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陆瑁,缓缓步入那座空无一人,却依旧弥漫着龙涎香气息的紫金宫大殿时。
东方的天空,已经泛起了一丝鱼肚白。
新的一天,到来了。
但东吴的,天已经塌了。
黄崇快步,迎了上来单膝跪地。
“启禀陆帅!我军,已完全控制紫金宫!宫中禁军,或死或降,再无抵抗!名单之上,一百零八名,吴国重臣,已尽数被我军擒获!无一漏网!”
陆瑁,点了点头,脸上没有丝毫的喜悦。
他的目光落在了大殿最深处,那座用黄金和美玉,打造而成的巨大王座之上。
王座,是空的。
陆瑁缓缓地,走到那空无一人的王座前,伸出手轻轻地抚摸着上面那冰冷的龙头扶手。
他,没有坐上去。
他,只是静静地看着。
许久,他的嘴角,然勾起了一抹,谁也看不懂的弧度。
他缓缓地转过身,面对着他麾下,所有浴血奋战的将领们。
“传我将令。”
他的声音不大,却在这空旷的大殿中回荡。
“第一,将所有,被俘的吴国公卿,全部押上建业城的城楼!”
“第二,立刻以我的名义,飞鸽传书给江陵城下的陆抗!”
“告诉他……”
陆瑁的眼中,闪过一丝,冰冷而又戏谑的光芒。
“他的皇帝,跑了。”
“他的朝廷,在我手里。”
“现在,我给他两个选择。”
“要么,立刻带着他的八万大军,滚回建业,向我,投降。”
“要么……”
他顿了顿,一字一句地说道:
“……就等着,给他满朝的文武百官收尸!”
就在陆瑁的铁蹄踏破建业的安逸,将东吴帝国的心脏搅得天翻地覆之时。
千里之外,那座被魏吴两路大军死死钳住的江陵城,正经受着炼狱般的考验。
时间已经过去了,十五天。
远远超过了,陆瑁当初所说的“五天”。
对于城外的魏军统帅钟会而言,这十五天是他一生中最为憋屈和愤怒的十五天。
在他最初的设想里,陆瑁被困,荆州水师覆灭,江陵城内必然军心动摇,士气崩溃。他与陆抗两位当世顶级名将,率近二十万大军,水陆并进攻打一座缺兵少将的孤城,本应是摧枯拉朽,手到擒来。最多三日,江陵的城头,就该换上他曹魏的龙旗。
然而,现实却给了他一记响亮的耳光。
他面对的,不是一座摇摇欲坠的孤城。
他面对的,是一块烧不化、砸不碎、啃不动的钢铁顽石!
“杀啊——!!!”
震天的喊杀声,如同永不停歇的怒潮,拍打着江陵城那早已伤痕累累的城墙。
数十座,高达十余丈的巨型攻城塔,如同移动的怪兽,在无数魏军士卒的推动下,缓缓地靠近城墙。塔楼顶端,挤满了手持强弓硬弩的魏军锐士,他们居高临下,对着城头倾泻着密集的箭雨。
城下数千名魏军士卒,高举着盾牌,扛着长长的云梯,如同黑色的蚁群,悍不畏死地,向着城墙,发起冲锋。
在他们的后方,上百台巨大的投石机,发出令人牙酸的“嘎吱”声,将一块块,重达数百斤的巨石,呼啸着,砸向城头。每一次撞击,都让整座城墙,为之震颤,碎石飞溅,血肉横飞。
这是一场,毫无花巧,纯粹用,人命与物资,堆砌起来的,残酷攻城战。
钟会,就是要用,他那碾压性的,兵力与国力优势,将江陵城,活活磨死!
城楼之上,早已,化作了一片,血色的修罗场。
汉军士卒的尸体,魏军士卒的尸体,层层叠叠地,堆积在一起,几乎,快要与垛口齐平。滚烫的金汁,沸腾的火油,被一盆盆地,倾倒而下,伴随着,魏军士卒,那撕心裂肺的惨叫。巨大的滚木礌石,被奋力推下,将那些,刚刚搭上城头的云梯,连同上面,正在攀爬的士兵,一同,砸得粉碎。
每一寸城墙,都在,反复地,易手。
每一刻,都有无数鲜活的生命,在这巨大的战争绞肉机里化为乌有。
然而,就在这片,足以让任何人都为之疯狂的,血与火的地狱之中。
有一个身影,始终如同一尊,万年不动的黑色礁石,屹立在城头之上。他就是江陵城的代理守将罗宪。
他的身上,穿着一身早已被鲜血和硝烟,染成暗红色的铠甲。他的脸上沾满了血污,却掩盖不住,他那双如同万年寒潭般沉静的眼睛。
他没有像其他将领那样,声嘶力竭地呐喊指挥。他只是静静地站着。他的目光,扫过整个战场,将一切都尽收眼底。
“南角,第三座箭楼,被投石机击中,损毁严重!传令,预备队,立刻,用沙袋填补缺口!”
“东墙,魏军攻城塔,已靠近三十步!命,第三、第四弩车营,集中攒射!目标,塔楼中层,给我,打穿它!”
“西门,有魏军,试图,蚁附登城!张校尉何在?率你的敢死队,把他们,给我,推下去!”
他的命令,简短、清晰、精准。
没有一丝多余的废话,没有一丝情绪的波动。仿佛眼前这尸山血海的惨烈景象,于他而言,只不过是一盘需要冷静应对的棋局。
在他的指挥下,原本已经岌岌可危的防线,一次又一次地被奇迹般地,稳固了下来。汉军的士气也在这份绝对的冷静之中得到了无形的支撑。
只要,罗将军还站在这里。
那么江陵城,就不会陷落!
这成为了,所有守城将士,心中一个共同的信念。
夜,终于,降临。
魏吴联军,如同退潮般,暂时停止了攻击,留下了满地的尸体和残破的器械。
城楼上,幸存的汉军士卒,抓紧这宝贵的时间,拖着疲惫不堪的身体,抢救伤员,搬运尸体,修复城防。
罗宪,依旧没有休息。
他只是,靠在垛口边,就着冰冷的夜风,啃着一块,早已干硬如石的麦饼。
一名年轻的副将,忧心忡忡地,走到他的身边,递上了一壶水。
“将军,您已经三天三夜没有合眼了。铁打的身子,也撑不住啊!”
罗宪接过水壶,喝了一口摇了摇头。
“我睡不着。”
他的目光,望向城外,那片连绵十里,灯火如海的魏军大营。
“钟会和陆抗,也没睡。”
副将,顺着他的目光看去,眼中闪过一丝深深的忌惮。
“将军,城中伤亡,已经过半了。箭矢、滚木、火油,也都,所剩无几……我们还能撑多久?”他的声音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颤抖,“陆帅他……已经走了十五天了。那五天之约……”
“住口!”罗宪,低喝一声,打断了他。
他的眼神,陡然变得无比锐利。
“身为将领,岂能言此丧气之言!动摇军心者斩!”
副将吓得一个哆嗦连忙跪下:“末将……末将失言!”
罗宪叹了口气,将他扶起。
“我知你心中所想。全军上下,都在想。”他的声音,放缓了一些,“但越是这种时候,我们越是不能乱。”
“陆帅将江陵,托付于我。我便要用我的命,来守住它。别说十五天。就算是五十天,五百天,只要我罗宪还有一口气在,钟会和陆抗就休想踏入江陵城一步!”
他的话掷地有声,充满了不容置疑的决心。
就在这时,一名负责监听的斥候,匆匆跑了过来。
“报——!将军!城西地下,发现异动!有……有挖掘的声音!”
地道!
钟会和陆抗,在正面强攻,吸引了所有注意力的同时,竟然在暗中,玩起了挖地道的阴招!
副将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一旦被魏吴联军从城内挖通地道,杀将出来,与城外大军里应外合,那江陵就彻底完了!
然而,罗宪的脸上,却露出了一抹冰冷的笑容。
“等他,很久了。”
他平静地,下达了一连串的命令。
“传令,工兵营,立刻在预测地点挖掘反向地道!”
“准备,大量的狼粪和湿柴!点燃后用鼓风机,给他们灌进去!”
“再准备一千担城中百姓的粪水!等他们被熏得跑出来的时候,好好招待一下我们来自地下的客人!”
一条条,看似阴损却无比有效的命令,被迅速地传达了下去。
副将目瞪口呆地看着罗宪。他这才明白,原来将军早就料到了敌人,会有这一手。甚至连应对的策略,都早已准备妥当。
这就是罗宪,他不似陆瑁那般,天马行空,奇谋百出。
他的兵法,只有一个字——稳。
稳如泰山,滴水不漏。他会将所有可能发生的情况都预演一遍,然后准备好十几种应对的方案。
你可以用十万大军来攻,我自有十万种方法来守。这便是,被后世无数兵家所推崇备至的防守的极致艺术。罗宪不愧是被后世称为三国末期最强的防守将领!他用一场堪称教科书级别的防守战,为这句评价做出最完美的注解。
黎明,再次降临。
当钟会和陆抗,收到他派去挖地道的数千名精锐,或被浓烟活活熏死在地下,或狼狈不堪地爬出地面后被当头淋下的污秽之物浇得军心崩溃,最终被以逸待劳的汉军全数歼灭的消息时。
他这位一向以智计自负的曹魏名将,气得将自己最心爱的一只琉璃酒杯狠狠地摔在了地上。
“罗宪……罗令则!!”
他咬牙切齿地,念着这个名字。
他望向那座在晨光中,虽然残破却依旧屹立不倒的江陵城。望向那城头之上,在经历了十五个昼夜的血战之后依然高高飘扬的,“汉”字战旗。
他的心中,第一次生出了一丝无力感。
他知道,只要那个名叫罗宪的男人还在城里。
这座城,他就打不下来。
至少在付出他无法承受的惨重代价之前,打不下来。
而罗宪,也同样站在城头之上,遥望着城外那无边无际的魏吴联军营寨。
他的身后,是疲惫不堪伤痕累累却眼神依旧坚定的将士们。
十五天了。
他不知道,自己还能撑多久。
他也不知道,那个承载着他们所有人希望的男人是否还活着。他,只知道他要继续站在这里直到战死或者直到奇迹降临的那一刻。他就是江陵城不屈的脊梁。他也是大汉王朝最后不落的战旗!
喜欢辅佐汉室,重振三国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辅佐汉室,重振三国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