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策权再次被推向了大龙手中,此时的大龙陷入了极度的两难境地。
尽管李宗仁的分析可谓头头是道、合情合理,但大龙内心深处,仍不禁流露出些许疑虑。
然而,无论是从逻辑层面,还是基于李宗仁所处的地位和角色考虑,他都无法完全否定这种判断。
在经历了整整两天的思考后,大龙终于下定决心:留下两千名精锐力量驻守潜山,并私下嘱咐负责防御任务的主官,务必坚守阵地,哪怕敌人来袭时要付出巨大代价,也绝不能放弃潜山。必须全力守住这里,静候援兵到来。
与此同时,再派遣一千人去镇守怀宁。至于剩余的主力军,则全部部署到太湖与潜山之间,以便能够随时提供东西两侧的支援接应。
不得不说,这无疑是一套极为谨慎,且稳健的作战计划。
只是如此一来,这套方案便暴露出一个极其要命的缺陷——极易导致战斗演变成一场旷日持久的拉锯战,或消耗战。
倘若换作其他普通部队来执行此方案,恐怕最终只会演变为溃败之战,想要斩获任何显着战绩,几乎成为痴人说梦之事。
大龙如此排兵布阵请教的时候,李宗仁只是微微一笑不置可否。
不过最终还是提出了这样一条建议:“此区域地势是难守难攻。
既然如此,何不预留一支千人规模的精锐部队,作为战略预备队,并将其部署于太湖北侧的大别山口处呢?”
紧接着,又以一种谦逊且商讨的语气继续补充道:“倘若波田支队,选择从太湖一侧发起攻势并成功突破防线,那么驻守在山口中的这支队伍,便可迅速出击予以阻击和防御。
毕竟未雨绸缪总好过临时抱佛脚啊!”
事已至此,大龙实在不便再固执己见地拨了总司令老丈人。
于是当即便抽调出整整一个团,共计一千名士兵奔赴该山口执行任务。这已经不是军事规划,而是人情世故了。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就连身为战区司令长官的李宗仁,居然也决定亲自前往此地视察一番,顺便感受一下这座因雄伟壮观的峰墙景观,而闻名遐迩的大别山之魅力所在。跟着这个团行动。
大龙认为这样也好,就当自己用一个团,来保护大当家老丈人的安全了。
更为巧合的是,此次被派往山口的,正是由吴光标所率领的第三团。
对于这位年轻有为的军官,李宗仁一直颇为赏识与器重,平日里更是时常对他在军事方面给予悉心指导。
而每次得到李将军的提点后,吴光标总会如醍醐灌顶般瞬间明白其中深意,从而获益匪浅。
来到了太湖北山口,眼前展现出一幅壮观的景象。
一条气势磅礴的大河——皖河,宛如一把巨斧劈开了大别山高耸入云的山墙,硬生生地闯出一个巨大的豁口,然后汹涌澎湃地流淌进波光粼粼的泊湖之中,最后与波涛滚滚的长江融为一体。
李宗仁跟随着吴光标,来到了这座山口前,站在岸边极目远眺,只见远方烟波浩渺、一望无际的湖水和奔腾不息、气势恢宏的长江相互映衬;
回首望去,则是那如同铜墙铁壁般巍峨耸立的刀削山壁。
面对如此雄浑壮阔的自然景观,李宗仁不禁由衷地感叹起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来!
这时,一直沉默不语的吴光标突然打破沉寂,开口向李宗仁征询道:“老师,您看咱们究竟应该选择在哪里修筑防御工事呢?
是直接就在这山口处动手,还是继续往山里深入个二三十里更为妥当些呢?”
尽管表面上看起来似乎只是在询问李宗仁的意见,但实际上吴光标的真实意图早已昭然若揭。
听到这话,李宗仁并未立刻作答,而是反问道:“哦?那么依你之见如何呢?不妨说来听听吧。”
得到李宗仁这样的回应后,吴光标脸上微微露出一抹不易察觉的喜色,并迅速回答道:“既然我们军长已经制定好了那样精妙绝伦的战略部署,而我所负责执行的任务,仅仅是起到一定程度的防范作用而已。况且,此次行动的关键在于守住这个至关重要的山口。
可问题在于,这个山口实在太过宽广辽阔,如果将我率领的这区区一千名士兵,分散开来驻守在此处,恐怕无异于以卵击石、螳臂当车!
因此,学生觉得与其在此地与敌人硬拼,倒不如继续朝里前行三十余里。
据我所知,在那个处形成了一种极为特殊且狭长的地势地貌,如果能够充分利用这一地理优势,来构建防御工事,不仅可以增强我方防线的稳固性和韧性,更有可能成为克敌制胜的关键所在!”
然而话至中途,似乎又突然想到些什么似的,吴光标欲言又止……
见此情景,李宗仁笑着鼓励:你接着往下说呀!
得到示意后,吴光标稍稍定了定神,先是艰难地咽下一大口唾沫,随即便鼓起勇气继续说道:若是真如老师所言那般准确无误,那么当波田支队选择从此处进军时,我便可带领部分兵力,提前埋伏于前方要道,一举挡住他们的去路;
与此同时,我们的军长,则可亲率大部队火速赶到敌军后方,对其实施前后夹击之势。
如此一来,说不定就能成功围困住波田支队,这群恶贯满盈、罪孽深重的小鬼子们啦!
听完这番分析之后,李宗仁满意地点点头,并发出一阵爽朗的笑声:哈哈哈哈……好啊!想不到你这家伙竟然颇具战略眼光呐!
依老夫之见,你指挥起军队来也是头头是道、井然有序嘛!只是不知你究竟出自何种背景呢?
面对李宗仁突如其来的发问,吴光标略微迟疑片刻,但很快便镇定自若地回答道:老师,晚辈其实原属当年反正起义的伪满洲国,国防军的一名军官,后来有幸获派前往日本士官学校深造,学习了三个月。
只可惜由于当时日军急需调遣我们这些所谓的荣誉师团入关参战,投入到那场激烈异常的武汉会战之中,故而迫不得已之下,我也只能提前结束学业,匆忙跟随大军一同南下征战了......
李宗仁就笑眯眯的说了一句:“怪不得呢,受过正式训练培养的。我看你前途无量啊。”
喜欢抗日特战队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抗日特战队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