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三早上五点半,阿澈的闹钟还没响,他就自己醒了。昨天睡前特意把今天要备的料在脑子里过了一遍,生怕再跟周二似的缺东西。简单洗了把脸,从冰箱里拿了袋牛奶、两个面包,一边吃一边往厂里走,今天没骑电动车,想慢慢走醒醒神,顺便想想白天的活怎么安排。
六点十分到了厂门口,掏出钥匙开门,刚推开门就听见车间里有动静。阿澈愣了一下,走近一看,是老林。老林正蹲在原料架旁边,手里拿着手电筒照来照去,地上还放着个笔记本。
“林叔,你怎么这么早?”阿澈走过去问。
老林抬头看见他,把笔记本递过来:“昨天你说番茄味的粉不多了,我早上过来再盘盘库存,顺便看看其他料够不够。你看,番茄味的粉就剩这小半袋了,最多够做两箱,下周要订的量得算准点。还有孜然味的,也只剩三袋,要是有订单就得补。”
阿澈接过笔记本翻了翻,上面记着每种料的剩余量,还有上周的用量。“行,等会儿让玲玲联系供货商,先订十袋番茄味的,五袋孜然味的,省得后面又急。”他把笔记本还给老林,“你先歇会儿,我去看看机器,昨天老林说进料口沾粉,今天开工前再检查检查。”
阿澈走到机器旁边,打开电源开关,机器没启动,只是亮了个指示灯。他又按了启动键,机器嗡嗡响了两声,没转起来。阿澈皱了皱眉,又试了一次,还是一样,而且这次响的声音不对,比平时闷,还带着点“咔哒咔哒”的声儿。
“林叔,你过来看看,机器好像有点问题。”阿澈喊了一声。
老林赶紧走过来,阿澈再按启动键,老林凑过去听,听完直摇头:“不对,这声儿不对,像是里面的齿轮卡着了,别再开了,再开容易坏得更厉害。”
阿澈关了电源,掀开机器侧面的盖子,里面黑乎乎的,看不清。老林回家拿了工具,过来拆开盖子,用手电筒一照,果然,有个小齿轮旁边缠了圈细线,还有点面粉结的块儿,把齿轮卡住了。
“就是这个事儿,昨天擦机器的时候没注意,细线缠在上面,面粉又粘住,转不动了。”老林用小镊子把细线夹出来,又用刷子把面粉块儿刷掉,“得再加点润滑油,不然齿轮转着费劲。”
阿澈赶紧去仓库找润滑油,昨天刚买的,还没开封。他拧开盖子,倒了点在齿轮上,老林用手转了转齿轮,感觉顺畅了,才把盖子装回去。
“再试试。”老林说。
阿澈按了启动键,机器“嗡”的一声转起来,声音跟平时一样,没毛病了。两人都松了口气,要是机器坏了,今天的订单就麻烦了,赵老板的八箱软口烧烤味,刘姐的七箱甜辣味,都得今天做出来。
刚收拾完机器,外面就传来电动车的声音,是孙超和小吴。两人车筐里装着早点,还有几瓶矿泉水。
“阿澈,林叔,早饭买来了,豆浆包子,还有茶叶蛋。”孙超把早点放在操作台上,“今天怎么这么安静?平时这时候机器都响了。”
小吴也凑过来:“是呀,我还以为我来晚了呢。”
阿澈拿了个包子递给他们:“刚才机器有点问题,齿轮卡了,刚修好,幸好发现得早。你们先吃,吃完赶紧开工,今天订单不少,赵老板和刘姐的都得今天送。”
孙超咬了口包子:“行,吃完我就调机器参数,软口烧烤味的温度得比平时低两度,口感才软。”
小吴点点头:“我等会儿把面粉倒进去,昨天沾粉的地方我再擦一遍,保证没问题。”
玲玲和李娟、张晓萌差不多同时到的,七点整。玲玲手里拿着个单子,刚进门就喊:“阿澈,我早上联系了供货商,番茄味的粉十袋,孜然味的五袋,他们说中午十二点送过来,到时候你别忘了收。”
“知道了,你先核对下今天的订单,赵老板八箱软口烧烤味,刘姐七箱甜辣味,别搞错了。”阿澈说。
玲玲把单子放在桌上,开始对照账本核对:“没错,赵老板的八箱,下午两点前送;刘姐的七箱,下午四点前送,时间来得及。”
李娟和张晓萌把装袋的工具拿出来,放在操作台上,张晓萌还特意检查了封口机:“昨天封得挺好,今天再调下温度,别太烫把袋子烫破了。”
七点半,众人都吃完早饭,开始干活。孙超先开机器预热,小吴把面粉倒进进料口,这次他特意放慢了速度,还时不时用刷子扫一下进料口,防止沾粉。玲玲配软口烧烤味的粉,按比例倒在小盆里,每倒一种料就看一眼单子,生怕配错。
阿澈站在机器旁边,盯着显示屏上的温度,等温度到了设定值,跟孙超说:“可以了,开始进料。”
孙超点点头,把玲玲配好的粉倒进进料口旁边的调料盒里,机器开始运转,一片片脆片从出口出来,颜色金黄,看着就有食欲。
李娟和张晓萌赶紧过来装袋,李娟拿袋子,张晓萌把脆片装进去,装到差不多的量就递给李娟,李娟再拿去封口。两人配合得特别默契,没一会儿就装完了一箱。
“尝尝味儿怎么样。”阿澈拿了片脆片递给玲玲,玲玲尝了尝,点点头:“跟上次一样,软硬度也刚好,赵老板肯定满意。”
老林也过来尝了一片:“不错,比我上次吃的还香,咱们这料配得越来越准了。”
九点半,八箱软口烧烤味做了一半,小吴突然喊了一声:“阿澈,面粉好像不够了!”
阿澈赶紧走过去,看了看原料架上的面粉袋,只剩两袋了。“不对啊,昨天我看还够做十箱的,怎么才做四箱就快没了?”
小吴挠挠头:“可能是我刚才倒的时候没控制好量,多倒了点。”
老林翻了翻笔记本:“昨天算的是做十箱常规量的面粉,软口烧烤味的面粉用量比常规的多一点,所以不够了。”
阿澈皱了皱眉,这可怎么办,还有四箱软口烧烤味没做,刘姐的七箱甜辣味也得用面粉,现在只剩两袋,肯定不够。
“我去旁边的粮油店买几袋面粉,你们先做着,能做多少是多少。”阿澈拿起钱包就往外走。
“我跟你一起去,多个人能多扛两袋。”孙超放下手里的活,跟了上来。
两人骑着电动车,没几分钟就到了粮油店。店主是个四十多岁的大姐,平时跟他们挺熟。
“大姐,给我拿十袋面粉,要跟上次一样的,筋道点的。”阿澈说。
大姐笑着说:“巧了,昨天刚到的新货,跟你上次买的一样,我这就给你搬。”
孙超和阿澈一起帮忙,把十袋面粉搬到电动车上,绑好。付了钱,两人骑着车往回赶,十点整就到了厂里。
小吴看见他们回来,赶紧跑过来帮忙搬面粉:“可算回来了,我刚把最后一点面粉倒进去,再没面粉就只能停了。”
阿澈把面粉放在原料架上:“以后倒面粉的时候注意点量,按单子上的来,别多倒也别少倒。”
小吴点点头:“知道了,下次肯定注意。”
有了面粉,众人又开始忙起来。十二点整,八箱软口烧烤味全做完了。刚歇了口气,供货商就把番茄味和孜然味的粉送来了。阿澈让老林核对数量,老林数了数,十袋番茄味,五袋孜然味,没少。
“玲玲,把粉收进仓库,记好账。”阿澈说。
玲玲点点头,跟老林一起把粉搬进仓库,还特意在账本上标了“已补番茄味粉十袋,孜然味粉五袋”。
众人吃了午饭,一点整开始做刘姐的七箱甜辣味。玲玲配甜辣味的粉,这次她特意多放了点糖,因为刘姐说年轻人爱买,甜一点更受欢迎。孙超调了机器温度,比软口烧烤味的高一度,甜辣味的脆片得有点嚼劲才好吃。
小吴倒面粉的时候,特意看了看单子,控制好量,没再像早上那样多倒。机器运转起来,甜辣味的香味飘满了车间,玲玲闻了闻,笑着说:“这味儿太香了,我都想尝一口。”
阿澈拿了片刚出来的脆片递给她:“尝尝,看看甜咸度怎么样。”
玲玲尝了尝,点点头:“刚好,不甜不咸,辣味也够,刘姐肯定喜欢。”
三点半,七箱甜辣味做完了。阿澈让张凯去送赵老板的八箱软口烧烤味,周明去送刘姐的七箱甜辣味。
“赵老板还在超市等,你路上别耽误,到了让他签字。”阿澈跟张凯说。
张凯点点头:“放心,肯定准时到,顺便问问他下周还加不加量。”
周明也说:“我跟刘姐说一声,要是甜辣味卖得好,下次咱们多备点料。”
两人走后,众人开始收拾操作台。孙超和小吴擦机器,这次他们擦得特别仔细,连机器里面的小缝隙都用刷子刷了一遍。李娟和张晓萌洗装袋工具,洗完晾干,放进柜子里。玲玲对着账本,核对今天的订单和货款,确认没错后,交给老林锁起来。
四点半,张凯和周明都回来了。张凯手里拿着签字单,笑着说:“赵老板说软口烧烤味卖得特别好,比上周多卖了两箱,让下周再加两箱,送十箱过去。”
周明也高兴地说:“刘姐说甜辣味今天一上架就卖了三箱,让咱们下周多送三箱,送十箱,还说要介绍她朋友来订咱们的脆片。”
阿澈听了特别开心:“太好了,都记上,下周给赵老板送十箱软口烧烤味,刘姐送十箱甜辣味。玲玲,你再联系下供货商,把甜辣味的料多订点,省得不够。”
玲玲赶紧在账本上写下来,还画了个五角星:“我明天一早就联系供货商,保证料够。”
五点整,车间收拾完了。阿澈看了看时间,跟众人说:“今天活儿干得快,也没出啥大问题,大家早点回家休息,明天咱们争取把下周的料再理一理,别再像今天这样缺面粉。”
众人点点头,各自骑着电动车回家。阿澈锁好厂门,也骑上车往家走。路上,他给赵老板和刘姐各发了条微信,问他们脆片的反馈,两人都回复说卖得好,下次还订。
喜欢影阁风云:寒刃破局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影阁风云:寒刃破局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