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邳陈氏认主雁门军的消息,如惊雷般在徐州境内炸开。
陈氏乃下邳望族,累世为官、田产遍布淮泗,族中子弟执掌下邳半数乡政与商路,连陶谦都要让其三分。
如今陈珪亲率族人归附赵剑,奉上宗族图谱立誓效忠,更捐粮万石、甲胄千副资助雁门军,消息一出,整个徐州士族圈都动了。
下邳诸姓最先响应:周氏、吴氏等大族接踵而至,或献钱粮,或遣族中子弟投军,皆言愿“附雁门军、共守徐州”。
琅琊郡也是风声鹤唳,李氏、王氏等依附臧霸的家族,一面遣人向臧霸进言“顺势而为”,一面暗中致信赵剑,愿开通琅琊与淮泗的粮道互济。
下邳、琅琊的乡绅大族,几乎都向雁门军递了“示好帖”,昔日陶谦主导的州府格局,悄然倾斜。
郯县州牧府内,陶谦枯坐案前,手中玉笏被捏得泛白。
他望着堂外飘落的枯叶,长叹一声:“陈氏一倒,人心尽散啊……”
身旁幕僚欲言又止,终究只是劝慰:“雁门军能战,陈氏能安乡野,百姓归心、士族附势,此乃时势,大人无需伤感。”
陶谦闭眸摇头,满心无奈!
他本想倚重陈氏稳固州府权威,如今反倒成了推波助澜之人,徐州牧的名头,竟渐渐成了空壳。
他更担心刘备将来能如何接管徐州?
而彭城城内,刘备得知消息时,正带人巡视修缮中的城郭。
他握着铁锹的手猛地收紧,指节泛白,眼底怒火几乎要喷薄而出,却硬生生压了下去。
转身时,他已换上一副温和面容,对身旁的张飞朗声道:“陈氏择主,乃其自由。但彭城是徐州腹心,我等唯有把这里治理得更好,方能让百姓信服、士族侧目!”
次日起,刘备愈发勤勉:亲自到大街小巷查看,与流民同食同住,安排民间过年事宜;并下令减免彭城商户赋税,补贴漕运商贩。
又请简雍主持学馆,广招流民子弟入学,凡入学之家皆免徭役半年。
他事事亲力亲为,眉宇间不见半分怨怼,只透着一股不服输的韧劲。
表面上是加紧复苏彭城,暗地里,却是要与雁门军、与陈氏争一日之短长,誓要在徐州站稳脚跟。
街头巷尾,百姓皆言“刘使君勤勉”,但知情者都看得出,那勤勉背后,藏着刘备不甘人后的熊熊心火。
194年的春节,岁暮天寒,赵剑治下六地却暖意蒸腾,一派红火喧阗。
此番六地同庆、万民欢腾,毋极甄家感念赵剑治下国泰民安、百姓安居,慨然捐出数十亿钱财,为云州、凉州、青州、关中、琅琊、下邳各地百姓尽数置办年货。
米面油盐、鱼肉禽蛋、布匹棉絮、春联爆竹乃至孩童玩物,无一不缺。
云州城郭连绵,檐角高挂的红灯笼映红了街巷,往来行人衣着簇新,脸上堆着笑意,孩童提着虎头灯追逐嬉闹,叫卖糖瓜、春联的吆喝声此起彼伏,混着家家户户飘出的肉香、酒香,织就成最鲜活的年景。
凉州素来多风沙,此刻却被年味洗去了凛冽,牧人们赶着牛羊归来,市集上毡帐连缀,红灯与皮毛、药材相映,西域商队带来的奇珍与本地的年货杂陈,处处是讨价还价的热络,连寒风都似带着暖意。
青州海岸潮声阵阵,渔舟归港,码头边红灯高悬,渔民们将最新鲜的海产收拾妥当,与官府分发的米面、布匹一同抬回家中,街巷里孩童燃放的爆竹声与海浪声相和,家家户户门楣上新贴的福字,在海风里微微晃动,满是团圆的期许。
关中平原沃野千里,雁门军治下的各县,街道两侧灯笼如昼,商户们敞开铺面,琳琅满目的年货引得人潮涌动,农夫们牵着骡马,驮着官府派发的年货归家,田埂上偶有零星的灯笼晃动,是赶路人归心似箭的身影。
徐州琅琊文风鼎盛,红灯笼下,文人雅士结伴而行,谈笑间吟诗作对,街巷里书铺、纸坊生意兴旺,孩童们捧着新得的笔墨纸砚,蹦跳着穿梭于挂着春联的门庭之间。
下邳城河湖环绕,红灯映水,画舫凌波,渔民们在船头挂起灯笼,与岸边的灯火交相辉映,市集上腊肉、年糕、鲜果堆积如山,百姓们提着沉甸甸的年货袋,脸上的笑意比灯笼还要炽热。
雁门军差役日夜奔波,将这份厚赠挨家挨户送到百姓手中,寒冬日里,这份沉甸甸的暖意让六地百姓心头滚烫,街头巷尾皆是欢声笑语,人人称颂赵剑贤明、甄家仁厚,年味在这份普惠的嘉礼中愈发醇厚绵长。
《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无错的章节将持续在天才小说小说网更新,站内无任何广告,还请大家收藏和推荐天才小说!
喜欢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请大家收藏:(m.tcxiaoshuo.com)曹操刘备,那些美人是我的天才小说更新速度全网最快。