供海上工作机会。
现在,三百人的钢铁厂,采用了第一批小型蒸汽机鼓风。从西澳航行来的第一批海船卸下了西澳的铁矿石,妈祖军海外自治领开始产生收益。而月产钢量每日可以达到13吨,年产能5000吨。配套的钢铁作坊也开始引进蒸汽机,锻打效率成倍提升,开始成批量出产钢管,铁钉和钢筋各种小五金件。
八月初,广州蒸汽机械厂的人数突破两百人,流水线初步建成,小型蒸汽机开始以每个月二十台的速度下线,一半开始对外销售。
大清第一批用上这些蒸汽机的,居然是农业?是的,中国是超大型农业国家,水是农业的根脉,大量的北方地主阶级开始从水路来到广州府,采买蒸汽机用来在旱季给田地补水。
妈祖军也正式在八月初将所有武装商船也挂上了兰芳西澳自治领的身份,他们正式成为兰芳共和国的海外自治军团。
变化最大的造船厂是白沥岛的第二造船厂,这里因为临近东澳岛,牛野和陈老豆常常会过来看看,所以这里获得了五台蒸汽机,用于各个环节,效率提升的最快。
现在,用水泥建造的船台,他们同时铺开了五条产线,一次性制造五条五百吨级的三体船,未来每五个月就能交付五条。
这一次,广福源号改变了行动时间,等到九月初才出发。他们是为了等待二十台蒸汽机的建造完成,他们将把二十台蒸汽机带往各个城市的经营据点,开始做高科技产品的买卖。
三条飞剪船,一条广福源号,两条阿拉伯五百吨级的货船和两条一百吨级的三体船,构成了此次商业活动的主体,此次贸易的总吨位高达3150吨,其中一千吨的产品为他们自己的钢铁制品。
包括铁管,铁丝,钉子,螺丝,工具,油灯,水泥,发动机,枪械,手雷,铁炮。总之牛野定下规矩,不卖钢料,必须卖二次加工的商品,就算铁料堆在那里锈掉,也不允许单独卖铁料。
他这是逼着整个妈祖军去想,铁料还能做点什么,而不是躺着吃铁厂。
第一个贸易地点是坤甸港,这里有澳洲殖民地大量的民生需求,首先要满足这里。并且,销售枪支,以及兰芳采买不了的大炮,也要装船运走。
他们受到了兰芳共和国最高礼遇,到了才知道现在牛野和陈老豆居然是兰芳共和国挂名的将军了?
为了表彰他们开拓了辽阔的澳洲领地,坤甸港将为妈祖军在码头建一个三层楼据点,一楼可以开商铺,二楼和三楼为会议和客房,总建筑面积三千平米。
于此同时,兰芳共和国的13个海外领地需要大量武器,五百把神射步枪他们全部购买,但是需要两位将军给兰芳共和国打一个八折,你们看可以吗?
牛将军和陈将军对视了一眼,同时摸了摸鼻子,认下了!
于是,第一笔交易完成,两白银进账。
第二笔买卖是关于炮。兰芳炮厂每个月现在能够生产十门大炮,兰芳共和国更是全部都想要。原因很简单,澳洲十三个定居点的码头都需要大炮守卫,而且这里12磅炮只需要720两白银,是最便宜的。炮厂现在还有四十门库存,一次性全部卖给兰芳共和国,收入两白银。
最后是民间商品的各种交易,大量的钢铁制品被销售和置换为香料,十台蒸汽机居然也被一次性订购完成,用于本地钢铁厂鼓风和木头厂锯木。共计交易为两白银。
三条加上两门六磅炮的,百吨级三体运输巡航船,被卖了2000两白银,共6000两进账。
两白银进账,妈祖军财富进入36万两白银。
下一站是巴达维亚,这里放下三台蒸汽机,让高麻子他们对外销售,并接收订货,并销售了一部分传统商品。
然后,槟城将所有的金属制品全部采购一空,看来英国佬要大兴土木。也放下三台发动机,让他们销售并接受预订。
最后是果阿,正常贸易,并让陈老板代为销售两台蒸汽机,最后两台被送进了船厂,加速装船进度。
牛野再次支付了两条一千五百吨飞剪船的订单,同时提走了两条1500吨级的飞剪船,“沧海号”和“日月号”。
船队在1805年二月底返回兰芳,正好安装前期预定的所有大炮,并带着二十门12磅大炮返回广州府(上一次全部卖给了兰芳,所以此次对方没有要求)。牛野只是要求炮厂继续扩大产能,争取每个月20门的产量。
现在,广州府所有人都知道东澳岛有一个大铁厂,那钱财来的如同流水一般。
更有好事者,还特意坐船去东澳岛要求买铁,好做些熟铁生意,可东澳岛的铁厂表示熟铁概不外卖。
财帛动人心啊!
世间恶人多啊!
终于还是有人坐不住了。他们联合起来动用大清衙门里的关系,打点钱财,派遣税吏直接登岛要求查账。他们倒要看看那铁厂,是不是漏交了税款。
看看是不是能用衙门的关系,让这个铁厂度日如年,好将这块肉搞到自己手里来,总之在动用一切手段,吃上一口。
衙门里的官吏和这些个本地豪强,全部都有关联,各个部门年年都收了些银两,总要做些事情不是。再说了,也就是换个主子,又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
于是,广州府的税吏先动了!
喜欢1800年之龙腾四海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1800年之龙腾四海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