汝之素年,谁予锦时

且听风吟处书情

首页 >>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 >>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四合院:饥荒年代,我有万亩农场雄霸蛮荒下堂妇,做疯批,嘎嘎乱杀笑嘻嘻霸道总裁之夜总的小娇妻盛世帝女取骨换皮?这逆天凰命你配吗再来一次杨戬的心里只有我,没她末代江山国民导演:影帝他对我图谋不轨玄天龙尊内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 且听风吟处书情 -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全文阅读 -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txt下载 -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最新章节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

第36章 项目遇断资,知行暗抵押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阅读记录

2018年 3月 12日的青川镇,春雨正沿着飞檐的瓦当连绵不绝地坠落。林微言站在沈氏木作工坊的窗前,看着雨滴在青石板上砸出细密的水花,那些水痕蜿蜒汇聚的模样,让她想起昨晚整理的方言录音带里,王大爷讲述的“龙摆尾”排水系统。工作台上传来磁带绞带的刺耳声响,她慌忙转过身,只见老式录音机的转轮正徒劳地空转,褐色磁带像受伤的蛇般扭曲在机身外。

“又坏了?”沈知行的声音从门口传来,他手里抱着一卷刚从档案馆复印的图纸,肩膀被雨水打湿了大半。深蓝色冲锋衣的袖口还在滴水,在水泥地上晕开小小的深色圆点。“县档案馆的老陈说,这是 1953年文庙最后一次修缮的记录。”他把图纸放在桌上时,注意到林微言发红的眼眶,“磁带……”

“王大爷讲的‘悬鱼’雕刻口诀全毁了。”林微言的指尖抚过绞成乱麻的磁带,声音带着抑制不住的颤抖,“上周刚录好的版本,这是他孙子唯一能听懂的方言段落。”她突然想起什么,从抽屉里翻出备用磁带,“还好我备份了!但这台录音机早就该换了,磁头磨损太严重。”

沈知行的目光落在墙角的设备堆里,那台二手录音机还是去年从废品站淘来的。“我下午去县城看看新设备。”他蹲下身检查机器,手指在布满划痕的外壳上停顿片刻,“县文旅局的项目经费应该快到账了。”

“可张老师说……”林微言欲言又止。今早她去文化馆取资料时,历史老师张启明偷偷告诉她,青溪实业的捐赠资金可能要撤回。那位总爱穿中山装的老教师,当时正对着一份红头文件叹气:“政府专项补助要下个月才批,企业资金链先断了,这节骨眼上……”

工坊外传来三轮车的突突声,老周叔抱着个纸箱闯进来,雨帽上的水珠甩了一地。“知行!不好了!”老人的声音带着哭腔,手里的纸箱“啪”地摔在地上,露出里面崭新的录音设备,“青溪实业的王总刚才打电话,说他们地产项目资金周转不开,方言保护的赞助款……一分都不给了!”

沈知行的身体明显僵了一下。他弯腰扶起倒在地上的麦克风,金属网罩冰凉的触感透过指尖传来。“周叔你别急,”他的声音异常平静,“我去趟文旅局问问专项款的事。”

“问啥呀!”老周叔跺着脚,泥水溅到裤腿上,“我今早刚从镇上回来,文旅局的小李说今年政策调整,所有非遗项目的拨款都要重新评估。咱们这方言保护项目,本来就排在古建筑修复后面……”他突然压低声音,“听说县里把钱都投去建仿古商业街了。”

林微言的心沉了下去。她想起这三个月来的点点滴滴:王大爷为了录一句准确的“上梁口诀”,特意翻出压箱底的蓝布长衫;沈知行熬夜设计的方言数据库,光是分类标签就写满了三个笔记本;还有那些被反复打磨的采访提纲,每一页都标注着不同老人的听力特点。工作台的玻璃板下,还压着项目启动时的合影,照片上每个人都笑得那么灿烂。

“先别告诉其他匠人。”沈知行突然开口,他把散乱的磁带重新卷好,动作缓慢却有力,“王大爷的高血压刚稳定,不能受刺激。”他拿起外套,“微言,你帮我整理下项目台账,我去趟镇政府。”

林微言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发现他忘了带伞。春雨淅淅沥沥地斜织着,将青川镇的黛瓦白墙晕染成一幅水墨画,却怎么也画不出她此刻沉重的心情。她翻开台账本,扉页上沈知行的字迹力透纸背:“方言是古建的灵魂注解——2017年冬”。

沈知行在镇政府的走廊里站了整整两个小时。雨水从裤脚蔓延到膝盖,冰凉的感觉让他想起小时候掉进文庙的泮池。办公室的门开开合合,穿西装的干部们步履匆匆,没人注意到这个浑身湿透的年轻人。直到快要下班时,负责文化事务的副镇长才腾出时间见他。

“小沈啊,不是我不给你批。”地中海发型的中年男人泡着枸杞茶,热气模糊了他的眼镜片,“你看这文件写的,‘优先保障不可移动文物修复’。”他用红笔圈出《青溪古城保护管理办法》的第十条,“方言这东西……看不见摸不着的,等明年评估通过再说嘛。”

“可是项目不能停!”沈知行向前倾身,椅腿在地板上划出刺耳的声响,“我们已经录了十七位老人的口述,其中三位上个月刚过世。如果设备跟不上,剩下的资料……”

“年轻人就是急躁。”副镇长慢悠悠地呷着茶,“文化保护是长期工程,不差这一时半会儿。”他突然话锋一转,“对了,你爸那个木作厂,要不要考虑参与仿古商业街的建设?镇里有政策优惠……”

沈知行猛地站起身,椅子重重撞在墙上。“谢谢您的建议。”他转身就走,公文包带勒得手心生疼。走廊尽头的窗户正对着青川镇的老街区,那些鳞次栉比的木结构房屋在雨中静默矗立,像一群等待被倾听的老者。

回到工坊时,暮色已经四合。林微言正和几个老匠人围坐在台灯下,每个人手里都拿着不同颜色的笔,在表格上标注着什么。看见沈知行进来,大家的动作都顿了一下。

“文旅局说……”沈知行刚开口,就被王大爷打断。

“别说了孩子。”拄着拐杖的老人颤巍巍地站起来,他的蓝布衫洗得发白,“刚才微言丫头把台账念给我们听了,材料费、设备费、差旅费……总共欠着三万二。”他从怀里掏出个布包,一层层打开,露出沓皱巴巴的零钱,“这是我攒的养老钱,五千块,先顶上。”

“我这里有八千!”老周叔放下手里的刨子,指缝里还嵌着木屑,“儿子给我换关节的钱,先用着!”

匠人们纷纷掏钱,五角、一元的硬币在桌上叮当作响。林微言的眼眶红了,她拿出自己的银行卡:“我实习工资还有一万二,虽然不够,但……”

沈知行看着桌上堆积的零钱和银行卡,喉咙像被什么堵住了。他突然转身爬上阁楼,那里存放着沈家的旧物。阁楼天窗漏进的雨丝落在樟木箱上,散发出淡淡的木料香气。他打开最底层的箱子,里面铺着褪色的红绒布,静静躺着块巴掌大的玉佩。

玉佩通体呈暖白色,双鱼交缠的纹路在昏暗光线下若隐若现。沈知行的指尖抚过鱼眼的凸起处,那里因常年摩挲而格外温润。爷爷临终前的话语突然在耳边响起:“这双鱼佩啊,是修复文庙时,老木匠给的谢礼。你看这阴阳鱼纹,就像榫卯结构,缺了谁都不行……”

楼下传来林微言的声音,她在给匠人们读采访记录:“……文庙大成殿的‘如意斗拱’有七十二种变化,对应着七十二种方言语调……”沈知行握紧玉佩,冰凉的玉石仿佛能吸收所有焦虑。他想起上周帮爷爷整理遗物时,发现的那本方言笔记,扉页上写着“手艺传声,文脉永续”。

“知行哥!”林微言的声音在楼梯口响起,“王大爷说你爷爷懂古建筑术语的方言翻译,我们想……”她突然停住脚步,看着沈知行手里的玉佩,“这是……”

“祖传的双鱼佩。”沈知行迅速把玉佩放回绒布,“我找找爷爷的笔记,也许有能用的资料。”他避开林微言的目光,从箱子深处翻出个牛皮笔记本,“找到了!你先下去,我把重要的标出来。”

林微言看着他紧绷的侧脸,欲言又止地转身离开。阁楼门关上的瞬间,沈知行靠在樟木箱上滑坐到地上。雨声敲打着天窗,像无数只手指在叩问。他再次拿出玉佩,用衣角仔细擦拭,双鱼尾部的凹槽里还残留着爷爷的指温。

当晚工坊的灯亮到深夜。林微言在整理录音时,发现沈知行悄悄更换了磨损的磁头,机器运转的声音比之前平稳许多。她望向阁楼的方向,灯光透过木板缝隙渗出,在楼梯上投下细长的光影,像谁未说出口的心事。

第二天清晨,沈知行提着工具箱去了趟青川镇的老街区。“聚珍阁”的铜铃在雨雾中轻轻摇晃,当铺掌柜正用软布擦拭着柜台前的铜秤。穿长衫的老人抬头看见他,镜片后的眼睛亮了一下:“沈家小子?好多年没见你来了。”

“李伯,我想当样东西。”沈知行的声音有些干涩。他小时候常跟着爷爷来这儿,老人总说当铺是“时光银行”,每件物品都在等待重逢的那天。

李掌柜放下铜秤,示意他把东西拿出来。当双鱼佩躺在黑色丝绒托盘上时,老人的眼睛凑近了些,放大镜下的鱼纹仿佛活了过来。“和田白玉,民国工艺。”他用指甲轻轻叩击玉佩,清越的声响在安静的店铺里回荡,“这‘阴阳鱼’的雕工,是苏州老手艺人的手法。”

沈知行的心猛地一跳:“您认识这手艺?”

“何止认识。”李掌柜摘下眼镜,揉了揉眼睛,“当年你爷爷修复文庙时,我爹还帮他当过大漆呢。”他突然叹气,“这玉佩是你爷爷的心爱之物,他说鱼嘴里的‘合榫纹’,是找了三个月才配上的。”

沈知行的指尖抚过玉佩边缘,那里确实有处极细微的拼接痕迹,不细看根本发现不了。爷爷曾说这双鱼佩能“断而复续”,就像那些看似消失的传统技艺。

“孩子,你要当多少?”李掌柜重新戴上眼镜,镜片后的目光带着审视。

“三万。”沈知行的声音有些发紧,“我有急用。”

李掌柜放下玉佩,从抽屉里拿出当票本,笔尖悬在纸面却迟迟未落。“青溪实业撤资的事,镇上都传开了。”他突然开口,“方言保护项目……值得你押上沈家的念想?”

沈知行望着窗外的雨帘,青石板路上的水洼倒映着飞檐翘角,像个完整的世界。“王大爷说,他小时候听文庙的风铃声,能分辨出二十四节气。”他的声音很轻,却异常坚定,“现在这些声音,只有在方言里才能找到了。”

李掌柜沉默了。他从保险柜里取出个锦盒,打开后里面是泛黄的当票存根。“民国二十六年,你太爷爷当过一把鲁班尺,赎回时多给了三倍利息。”老人的手指点着存根上的字迹,“他说手艺能传代,全靠这些念想连着。”他把玉佩推回沈知行面前,“再想想。”

沈知行的指尖再次触到玉佩上的鱼纹,凹槽里似乎还残留着爷爷的体温。他想起工坊里那些等待修复的老工具,想起林微言为了录清一个词反复请教的样子,想起王大爷说“等项目完成,要教重孙子说‘上梁吉言’”时眼里的光。雨水顺着窗棂蜿蜒而下,在玻璃上画出细密的纹路,像极了玉佩上的缠枝纹。

“不用想了。”他抬起头,雨水不知何时打湿了睫毛,“我当。”

李掌柜深深地看了他一眼,提起毛笔在当票上写下“双鱼玉佩一件,当期六月”。墨汁在宣纸上晕开的瞬间,沈知行仿佛听见玉佩发出细微的声响,像两个相契的榫卯被轻轻分开。

当沈知行把三万块现金放进帆布包时,李掌柜突然叫住他:“下个月十五来赎当,我给你留着最好的日子。”老人从柜台下拿出个油纸包,“这是你爷爷寄存的蜂蜡,说保养木雕最好用。他知道你总有一天会来。”

走出当铺时,雨已经停了。阳光穿透云层,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沈知行握紧帆布包,包带勒得肩膀生疼,却让他感到一种踏实的沉重。路过文具店时,他进去买了本新的笔记本,在扉页写下:“文庙风铃的声音,藏在‘角’字的第四声里”。

回到工坊时,林微言正和匠人们围着新设备欢呼。看见沈知行进来,她眼睛一亮:“知行你去哪了?我们刚接到通知,文旅局特批了一笔应急资金!”她举起手里的文件,“虽然不多,但加上大家凑的钱,足够撑到下个月了!”

沈知行愣住了,帆布包里的当票硌得胸口发疼。“那……太好了。”他努力挤出笑容,目光落在新录音机上,“设备买了?”

“是啊!老周叔托县城的亲戚买的,比市场价便宜不少。”林微言没注意到他异样的神色,拉着他看新设备,“你看这个降噪功能,以后王大爷的录音再也不怕杂音了。”

沈知行看着她兴奋的侧脸,阳光透过窗户落在她发梢,镀上一层柔和的金边。他悄悄将帆布包里的现金藏进工作台的抽屉,把当票小心翼翼地夹进《晚清民国时期中国名胜古迹图集》的第 78页,那里还压着那张没被发现的纸条。两张薄薄的纸片在书页间相依,像两个等待重逢的秘密。

傍晚的夕阳给工坊镀上了温暖的金色。沈知行在调试新设备时,林微言突然递来块温热的毛巾:“你的手怎么这么凉?”她的指尖不经意碰到他的手腕,“是不是淋雨感冒了?”

“没事。”沈知行避开她的目光,按下录音键,“试试设备吧。”

王大爷清了清嗓子,用纯正的青川方言念起了“上梁口诀”:“青龙驾云至,白虎携福来……”古老的韵脚在设备里流淌,沈知行看着声波图谱上起伏的曲线,像极了青川镇连绵的山影。他悄悄握紧口袋里的蜂蜡,冰凉的玉佩触感仿佛还留在指尖。

暮色渐浓时,沈知行独自爬上阁楼。月光透过天窗落在樟木箱上,他打开箱子,里面的红绒布空荡荡的。他从口袋里掏出那块蜂蜡,用指尖捻起一点,轻轻涂抹在箱底的木纹上。蜂蜡融化的香气弥漫开来,混合着淡淡的玉屑气息,在寂静的阁楼里久久不散。

楼下传来林微言和匠人们讨论的声音,夹杂着新设备运行的嗡鸣。沈知行靠在木箱上,望着窗外渐次亮起的灯火,青川镇的轮廓在夜色中渐渐清晰。他知道,有些东西看似被抵押封存,实则以另一种方式在延续——就像双鱼玉佩的阴阳鱼纹,看似分离,实则永在彼此的光影里。

喜欢汝之素年,谁予锦时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汝之素年,谁予锦时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

上一章目录下一章存书签
站内强推咸鱼她养的纸片人是星际boss工业兴国,从初级工程师开始王渊李诗涵免费阅读无弹窗玄幻,仙帝也是我弟子重生穿越,渣男放养改造法医毒妃直播算命,苏观主她又停更了穆玄凌仙玄幻:自降生起,为天下先去相亲,黄河捞尸人身份曝光了雏田:有牛啊,有牛!这个主角明明很强却异常谨慎重生之千面影帝修罗武帝先菌子,后小人斗极品,勇摘金,重生八零不做娇妻战锤40K:第二军团的秘密美漫哥谭,阿卡姆的警长校花曝光我在殡仪馆抓鬼现场我从末世归来
经典收藏从乱葬岗爬出,我嘎嘎杀疯了重生末日后小撩精每天都在要贴贴娘要摆烂,娃却要改命闪婚老公步步诱她沦陷魂穿提瓦特,开局误入世界树七零:美艳大小姐她有999亿侠岚:开局废物的我居然是双属性一家三口带厨房穿越六零年代情陷女上司我召唤师,家里一群怪兽娘什么鬼逆袭:我是怎样征服豪门老公的洪荒:开局获得无上级悟性糖炒年糕征服王:塔尔塔洛斯嫡姐逼我做侧房,重生二嫁上龙床元素光魔法师末法我混成了茅山老祖修仙,我的灵田能升级京圈太子爷视我如命,一吻成瘾第一邪师
最近更新八零随军:改嫁冷面糙汉被娇宠砚落宁安[全职高手]拿了一个冠军之后还想再拿一个也很正常吧乖张诱引苟在宗门做吃播,一不小心成老祖攻略反派小意思,系统才是真该死与君醉清风三岁萌娃下山寻亲,全世界争着宠穿书后,狗都不当的师尊被我当了我的手机通两界,娇养妖兽赢麻了食灵猎人恶毒公主要和离?清冷世子后悔了真千金读心后,傅少他自我攻略了师姐怎么一刀把江湖诡计全劈了我为公主裙下臣饕餮食肆汝之素年,谁予锦时快穿:大佬只想搞事情女配修仙之贵女仙尊重生奶团小公主,绑错系统旺翻我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 且听风吟处书情 -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txt下载 -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最新章节 - 汝之素年,谁予锦时全文阅读 - 好看的其他类型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