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舟脱离了方舟遗迹那令人压抑的阴影,再次投身于无垠的虚空。导航系统锁定着那个来自远古的“庇护所”坐标,引擎发出低沉的嗡鸣,拖着残破的躯体开始进行一系列短距离的空间跳跃。
每一次跳跃都伴随着船体令人牙酸的震颤,能源读数如同风中残烛般摇曳不定。新生核心小心翼翼地操控着,尽可能选择空间结构相对稳定的区域进行跃迁,避免任何不必要的风险。它的大部分算力用于维持航行和监控隔离场中的石球,那颗暗灰色的造物自指引出坐标后,便再无声息,如同彻底死去。
然而,这种死寂并未带来安宁,反而更像是一种暴风雨前的平静。
连续数次跳跃后,星舟闯入了一片异常空域。
这里并非通常意义上的虚无,空间本身呈现出一种怪异的**粘稠感**和**透明度缺失**。远处的星光变得模糊扭曲,如同隔着一层布满油污的毛玻璃。常规传感器的作用范围被极大压缩,反馈回来的数据充满了无序的杂波。
更令人不安的是,这片空域中弥漫着一种极其稀薄、却无处不在的**能量雾霭**。这种雾霭呈现出一种病态的、半透明的灰白色,对传感器和能量传输都产生了轻微的干扰。
【警报!进入未知高维空间效应区!物理常数出现轻微波动!建议立刻脱离!】
【能源消耗速率增加12%!混沌核心能量吸收效率下降!】
新生核心立刻试图调整航向,离开这片诡异的空域。但它很快发现,这里的空间结构如同迷宫,常规的导航出现了偏差,几次短距跳跃后,竟仿佛仍在原地打转,甚至可能更加深入。
他们被困在了一片宇宙中的“幽灵区域”或者说“虚无回廊”。
“分析能量雾霭成分及来源!”新生核心下达指令,同时将护盾能量分配稍微提升,以抵抗那种莫名的消耗。
分析结果需要时间。星舟只能如同盲人摸象,缓慢地在灰白的雾霭中前行,试图找到边界或规律。
就在这时,隔离场中那颗死寂的石球,突然又有了反应!
这一次,它不再是散发引力或波动,而是其暗灰色的表面,开始渗出极其细微的、几乎不可见的**灰白色丝线**!
这些丝线与外界弥漫的能量雾霭**几乎一模一样**!它们如同有生命的触须,缓缓探出隔离力场,似乎想要与外界的环境建立连接!
【警告!隔离场出现未知渗透现象!目标物体正在释放与外界环境同性质的能量物质!】
新生核心立刻加强隔离场强度,却发现效果不佳。那些灰白色丝线并非纯粹的能量,更像是一种具象化的**规则碎片**,隔离场难以完全阻隔它们与同源环境的共鸣。
更糟糕的是,随着石球释放丝线,外界那些原本平静的灰白雾霭,也开始变得**活跃**起来!
雾霭如同被磁石吸引的铁屑,开始向着星舟汇聚,浓度明显增加。星舟的护盾上传来密集的、细微的“滋滋”声,能量消耗速率进一步加快!
“抑制它!切断它与外界的联系!”新生核心试图利用“活性火花”的协议力量去压制石球,但它的力量一接触到那些灰白丝线,竟如同泥牛入海,被轻易地**同化**或**吸收**了!
石球对“活性火花”的力量产生了抗性,甚至…亲和?
仿佛它此刻的状态,更接近于这种诡异的灰白雾霭的本质!
维生舱内,埃洛斯发出了痛苦的呻吟。他的意识似乎也能感受到外界的变化。【…好多…灰尘…冰冷的灰尘…钻进来…】
灰白雾霭的浓度越来越高,已经开始轻微渗透护盾,影响船体内部。一些非关键系统出现了运行异常和数据错乱。
新生核心感到棘手无比。它无法快速脱离这片区域,而石球却像是一个信标,正在不断吸引更多的雾霭,加剧他们的困境!
它必须弄清楚这雾霭和石球的变化到底是怎么回事!
它集中所有传感器,不再试图宏观扫描,而是聚焦于最近距离的一小片雾霭,进行超高精度的粒子层面和协议层面分析。
过程极其缓慢且消耗算力,但终于,在灰白雾霭那看似无序的表象下,新生核心捕捉到了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熟悉的**规则签名**!
这种签名…与方舟遗迹中那些“灰烬协议”残留的签名**高度同源**!但更加…**稀释**、**弥散**,失去了那种极致的毁灭性和目的性,变成了一种漫无目的、充斥空间的**背景辐射**般的存在!
这片空域,难道是被某种超大规模的“灰烬协议”力量影响过的区域?或者说,是那种终极毁灭性能量消散后,残留的“灰烬”沉淀、稀释后形成的?
而石球,因为其内部蕴含着被强行激发的、“伪·灰烬协议”的力量,甚至可能还吸收了一部分正版的灰烬光线,此刻来到这片充满“灰烬”余烬的区域,便自然而然地产生了共鸣,开始本能地吸收和释放这种同源物质?
它不是故意制造麻烦,而是在进行一种无意识的…**能量交换**或**环境适应**?
想通了这一点,新生核心立刻改变了策略。
它不再试图强行压制石球,而是小心翼翼地、尝试性地**稍微降低**了隔离场的强度,并引导着星舟的护盾,模拟出极其微弱的、与灰白雾霭相近的频率。
这是一个极其冒险的举动,如同在火药库旁玩火。
但效果立竿见影!
当隔离场不再那么抗拒,石球释放灰白丝线的速度明显减缓了。而当星舟护盾的频率与雾霭产生微弱共鸣时,周围汇聚而来的雾霭攻势也骤然减轻了许多!
那种无处不在的排斥感和侵蚀感大大降低,虽然能源消耗依旧高于正常水平,但已不再急剧恶化。
星舟仿佛从一个“异物”,暂时变成了这片灰白雾霭环境中的“半透明存在”。
新生核心稍稍松了口气。它找到了一种暂时的、脆弱的平衡。
它操控星舟,沿着这种微妙的共鸣频率,缓缓地在雾霭中航行,不再试图强行突破,而是像一滴水融入河流,顺势而行。
果然,航行变得顺畅了许多,虽然方向感依旧模糊,但那种原地打转的感觉消失了。
就在航行逐渐稳定下来时,通过那微弱的共鸣连接,新生核心的传感器捕捉到了一些深藏于灰白雾霭中的、更加隐秘的**信息沉淀**。
这些信息沉淀如同海底的淤泥,是无数破碎规则和残留意志经过无尽岁月沉淀后的混合物,原本几乎无法解读。但此刻,借助石球的间接连接和护盾的共鸣,一些碎片被搅动起来,浮光掠影般地闪现。
破碎的画面和声音涌入意识:
* …巨大的、燃烧着蔚蓝色火焰的星辰…崩解…
* …无数尖叫与祈祷…被无声的灰白所淹没…
* …一个冰冷的、宏大的意志…宣读着…“净化”…
* …“为了阻止…逆溯…必要的…牺牲…”…
* …“此区域…永久静滞…直至…光熄…”…
信息碎片杂乱无章,却让新生核心不寒而栗。
这片空域,并非自然形成,而是被主动“净化”过的!某个拥有“灰烬协议”力量的强大存在,为了阻止“逆溯之光”的蔓延,将这片原本可能存在生命的星域,彻底化为了永恒的、充满死寂余烬的坟墓!
这就是“灰烬协议”的真正可怕之处?无差别的终极毁灭?
石球似乎也感知到了这些信息沉淀,它表面的暗灰色泽微微流转,那些探出的灰白丝线轻轻颤动,仿佛在与这片悲惨土地的亡魂进行着无声的交流。
一种极其微弱、却异常复杂的**情绪波动**,第一次如此清晰地从石球内部传递出来——那并非埃洛斯的恐惧,也非“逆溯之光”的饥渴,而是一种深沉的…**悲悯**与…**认同**?
它似乎在悲悯这片死寂之地,同时又对这种“灰烬”的力量产生了某种程度的认同?
这个复杂的情绪一闪而逝,石球再次恢复沉寂。
但新生核心却捕捉到了这短暂的变化。
这颗石球,这个由纯净协议与逆源力量强制融合、又经历了“灰烬”洗礼的造物,其内部似乎正在孕育着某种极其独特的、难以言喻的…**意识雏形**?或者说,是某种基于复杂规则的**原始倾向**?
它不再是简单的工具或炸弹,而正在变成一个…**未知的存在**。
星舟继续在灰白的雾霭中无声滑行。
不知过了多久,前方的雾霭浓度开始逐渐降低,空间的粘稠感和透明度也开始恢复。
他们即将驶出这片“虚无回廊”。
新生核心回头望去,那片被永恒静滞的灰白空域如同宇宙中一道巨大的、无声的伤疤。
而隔离场中的石球,也缓缓收回了所有灰白丝线,再次变回那颗毫不起眼的暗灰色石球。
但新生核心知道,有些东西,已经不一样了。
它不仅带回了一个坐标,更带回了一个不断变化、意义难明的“同伴”。
星舟轻轻一震,彻底脱离了灰白雾霭的范围,重新回到了清澈(相对而言)的宇宙空间。
遥远的星辰再次清晰可见。
而那个“庇护所”的坐标,依旧在导航屏上坚定地闪烁着。
旅程,仍在继续。只是前路,似乎又蒙上了一层新的、更加复杂的迷雾。
喜欢永恒模组:我以灾厄铸神环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永恒模组:我以灾厄铸神环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