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九四三年的寒冬,凛冽的北风不仅席卷着中国北部广袤的原野,
也裹挟着来自遥远大洋彼岸的焦灼与恳求。
世界大战的天平正急剧倾斜,轴心国的兵锋展现出骇人的威力,
盟军在各大战场节节败退,承受着前所未有的巨大压力。
一封封沾满急切与诱惑的求援信,如同寒冬中的雪花,密集地飘向中国,
尤其是重庆的国民政府以及各地拥兵自重的军阀。
信件中描绘的,不仅是共同的危机,更有战后世界格局中诱人的份额与回报。
黄金、军火、国际承认、乃至战后势力范围的划分,
这些承诺在国民政府内部和诸多军阀首领心中点燃了难以抑制的火焰。
会议室里,电报房中,弥漫着一种躁动的气氛。
许多人认为,这是中国重返世界中心舞台、攫取巨大利益的绝佳时机,
出兵援助盟国,似乎是笔稳赚不赔的买卖。
将领们摩拳擦掌,政客们奔走串联,一股准备积极响应、甚至立刻出兵远征的暗流汹涌澎湃。
然而,这股刚刚腾起的热情之火,还未来得及形成燎原之势,
便被一股更为强大、更为冷静的力量毫不留情地扼住。
几乎是在重庆的会议还在为出兵规模争吵不休的同时,
柯明义的意志已经通过加密电波和秘密信使,
传递到了延安、太原、绥远以及东北军残部的指挥部。
一场无声的联合行动迅速展开。
八路军、阎锡山的晋绥军、傅作义的绥远部队以及重整旗鼓的东北军,
几乎在同一时间,以异常强硬的态度,
向国民政府及各路心怀异动的大小军阀施加了巨大的压力。
这种压力并非空洞的威胁。
来自“东山”体系的武器弹药、燃油药品、粮食被服等关键物资的供应骤然收紧,
审批流程变得异常繁琐;
几大势力控制区域的边境线上,部队调动频繁,针对性极强的军事演习接连不断;
在舆论场上,各种反对“盲目出兵,为他人火中取栗”的声音也开始甚嚣尘上。
这是一种赤裸裸的警告,一种基于实力碾压的明确表态:
没有“东山”体系的认可,任何大规模的对外军事行动都将是空中楼阁。
蠢蠢欲动的各方,在这股强大的合力压制下,不得不冷静下来。
躁动的情绪被强行摁了下去,会议室里的喧嚣暂时平息,
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压抑的等待,等待着柯明义下一步的棋。
柯明义的棋,下得极大,也极狠。
在兰州那座守卫森严的总指挥部里,他召集了国内所有举足轻力的代表。
会议桌上,气氛凝重。
柯明义没有多余的寒暄,直接命人将厚厚一摞文件摊开在众人面前,
那是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与列强签订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副本,
以及被割让、被租借、被强占的领土清单。
《南京条约》、《北京条约》、《马关条约》、《辛丑条约》……
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名称,一页页丧权辱国的条款。
柯明义的声音冷峻而坚定,他明确指出,
当前全球大战,正是列强无暇东顾、其力量被极大牵制的千载良机。
中国若要参战,前提必须是彻底废除所有这些不平等条约,无条件收回所有被侵占的领土,
包括香港、澳门、台湾、澎湖以及一切被割让、租借的土地,恢复至清朝鼎盛时期的版图轮廓。
此言一出,会场内反应各异。
有人热血沸腾,认为此言道出了民族百年心声;
有人则面露忧色,认为此举过于激进,恐将同时得罪所有西方列强,使中国陷入孤立;
更有人暗自盘算,担心收回的权益如何分配,是否会触动自己的地盘。
国民政府方面的代表更是左右为难,
既想借助柯明义的力量,又害怕彻底得罪美英等潜在盟友,失去外援。
然而,在柯明义展现出的绝对实力面前,所有的犹豫和反对都显得苍白无力。
“东山”体系不仅掌控着中国最精锐的军队、最庞大的军工产能和最重要的后勤命脉,
更通过其在光复区的建设,赢得了广泛的民心。
武力、后勤、民心,这三者构成了柯明义极致强压的基石。
他明确表示,这是底线,不容讨论。
任何势力,若敢在此时为了蝇头小利而罔顾民族根本利益,“东山”体系不惜一切代价,也要将其彻底清除。
在如此强压之下,国民政府最终不得不屈服。
他们硬着头皮,向国际盟国正式提出了以“彻底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归还全部历史失地”作为中国提供任何形式援助,乃至直接出兵的先决条件。
这个消息如同投入深水炸弹,在国际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正处于生死存亡关头的盟国,一方面极度渴望中国这个庞大体量能够牵制甚至攻击轴心国侧翼,
另一方面却完全无法接受如此“苛刻”且彻底动摇其殖民体系根基的条件。
接下来的数月,国民政府的外交官们与盟国代表进行了数轮艰苦而漫长的磋商。
盟国方面试图软硬兼施,时而许以战后优厚补偿,
时而暗示若无援助盟国战败,中国将独自面对更可怕的轴心国威胁。
他们希望在条约和领土问题上有所保留,
尤其是香港、澳门等战略要地,企图以模糊的承诺换取中国的立即支援。
对于谈判的僵局和国民政府的敷衍与动摇,坐镇后方的柯明义没有任何公开的表态。
他没有发出通电,没有发表声明,但其行动却比任何言语都更具威慑力。
他进一步收紧了对国民党控制区域和某些摇摆军阀的物资和技术输出;
联合八路军、晋绥军、绥远军和东北军,举行了规模更大、针对性更强的联合军事演习,
部队频繁调动,锋芒若隐若现地指向那些可能产生异动的地方。
一种无形的、令人窒息的压力笼罩在重庆和各地军阀的上空。
柯明义用行动传递着一个清晰无比的信息:条件不满足,一切都免谈。
想绕过他,用中国人的鲜血和资源去为维护列强自身的殖民体系而战,窗户都没有。
国际盟国不给一个彻底满意的答复,国民政府不在这份民族清算的答卷上拿到满分,
中国的国门就绝不会向盟国敞开,一兵一卒、一枪一弹都不会流出。
《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抗战1931:我的1立方米乱世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