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浩盯着娜娜的手臂接口,眉头皱成一团。刚才那一闪而过的蓝光太奇怪了,不像是系统自检,倒像是有什么东西从外面钻进了她的数据流。
“你再回放一次刚才的日志。”他说,“从我们接触那些生物开始。”
娜娜站在实验室中央,金属外壳在顶灯下泛着冷白的光。她没说话,只是轻轻点头,手臂接口弹出数据线,插进墙边终端。屏幕亮起,一串串代码快速滚动。
苏珊靠在操作台边,手里拿着检测仪,脸色还有点发白。她刚缓过来,呼吸比平时重一些。“你说那道光是从她身上冒出来的?”
“不是冒出来,是闪了一下。”陈浩纠正,“就一下,像信号干扰。”
卡尔坐在角落的椅子上,耳机还挂在脖子上,手指无意识地敲着膝盖。“我劝你别想太多。娜娜是机器人,又不是收音机,还能被海底怪鱼远程控制?”
“我不是说她被控制。”陈浩靠过去,指着主屏上一段波形图,“你看这里,这段信号频率不对。我们在洞口被攻击的时候,她的防护屏障启动了,x-7合金表面有微电流反应。但这个波形……它反向传进去了。”
娜娜突然开口:“确实存在数据残留。原始记录已被压缩,但通过滤波增强可以还原。”
她调出一段视频画面——模糊的黑影在水中翻滚,那些甲壳状的鳗形生物成群扑来,触须划过潜水服表面,发出细微电火花。
“就是这个时候。”陈浩指着时间戳,“你的屏障激活瞬间,外部生物电场和你的系统产生了共振。”
娜娜沉默两秒,开始运行深度扫描程序。屏幕上跳出一个三维波形模型,缓慢旋转着,像一团缠在一起的线。
“检测到微量生物电信号嵌入日志缓存。”她说,“来源与未知生物体表释放的脉冲一致,频率为每秒三十七次,持续零点六秒。”
苏珊凑近看:“你是说……它们不只是攻击,还在传递信息?”
“目前无法判断是否具有智能意图。”娜娜回答,“但信号结构具备一定规律性,不同于随机放电。”
卡尔站起来走到屏幕前,盯着那团波形看了几秒,忽然笑了一声:“所以咱们打了一架,结果人家是在跟我们打招呼?”
“也可能是警告。”陈浩摸着下巴,“或者……标记。”
“标记什么?”
“入侵者。”
空气安静了一瞬。苏珊低头看了看自己手里的样本盒,里面装着一块从洞穴带回来的矿石碎片,边缘还带着淡蓝色微光。
“等等。”她说,“你说信号频率是三十七赫兹?”
“准确值为三十六点八。”娜娜补充。
苏珊快速打开分析仪界面,调出星尘矿的能量波动曲线。“这矿石的自持放电频率是多少?”
“每秒三十六点九次。”娜娜几乎立刻回答。
又是一阵沉默。
卡尔抬手把耳机甩到桌上:“所以这些玩意儿不是守卫,是工人?”
“更像是生态调节者。”娜娜继续说,“根据现有数据推测,该生物以星尘矿释放的微电流为能量源,同时其体表菌群可分解重金属离子。它们聚集在洞口,可能是在维持区域水质平衡。”
陈浩吹了声口哨:“合着我们闯进了一个天然污水处理厂?”
“更准确地说,是一个深海共生系统。”娜娜调出新的模拟图,“矿石提供能源,生物净化环境,形成闭环生态链。若矿石被大量开采,可能导致该物种迁徙或灭绝,进而引发局部污染积累。”
苏珊眼睛亮了:“这意味着我们可以研究它的净化机制,用来处理基地废水。”
“还能仿生做传感器。”陈浩接话,“想想看,这种电感应能力多适合探矿?不用声呐,直接靠生物信号匹配就行。”
卡尔抱着手臂靠在墙边,语气还是半信半疑:“可它长得像条会咬人的铁皮泥鳅,你说它是环保卫士?”
“外表不代表功能。”娜娜平静地说,“地球历史上也有类似案例。比如远古时期的叠层石微生物,外形简单,却改变了整个大气成分。”
“所以你要给它起个名字?”陈浩问。
“暂定‘电纹水母虫’。”娜娜说,“学名Electroloophora caverna,意为‘洞穴电环生物’。”
“中文名能不能接地气点?”卡尔抱怨,“听着像感冒药。”
“叫电鳗虫?”苏珊提议。
“太普通。”陈浩摇头,“不如叫‘闪皮工’,一听就知道是干活的。”
“命名优先级不高。”娜娜打断,“当前重点是建立基因数据库。虽然样本组织残缺,但我已提取到部分dNA片段。”
她切换画面,屏幕上出现一条扭曲的双螺旋结构,颜色不同于常规碱基序列,某些节点呈现出非标准配对模式。
“这不是地球典型基因组。”苏珊低声说,“有些碱基组合……根本不在已知生命编码表里。”
“说明它独立演化了很久。”陈浩咧嘴,“说不定是这片海里最老的原住民。”
“也可能来自更深的地方。”娜娜说,“数据显示,这类生物活动范围集中在热液喷口上方五十米内,且避开强水流区。它们依赖稳定能源供给,移动能力有限。”
“也就是说,它们不会追杀我们。”卡尔松了口气,“只要别碰它们的饭碗。”
“前提是确认它们没有领地意识。”苏珊提醒,“上次攻击可能是防御行为。”
“那就做个实验。”陈浩转身走向储物柜,拿出一个小型透明容器,里面封着一小段从潜水服上刮下来的生物组织,“把这点东西放进模拟舱,加点矿石粉末,看看它有没有反应。”
娜娜接过容器,接入检测装置。几分钟后,显微镜头传出图像——组织细胞开始轻微颤动,周围液体中浮现出细密气泡。
“代谢激活。”娜娜说,“即使脱离主体,细胞仍能响应矿石电场。”
“牛啊。”陈浩盯着屏幕,“死了一截都能打工。”
“这证明其能量依赖性强。”苏珊记录数据,“一旦失去电源,整个种群可能迅速崩溃。”
“那我们就得小心点了。”陈浩靠在桌边,“以后下去采矿,先搞清楚它们的分布区域,别把人家食堂炸了。”
卡尔终于露出点兴趣:“要是能人工养一批,岂不是连探测器都省了?扔几个进去,它们自己就会往有矿的地方跑。”
“技术难点在于复制其共生菌群。”娜娜说,“目前尚未分离出关键微生物种类。”
“慢慢来。”陈浩拍拍桌子,“反正现在我们知道它们不是怪物,而是……某种意义上的邻居。”
苏珊合上笔记本,脸上有了血色。“我觉得这发现比星尘矿还重要。如果我们能理解这个生态系统,就能避免重蹈陆地开发的老路。”
“说得对。”陈浩笑着看向娜娜,“全靠你记住了那一闪的蓝光。”
“我只是保存了所有数据。”她说,“包括你现在心跳加快百分之十二,血压轻微上升。”
“那是激动!”陈浩瞪眼,“谁心跳不快?我们可是发现了新物种!”
“你刚才说‘邻居’的时候,瞳孔放大了零点三毫米。”娜娜补充。
“闭嘴吧机器人。”他挥手,“下次我请你吃火锅。”
“充电即可。”她说,“不过建议选择低盐饮食,有利于你的血脂代谢。”
“你怎么还管这个?”
“我是团队健康监测员之一。”
卡尔笑出声:“她比你妈还操心。”
实验室里气氛轻松下来。苏珊去准备营养餐,卡尔重新戴上耳机,靠着墙闭目养神。陈浩坐回控制台前,盯着屏幕上缓缓旋转的“电纹水母虫”三维模型,嘴角一直没放下。
娜娜站在终端旁,手臂接口又一次闪过一丝极淡的蓝光。这次没人注意到。
她后台程序正在同步更新物种档案,同时悄悄标记了一条新日志:
【外部信号再次接入,来源不明,持续时间0.4秒,未触发警报。】
陈浩转头问:“你那边没问题吧?”
“一切正常。”她说。
他点点头,又看向屏幕。
下周的观测舱投放计划已经写好,只等审批通过。
就在这时,模型旋转速度忽然变慢了一帧。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