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寄斩蛇:少女勇除巨蟒救乡邻
在东越闽中地区,有一座叫庸岭的山,高达数十丈。山的西北方向有个山缝,里面藏着一条大蛇——身长七八丈,粗细要十多个人手拉手才能围住,当地百姓一直对它又怕又恨。
负责当地治安的东冶都尉,还有下辖县城的官员,好多都被这条蛇害死了。人们试着用牛羊祭祀,可蛇根本不领情,灾祸还是没停。后来,蛇还托梦给人,又通过巫师传话,说它要吃十二三岁的小女孩才肯罢休。都尉和县令们急得没办法,只能从百姓家找奴仆的女儿,再加上犯了罪的人家的女儿,专门养着。等到每年八月初一,就把女孩送到蛇洞口,大蛇出来一口吞掉,年年都是这样。到这时,已经有九个女孩被蛇吃了。
转眼之间,便又到了找女孩的时候,官府四处招募,却一直没找到合适的人。将乐县有个叫李诞的人,家里只有六个女儿,没有儿子。他的小女儿叫李寄,听说这件事后,主动报名要去斩蛇。父母坚决不同意,可李寄劝道:“爹娘没有儿子,只生了我们六个女儿,就算有孩子,也跟没儿子一样。我又不像汉朝的缇萦那样,能替父亲赎罪、帮家里解难,既不能供养爹娘,还白白浪费衣食,活着也没什么用处,不如早点死了算了。要是把我卖掉换钱,还能给爹娘补贴家用,这不是很好吗?”父母心疼女儿,还是不肯让她去,可李寄偷偷收拾好东西,自己跑了出去,谁也拦不住。
出发前,李寄向官府要了一把锋利的宝剑,还有一条能咬蛇的狗。到了八月初一,她先去庙里坐下,把宝剑藏在怀里,牵着狗,又提前准备了好几石米糕,用蜜糖和炒米粉拌匀,放在蛇洞口。很快,大蛇闻到香味爬了出来——它的头像圆囤那么大,眼睛像两尺宽的镜子,看到米糕就先凑过去吃。李寄趁机放狗扑上去咬蛇,自己则绕到蛇的后面,挥剑砍了好几下,蛇被砍得剧痛难忍,挣扎着窜到院子里就死了。
之后,李寄走进蛇洞,找到了之前九个女孩的尸骨,把它们全都抱了出来,哭着说:“你们太胆小了,才会被蛇吃掉,真是可怜啊!”处理完这些,李寄才慢慢走回家。越王听说了这件事,又敬佩又感动,就聘李寄做了王后,还任命她的父亲当将乐县令,母亲和姐姐们也都得到了赏赐。从这以后,东冶地区再也没有妖怪作乱,民间还流传着歌颂李寄的歌谣,一直传到现在。
魏舒府除蛇:官署藏巨蟒,拆府绝隐患
晋武帝咸宁年间,魏舒担任司徒(古代高官,负责管理民事),他的司徒府里藏着两条大蛇,每条都有十多丈长,躲在大厅的房梁上,已经待了好几年,府里的人一直没发现。
不过,大家总觉得奇怪——府里经常丢小孩,连鸡、狗这些家禽家畜也时不时失踪,找遍了都没下落。直到有一天晚上,其中一条蛇爬出来活动,经过柱子的时候,不小心被柱子上的刀刃划伤了,伤势很重,没法再爬回房梁,这才被人发现。
魏舒得知后又惊又怒,立刻派了几百个士兵去杀蛇。士兵们拿着兵器和大蛇搏斗,打了好长时间,才终于把两条蛇都杀死了。等清理蛇待过的地方时,人们吓了一跳——房梁和周围的空间里,堆满了小孩和家禽家畜的尸骨,场面惨不忍睹。魏舒觉得这座府宅已经被妖气污染,实在没法再用,就下令把司徒府拆了,在原地重新盖了一座新的官署。
张宽辨蛇:刺史慧眼识精怪,老叟现形露蛇身
汉武帝时期,张宽担任扬州刺史(负责监察地方官员、管理行政事务的官员)。在他上任之前,扬州有两个老头,因为争夺一块山地的所有权,天天到州府打官司,吵了好几年,历任刺史都没能断清这件事。
张宽上任后,这两个老头又来告状了。张宽仔细打量他们,发现这两个人的长相、神态都不像正常人——皮肤粗糙,眼神怪异,动作也有些僵硬。张宽心里起了疑心,立刻让手下的士兵拿着拐杖和长戟拦住他们,大喝一声:“你们到底是什么精怪,敢装成人的样子来骗官府?”
两个老头见状,脸色一变,转身就想跑。张宽赶紧喊士兵拦住他们,士兵们一围上来,两个老头突然身形一晃,竟然变成了两条大蛇,在地上扭动着想要逃走,最后被士兵们抓住了。至此,这场持续多年的“山地纠纷”才算彻底解决,原来都是蛇精在作祟。
张福遇鼍:夜遇美妇竟是怪,小船原是枯木槎
荥阳有个叫张福的人,一次划船出门办事,回来的时候,把船停在了野外的水边过夜。到了晚上,突然有个女子坐着一艘小船过来,想投奔张福。这女子长得十分漂亮,她对张福说:“天已经黑了,我怕路上有老虎,不敢独自赶路,能不能让我在你的船上避一避?”
张福见她可怜,又长得好看,就问:“你姓什么?怎么一个人走这么远的路?外面还下着雨,你连斗笠都没有,快进我的船里避雨吧。”两人在船上聊了一会儿,气氛渐渐暧昧,女子就留在张福的船上,和他一起睡了。睡前,女子把自己坐的小船系在了张福的船边。
到了三更天,雨停了,月亮从云里钻了出来,月光照在船上。张福迷迷糊糊醒过来,转头一看,吓了一大跳——身边根本不是什么女子,而是一只巨大的鼍(俗称“扬子鳄”),正枕着他的胳膊睡觉!张福赶紧爬起来,想抓住这只鼍,可鼍反应很快,一下子就跳进水里逃走了。
张福再看向之前系在船边的小船,哪里是什么小船,分明是一段一丈多长的枯木头。他这才明白,自己是遇到了鼍精变的怪物,幸好没出什么大事,赶紧划船离开了这个地方。
谢非除怪:道士智破庙中妖,龟鼍现形遭诛灭
丹阳有个叫谢非的道士,一次去石城买锅(“台釜”即锅),买完后赶路回家,可天很快黑了,没来得及回到家。他看到山中有一座建在溪水边的庙,就进去打算在庙里过夜。
谢非心思缜密,怕庙里有妖怪,就故意大声说:“我是天帝派来的使者,今晚在这里过夜,就连我的锅都怕被人抢走,心里一直不安宁呢!”他想试试庙里有没有动静。
到了二更天,果然有人走到庙门口,喊了一声:“何铜!”庙里立刻有个声音答应了。门口的人又问:“庙里有活人的气息,是谁在里面?”叫“何铜”的声音回答:“有个人在里面,他说自己是天帝的使者。”门口的人没再多问,很快就走了。
没过一会儿,又有人来庙门口,还是喊“何铜”,问的问题和之前一模一样,“何铜”也还是那样回答,来人叹了口气,也走了。谢非被这两次动静惊扰,再也睡不着了,就起身喊“何铜”,问它:“刚才来的是谁?你又是什么东西?”
“何铜”回答:“刚才来的是住在水边洞穴里的白鼍,我是住在庙北边岩石缝隙里的乌龟。”谢非把这些记在心里,没声张。
天亮后,谢非立刻去找当地的百姓,告诉他们:“这座庙里根本没有神,都是乌龟和鼍精在装神弄鬼,你们天天用酒肉祭祀它们,都是白费功夫!快拿上铁锹来,咱们一起把这些妖怪除掉!”百姓们平时也觉得庙里有些不对劲,听谢非这么说,都愿意跟着他一起去。
大家立马拿着工具来到庙里,挖开了“何铜”说的岩石缝隙和水边洞穴,果然抓住了乌龟和白鼍,把它们全杀了。之后,大家又拆了这座骗钱的庙,再也不祭祀了。从这以后,这个地方就太平了,再也没有怪事发生。
孔子厄陈遇鱼怪:圣人慧眼破妖术,煮鱼疗疾续行程
孔子带着弟子们周游列国时,在陈国遇到了困境——被当地人围困,粮食也吃完了,弟子们有的还生了病,只能待在馆舍里。可孔子并不慌张,依然在馆舍里弹琴唱歌,安抚弟子们的情绪。
到了半夜,突然有一个九尺多高的人走进馆舍,穿着黑色的衣服,戴着高高的帽子,进门后就大声吼叫,声音震得周围的东西都在动。弟子子贡赶紧上前问:“你是谁?”可那人二话不说,一把抓住子贡,把他夹在胳膊下。
弟子子路见状,立刻拔出剑冲上去,和那人在院子里打了起来。打了好一会儿,子路也没能打赢那人。孔子在一旁仔细观察,发现那人身上的“铠甲”(其实是鱼鳞)之间,有手掌那么大的缝隙,而且时不时会张开。
孔子立刻对路人大喊:“子路,快伸手去掏它铠甲的缝隙,抓住缝隙把它掀翻!”子路听了孔子的话,立刻照做,伸手插进那“铠甲”的缝隙里,用力一拉,那人一下子就倒在地上,现了原形——原来是一条九尺多长的大鳀鱼(一种海鱼,此处指成精的大鱼)。
孔子看着大鱼,说:“这东西为什么会来这里呢?我听说,东西活久了,就会有精怪依附在它身上,它大概是因为年老体衰,才会变成这样。它来这里,难道是因为我们被困在这里,没了粮食,弟子们又生病,觉得我们好欺负吗?其实,不管是马、牛、羊这些家畜,还是乌龟、蛇、鱼、鳖,甚至花草树木,只要活的时间长了,就会有神灵依附,变成妖怪,人们把它们叫做‘五酉’。‘五酉’的意思是,五行(金、木、水、火、土)所对应的方向,都有这样的怪物,‘酉’就是‘老’的意思,东西老了就会成精,只要把它杀了,就没事了,没什么好怕的。或许是上天不想让我们的学问断绝,所以派这个怪物来考验我们,让我们更加坚定?不然,它怎么会偏偏在这个时候来呢?”
说完,孔子继续弹琴唱歌,没有一点慌乱。子路把大鳀鱼煮了,鱼肉的味道竟然很鲜美。弟子们吃了鱼肉后,生病的人也渐渐好了起来。第二天,围困他们的人也撤了,孔子就带着弟子们继续赶路。
婢杀鼠妇:灶下现寸人,沸水除精怪
豫章郡有一户人家,家里的婢女正在灶房里干活,突然看到有个几寸高的小人,从灶房的墙壁缝隙里钻了出来。婢女没看清是什么东西,以为是虫子,不小心用脚踩了一下,没想到竟把那个小人踩死了。
没过多久,婢女就听到灶房外有密密麻麻的脚步声,抬头一看,吓了一跳——几百个和之前一样的寸高小人,穿着丧服,抬着小小的棺材,吹吹打打地来办丧事,连哭丧的人、举幡的人都有,全套的丧葬仪式一应俱全。这些小人排成队伍,从主人家的东门出去,最后躲进了院子里的一艘破船下面。
婢女赶紧把这件事告诉了主人,主人带着家人跑到破船边查看,掀开船一看,哪里是什么寸高小人,全都是一群鼠妇(又称“潮虫”,身体椭圆形,生活在潮湿的地方)。主人怕这些鼠妇再成精作乱,就让婢女烧了一锅开水,浇在破船下,把所有的鼠妇都烫死了。从这以后,家里再也没有出现过这种怪事。
千日酒:一杯醉三年,开棺醒酒笑众人
中山郡有个叫狄希的人,有一门奇特的手艺——能酿造“千日酒”,人喝了这种酒,能醉一千天才能醒。当时中山郡有个叫刘玄石的人,特别爱喝酒,听说狄希会酿千日酒,就特意跑去他家要酒喝。
狄希见刘玄石来要酒,连忙说:“我的酒还没酿好,还在发酵,现在喝了会出大事,不敢给你喝啊!”刘玄石却不依,缠着狄希说:“就算没酿熟,你就给我一杯尝尝,行不行?”狄希实在拗不过他,只好给了刘玄石一杯酒。
刘玄石喝了一口,立刻觉得味道绝美,又向狄希要酒,说:“这酒太好喝了!再给我一杯!”狄希赶紧拦住他,说:“不行,你先回家吧,等酒酿好了,我再请你来喝。就这一杯酒,足够让你睡一千天了!”刘玄石见狄希不肯再给,只好不情愿地离开了,走的时候还一脸不高兴。
回到家后,刘玄石很快就醉倒了,怎么叫都叫不醒,家人以为他醉死了,也没怀疑(古代酿酒技术有限,确实有喝醉酒致死的情况),伤心地哭了一场,把他埋在了地里。
过了三年,狄希算了算时间,心想:“刘玄石喝的那杯酒,到现在应该够一千天了,他肯定醒了,我得去他家看看。”狄希来到刘玄石家,问他的家人:“刘玄石在家吗?”家人听了都很奇怪,说:“刘玄石已经死了三年了,我们的丧期都过了,你怎么还问他在不在家?”
狄希听了大吃一惊,连忙说:“他不是死了,是喝了我的千日酒,醉了一千天!现在肯定醒了,你们快跟我去挖坟开棺!”家人半信半疑,跟着狄希来到坟前,刚靠近就闻到坟里飘出浓浓的酒气,甚至能看到坟头有酒气往上冒,像热气一样直冲天空。
家人赶紧找来工具,凿开坟墓,打开棺材。棺材刚一打开,就看到刘玄石睁开眼睛,张开嘴巴,伸了个懒腰,大声说:“这酒太痛快了,把我醉得好舒服!”接着,他转头问狄希:“你酿的是什么酒啊?一杯就让我醉成这样,我现在才醒,现在太阳有多高了?”
坟边的人听了都哈哈大笑,可没想到,刘玄石身上的酒气太浓,飘到了坟边人的鼻子里,这些人也都醉倒了,一睡就是三个月才醒。
陈仲举识命:预言孩童兵死劫,凿落丧命叹天数
陈仲举还没当官的时候,家里比较穷,经常住在朋友黄申家。有一次,陈仲举又住在黄申家,正好赶上黄申的妻子要生孩子。
晚上,有人来敲黄申家的门,可黄申和家人都没听见。过了好久,陈仲举才听到屋里有人小声说:“客厅里有外人(指陈仲举),不能从正门进去。”门外敲门的人商量说:“那我们从后门进去吧。”接着,就有人从后门走进了黄申家。
过了一会儿,那人从屋里出来,门外等着的人问他:“生的是男孩还是女孩?叫什么名字?能活多少岁?”进去的人回答:“是个男孩,名字叫‘奴’,能活十五岁。”又有人问:“他以后会怎么死?”回答说:“会死于兵器。”
这些话都被陈仲举听得一清二楚,他赶紧告诉黄申一家:“我能看出这个孩子的命运,他以后会死于兵器。”黄申和妻子听了又害怕又着急,从那以后,家里的刀、剑、斧头这些带刃的东西,从来不让小奴碰,生怕他出事。
小奴长到十五岁这年,有一天,家里有人把一把凿子放在了房梁上,凿子的尖头露在了外面。小奴没看清,以为是房梁上掉下来的木头,就伸手从下面去够。结果,凿子从房梁上掉了下来,正好砸在小奴的头上,穿透了头骨,小奴当场就死了。
后来,陈仲举当上了豫章太守,想起了黄申一家,就派手下的官吏去给黄申家送礼物,顺便问问小奴的情况。黄申一家把小奴的死因告诉了官吏,官吏回来后又告诉了陈仲举。陈仲举听了,叹了口气说:“这就是命啊,就算提前知道,也躲不过去。”
喜欢儒林外史大白话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儒林外史大白话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