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祯十七年四月二十二日清晨,山海关前的平原被一层薄雾笼罩,空气中残留着前两日炮火轰击后的硝烟味。王忠立于中军高坡,手持望远镜观察山海关的布防——经过两日的火力压制,清军已将大部分兵力收缩至南城与北城,城墙上的士兵比往日更多,城垛后隐约可见闪烁的刀光与弓箭,城外三道壕沟旁也增加了巡逻的士兵,显然是在严防中华军进攻。
“将军,两日来我军共进行了五次火炮齐射,清军的青铜炮已全部被摧毁,城墙多处出现裂缝,士兵伤亡超过五千人,此刻正是进攻的最佳时机!”坦克统领赵刚策马来到高坡下,声音带着兴奋。他身后的五万“镇虏号”坦克已列成三列纵队,履带在泥土中碾压出深深的痕迹,坦克顶部的机枪与火炮已调整好角度,随时准备冲锋。
王忠放下望远镜,目光扫过整装待发的坦克部队,沉声道:“传令下去,坦克部队分为左、中、右三路,中路主攻南城城墙,左右两路负责扫清城外壕沟旁的清军,掩护中路推进;火炮部队继续炮击北城,牵制清军兵力,防止他们增援南城;步兵部队紧随坦克之后,待城墙出现缺口,立即冲入城内!”
“得令!”赵刚翻身跳上一辆坦克,掀开舱门对乘员下令:“各车注意!按预定方案冲锋,机枪与火炮随时准备开火,目标——南城城墙!”
随着赵刚一声令下,中路的两万辆坦克率先启动。“轰隆隆”的履带声打破了平原的寂静,薄雾被坦克行驶产生的气流吹散,灰黑色的钢铁洪流缓缓向山海关南城推进。左右两路的坦克也紧随其后,向城外的三道壕沟逼近,炮口对准壕沟旁的清军士兵。
山海关南城箭楼上,吴三桂正盯着中华军的坦克部队,脸色惨白。两日来,中华军的火炮轰击从未停歇,南城城墙虽未被轰开缺口,却已布满裂缝,士兵们日夜加固,仍难掩恐惧。当看到坦克部队开始冲锋时,他心中的绝望再次升起,连忙对身旁的亲兵下令:“快!传令下去,城墙上的士兵全力射击,用弓箭与火铳阻拦坦克推进!再让城外壕沟旁的士兵准备滚石与热油,绝不能让坦克靠近城墙!”
亲兵领命后,骑着快马飞奔而去。很快,南城城墙上响起“嗖嗖”的箭雨声——清军士兵将弓箭拉满,密集的箭矢如雨点般射向坦克部队;城垛后,数十名手持火铳的士兵也开始射击,铅弹击中坦克钢板,发出“叮叮当当”的声响,却无法穿透钢板,只能弹落在地上。
中路坦克纵队中,赵刚坐在指挥车内,通过观察窗看着飞来的箭矢与铅弹,不屑地笑了:“就这点力道,还想阻拦我们?传令各车,加快速度,无视清军的射击,直奔城墙!”
坦克的速度渐渐加快,履带碾压过泥土,将壕沟旁的清军士兵吓得纷纷后退。左右两路的坦克开始开火,机枪子弹扫向壕沟旁的清军,霰弹炮则轰击清军设置的滚石与热油据点。“哒哒哒”的机枪声与“轰隆”的炮声交织在一起,清军士兵成片倒下,滚石被炸毁,热油桶被击穿,热油流淌在地上,燃起熊熊大火。
“快!倒油!扔滚石!”清军将领挥舞着弯刀,试图阻止士兵溃逃,却被一枚霰弹击中胸口,当场毙命。失去指挥的清军士兵彻底崩溃,纷纷丢弃武器,向山海关城内逃窜,三道壕沟很快便被中华军坦克控制。
此时,中路的两万辆坦克已推进至南城城墙下。赵刚通过无线电对王忠报告:“将军,中路坦克已抵达城墙下,请求下令炮击城墙!”
王忠立于高坡,看着坦克部队已顺利抵达城墙下,当即下令:“炮击!目标南城城墙中段,务必轰开一道缺口!”
“收到!”赵刚立即对各车下达指令,“各车注意!目标城墙中段,火炮装填爆破弹,三、二、一,开火!”
刹那间,两万辆坦克的火炮同时轰鸣。密集的爆破弹如雨点般砸向南城城墙中段,原本就布满裂缝的城墙在炮弹的轰击下,砖石飞溅,夯土坍塌。“轰隆!轰隆!”的巨响震耳欲聋,城墙中段的裂缝不断扩大,很快便形成一道宽约二十米的巨大缺口,缺口处的清军士兵被埋在砖石之下,惨叫声不绝于耳。
箭楼上,吴三桂看着城墙被轰开缺口,身体一软,差点从箭楼上跌落。身旁的副将扶住他,声音带着哭腔:“将军,城墙被轰开了!中华军要冲进来了!我们该怎么办?”
吴三桂猛地回过神,眼中闪过一丝疯狂。他知道,若让中华军从缺口冲入城内,山海关必破无疑。他拔出腰间的弯刀,对副将下令:“传我命令,集结两万关宁铁骑,随我从缺口冲出,务必将坦克部队挡在城外!若此战失败,我们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副将领命后,立即下去集结兵力。半个时辰后,南城城门打开,两万关宁铁骑手持马刀,骑着战马,在吴三桂的率领下,从城墙缺口冲出,向中华军的坦克部队发起冲锋。马蹄声如惊雷般滚过平原,士兵们的呐喊声震彻云霄,试图用骑兵的冲击力摧毁坦克。
赵刚看着冲来的关宁铁骑,嘴角勾起一抹冷笑:“想跟坦克拼冲锋?真是自不量力!各车注意,机枪与火炮准备,目标冲锋的骑兵,自由射击!”
坦克顶部的机枪再次响起“哒哒哒”的轰鸣,火炮则装填霰弹,对准密集的骑兵队列。子弹与霰弹如暴雨般倾泻而出,冲在最前方的关宁铁骑纷纷倒地,战马嘶鸣着,将士兵甩落在地,被后续的骑兵践踏。
吴三桂骑着战马,挥舞着弯刀,试图冲至坦克近前,却被密集的子弹逼得连连后退。他看着麾下士兵成片倒下,心中充满了绝望——这些坦克如同铜墙铁壁,子弹与马刀根本无法对其造成伤害,而坦克的武器却能轻易夺走士兵的生命。
“将军!快撤!再冲下去,我们都会死在这里!”一名亲兵冲到吴三桂身边,大声喊道。一枚霰弹落在他们身旁,亲兵当场被炸开,鲜血溅了吴三桂一身。
吴三桂看着眼前的惨状,知道继续冲锋只是徒劳。他咬了咬牙,勒住马缰绳,对剩余的士兵下令:“撤!退回城内!”
剩余的关宁铁骑如蒙大赦,纷纷调转马头,向城墙缺口逃窜。中华军坦克的机枪与火炮并未停止射击,不断有骑兵倒在撤退的路上。当吴三桂率领残兵退回城内时,两万关宁铁骑已剩下不足五千人,城墙缺口处堆满了士兵与战马的尸体,鲜血染红了缺口周围的土地。
王忠立于高坡,看着吴三桂退回城内,对身旁的步兵统领李锐下令:“传令步兵部队,随坦克从缺口冲入城内,肃清城内的清军,注意不要伤及百姓!”
“得令!”李锐立即率领十万步兵,紧随坦克之后,向城墙缺口推进。步兵们手持燧发枪,腰间别着短刀,步伐整齐,目光坚定——他们知道,攻破山海关的时刻已经到来。
山海关城内,吴三桂退回府衙,看着残兵们疲惫而恐惧的面容,心中充满了悔恨。他坐在椅子上,双手撑着头,声音嘶哑:“完了……一切都完了……中华军攻破了城墙,我们再也守不住山海关了……”
此时,一名亲兵匆匆跑入府衙,脸色惨白:“将军!不好了!中华军的坦克与步兵已从缺口冲入城内,正在肃清城内的清军,北城的清军也已被火炮压制,无法增援南城!摄政王让您立即前往北城,商议突围之事!”
吴三桂猛地站起身,眼中闪过一丝希冀。他知道,若能与多尔衮汇合,或许还有突围的可能。他立即率领残兵,向北城奔去。
中华军的坦克与步兵已在城内展开巷战。清军士兵虽有抵抗,但在坦克的碾压与步兵的燧发枪射击下,很快便溃不成军。有的清军士兵放下武器投降,有的则四处逃窜,城内的百姓们躲在家中,不敢出门,只听到外面传来的枪声与喊杀声。
赵刚率领坦克部队,直奔山海关北城,试图截断多尔衮与吴三桂的退路。当坦克推进至北城城门附近时,遇到了多尔衮率领的五万清军骑兵的抵抗。清军骑兵挥舞着弯刀,向坦克发起冲锋,却与关宁铁骑一样,在坦克的机枪与火炮面前不堪一击,成片倒下。
多尔衮看着眼前的惨状,心中充满了绝望。他知道,山海关已破,中华军已占据城内大部分区域,继续抵抗只是徒劳。他对身旁的亲兵下令:“传令下去,停止抵抗,向中华军投降!”
亲兵领命后,立即举起白旗,向中华军示意投降。清军士兵见状,纷纷放下武器,跪地投降。
此时,吴三桂率领残兵赶到北城,看到清军已投降,心中最后一丝希望也破灭了。他知道,自己已无退路,只能向中华军投降。
王忠率领中军,进入山海关城内。看着城内投降的清军士兵与秩序井然的中华军将士,他心中充满了欣慰。他对身旁的将领们道:“山海关已破,清军主力被歼,接下来,我们要乘胜追击,收复辽东,将清军彻底赶出中原!”
将领们齐声应和,声音震彻山海关城内。朝阳渐渐升起,金色的光芒洒在城内,照亮了中华军的旗帜,也照亮了中原大地的希望。山海关的攻克,标志着中华军在与清军的战争中取得了决定性的胜利,也为后续收复辽东、统一中原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喜欢明末龙旗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明末龙旗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