雨水顺着门框往下淌,陈浩的鞋底踩在地板上发出闷响。他甩了甩外套上的水珠,回头看了眼刚塌的废料墙,眉头拧成一团。
“这墙倒得不是时候。”卡尔跟进来,顺手把门拉上,“但也不是完全没用。”
“你是说材料还能捡?”苏珊抖了抖本子上的雨水,翻到空白页。
娜娜已经回到控制台前,平板亮着。她手指划过屏幕,调出昨晚生成的设计图。“混合防御体系v1.1已进入施工准备阶段,下一步需核算物料需求。”
“算吧。”陈浩走到白板前,拿起笔,“先把缺多少写明白。”
娜娜点头,接入资料库。几秒后,投影切换,一张详细的物料清单出现在墙上。标题是:**各段围墙建材需求与库存对比表**。
“A型段,北区核心墙。”她开始念,“钢材,标准工字梁,长度六米,共需十二根。当前库存——三根。”
“差九根。”苏珊记下。
“水泥,标号425,每根立柱浇筑用量为0.8立方米,总需9.6立方米。现有库存——0.7立方米。”
屋里安静了一下。
“也就是说,水泥只够撑一根柱子?”卡尔抬头,“还是短的那种?”
“准确来说,”娜娜说,“0.7立方米可完成约8.7%的整体浇筑任务。”
“那等于没有。”卡尔把卷尺拍在桌上,“我们连地基都打不完。”
“b型段,中区钢架填充墙。”娜娜继续,“需轻型钢架单元二十套,连接件一百四十个。库存现有六套,连接件三十八个。”
“不到三分之一。”苏珊合上本子,“这还没算运输和组装损耗。”
“c型段,南区夯土墙。”娜娜翻页,“黏土总量需三百六十公斤,当前可采集量预估一百四十公斤。碎砖作为骨料,需二百公斤,现有八十五公斤。防水涂层原料,蜂蜡与桐油混合配比,目前蜂蜡存量为零。”
“连涂层都做不了?”陈浩问。
“无法按标准配比制作。”娜娜说,“替代方案正在检索中。”
“别查了。”卡尔站起来,“我们现在连土都不够,还谈什么涂层?这墙建不起来。”
没人接话。
陈浩盯着白板,看着那一排红色数字,全是“缺”。他忽然笑了一声。
“笑什么?”苏珊看他。
“我在想,咱们是不是太认真了。”陈浩挠头,“明明条件不够,还画得那么详细,搞得像真能建成似的。”
“设计必须精确。”娜娜说,“误差超过百分之五,结构安全性将不可控。”
“我不是说你算错。”陈浩摆手,“我是说……咱们是不是一开始就搞反了?”
“什么意思?”苏珊问。
“我们先画了图,再找材料。”陈浩指着白板,“正常人不该是先看手里有啥,再决定能干啥吗?”
“但现在图已经画了。”卡尔说,“你还想撕了重来?”
“不撕。”陈浩拿笔在A型段旁边画了个圈,“但我们得换个思路。既然外面材料不够,那就看看基地里有没有能拆的。”
“你是说……回收?”苏珊反应过来。
“对。”陈浩走到投影前,指了指东边,“刚才倒的那堵废料墙,里面有不少旧钢筋和铁皮。还有仓库后头那堆报废设备,支架都是合金的。主舱连接管也锈了,换下来也能用。”
“那些东西早就报废了。”卡尔说。
“报废不代表没用。”陈浩说,“咱们又不是造飞船,是建墙。能扛风就行。”
娜娜快速调出基地结构图,标注出可拆解区域。“初步统计,潜在可回收钢材约四点二米,铁皮板七块,其中三块完整度高于百分之七十。旧水泥块两处,总量约一点一立方米,可粉碎再利用。”
“加起来也不够。”卡尔说。
“但比现在多。”陈浩说,“至少能让北区地基开工。剩下不够的,再去外面找。”
“外面哪有那么容易找?”苏珊说,“二十公里内的金属建筑早被翻过好几遍了。”
“这次不一样。”陈浩说,“以前是瞎找,现在我们知道要什么。娜娜可以列个目标清单,我们直奔主题。”
娜娜立刻更新数据,在物料表下方新增一行:**可回收资源预估值**。
她补充:“部分非承重结构可用替代材料替换。例如b型段连接件,若强度达标,可用加固铆钉或螺栓组替代。”
“那就是说,有些地方不用非得用原装件?”陈浩问。
“是。”娜娜说,“只要受力分布合理,临时结构可维持稳定性。”
“那就有戏了。”陈浩在白板上写下新的计划标题:“第一步:拆旧补新。”
他圈出东侧废料堆、旧设备区和破损舱段。“明天开始,先清这三个点。能拆的全拆,分类堆放。娜娜负责登记入库,苏珊记录可用性,卡尔带工具检查材料状态。”
“我干嘛?”娜娜问。
“你最重要。”陈浩说,“一边算一边改设计。我们每找到一块铁,你就调整一次参数,看离目标近了多少。”
娜娜点头,屏幕开始滚动新数据。
苏珊翻开笔记本,开始画基地简易地图,在几个区域标上符号。“我可以先去踩点,看看哪些材料最容易拆。”
“别一个人去。”陈浩说,“至少两人一组。”
“我陪她。”卡尔说,“顺便看看工具够不够用。”
“行。”陈浩在白板上画了个进度条,从0%开始,“今天算清楚缺多少,明天动手拆。咱们不求快,只求稳。”
娜娜突然抬手,投影切换。
新画面显示的是建材缺口比例汇总:
- 钢材:缺78%
- 水泥:缺92%
- 黏土:缺60%
- 防水原料:缺100%
底下一行小字写着:**最低施工启动阈值:各项主材达到需求量的65%方可进行地基作业**。
“我们差得远。”苏珊说。
“那就努力靠近。”陈浩拿起红笔,在阈值线上画了一道,“先冲这个目标。哪怕只多凑到一块砖,也是进步。”
“问题是,”卡尔看着水泥那一栏,“0.7变1.0,听起来像多了不少,其实还是不够打一根柱子。”
“但心理上舒服点。”陈浩说,“人做事,有时候就靠一口气撑着。气泄了,啥都干不成。”
“你现在就是在给大家打气?”苏珊笑了一声。
“不然呢?”陈浩摊手,“我又不会算数,只能耍嘴皮子。”
娜娜看着他们,突然说:“计算结果显示,若将A型段缩短十米,核心区仍可覆盖主要建筑,同时钢材需求减少23%,水泥减少18%。”
“还能这么改?”苏珊凑过去。
“可以。”娜娜说,“牺牲部分外围防护,换取核心结构完整性。建议优先保障指挥舱、能源室与储水区。”
“那北墙不是变短了?”卡尔问。
“是。”娜娜说,“但更结实。”
“短点总比没有强。”陈浩立刻说,“改图纸,按这个算。”
娜娜开始调整模型。几秒后,新数据弹出:
- 钢材需求降至缺61%
- 水泥需求降至缺78%
“还是不够。”卡尔说。
“但比刚才好。”陈浩指着数字,“你看,光是缩小十米,我们就往前挪了一步。说明办法总比困难多。”
“前提是有人愿意动。”苏珊说。
“那今晚大家早点睡。”陈浩把笔放回笔筒,“明天六点开工,谁迟到,谁负责挖第一铲。”
“你肯定起不来。”卡尔说。
“我会定五个闹钟。”陈浩说,“吵死我自己也要爬起来。”
娜娜继续更新表格,在底部新增一行黑体字:
**行动计划确认:明日启动内部材料回收,优先处理东区废料堆与旧设备区**
苏珊低头记下分工安排,忽然抬头:“等等,黏土怎么办?光拆铁疙瘩解决不了这个问题。”
“地下有。”娜娜说,“西侧五十米处土壤雷达扫描显示,地下八十厘米存在黏土层,预估储量可达二百公斤。”
“那还等什么?”陈浩眼睛一亮。
“挖掘难度较高。”娜娜说,“表层为碎石混合土,需先清除三十厘米覆盖层。”
“那就挖。”陈浩说,“反正闲着也是闲着。”
卡尔站起身,拿起桌上的扳手:“工具得检查一遍。切割机上次用了之后就没修。”
“你去清点。”陈浩说,“缺啥列个单,我们看看能不能修。”
“行。”卡尔走向工具间,“希望别让我用手掰铁皮。”
苏珊合上本子,站起身:“我去看看雨停了没有。要是今晚放晴,明早就能开工。”
陈浩站在白板前,看着那串红色的“缺”,又看了看新加的行动项。他拿起笔,在最底下写了一行字:
**第一步:拆旧补新——明日开工**
窗外,雨还在下。
娜娜的屏幕闪了一下,新提示跳出:
**环境湿度持续偏高,露天作业效率预计降低40%**
她没说话,只是把这条信息也加进了备注栏。
陈浩转过身,抓起挂在椅背上的外套。
“你们该干啥干啥。”他说,“我去找几双雨靴,别明天刚开工就全员感冒。”
他拉开门,冷风灌进来,吹得白板上的纸页轻轻晃动。
雨水滴在门槛上,溅起一小片水花。
喜欢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学渣穿越:我在星际荒野求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