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城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仿佛一头蛰伏的巨兽,寂静中涌动着不安的暗流。当太子朱雄英率领的两百北疆铁骑,如同裹挟着北地风霜的利刃,骤然出现在洪武门外时,这种寂静被瞬间打破。
宫门紧闭,城楼之上火把通明,映照出密密麻麻的弓箭手,箭镞的寒光在夜色中闪烁。守门将领并非平日轮值的军官,而是一名面色冷硬、眼神闪烁的参将,其麾下士兵也多是陌生面孔,甲胄之下透着剽悍之气。
“宫禁重地,无旨不得擅闯!太子殿下请回东宫等候!”那参将按剑高呼,声音在空旷的广场上回荡,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朱雄英勒住战马,看着眼前这剑拔弩张的阵势,心中一片冰寒。他知道,这是最后一道,也是最危险的一道关卡。
“孤奉旨返京,面见父皇,何人敢拦?”他举起那枚蟠龙玉佩,声音清越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压,“此玉佩如朕亲临,见玉佩如见父皇!开宫门!”
那参将脸上肌肉抽搐,显然认得此物,但依旧强硬道:“末将职责所在,只认证符不认玉佩!殿下若强行闯宫,休怪末将无情!”他猛地挥手,城楼上的弓箭手齐刷刷拉满了弓弦,气氛瞬间紧绷到极点!
“狗杀才!跟太子殿下也敢动刀兵?!”蓝玉暴怒的吼声如同惊雷炸响。他甚至不用朱雄英下令,猛地拔出腰间佩刀,向前一指:“儿郎们!给老子冲进去!谁敢阻拦,格杀勿论!”
“吼!”北疆铁骑齐声应和,声震屋瓦。他们根本不等撞门,前排骑兵瞬间下马,动作迅捷如豹,手中竟亮出了**飞虎爪**!精钢打造的爪钩带着绳索,“嗖嗖”地抛上城头,牢牢扣住女墙!数十名矫健的骑兵口衔短刃,沿着绳索便向上攀爬!与此同时,后排骑兵举起马铳,毫不客气地对准城头那些弓箭手进行火力压制!
“他们上来了!放箭!快放箭!”那参将惊恐万状,嘶声下令。但北疆铁骑的突击太过迅猛果断,马铳的精准射击更是压得城头守军抬不起头,零星的箭矢根本无法阻挡那些如同猿猴般攀援而上的精锐!
几乎在飞虎爪扣上城头的同时,宫门内侧也传来了喊杀声和兵刃撞击声!显然是忠于皇帝的宫内侍卫或已被王瑾说服的守军在内应外合!
混乱中,城头一名北疆锐卒已然翻上,手中短刃如毒蛇般抹过那参将的咽喉!主将瞬间毙命,城头守军顿时大乱。
沉重的宫门在内外夹击下,被缓缓推开一道缝隙。
朱雄英与蓝玉毫不迟疑,率精锐亲卫策马直冲而入!将身后的厮杀与混乱甩在宫门之外。权力的最后屏障,在绝对的实力和果决面前,土崩瓦解。
乾清宫内,烛火摇曳,药气与熏香混合成一种令人心头发沉的气味。龙榻之上,曾经勤政贤明的仁宗皇帝朱标,此刻已是气若游丝,面如金纸。皇后、几位阁老及司礼监掌印太监王瑾侍立榻前,人人面带悲戚。
当朱雄英与蓝玉带着一身血腥与寒气闯入时,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过来。朱雄英扑到榻前,看着父皇枯槁的容颜,泪水瞬间涌出:“父皇!儿臣回来了!逆党罪证在此!”他双手呈上那染血的密信与令牌。
朱标艰难地睁开眼,看到儿子安然归来,眼中闪过一丝微光。他目光扫过那些证物,尤其是那浪花日月徽记,胸膛剧烈起伏,喉咙里发出嗬嗬的声响,拼尽最后力气挤出两个字:“……逆……子……”
他颤抖的手指,死死指向案上那早已备好的传位诏书和玉玺。
王瑾会意,立刻展开诏书,用带着哭腔却异常清晰的声音宣读: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朕以菲德,嗣守丕基……皇三子棡,包藏祸心,勾结外寇,谋弑君父,罪证确凿,神人共愤!着即废为庶人,削除宗籍,圈禁凤阳高墙,永世不得出!其党羽,交由太子严查穷治,绝不姑息!”
“朕疾已弥留,天命弗延。皇太子雄英,聪明天纵,仁孝性成,必能克承大统……着即皇帝位,以嗣宗庙……”
“北疆林奇,学究天人,忠贞体国……凉国公蓝玉,勇毅绝伦,公忠宿将……授二人顾命大臣,辅弼新君,安定社稷,匡扶天下……”
诏书宣毕,朱标仿佛了却了所有心事,目光最后定格在朱雄英脸上,充满了无尽的嘱托与期望,随即,眼神涣散,手臂无力垂落。
“陛下——!”乾清宫内,悲声震天。
大明仁宗朱标,驾崩。
国丧的钟声响彻金陵。在先帝灵前,在顾命大臣与留守重臣的见证下,朱雄英告天祭祖,接过那象征着至高权力的传国玉玺,正式登基为帝,定次年为永兴元年。
新帝即位,甚至未等先帝大殓,便展现了其铁血手腕。
“锦衣卫指挥使蒋瓛、刑部尚书、大理寺卿听旨!”年轻皇帝的声音在奉天殿内冷冽如冰,“即刻锁拿逆庶人朱棡,查抄晋王府!凡与其往来密切之文武官员、勋贵外戚,一律下诏狱严审!京营各部,由凉国公蓝玉即刻接管整肃,凡有异动者,先斩后奏!”
“北疆林奇,加太子太师,晋北疆公,总督北疆军政、格物院、靖安司、龙江船厂一应事务,赐王命旗牌,遇事可专折密奏,便宜行事!”
旨意一下,整个京城瞬间笼罩在血色恐怖之中。锦衣卫缇骑四出,如狼似虎。曾经显赫的晋王府被查抄一空,朱棡如同死狗般被拖出,投入诏狱。无数府邸被破门而入,哭喊求饶之声不绝于耳。蓝玉坐镇五军都督府,调动北疆带来的精锐为核心,迅速清洗了京营中所有可疑将领,牢牢掌控了京城防务。这场风暴席卷之快、手段之酷烈,让所有朝臣都见识到了新帝隐藏在年轻面容下的冷酷与决断。
数日后,大朝会。
身着孝服、却已初具帝王威仪的永兴皇帝朱雄英,端坐于龙椅之上。他俯瞰着丹陛之下噤若寒蝉的百官,缓缓开口,声音沉稳而有力:
“先帝在时,常与朕言,守成之君,亦需有开拓之志。北疆格物,非是奇技淫巧,实乃强国之基!海军之建,非是劳民伤财,实乃拓土之刃!”
“自即日起,擢升格物院,与六部同级,专司格物研发、教化、推广!扩建龙江、福州船厂,五年内,朕要见到十艘‘定远’级战舰巡弋四海!户部单列‘格物兴国’与‘海军建设’专项预算,每年不得低于国库岁入一成,敢有拖延克扣者,以资敌论处!”
“朕之年号‘永兴’,意在昭告天下,大明之兴,在于永不停歇之进取!望诸卿,涤荡旧弊,与朕同心,共开创这‘永兴革新’之盛世!”
他没有提及林奇的名字,但每一项决策都深深烙印着北疆的印记。朝臣们清晰地意识到,一个由钢铁、蒸汽、石油和远洋舰队定义的的全新时代,已经随着这位年轻帝王的登基,悍然降临。
退朝后,朱雄英独自登上宫墙最高处,遥望北方。寒风吹动他孝服的衣角,他手中紧握着那枚蟠龙玉佩。
“林师,”他迎着风,轻声自语,目光却坚毅如铁,“朝堂已清,枷锁已断。接下来这万里海疆与千秋社稷,便由学生,为您、为父皇、为这大明天下,去开创一个前所未有的格局吧!”
旧的时代随着先帝一同葬入陵寝,而名为“永兴革新”的时代巨轮,正以不可阻挡之势,轰然启动。
《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大明神医:开局救活朱雄英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